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20)
2023(6106)
2022(4968)
2021(4734)
2020(3967)
2019(8713)
2018(8152)
2017(16227)
2016(8586)
2015(9658)
2014(9461)
2013(9121)
2012(8707)
2011(7798)
2010(8247)
2009(8332)
2008(7783)
2007(7231)
2006(6717)
2005(6493)
作者
(23452)
(19238)
(19044)
(18440)
(12213)
(9267)
(9080)
(7700)
(7218)
(7121)
(6645)
(6463)
(6211)
(6162)
(6015)
(5961)
(5647)
(5631)
(5630)
(5346)
(4890)
(4830)
(4412)
(4380)
(4376)
(4370)
(4295)
(4264)
(4044)
(3808)
学科
(29776)
银行(29770)
(28520)
(28207)
经济(28163)
(28058)
金融(28058)
(24384)
管理(24125)
(22093)
企业(22093)
(17522)
中国(16503)
(12037)
方法(11570)
中国金融(11274)
业务(9806)
(9770)
制度(9766)
数学(9712)
数学方法(9549)
(9157)
财务(9137)
财务管理(9117)
(8937)
企业财务(8824)
银行制(8489)
体制(7790)
业经(7788)
(7626)
机构
大学(117163)
学院(114302)
(46671)
经济(45400)
中国(43547)
管理(40617)
研究(39106)
理学(33150)
理学院(32780)
管理学(32222)
管理学院(31987)
(27054)
(26753)
银行(25817)
(25069)
(24288)
中心(21882)
财经(20722)
科学(20342)
(20155)
金融(19813)
(19362)
(18705)
(18327)
(17941)
人民(17523)
研究所(17042)
北京(16452)
(16178)
国人(15778)
基金
项目(66918)
科学(52256)
研究(51371)
基金(48537)
(41044)
国家(40634)
科学基金(34765)
社会(32999)
社会科(31400)
社会科学(31388)
(25065)
基金项目(24603)
教育(23834)
(21238)
编号(21106)
资助(20646)
自然(20568)
自然科(20140)
自然科学(20137)
自然科学基金(19783)
成果(19374)
重点(15294)
(15246)
课题(14786)
(14642)
(14098)
(14075)
项目编号(14008)
国家社会(13796)
教育部(13649)
期刊
(53009)
经济(53009)
(42054)
金融(42054)
研究(42040)
中国(27027)
(22307)
(17641)
学报(16529)
管理(15713)
科学(14669)
教育(14538)
大学(13631)
学学(12527)
财经(11339)
农业(9671)
(9592)
技术(8108)
经济研究(8024)
理论(7706)
国际(7383)
实践(7005)
(7005)
业经(6691)
中国金融(6430)
农村(6233)
(6233)
问题(6229)
(6227)
世界(6042)
共检索到2008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庄乾志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暴已经持续近两年,大批的金融机构纷纷倒下。长期以来美国引以为豪的华尔街五大投行中,贝尔斯登和美林证券相继被收购,雷曼兄弟申请破产保护,而剩下的两家——摩根斯坦利和高盛也因形势所迫转型为银行控股公司。昔日的华尔街投行神话由此破灭,独立投行模式彻底崩溃。由于华尔街经常作为美国投资银行业的代名词,我们将美国投资银行业崩溃的现象称之为华尔街危机。在这场巨大危机的背后有着众多原因,专家学者也都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阐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杨小丽  张亮  冯泽永  
2008年以来,始发于美国的金融风暴引发了全球经济危机,致使部分学者对市场机制提出质疑,要求政府在经济领域和社会(医疗)保障领域发挥主导作用。但我们决不能因噎废食,否定市场调节的作用。政府干预同市场调节一样都不是万能的,都存在固有的缺陷。因此,应寻求政府与市场行为的均衡点,促进市场与政府的良性互动。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崔峥  龙超  
通过梳理金融风暴中美国相关主体对问题投资银行进行救助的种种行为,可以看出自我救助、同业救助和政府救助三种传统投行救助模式在金融危机中的最新运用。对比中美两国处理类似问题做法的异同,借鉴发达国家在危机处理中的相关经验教训,有助于中国问题券商救助理论的发展。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林时益  
随着改革的推进和深化,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下简称农信机构)法人治理重要性正在逐渐增强。改革是否成功,能否达到“花钱买机制”的作用,关键和核心是看法人治理是否逐步完善。OECD原则将法人治理定义为:“公司管理层、董事会、股东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一整套关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小玄  王冀宁  
本文从实地考察的几类小型金融机构(包括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和担保公司)的案例及其面临的金融市场入手,从中归纳总结了它们各自的产权配置及治理特征,剖析了目前正在兴起的小型金融机构中各种利益相关者的相互关系,以及它们之间的控制权是如何配置的,比较了传统金融机构与新兴金融机构所导致的市场配置效应的差异,论证了正在兴起的民营金融机构是怎样促进金融市场的放开,以及金融机构治理结构的最优化发展过程。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唐富藏  
一风暴的共同成因1过度追求经济成长而忽略了经济结构平衡问题。2过度重视总体经济而忽略了产业及企业的辅导与协助。3过度重视成长易于形成过度投资,容易遭受不景气的打击。4经济发展到了后工业时期不知防止泡沫经济的形成。5鼓励投资导致企业财务结构...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世浚  
一、东亚金融风暴的产生东亚金融风暴产生的根本原因究竟是什么?这一答案主要应从东亚国家内部长期存在的严重问题去寻找。第一,最严重的问题是“泡沫经济”的发展。此前,尽管有人提出过警告,但东亚国家政府未能认识其严重性,而是按照日本的做法把它吹嘘为经济成功的...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韩立岩  刘燕  刘姗  
针对救市机制研究的不足,根据金融风暴发展过程中的基本事实,本文分析了代表性经济体金融危机受损程度,给出了简洁的评价指数。在此基础上,归纳比较了各个经济体的救市方案,从政府增持银行股份和提供银行信贷担保两个基本方面总结了在实践中形成的应急机制。基于上述分析和利率状态,本文估计了代表性经济体在2009年的可能状态。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谢泽林  张越艳  魏先华  
本文以Deaton(1991)[5]的预防性储备模型为基础,研究我国外汇储备的适度规模以及外部因素对规模的影响。研究发现外汇储备的最优规模主要取决于预期未来外汇收入的趋势与波动程度,以及外汇资产的预期收益率。当外汇收入呈上升趋势时,即使外汇资产能获得较高的收益率,也不应当扩张其规模,同时风险资产的比例应该保持在较高的比例。当外汇收入呈平稳性波动时,外汇储备的最优规模与其收益率及外汇收入的波动程度均呈正相关关系,且风险资产的最优比例相对较低。当美国金融风暴引起我国外汇收入呈剧烈波动甚至大幅下滑时,即使外汇资产的预期收益率不高,也应当扩外汇储备的规模。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易聪  
源及美国次贷危机的金融风暴迄今愈刮愈烈,俨然已演变为经济危机,其强度之大,波及面之广,只仅次于30年代初的世界经济危机,并且至今丝毫没有见底的迹象。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侯家驹  
一、东亚金融风暴析因关于东亚金融风暴的成因,本年6月15日,日本经济企划厅发布的“1998年亚洲评估报告”中曾予列举,该报告特别讨论印尼、南韩和泰国的问题。这三个国家在爆发货币危机后,被迫接受国际货币基金会的巨额纾困贷款。报告指出,这三个国家沦为自身...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邹至庄  
、前言自从二十年前中国开始经济改革以来,国民生产总值的实际年增长率高达百分之九点五以上,如此非凡的成绩为举世注目,从中国的经验,我们可以得出以下两个结论,一、由中央指令的计划经济转为以市场导向的经济,会增加经济效率;二、健全可行的市场经济有不同种类,...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周洁卿  
自黄金非货币化后黄金的货币功能弱化。但是,当遇到政治动荡、经济金融危机时又离不开黄金作用。这与黄金价值实体的信用与偿付能力密切相关,任何其他资产都无法与其比拟。目前世界上还未设计出更权威的国际货币来替代黄金,国际货币体系又未建立公平、合理、相互制约的货币制度。因此,黄金的货币地位依然存在。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韩立岩  谢飞  
作为国际热钱的代表,对冲基金在2007~2008年金融风暴中究竟起了怎样的作用?本文首先分析了对冲基金在危机中"去杠杆化"操作的原因及后果;通过构造1171家美国上市银行加权平均投资组合,以其月度收益率作为美国银行业代理变量,采用1994~2008年对冲基金月度数据进行经验论证。研究发现:第一,对冲基金"去杠杆化"放大了系统风险;第二,对冲基金全行业具有杠杆效应的一致性;第三,对冲基金的收益水平与美国银行业紧密相关,因此,对冲基金的行动是资本市场剧烈波动的影响因素,向美国银行业传导了系统风险,推动了金融风暴的形成。最后,本文提出加强对冲基金监管的思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