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57)
- 2023(10303)
- 2022(8255)
- 2021(7445)
- 2020(5788)
- 2019(13236)
- 2018(12972)
- 2017(22573)
- 2016(13124)
- 2015(15157)
- 2014(15640)
- 2013(14673)
- 2012(13897)
- 2011(12890)
- 2010(13069)
- 2009(11688)
- 2008(11527)
- 2007(10079)
- 2006(9332)
- 2005(9038)
- 学科
- 济(56275)
- 经济(56225)
- 业(29637)
- 管理(28677)
- 中国(24050)
- 企(20548)
- 企业(20548)
- 地方(19883)
- 农(18797)
- 业经(15082)
- 方法(13276)
- 农业(13004)
- 发(12404)
- 理论(11186)
- 数学(10897)
- 融(10773)
- 金融(10773)
- 数学方法(10741)
- 地方经济(10690)
- 银(10552)
- 银行(10530)
- 教育(10379)
- 行(10332)
- 学(10289)
- 制(9859)
- 发展(9812)
- 展(9779)
- 贸(9599)
- 贸易(9587)
- 教学(9372)
- 机构
- 学院(180125)
- 大学(174645)
- 研究(71645)
- 济(70457)
- 经济(68731)
- 管理(58341)
- 中国(53169)
- 理学(47939)
- 理学院(47219)
- 管理学(46134)
- 管理学院(45777)
- 科学(42769)
- 京(40069)
- 所(37185)
- 研究所(33329)
- 农(32748)
- 财(32115)
- 中心(31813)
- 范(31102)
- 师范(30817)
- 江(30792)
- 北京(26623)
- 院(25869)
- 技术(25350)
- 州(25129)
- 农业(25038)
- 业大(24743)
- 师范大学(24424)
- 教育(23848)
- 财经(23788)
- 基金
- 项目(111178)
- 研究(88827)
- 科学(86448)
- 基金(73492)
- 家(63595)
- 国家(62903)
- 社会(52684)
- 科学基金(52510)
- 社会科(49629)
- 社会科学(49620)
- 省(47466)
- 教育(44640)
- 划(39650)
- 编号(39221)
- 基金项目(37753)
- 成果(33251)
- 发(31312)
- 自然(30692)
- 课题(30612)
- 自然科(29938)
- 自然科学(29933)
- 资助(29537)
- 自然科学基金(29357)
- 重点(26909)
- 年(25716)
- 发展(25608)
- 展(25138)
- 部(23765)
- 创(23433)
- 规划(22950)
共检索到3105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曦萌
从职前培养的角度来看,1896年至今,近120年间德国职业教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四个不同阶段,每个阶段的特点都体现了以下两种关系的变化:一是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两种教育类型在体制内的关系,二是职业教育和工商企业界的关系。换句话说,不同阶段的特征体现了不同劳动组织形态下经济和政治策略的变化所引起的教育变革中所涉及的各方利益博弈的结果。
关键词:
职前培养 德国 职教师资 专业化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朗双菊 陈瑶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享誉世界,重视职教师资培养质量是其发展的关键。德国职教师资培养历史悠久,大致经历了三个主要发展阶段,在师资培养模式方面有“学徒制”、巴登—符腾堡模式、普鲁士—巴伐利亚模式、图林根—汉堡模式、“职业性专业教学论”模式等不同类型,逐渐厘定了职教师资培养的独特标准及其职能角色。随着德国生产进入后福特主义时代,如何打造高质量的职教师资队伍,满足产业发展需求,并解决供需结构性失调问题,成为职教师资培养专业化的着力方向。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德国 职教师资 培养 专业化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朱懿心 王益宇
从职教教师专业发展的视角来谈职教师资的培养,论述了职教师资专业培养的制度化、系统化;职教师资专业伦理的培养;职教师资教育性、职业性、学术性相整合的专业培养模式;需要重视职教师资专业培养的研究和培养机构的建设。
关键词:
职业教育 职教师资 专业发展 培养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喻忠恩 许玲
我国目前以本科层次为主体的职教师资培养已经滞后于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实现职教师资培养转型、规模化培养硕士层次职教师资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建立普通高校专业教育与师范院校教师教育相结合的、开放的"3+1"模式的职教师资培养体系,是我国职教师资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方向。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罗明礼
文章从外语教师专业化发展视角,分析高师院校缺乏教师职业信念的原因,提出高师英语专业教学管理者应明确师范生培养目标,优化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搭建校内外实践教学平台,努力培养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需要的合格师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鄢彩玲
职教师资作为德国职业教育的重要质量保证,其培养内容随着职业教育课程的发展而发展。近年来,随着学习领域课程概念的发展,德国逐步形成了基于教师职业能力发展的职教师资培养体系。本文将以德国汉堡大学电工专业职教师资的培养课程为例,解析当前德国能力导向的职教师资培养体系,从而进一步了解德国职教师资培养体系。
关键词:
职业能力 学习领域课程 职教师资培养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杨亚辉
全人教育是当代教育发展的一种新的趋势,它旨在培养博雅通达、全面发展的"完整的人",即所谓的"全人"。近日,"中国百年教育历程:回顾与展望研讨会"在广东珠海市举行,来自内地和港台地区教育界、文化界的专家、学者济济一堂,在回顾我国近代以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靳敏
职教师资是职业教育的主要构成要素之一,职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职教师资的发展。本研究旨在探索欧盟职教师资培训过程中所遇到的主要挑战,基于这些挑战,对我国职教师资培训提出有针性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
职教师资培训 持续专业化发展 对策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建国 赵红军
在职业教育发展中,校本课程开发与职教师资专业化发展之间存在关联是一种比较新的理论假设。文章从二者的内涵着手,试图探索校本课程开发对职教师资专业化发展的促进作用及职教师资专业化发展为校本课程开发所作的准备,得出二者内在的统一性。
关键词:
校本课程开发 职业教育 教师专业化发展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经验与做法考察世界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发达国家普遍对职教教师具有严格的入职标准,非常重视他们在职业界的实际工作经历,并建立了完善的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为一体的职教师资培养模式。德国德国对职教师资的要求有三个方面:一是需要具备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以保证教师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二是需要通过师范专业培训,掌握教育教学能力;三是一般要具备5年的职业实践经验,其中至少有3年在企业的专业工作经历。德国职教教师的职前培养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进入大学教育阶段,选择一个主修专业和一个辅修专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王辉 顾培玉
特殊教育师资职前培养模式的形成、发展受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影响,在不同社会历史时期,其培养模式也有所不同。本文按时间顺序分三个阶段对21世纪前我国特殊教育师资职前培养模式的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反思,即:(1)旧中国的“师傅带徒弟”和“师范班”模式;(2)新中国成立初期特教师资培养是空白;(3)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至世纪末的“中等特殊师范教育”和“高等特殊师范教育”模式。并对未来特殊教育师资职前培养新模式的产生提出了展望。
关键词:
特殊教育 师资 职前培养 模式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谢莉花
职业性专业课程是德国针对职教师资培养的特色课程。职业性专业课程中的职业科学课程和专业教学论课程体现了职业技术特色和职业教育专业教学的特点。德国职教师资培养中基于职业性专业的专业建设、课程体系及其结构和内容构建、课程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设计对我国当前职教师资培养资源开发中的专业课程建设具有启发作用。
关键词:
职业性 专业课程 职教师资培养 德国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永芳 姜大源
职业教育的专业教学论是在专业科学的基础上,从职业能力分析及开发入手,确定教学目标、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和制定教学方案的一门科学理论。以电气专业为例,电气技术作为重要的专业领域,要以专业教学论的观点,在电气专业职业特点、相关工程技术和专业知识的基础上研究其教学过程。专业教学论贯穿德国职教师资培养的始终,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对职教师资专业教学论能力的培养应给予高度重视。
关键词:
德国 专业教学论 电气专业 职教师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何婉亭 赵计平
高职教师教学能力专业化发展存在教学能力结构缺失职业教育特征、教学能力培养缺乏标准依据、教学能力专业化培养课程体系不贯通等问题。文章从高职教师能力结构的职业属性、教学能力标准的基准性和培训课程的建构性分析了高职教师教学能力专业化发展模式的内涵与特征,并基于此提出了确定目标标准、整合培养课程、规范培训包、监控培养质量等实施策略,构建起"职业—标准—课程"高职教师教学能力专业化发展三维三阶培养模式。
关键词:
高职教师 教学能力 专业发展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梦卿 杨妍旻
我国职教师资培养工作伴随着我国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完成了从建国初期主要面向中等技术学校和技工学校培养专业技术教师到现在面向职业院校培养"双师型"教师的转变。在这个转变过程中,培养制度、培养机构、培养模式等都发生了重要变化,使得我国职教师资培养工作更加有符合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需要的针对性,"双师型"教师培养工作的科学性明显增强,进一步推动了我国"双师型"教师培养职能向专门化方向发展。
关键词:
“双师型” 培养制度 培养机构 培养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