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04)
2023(7600)
2022(6356)
2021(6083)
2020(4968)
2019(11061)
2018(10917)
2017(21233)
2016(11156)
2015(12268)
2014(11614)
2013(11490)
2012(10661)
2011(9775)
2010(9994)
2009(9443)
2008(9392)
2007(8987)
2006(7998)
2005(7207)
作者
(31063)
(26773)
(26073)
(24465)
(16576)
(12846)
(11478)
(10113)
(10055)
(9243)
(8967)
(8813)
(8317)
(8222)
(8022)
(7923)
(7641)
(7516)
(7486)
(7416)
(6611)
(6468)
(6420)
(6275)
(5999)
(5936)
(5899)
(5764)
(5323)
(5284)
学科
(48779)
(48142)
经济(48105)
(44666)
管理(31633)
农业(29534)
(28595)
企业(28595)
业经(16840)
技术(16285)
方法(15623)
数学(13520)
数学方法(13446)
中国(13149)
(12314)
技术管理(11403)
农业经济(9908)
地方(9546)
(9500)
(9453)
银行(9434)
(9310)
(9115)
(8945)
农村(8939)
(8734)
(8691)
(8594)
金融(8593)
(8354)
机构
学院(160148)
大学(153617)
(73112)
经济(71886)
管理(66205)
理学(56849)
理学院(56336)
管理学(55702)
管理学院(55393)
研究(54159)
中国(46489)
(46048)
农业(34736)
(31573)
科学(30745)
(30483)
业大(29198)
(27238)
中心(26455)
(25717)
研究所(24269)
财经(23697)
(21574)
经济管理(21288)
农业大学(20869)
经济学(20779)
(19783)
北京(19573)
经济学院(18657)
(18619)
基金
项目(104135)
科学(84053)
研究(79785)
基金(76041)
(65790)
国家(65091)
科学基金(56947)
社会(52448)
社会科(49398)
社会科学(49383)
(42475)
基金项目(40946)
自然(35388)
自然科(34609)
自然科学(34604)
(34055)
自然科学基金(34046)
教育(33986)
编号(33116)
资助(28573)
(28350)
(27327)
创新(25460)
成果(24864)
(24146)
(23620)
(23282)
重点(22963)
(21737)
国家社会(21654)
期刊
(90643)
经济(90643)
(51794)
研究(47564)
中国(38425)
农业(34623)
管理(23824)
科学(23634)
(23455)
金融(23455)
(22158)
学报(21967)
业经(21831)
大学(17936)
学学(17278)
(16932)
技术(14015)
教育(13990)
农村(13917)
(13917)
农业经济(13496)
问题(12468)
财经(11970)
经济研究(11330)
世界(10528)
(10321)
科技(10200)
技术经济(10120)
经济问题(9426)
农村经济(8949)
共检索到2526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伍钰弟  
一、农信社市场份额变化情况一是农信社年度新增贷款稳步上升,商业银行逐年下降。二是农信社信贷市场占有率上升,商业银行信贷市场占比下降。三是农信社与商业银行新增存贷比例升降倒置。2001年农信社与商业银行的比重分别是61.1%和140.47%,而2004年农信社与商业银行的比重则变为110.59%和-20.39%。四是农信社新增信贷市场占有率大幅度上升,商业银行却呈现大幅下降。农信社新增信贷市场占比从9.59%上升到389.64%,而商业银行则从117.37%下跌到-296.37%。二、农信社市场份额上升原因分析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徐祥灵  肖志勤  丘海民  
自2000年以来,一些地区农信社的存款市场份额呈持续下降的趋势,反观商业银行与邮政储蓄机构,却有截然相反的表现,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农信社存款市场份额下降的原因是什么,该采取什么对策呢? 一、现状 2000年1月末,某地商业银行、农信社、邮政储蓄的存款市场占有率分别为66.3%、26.7%和7%。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杨东升  
农信社信贷产品的现状我国农村金融信贷产品目前主要有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农户联保贷款、助学贷款及抵质押贷款。其中,面向"三农"主要以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及农户联保贷款为主,面向县域主要以房地产抵押贷款为主。创新机制不活。省联社成立前,农村信用社由于管理水平不高,产品创新意识薄弱,创新能力有限。省联社成立后,为强化信贷管理,防控风险,信贷产品创新的权限基本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陈可辉  
作为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重要一环,农信社开展利率定价工作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本文通过对肇庆市近年农信社贷款利率定价推广工作的总结分析,从中发现当前农信社开展贷款利率定价工作的一些问题,并就此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孙润华  
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是一个纷繁复杂的长期实践过程,在此过程中,规划和理论往往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只有理性分析现实困难和挑战,坚定农村信用社的市场化改革取向,明确市场定位,方能取得预想成效。清醒认识农村信用社面临的新挑战第一,外部环境的变化日益挤压农村信用社的政策红利和腾挪空间。首先,经济新常态催生金融新常态。经济增速的回落带来金融增速回落,"跑马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周瑞谷   陈向红  
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改善农村金融服务,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事关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当前,全国8个省(市)试点改革已进入攻关阶段,农村信用社的管理体制、产权制度改革取得了实质性进展。这些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进一步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增大支农力度。金华农村信用社在体制改革不断取得进展之际,支农模式不断创新,支农金融产品不断丰富,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汪小亚  唐诗  
农村信用社(这里所说的农村信用社是大口径),包括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小口径),在我国金融体系中有着重要而特殊的地位。目前,其法人机构数占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半壁江山,占农村金融机构总数的近六成。2017年末,其贷款占同期全部金融机构各项贷款的11.9%,占涉农贷款比例约29%。农村信用社(简称为农信社)成立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其性质和定位在四十年的改革发展历程中一直处于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李建平  
当前农村信用社改革正逐步向产权制度、组织形式和管理体制等纵深方向推进,但目前不少县(市)农村信用社对改革的理解和实践仍局限在增资扩股和建立法人治理结构的基本框架上,对不同组织形式下经营管理体制的内涵和特点仍缺少深入分析和长远考虑。这将或多或少影响今后农村信用社改革的进程以及改革成效的发挥。本文主要围绕县(市)统一法人体制的问题进行初探。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蒋纪华  
利率市场化的加快推动了农信社经营模式的转型,也直接考验着农信社的利率风险管理能力。本文从存款利率分层定价、贷款定价机制及资产转移定价模型入手分析,提出了创新农信社利率定价机制的策略。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建玉  王文典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刘东明  
中国加入WTO以后,“三农“即农民、农村、农业的发展问题更显紧迫,国内农业支持政策面临调整,金融政策将是政府支持农业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拟从建设农信社金融信息系统,带动支农服务创新的角度探讨农信社支农问题。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郑伟   殷子厚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陈宏强  
近年来,我国利率市场化在央行的调控下,按照“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长期、大额,后短期、小额”的顺序进行,利率市场化步伐稳步推进。尤其是2004年,利率市场化迈出了重要步伐:1月1日央行再次扩大了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3月25日实行再贷款浮息制度;10月29日,存款利率9年来首次实行加息,一年期存款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现行1.98%上调到2.25%,其他期限存款利率也相应上调;同时还放开了商业银行贷款利率上限,并将城乡信用社贷款利率浮动上限扩大到基准利率的2.3倍,实行人民币存款利率下浮制度。其中,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央行2002年在全国八家农信联社推行浮动利率试点政策后,又...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蔡继林  
如果说农户联产承包责任制是第一次解放了农村生产力,解决了广大农民的温饱问题的话,那么现在的农村“新圈地运动”则可以称之为对中国农村的重新定义。随着“新圈地运动”的蓬勃发展,和一些地方政府的超常规推进,“新圈地运动”惊醒了中国农村大地,也引起了社会各阶层的极大关注。作为中国农村一分子的农村信用社,自然也搭了地方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