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24)
2023(9015)
2022(7445)
2021(6928)
2020(5710)
2019(13442)
2018(13603)
2017(26823)
2016(14400)
2015(16609)
2014(16786)
2013(16665)
2012(15786)
2011(14616)
2010(15262)
2009(14252)
2008(13868)
2007(12490)
2006(11495)
2005(10763)
作者
(42816)
(35304)
(35042)
(33364)
(22443)
(16612)
(15967)
(13640)
(13368)
(12790)
(11928)
(11802)
(11381)
(11356)
(10933)
(10809)
(10534)
(10232)
(10163)
(10072)
(9161)
(8712)
(8697)
(8084)
(7979)
(7972)
(7955)
(7897)
(7184)
(6839)
学科
(70505)
经济(70447)
管理(37290)
(36705)
方法(27815)
(27586)
企业(27586)
数学(25073)
数学方法(24566)
中国(24075)
(19293)
地方(19176)
业经(15306)
(13208)
(13206)
银行(13197)
(12988)
贸易(12973)
(12884)
农业(12656)
(12543)
(12283)
(12256)
金融(12255)
(11465)
(10936)
地方经济(10799)
技术(10566)
理论(10065)
环境(10061)
机构
学院(214709)
大学(211074)
(90540)
经济(88517)
管理(80602)
研究(74036)
理学(67906)
理学院(67146)
管理学(65790)
管理学院(65406)
中国(58344)
(46446)
科学(43458)
(42692)
(37764)
研究所(33613)
中心(33327)
(33325)
财经(32794)
(31913)
北京(30520)
(29827)
师范(29571)
(29460)
业大(28121)
(27547)
经济学(27321)
(26372)
农业(24566)
经济学院(24449)
基金
项目(130150)
科学(102319)
研究(98906)
基金(91366)
(78226)
国家(77559)
科学基金(66157)
社会(61526)
社会科(58450)
社会科学(58437)
(52707)
基金项目(47220)
教育(46624)
(43978)
编号(41987)
自然(40850)
自然科(39880)
自然科学(39872)
自然科学基金(39102)
资助(39074)
成果(34830)
(33773)
课题(30291)
重点(29581)
(28524)
发展(27459)
(27143)
(26995)
创新(25414)
项目编号(24954)
期刊
(108587)
经济(108587)
研究(69263)
中国(46991)
管理(32491)
(30596)
(29760)
教育(29195)
科学(27362)
学报(27312)
(24634)
金融(24634)
技术(22486)
大学(21503)
农业(21126)
学学(19953)
业经(19738)
经济研究(18038)
财经(15920)
问题(14638)
(13676)
统计(12637)
商业(11775)
技术经济(11673)
(11633)
(11398)
理论(10875)
(10748)
图书(10456)
决策(10302)
共检索到3400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宋全政  
从职教模式的演化看我国职教发展走向●宋全政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是指根据办学主体、办学目标和学制形式等主要特征划分的关于职业教育最基本的运作方式。综观各种类型的职业教育,基本的办学模式可概括为以下四种,即:以学校为本位的模式、以企业为本位的模式、以社会...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启东  
"教学工厂"的高职院校教学模式是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在教学过程中吸收德国"二元制"教学模式基础上的创新。文章在总结"教学工厂"教学模式有益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高职院校的教学实际,认为:在课程设置方面,我国高职院校应加强市场导向,同时保证课程实施的灵活性和课程反馈的及时有效性;在教师教学方面,高职院校应加强教师专业技能的市场性和时效性;在学生学习方面,高职院校应通过创设与主要用人单位相似的工作环境和技能环境,边学边实习,提高学生对就业环境的适应性,培养其研究性学习能力,提高创新技能。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石伟平  
从国际比较的角度看我国当前职教发展中的问题石伟平《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地把职业教育列为我国当前教育发展的重点。通过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来促进经济的发展,已成了我们今天的共识。但是,在实践中如何“大力发展”呢?只要查阅一下有关的新闻报道或一些省、市...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杨在宝  张杰  薛春丽  李琼  
教学质量决定了高职院校的生存状态,教师的教学能力决定了教学质量的高低。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为指导,强调学习环境对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重要作用,要求教师教育者和领导成为优质学习环境的创设者,构建他人导向式与自导学习相结合的学习模式,以微型学习为学习形式,开展行动研究,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顾月琴  涂三广  
英国BTEC是当前国际上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职教模式,它的成功运行对英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不仅使英国普通大众有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而且为企业培养了大批高素质技术人才,并促进了英国职业教育的国际化发展。BTEC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如忽视了理论知识的完整性及学生品质和精神的培养。但在新的形势下,BTEC不断改革和完善,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加强产学合作,开展各种活动奖励和推广,从而使BTEC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光寒  
产学研模式在高职教育中很受重视,但实际效果并不是太理想。究其原因主要有:不同的企业类型在产学研模式的实践中,具有不同的作用并存在一定弊端;合作机制的建设尚有缺陷而难以保障该模式良性运行;师资问题、政府角色问题等,也是该模式在实践中的制约因素。这些原因都与高职教育迅猛发展有关。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罗静  侯长林  王锋  
高职引领中职教育发展模式包含模式形成的因素分析、模式建构的理论依据和模式建构与选择三个方面。我国高职引领中职教育发展的比较可行的模式建构与选择是融合式引领模式、区域式引领模式、行业式引领模式、托管式引领模式和航母式引领模式五种。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滢  
为了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能力,本文从教学方式改进的角度对之进行了研究。提出必须从创新专业课程的合理设置、创新专业知识的教学模式、完善多元化教学手段、创新职业能力教育手段等四个方面着手,改进高职教学模式,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能力。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全  邹珺  
文章对行业型职教集团的内涵和特征进行阐述,从发展目标、发展核心、发展途径三个方面对行业型职教集团发展模式进行解析,并结合湖北交通职业教育集团的调研结论,提出了行业型职教集团的发展策略。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宦平  
当地职业教育的实际需求张浦镇位于县域经济最发达的江苏省昆山市副中心地区,辖2个街道办事处、5个社区、19个行政村(177个自然村);常住人口6.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4万人;外来务工人员13万人。全镇58.3%的农户居住在基本农田保护区内。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翟燕  
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最基本的理念是要求按照社会需求设置专业,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之路,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开放视角必将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独特视角。探究高职教育的开放性的必要性,解析高职教育发展模式的优缺点,对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罗静  侯长林  
在贵州省,仅从专科层次来看,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始建于1952年,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创建于1985年,真正意义上的高职教育发展则相对较晚。直到1999年,贵州省人民政府获得了国务院授予的高职院校设置审批权以后,高等职业教育才开始起步,第一所高职院校于当年成立。截至2011年底,贵州省已有独立设置的高职高专院校23所,从组建的时间看,主要集中在2000年至2006年,这期间新建的高职高专院校共15所,占23所的65.2%;从分布情况看,贵阳地区共有12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易淼清  
德国的"双元制"是世界上一种具有代表性的职业教育模式,在师资建设和管理上极具特色。文章通过分析德国职业教育在师资建设和管理上的成功做法,提出加强我国高职教育师资建设和管理的基本思路。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焦文渊  
高职院校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解决新时期各行技术型人才的短缺问题,如何加强高职教育发展成为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分析了目前高职院校中已经取得了的一些成果,并指出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进行原因分析,最后就高职院校的未来走向提出了一些建议。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马平均  刘凯开  范宝安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高职教育一方面应探索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另一方面要立足社区教育,这样才能将高职教育办出特色,增强高职教育的生命力,为社会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