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310)
- 2023(19172)
- 2022(16470)
- 2021(15407)
- 2020(12786)
- 2019(29076)
- 2018(28872)
- 2017(54858)
- 2016(30054)
- 2015(33561)
- 2014(33596)
- 2013(33093)
- 2012(30648)
- 2011(27523)
- 2010(27709)
- 2009(25493)
- 2008(25292)
- 2007(22445)
- 2006(19873)
- 2005(17751)
- 学科
- 济(119040)
- 经济(118878)
- 业(87635)
- 管理(86033)
- 企(66642)
- 企业(66642)
- 农(52579)
- 方法(48403)
- 数学(40188)
- 数学方法(39659)
- 农业(34974)
- 财(32221)
- 业经(32159)
- 中国(31457)
- 制(27435)
- 学(27111)
- 地方(25476)
- 理论(21419)
- 贸(19854)
- 贸易(19841)
- 银(19467)
- 银行(19417)
- 务(19399)
- 财务(19324)
- 体(19320)
- 财务管理(19283)
- 易(19241)
- 和(18674)
- 行(18531)
- 技术(18522)
- 机构
- 学院(423884)
- 大学(423762)
- 济(166256)
- 管理(162537)
- 经济(162429)
- 研究(144675)
- 理学(140313)
- 理学院(138657)
- 管理学(136245)
- 管理学院(135458)
- 中国(109019)
- 京(90757)
- 科学(89994)
- 农(84305)
- 财(79129)
- 所(72993)
- 业大(67874)
- 中心(66436)
- 研究所(66179)
- 农业(64853)
- 江(64328)
- 财经(62018)
- 范(58024)
- 师范(57510)
- 北京(56826)
- 经(56370)
- 院(52237)
- 州(51365)
- 经济学(49510)
- 师范大学(46335)
- 基金
- 项目(287809)
- 科学(225810)
- 研究(212408)
- 基金(207667)
- 家(181305)
- 国家(179682)
- 科学基金(153509)
- 社会(133506)
- 社会科(126003)
- 社会科学(125974)
- 省(113207)
- 基金项目(110364)
- 自然(99008)
- 教育(96748)
- 自然科(96593)
- 自然科学(96568)
- 自然科学基金(94808)
- 划(94729)
- 编号(87692)
- 资助(83889)
- 成果(72192)
- 重点(64568)
- 部(63516)
- 发(61835)
- 课题(60171)
- 创(59481)
- 创新(55407)
- 制(54791)
- 国家社会(54598)
- 科研(54464)
- 期刊
- 济(191580)
- 经济(191580)
- 研究(126580)
- 中国(87040)
- 农(83520)
- 学报(71026)
- 科学(64504)
- 财(61565)
- 管理(57910)
- 农业(56423)
- 大学(54355)
- 学学(51225)
- 教育(50121)
- 融(40116)
- 金融(40116)
- 业经(35150)
- 技术(34604)
- 财经(30504)
- 经济研究(28051)
- 业(27938)
- 经(26148)
- 问题(26023)
- 版(23270)
- 图书(21247)
- 科技(20529)
- 理论(19530)
- 现代(19335)
- 业大(19035)
- 技术经济(18881)
- 资源(18756)
共检索到6339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雨浓 张纵
基于当代乡村地理学、文化生态学、新考古学等理论,以聚落地理学为契入点,从人类文化与空间特质的视角对贵州省务川县仡佬族聚居地的环境背景、聚落形态、农田景观进行探析。在仡佬族村寨整体大环境背景下,对颇具典型性的务川县龙潭民族文化村的景观构成、空间要素、路网格局、民居样式等异质性景观进行深入的调研分析,发现仡佬族村寨景观的研究价值及诸多严重制约村寨的保护及发展的现存问题。由此对龙潭村的村寨景观开展了遗存保护与旅游发展控制性统筹规划,为寻求山地民族村落景观与农业观光适宜性发展实施的应对策略提供参考,探索一条地域性民族村寨保护与发展之路。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吴忠军 张瑾
文章在深入广西龙脊梯田景区的山地少数民族村寨调研的基础上,以翔实的基础资料结合旅游人类学中相关理论,对旅游业的发展对山地少数民族村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实影响作出切合实际的分析,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改善的措施与建议。
关键词:
山地少数民族 文化遗产 旅游 影响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洁
中国民族村寨旅游景观系统的开发存在景观异化、缺乏系统性研究等诸多问题,以云南大槟榔花腰傣村寨为例,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案例实证分析,对民族村寨旅游景观系统的开发目标、开发内容等进行探讨。
关键词:
民族村寨 旅游景观系统 开发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钟洁 李如嘉 唐勇
社会转型加速期,四川作为我国西部一个重要的多民族大省,屡屡发生民族村寨社区居民与地方政府,社区居民内部以及社区居民与旅游者之间的旅游社会冲突现象,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并严重阻碍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本文选择甲居藏寨为案例点,旨在正确认识四川民族村寨社区旅游社会冲突问题的基础上,积极探寻旅游社会冲突的调控机制,以期推动四川乃至西部民族地区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关键词:
民族村寨 社区参与 旅游 社会冲突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邵义萍
通过对贵州务川仡佬族初中生进行民族认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仡佬族初中生本民族认同及中华民族认同二者得分都较高,且中华民族认同高于对本民族的认同;仡佬族初中生本民族认同与中华民族认同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仡佬族初中生本民族认同及中华民族认同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初一学生明显低于初二、初三学生,但在性别因素上差异不显著。
关键词:
仡佬族 初中生 中华民族认同 民族认同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俊鸿 刘双全
以农户为投资主体的民宿发展模式,是内生型民族旅游村寨成长的有力支撑。但其"规模小、非正式、依赖家庭"的特征使得民宿经济效益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农户自身行为过程及特征的影响。关注农户投资行为的影响机制有助于优化投资行为、改善投资效益。文章以汶川地震后异地安置的木梯羌寨为例,借助扎根理论,探讨农户民宿投资行为过程及其影响机制。研究发现:(1)民族村寨农户民宿投资行为经历意愿形成、行为产生、行为强化3个阶段,其影响机制可概括为"认知-情景-规范"模式,包含利益认知、风险认知、情感支持等七大因素;(2)各因素对农户投资行为的影响程度存在显著差异,使农户民宿投资行为呈现风险规避、市场驱动、有限理性等特征。该研究认为,优化内生型民族旅游村寨成长过程中农户的投资行为,应当重视市场评估和前期规划,提升农户风险应对能力,发挥社区在旅游开发中的积极作用。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满德如 黄经南 王国恩
西南地区为我国少数民族的主要聚集区。其少数民族村寨由于大多地处偏远地区,在长时期的历史进程中往往保存较完整且具有十分鲜明的地方特色,通常也是少数民族文化的体现和结晶。因此研究少数民族村寨对保护少数民族生产生活的空间以及传承其民族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目前的保护研究多从民俗文化、旅游开发和社会组织结构的角度出发,而很少从村寨布局和空间形态的角度进行深入具体的研究。本文以我国西南地区黔东南肇兴侗寨为例,通过从选址、空间形态、道路结构和公共空间等方面探讨侗族村寨空间形态的特征及构成规律,并从自然、社会、文化等方面探讨其空间形态的成因,以期为侗寨的保护与开发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
黔东南 肇兴 侗族村寨 空间形态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胡震 赵翠薇 李朝仙 杨柳英
[目的]通过对威宁县少数民族村寨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定量分析,以期为其美丽乡村建设及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威宁自治县统计数据、野外调查数据为基础,基于Arc GIS10.2平台,对威宁县彝族村寨和回族村寨点在高程、坡度、坡向、地形起伏度4个地形因素上的分布进行空间分析,计算各个村寨点与水系和道路的距离;并基于Getis-ord General G函数对彝族村寨和回族村寨进行全局空间聚类分析。[结果]彝族村寨分布于1 727~2 634m高程、1.35~46.77°坡度、5~107m的地形起伏度范围内,南坡是最主要的分布坡向,彝族村寨与水系距离在11. 8~1 092. 6m之间;回族村寨分布于1 748~2 594m高程、0. 34~44. 49°坡度、2~191m的地形起伏度范围内,西坡是最主要的分布坡向,回族村寨与水系距离在26. 2~1 011. 2m之间。全局空间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彝族村寨在与县道、国道、高速公路的距离上属于高值聚集;回族村寨则在高程、坡度、地形起伏度和与省道的距离上属于高值聚集。[结论]地形因素是影响民族村寨空间分布的重要原因,民族村寨总体表现出靠近水源分布和公路等级越高,交通可达性越低的分布特征。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李雨凤 杨洋 殷红梅 徐颖儿 周星
地方性是民族村寨发展旅游的根本所在。论文立足山地型民族旅游村寨地方性重构及其强弱水平的影响因素,从多元主体共同参与以及多要素路径关系出发,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fsQCA),探索由物质地理环境、社会结构与功能、居民情感价值与行为、企业运营与生产、游客参与、体验与行为组成的民族村寨地方性强弱影响的前因条件构型。研究表明:(1)民族旅游村寨地方性与其前因条件之间具有复杂机制效应,单一条件变量均无法构成影响地方性水平的充要条件,需要通过条件组态发挥作用;(2)影响民族旅游村寨地方性水平的因素组合路径共8条,总体一致性为0.900,总体覆盖率为0.890,居民、社区、企业及游客共同构成的组合产生了原始覆盖度和一致性最高的路径;(3)从路径类型看,影响山地型民族旅游村寨地方性过程及其强弱的8条组态路径呈现出4种类型,分别是传统氛围驱动型、主客互动驱动型、旅游生产驱动型、价值共创驱动型,它们共同在地方性重构的历时态和共时态机制下解释了各条件要素组合如何影响山地型民族旅游村寨地方性重构的过程与效应。研究结论在理论上丰富了地方性研究的内容,可为山地型民族旅游村寨地方性特质的深度挖掘和旅游地的可持续实践提供参考价值。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麻国庆
2009年,国家民委与财政部开始实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项目,2012年,国家民委出台了《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规划纲要》。直到今天,民族村寨的发展受到各方面的重视,民族村寨的旅游和开发也渐渐兴旺起来。然而,每个地方的发展各成一派,缺乏区域性系统性的保护,很多所谓的开发仅仅以盈利为目的,使民族村寨的活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麻国庆
2009年,国家民委与财政部开始实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项目,2012年,国家民委出台了《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规划纲要》。直到今天,民族村寨的发展受到各方面的重视,民族村寨的旅游和开发也渐渐兴旺起来。然而,每个地方的发展各成一派,缺乏区域性系统性的保护,很多所谓的开发仅仅以盈利为目的,使民族村寨的活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麻国庆
2009年,国家民委与财政部开始实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项目,2012年,国家民委出台了《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规划纲要》。直到今天,民族村寨的发展受到各方面的重视,民族村寨的旅游和开发也渐渐兴旺起来。然而,每个地方的发展各成一派,缺乏区域性系统性的保护,很多所谓的开发仅仅以盈利为目的,使民族村寨的活
关键词:
民族村寨 非物质文化遗产 生态博物馆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尹秋花
在当今社会对于历史文化的保护越来越重视,因此对民族村寨的保护与发展措施也在不断地进行改进。民族村寨这种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相融合的独特文化形式,含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历史。为了更好的保护与发展民族村寨的旅游业,需要按照历史文化的保护相关制度的要求大力发展新农村,保持民族文化的原真性。
关键词:
旅游发展 民族村寨 传统文化 利用 保护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龙梅
社区参与是当前我国民族村寨旅游发展的主要形式。本文选取四川桃坪羌寨这个典型的发展旅游业的民族村寨社区,采用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式,以内化在居民心理的无权感为依据,从居民感知的角度,调查研究社区参与旅游发展过程中的增权效应。
关键词:
民族村寨 社区参与旅游发展 增权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明刚
仡佬族是我国古老民族之一,他独特而深厚的文化吸引着人们的强烈兴趣。文章采用实地考察、文献资料查阅等方法,对仡佬民族的传统体育文化进行挖掘、整理,并对其潜在价值进行分析,认为:仡佬族有着丰富而独特的传统体育文化,根据它们的表现形式及功能来看,主要分为宗教祭祀、竞技对抗、技能表演和嬉戏娱乐四种类型,并具有传承性、宗教性和艺术性、娱乐性和健身性、节日祭祀活动的欢庆性和交流性、原始的教育性等功能。
关键词:
体育文化 仡佬族 民族传统体育 民族文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