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372)
- 2023(6446)
- 2022(5541)
- 2021(5299)
- 2020(4591)
- 2019(10503)
- 2018(10808)
- 2017(21647)
- 2016(11679)
- 2015(13523)
- 2014(13230)
- 2013(13546)
- 2012(12891)
- 2011(11798)
- 2010(11831)
- 2009(11315)
- 2008(11131)
- 2007(9772)
- 2006(8961)
- 2005(8019)
- 学科
- 济(45712)
- 经济(45664)
- 管理(30965)
- 业(28037)
- 企(19782)
- 企业(19782)
- 方法(17702)
- 农(16643)
- 数学(15618)
- 数学方法(15498)
- 中国(14357)
- 地方(12905)
- 财(11368)
- 农业(11036)
- 制(10853)
- 学(10797)
- 业经(9908)
- 资源(9255)
- 环境(9160)
- 贸(8563)
- 贸易(8554)
- 和(8349)
- 易(8282)
- 银(7756)
- 银行(7742)
- 土地(7563)
- 税(7546)
- 行(7416)
- 税收(7097)
- 收(7030)
- 机构
- 学院(168220)
- 大学(167391)
- 济(65312)
- 经济(63599)
- 管理(62379)
- 研究(58455)
- 理学(52648)
- 理学院(51993)
- 管理学(51214)
- 管理学院(50898)
- 中国(46416)
- 科学(37608)
- 京(36917)
- 财(32951)
- 农(30828)
- 所(30500)
- 研究所(27553)
- 江(27410)
- 中心(27323)
- 业大(25961)
- 财经(25380)
- 范(24766)
- 师范(24615)
- 农业(24043)
- 北京(23448)
- 经(22693)
- 州(21930)
- 院(21352)
- 省(20545)
- 师范大学(19988)
- 基金
- 项目(108300)
- 科学(83801)
- 研究(80790)
- 基金(76175)
- 家(66651)
- 国家(66062)
- 科学基金(54985)
- 社会(49120)
- 社会科(46196)
- 社会科学(46182)
- 省(44684)
- 基金项目(41828)
- 划(36558)
- 教育(35659)
- 自然(35625)
- 编号(35044)
- 自然科(34422)
- 自然科学(34411)
- 自然科学基金(33756)
- 资助(30035)
- 成果(28320)
- 发(24812)
- 重点(24619)
- 课题(23759)
- 部(23743)
- 创(21525)
- 科研(20421)
- 创新(20150)
- 性(20148)
- 制(19709)
共检索到2600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范胜龙 邢世和 林翔程 蒋芳市 罗文光
从耕地资源价值的角度,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年)(以下简称《土地管理法》)的耕地征用补偿标准、现行的耕地征用补偿标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土地管理法》的补偿标准中全省最高补偿与最低补偿仅相差32714元.hm-2,未能体现区域的差异性,且该补偿标准平均仅相当于耕地资源价值的9.40%;现行补偿标准体现了区域的差异性,且比《土地管理法》的补偿标准提高了1.24-2.08倍,但与耕地的资源价值仍有巨大差距,平均仅相当于资源价值的14.46%.可见,现有的征地补偿标准偏低,忽略了耕地资源使用的时间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和空间差异,并导致了诸多不良后果;应区别征地目的,扩大征地补偿...
关键词:
耕地 价值 征用补偿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效顺 郭忠兴 潘元庆 陈伟强
本文首先分析了耕地征用制度的两面性及改革的必要性;然后,明确了耕地质量价格和征用区片补偿综合价格的内涵,拓展了征用补偿范围,界定了征用补偿标准及量化指标;运用综合因素法,将河南省驻马店市耕地征用区片划分了4个级别;运用收益还原法,评定了耕地的质量价格;讨论并确定补偿范围和标准后,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重点量化分析了耕地的三大保障价格:第一,维护失地农民最基本生存的保障底价——生活保障价格;第二,确保失地农民发展的最基本保障价格——医疗保障价格;第三,提高失地农民社会竞争力的动力支撑价格——再就业保障价格;运用以上的分析思路和方法,依托驻马店市周湾的征用案例计算出:在一级区片内征用0.067hm2...
关键词:
耕地征用补偿 区片 综合价格 社会保障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范辉
征地补偿制度对耕地保护、城市土地利用和失地农民权益保护等产生一定的影响。现行征地补偿制度的制定主要依据耕地资源的经济功能,而忽视了其社会功能和生态功能。本文从耕地资源的价值分析入手,提出了在征地补偿时,应对耕地资源的经济功能、社会功能和生态功能等进行补偿,即完全补偿。此外,本文还分析了征地完全补偿的意义、理论基础、范围和标准等。
关键词:
耕地资源 征地补偿标准 失地农民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张步雄
耕地占补平衡政策是对工业化、城镇化建设占用耕地不断扩大的补救措施,对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大意义。但目前,很多地区的耕地后备资源已相当匮乏,补充耕地指标难以为继。如何在落实耕保任务、保障地方合理用地的基础上,全面提升补充耕地的数量和质量,已成为各地普遍面临的问题。本文将以福建省部分县市为例,分析耕地占补平衡所面临的问题和解决途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吕蕊 王珍
以兰州市城关区为例,按耕地资源具有经济产出、社会价值和生态价值,引用收益还原法和替代市场法定量地核算该区耕地资源的价值并与其征地补偿标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兰州市城关区现行征地补偿标准低于耕地资源总价值,属于适当补偿;青白石街道与伏龙坪街道耕地资源总价值相当,但其各自的征地补偿标准却存在较大差别。
关键词:
耕地资源价值 征地补偿标准 比较分析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曹瑞芬 张安录
本文综合考虑耕地的数量、质量和生态属性得出耕地的综合水平,并据此采用系统聚类法将湖北省102个县(市、区)划分为耕地赤字区、耕地平衡区和耕地盈余区,界定县级层面耕地保护补偿关系。结果显示,全省共有57个耕地赤字区、12个耕地平衡区以及33个耕地盈余区,表明湖北省耕地资源综合水平偏低;省内综合水平差异显著,最高为0.2099,最低为0,平均水平为0.0838。此外,通过构建经济与资源耦合机制,确定区域发展战略类型,探讨耕地保护补偿分区的发展战略分布规律。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祥鑫 蒲春玲 刘志有 闫志明 穆飞翔
[目的]在耕地保护形势日趋严峻的情形下,开展耕地生态价值补偿量化研究对了解耕地外部性价值的大小及深化耕地生态价值的量化方法和思路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文章以新疆为例,从14个地州市的耕地生态服务价值出发,将生态超载指数作为耕地生态服务价值与生态足迹在各地州市转移的测度,同时综合考虑各地州市的经济发展状况,通过构建市域生态价值补偿量化模型分别测算各地州市耕地生态价值补偿量。[结果](1)2015年新疆耕地生态服务价值整体上有盈余输出,全疆共可获得生态补偿费103.31亿元;(2)2015年新疆南北疆耕地生态服务价值比为1:1.7,生态足迹总量比为1:2.2,生态超载指数北亏南盈,表明南北疆耕地生态足迹和耕地生态服务价值间呈"空间异位"格局;(3)新疆北疆乌鲁木齐市、克拉玛依市、吐鲁番市及哈密市共需支付耕地生态补偿费55.67亿元,北疆(乌鲁木齐市、克拉玛依市、吐鲁番市及哈密市外)和南疆地区分别可获得生态补偿费为96.59亿元和62.39亿元。[结论]该文可为新疆各地州市构建耕地生态价值补偿路径提供新思路,也可为以耕地生态价值量确定耕地保护指标和构建耕地生态补偿机制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路景兰
耕地具有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生态价值,耕地的生态服务功能对耕地的保护起着重要作用,所以运用生态补偿的方式保护耕地不失为一种良策,这已经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实行。但是我国在对耕地进行数量补偿的同时,却忽视了对耕地质量和耕地生态功能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雨濛 吴娟 张安录
我国耕地资源紧缺,且其面积随着时间的推移依然呈惯性下降。耕地的减少对我国粮食安全带来挑战,也引发了生态环境破坏和新的"三农"问题;究其原因主要与工业化、城镇化推进对土地的需求增加,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消费升级、基本建设用地增加,与耕地转化为非农建设用地过程中的利益分配偏差有关。提出要充分利用补偿机制,真正实现对耕地资源的保护,并对耕地补偿的理论基础和功能、补偿标准及实施办法进行了探讨。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朱润苗 陈松林
耕地集约利用与新型城镇化的协调发展对于推动乡村振兴和城乡统筹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福建省9个设区市为研究对象,构建耕地集约利用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基于灰色关联度模型,定量评价2008—2018年两系统各要素间的耦合关联程度。同时运用熵权TOPSIS模型和耦合协调发展度模型,研究二者的综合发展水平及其耦合协调发展水平时空特征。结果表明:耕地集约利用与新型城镇化的关联度为0.761,达到较高关联,耕地集约利用为新型城镇化提供发展动力,新型城镇化为耕地集约利用提供要素支持;新型城镇化水平呈逐年上升趋势,而耕地集约利用水平保持稳定;两系统的耦合度先上升后下降,耦合度阶段总体上由中度耦合进入高度耦合,空间分布上呈现出由东西高南北低到南北高中间低演变的特点;二者的协调发展水平总体呈上升态势,协调发展等级由轻度失调衰退过渡为勉强协调发展,空间上主要表现为东高西低的分布格局;相对发展程度状况呈现出耕地集约利用滞后的发展态势。因此,福建省应在现有的资源禀赋上科学投入,以提高耕地集约利用水平,均衡新型城镇化发展差异,完善制度配套,推动协调发展。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周建春
研究目的:规范并界定中国耕地的产权体系及各权利内涵,探讨各耕地权利的价值构成,分析征收耕地的补偿标准。研究方法:逻辑分析法,比较借鉴法,实证法。研究结果:耕地产权体系包含耕地的生产收益权、生存保障权、农地发展权、粮食安全权和生态安全权,各权利价值在不同的社会经济条件下有不同体现;征地补偿应逐步体现耕地各产权价值。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王仕菊 黄贤金 陈志刚 谭丹 王广洪
研究目的:从耕地价值角度,研究征地补偿标准的构成、测算方法及分配机制,建立合理可行的征地补偿标准及补偿分配机制,为相关部门提供参考。研究方法:价值评估法、实证分析法、比较研究法。研究结果:2007年全国基于耕地价值的征地补偿标准是现行征地补偿标准的2.51倍,且高于耕地最低市场价格,与征地补偿标准改革方向一致。研究结论:构建基于耕地价值的征地补偿标准是合理可行的,且耕地各种价值的归宿很明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飞 崔延松 孔伟
耕地具有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耕地资源开发将使这些价值全部丧失,如果这些价值不能得到合理补偿,必然会对耕地资源配置产生不利影响。而在当前政策体系中,耕地资源开发中的耕地价值并没有得到合理补偿,这也是我国当前耕地过度流失的重要原因。因此,要提高耕地资源的配置效率,避免耕地过度流失,保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使耕地价值得到合理补偿。
关键词:
耕地资源 开发 价值补偿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蒲方合
我国现行耕地占用税的税名不能准确地涵括征税对象范围。土地储备机构缴纳的部分耕地占用税未与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一并计入用地成本,未能通过耕地占用税对耕地外的其他农用地进行分类保护。应调整现行耕地占用税的功能定位,将税种名称改为农用地占用税,将土地收储机构、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自然资源管理部门)或政府委托的其他政府部门已缴纳的耕地占用税(或农用地占用税)计入用地成本,由用地者承担。分别根据被占用用于非农业生产的耕地及其他农用地的不同质量等级及生态功能等级或生态服务价值等级,适用不同的农用地占用税税率。在对农用地的数量、质量、生态进行三位一体保护方面以及在分类保护农用地方面,发挥农用地占用税应有的调节作用。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张皓玮 方斌 魏巧巧 瞿颖 王庆日
研究目的:探讨区域耕地生态价值补偿量化的思路与方法。研究方法:以耕地生态服务价值为依据,以生态超载指数作为耕地生态服务价值在各区域间转移的测度,结合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构建市域间生态价值补偿量化模型,并以江苏省为例,测算各区域间耕地生态价值补偿量。研究结果:(1)2011年江苏省耕地生态服务价值北高南低,生态超载指数南亏北盈,表现出耕地生态供给和生态消费"空间异位"现象。(2)2011年江苏省整体上向外输出耕地生态服务价值,可获得16.99×108元耕地生态补偿费。(3)省内苏南地区及苏中南通市需分别支付104.83×108和2.88×108元耕地生态补偿费,苏中(除南通市)和苏北地区可分别...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