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21)
- 2023(13768)
- 2022(11646)
- 2021(11093)
- 2020(9219)
- 2019(20934)
- 2018(20823)
- 2017(39285)
- 2016(21276)
- 2015(24468)
- 2014(24089)
- 2013(23406)
- 2012(21968)
- 2011(20083)
- 2010(20338)
- 2009(19014)
- 2008(18667)
- 2007(16776)
- 2006(14855)
- 2005(13451)
- 学科
- 济(96044)
- 经济(95948)
- 管理(59294)
- 业(54163)
- 企(44843)
- 企业(44843)
- 方法(39250)
- 数学(34204)
- 数学方法(33551)
- 中国(27911)
- 农(23162)
- 地方(21036)
- 业经(19788)
- 贸(19293)
- 贸易(19281)
- 制(19243)
- 学(18848)
- 易(18747)
- 技术(18581)
- 财(17905)
- 融(16396)
- 金融(16388)
- 银(15886)
- 银行(15851)
- 理论(15658)
- 行(15371)
- 体(15225)
- 农业(14636)
- 和(13314)
- 产业(13032)
- 机构
- 大学(304247)
- 学院(303312)
- 济(131034)
- 经济(128484)
- 管理(113429)
- 研究(110602)
- 理学(96758)
- 理学院(95642)
- 管理学(93784)
- 管理学院(93223)
- 中国(85617)
- 科学(66177)
- 京(66115)
- 财(57355)
- 所(56172)
- 研究所(51002)
- 农(49315)
- 中心(49232)
- 江(45510)
- 财经(45022)
- 业大(42735)
- 北京(42271)
- 经济学(41054)
- 经(41008)
- 院(40392)
- 范(40175)
- 师范(39741)
- 农业(38556)
- 经济学院(36828)
- 州(36491)
- 基金
- 项目(200595)
- 科学(158851)
- 研究(147059)
- 基金(145622)
- 家(128138)
- 国家(127211)
- 科学基金(108316)
- 社会(94590)
- 社会科(89886)
- 社会科学(89866)
- 省(77728)
- 基金项目(74910)
- 自然(67969)
- 教育(67646)
- 自然科(66538)
- 自然科学(66518)
- 划(65813)
- 自然科学基金(65321)
- 资助(60975)
- 编号(58171)
- 成果(48114)
- 重点(45918)
- 发(45113)
- 部(44459)
- 创(43417)
- 课题(42120)
- 创新(40944)
- 国家社会(40410)
- 教育部(37975)
- 科研(37417)
共检索到4707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曲凤杰
一、雁行模式:东亚经济依次起飞、产业转移和分工格局"雁行模式"(Wide-Geese Flying Pattern)的概念最早是日本学者赤松要1932年在其论文《我国经济发展的综合原理》中提出的,并同时提出雁行产业发展形态论。但首先把"雁行模式"引入东亚区域内经济发展研究的学者是小岛清,之后赤松要根据小岛清的研究将"雁行模式"分为原型和两个引申型,原型表现的是在后进国发展过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曲凤杰
一、雁行模式:东亚经济依次起飞、产业转移和分工格局"雁行模式"(Wide-Geese Flying Pattern)的概念最早是日本学者赤松要1932年在其论文《我国经济发展的综合原理》中提出的,并同时提出雁行产业发展形态论。但首先把"雁行模式"引入东亚区域内经济发展研究的学者是小岛清,之后赤松要根据小岛清的研究将"雁行模式"分为原型和两个引申型,原型表现的是在后进国发展过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曲凤杰
东亚区域分工经历了由以日本作为雁首的雁形模式到群马模式的变迁,与之相伴随的是区域内的产业转移和产业分工格局的变化。中国推动国际产能合作,就是要利用经济规模和巨大的潜在需求等独有优势,通过对外投资以及经济技术合作实现国家间的产能转移和产业递次升级,建立中国主导的区域国际分工体系,构筑新雁群模式。
关键词:
雁形模式 产能合作 中国主导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周绍东
在以产品内分工为主要特征的新国际分工体系中,寻求合理的产业链治理模式是本土企业和理论界孜孜以求的目标。以产品技术结构演变作为分析基点,本文探讨本土企业产业链治理模式的选择问题,对产品建构特征影响产业链治理模式的内在机制进行概括,并提出在产品市场需求不稳定背景下构建"柔性"产业链治理模式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产业链治理模式 产品建构 柔性治理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许丽萍
在金融危机的不利环境下,企业如何做好招商?可以说,在此期间招商做得多、做得好的经销商,将更可能率先度过危机时期,赢得未来。降低招商门槛,推出中小型招商项目在不利经济环境之下,经销商难招,一将难求,因此企业要首先设身处地考虑经销商的入市感受、风险承受能力,尤其是对于新转型的经销商,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冯超
在沿海和内地要素禀赋的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的前提下,通过产业转移建立沿海和内地之间"营销-制造"、"研发-制造"和"高端-低端制造"等类型的区域分工模式,完全可以形成优势互补的双赢分工模式。降低企业迁移和运营的成本、为企业在承接地扩张积极创造条件,对促进区域合理分工模式的形成非常重要。
关键词:
区域冲突 产业转移 产业链分工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孙久文 胡安俊
调整空间结构,是目前中国最为重要的国家战略之一,研究区域空间格局的演变机理,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文章首先根据我国四大板块经济份额的变化关系将我国区域空间格局的演变划分为三个阶段。然后以雁阵模式为理论起点,分析了中国国际角色巨变、区位模式转换与中国产业聚集的内在关联。文章认为,"世界制造业基地"主导下的企业区位模式的转换,是中国产业集聚的主要原因。最后,文章在建设"世界工厂"与"世界市场"双重愿景下,分析了中国区域空间格局的未来走向。
关键词:
雁阵模式 国际角色 空间格局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徐世刚,姚秀丽
20世纪60年代以来,东亚各国经济在不同阶段依次相继起飞,其经济起飞的主要原因之一缘于东亚分工模式———“雁行模式”。但20世纪90年代以后,日本、中国、韩国等部分国家的经济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雁行模式”的分工排序。在未来的东亚经济发展过程中,作为资本、技术主要提供者的日本能否继续发挥领头雁作用,人们将拭目以待。
关键词:
“雁行模式” 东亚 产业分工 排序变化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鹿朋
"雁行模式"衰落和以此为基础的东亚区域生产网络的兴起为中国提升其国际分工地位提供了机遇。本文证实了东亚区域生产网络正在形成并且中国已经参与其中,进而分析中国参与东亚区域生产网络分工的现状和挑战,认为中国必须利用东亚区域分工模式转变的机遇,从国家和企业两个层面采取措施提升其在区域内生产分工地位。
关键词:
东亚区域生产网络 中间产品 分工地位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祝滨滨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浪潮的推动下,东北亚各国以提升产业功能为动力,以产业升级、技术转移为主要手段,推动各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日韩将成为区域内的研发中心,以其技术优势和产品优势与各国合作并获得新的发展空间;中国在承接产品和技术转移的同时,加速以国产化为目标的全面创新过程,将成为加工制造业基地;俄罗斯则以其"能源大国"的天然优势面向东北亚市场,以"能源安全"为目标,加强能源基地建设。东北亚各国的核心竞争优势日益凸显,由以垂直分工为主转向水平分工为主的新的分工体系将逐渐形成。
关键词:
东北亚 产业 分工 体系 转变 趋势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许政 陈钊 陆铭
本文利用中国城市级面板数据,考察了到大港口和大城市的距离对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我们发现,中国城市经济增长和到大港口(香港或上海)的地理距离存在"∽型"关系,这与新经济地理学的城市体系的"中心-外围模式"是一致的。同时,我们也发现,距离区域性的大城市越近,越有利于城市经济增长,但省际行政边界的存在降低了区域性大城市对外省城市的吸纳效应,这也证实了省际市场分割的存在。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汪斌
The "Flying Geese Model" has been one of the most well - known developing theory explaining the economic take - off sequential process in east Asia. This article researched the revo1ution of east Asia international industries' division and analyzed the condition under which the model came to form an...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邵景安 周焱 魏朝富 谢德体
区域城市主导产业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是区域产业现代化的航标。针对重庆市资源禀赋、现有产业格局、世界经济形式以及国家赋予重庆的历史重任等,基于产业群理论,厘定了四种重庆主导产业布局的新模式:重心极核、技术置换、生产销售结合和研发结合,这样企业间将会通过既竞争又彼此合作的相互依赖关系,置于一个完善的网络中,提高其综合竞争力,从而带动整个地区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
产业群 主导产业 布局模式 重庆市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阳
当前,职业院校知识生产从知识生产模式Ⅰ逐渐向知识生产模式Ⅱ转型,需要推动技术知识在前沿和交叉领域生成新的课程体系。在知识生产模式转型背景下,高职专业群课程体系在内容、载体、目标方面均受到深刻影响。高职专业群的未来走向是重构课程知识网络,开辟新的知识空间,进而实现知识整合。因此,需要解构知识体系助推专业群课程体系逻辑转向,建构课程体系实现专业群课程体系融合样态,重构课程组织指明专业群课程体系生成路向。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吕韬 姚士谋 曹有挥 梁双波 陈振光
我国城市密集区与城市群的迅速发展,对交通网络化、现代化的需求日益迫切,而城际轨道交通是城市群发展的重要条件和前提。国外发达国家发展的经验表明,城际轨道交通是城市群客流运输最佳的交通方式选择,两者相互影响、互为促进,城市群区域和城际轨道交通之间的空间结构存在着必然的空间映射关系。基于此,本文根据我国城市群发展现状及其区域空间结构发展的5种模式,相应提出放射型、钟摆型、串珠型和网络型等4种城际轨道交通布局形式,并阐述各自特点。在未来一定时期,国内城际轨道交通将蓬勃发展,必须根据城市群区域空间结构发展模式,进行科学规划和布局形式的选择,以有效满足日益庞大的客流需求和推动城市群发展战略的实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