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581)
2023(6722)
2022(5399)
2021(4640)
2020(3897)
2019(8647)
2018(8069)
2017(15883)
2016(7896)
2015(8910)
2014(8800)
2013(8940)
2012(8612)
2011(8094)
2010(8704)
2009(8642)
2008(7189)
2007(6450)
2006(6162)
2005(5991)
作者
(22779)
(18938)
(18811)
(18131)
(12038)
(8894)
(8693)
(7328)
(7030)
(6732)
(6665)
(6146)
(6117)
(6094)
(6010)
(5796)
(5523)
(5371)
(5360)
(4891)
(4826)
(4519)
(4402)
(4397)
(4358)
(4341)
(4030)
(3818)
(3774)
(3705)
学科
(58200)
经济(58165)
(25522)
金融(25522)
(22085)
银行(22085)
(21551)
管理(21008)
(19547)
中国(18761)
地方(18449)
(16072)
企业(16072)
方法(15115)
数学(13651)
数学方法(13604)
地方经济(12000)
中国金融(11017)
(11010)
业经(10721)
(10507)
(8802)
(8507)
(8008)
产业(7154)
经济学(6846)
农业(6779)
(6777)
财务(6762)
财务管理(6753)
机构
大学(121015)
学院(120628)
(66537)
经济(65374)
研究(46252)
中国(41974)
管理(41536)
理学(34391)
理学院(34004)
管理学(33651)
管理学院(33412)
(29637)
(24703)
经济学(23478)
财经(23378)
(22843)
科学(22619)
中心(22097)
(21083)
经济学院(20902)
研究所(20304)
(18344)
金融(18047)
(17939)
(17772)
银行(17342)
财经大学(17298)
北京(16378)
(16287)
人民(16243)
基金
项目(70166)
科学(55633)
研究(54151)
基金(51604)
(43153)
国家(42794)
社会(38019)
科学基金(36808)
社会科(36369)
社会科学(36362)
(26560)
基金项目(26190)
教育(23530)
(21572)
资助(21410)
编号(20806)
自然(19896)
自然科(19433)
自然科学(19429)
自然科学基金(19072)
成果(17768)
(17547)
国家社会(16635)
重点(16132)
(15765)
(15411)
发展(15283)
经济(15277)
(15079)
课题(14922)
期刊
(80601)
经济(80601)
研究(46166)
(30506)
金融(30506)
中国(23368)
(22326)
管理(17188)
经济研究(14537)
(13968)
学报(13136)
财经(13084)
科学(12939)
(11413)
大学(11159)
学学(10509)
技术(9984)
问题(9886)
业经(9618)
教育(8768)
农业(8607)
国际(8493)
世界(8329)
(7996)
技术经济(7520)
统计(6758)
理论(6342)
经济问题(6324)
经济管理(5854)
(5829)
共检索到2051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艳萍  
经济思潮是指西方经济学家以经济活动的基本原则为标准而划分的基本政策倾向。总体来说,可以分为政府干预与自由放任。历史上,两大思潮交替成为经济思想中的主流并反映和服务于现实的经济需要。美国金融危机使得自由主义思潮面临严峻挑战。未来经济思潮的演变趋势存在四种情况。目前的根本问题在于各国政府如何在自由主义与国家干预主义之间找到一个真正的平衡点。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吴易风  
本文考察了当前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背景下西方经济思潮的新动向:对资本主义的反思和对"新资本主义"的构想;对新自由主义的反思和对新国家干预主义的构想;对自由市场经济体制与政策体系的反思和对"市场与政府平衡"的市场经济体制与政策体系的构想;对经济全球化的反思和对全球经济新秩序的构想;对西方经济学的质疑和对马克思经济学的再认识。本文最后对西方经济思潮的新动向作了分析和评论。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吴易风  
本文考察了当前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背景下西方经济思潮的新动向:对资本主义的反思和对"新资本主义"的构想;对新自由主义的反思和对新国家干预主义的构想;对自由市场经济体制与政策体系的反思和对"市场与政府平衡"的市场经济体制与政策体系的构想;对经济全球化的反思和对全球经济新秩序的构想;对西方经济学的质疑和对马克思经济学的再认识。本文最后对西方经济思潮的新动向作了分析和评论。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宇  
2007年,美国爆发的次贷危机很快发展成为金融危机。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很快发展成为经济危机。源自美国的这场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迅速蔓延至全世界,发展成为国际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西方主流经济学的有关理论对这场危机无法解释,西方主流经济学所主张的相关政策在这场危机中惨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璐  金素  
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冲击,也凸显了虚拟经济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二重效应"。本文借鉴马克思提出的"虚拟经济"内涵,分析其在现代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从虚拟经济的角度对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予以剖析和解释,并针对我国的具体国情,认为虚拟经济必须合理利用,以促进实体经济发展。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宗寒  
美国这次金融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反映,是虚拟资本天马行空式的自我发展与实体经济严重脱离的结果。虚拟经济恶性发展,形成严重泡沫,不仅使资本与劳动的矛盾激化,而且使虚拟资本与实体资本矛盾激化,危机必然爆发。举债和赤字财政是西方发展虚拟经济的重要形式和内容。高额举债,严重资不抵债,成为危机的重要因素。虚拟资本集中表现为美元霸权资本。美国凭借美元作为国际商品交换和储备手段的地位,通过超发和贬值,掠夺国内劳动者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财富,巨额财富就可收入自己囊中。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赵会蓉  张二震  
一、从开放型经济的角度看东亚金融危机如果要评选1997年世界经济10大新闻,当首推东亚金融危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康德苏曾经说,1994年底爆发的墨西哥金融危机是“20世纪的第一次金融危机”,那么,东亚金融危机就可算是20世纪的第二次金融危机。引发...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王楚明  
为什么比例不高的次级房贷会引发美国金融危机,为什么近些年金融危机会脱离实体经济呈现频繁、独立爆发的趋势,金融监管、货币政策、消费模式等因素有一定解释力,但忽略了金融活动中金融信用基础的缺陷与金融危机的内在联系。美国金融危机的逻辑起点就是金融信用基础存在不足,金融信用基础可以简单表述为金融信用产品创造与交易价格变动的基础,是支撑金融资产价格的物质基础,是防范信用风险和遏制现代金融危机的技术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军  董方军  户海印  
近期,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申请破产保护,加之不久之前的"房利美"和"房贷美"被美国政府收归国有、美林证券被美国银行收购、美国联邦政府宣布接管美国国际集团(AIG),各主要金融机构人人自危,纷纷寻求买主、忙于自救,以避免破产风险。一系列消息极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孙伊然  
对危机传导链条的逆推式探究表明,在泡沫破裂、泡沫形成这两个关键阶段的背后都有着共同的政治经济根源,即20世纪80年代之后,随着美国政治的右转,新自由主义开始盛行,从而导致平等与效率之间的权衡朝着不利于前者的方向大大倾斜。在住房政策、货币政策等一系列因素的推动下,泡沫逐渐成形。然而,金融产品的创新与供给只是暂时为中低收入阶层提供了支付手段,却无法解决实际收入与真实购买能力不足的根本问题。正是由于缺乏实际收入的支撑,泡沫最终破裂,引发了本次金融危机。基于政治经济学视角的解决之道在于,平衡收入分配、提高社会保障力度、使经济增长的果实能够惠及广大中低收入阶层。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谭小芬  
美国次贷危机已经通过信用体系的连锁反应演变为一场金融危机,严重损害了美国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的稳定性。本文分析次贷危机的未来走势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展望了次贷危机的发展趋势,讨论次贷危机和房价下跌如何影响美国实体经济,进而影响中国宏观经济金融的渠道和程度。为应对美国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对中国经济带来的不利影响,中国应该相机调整宏观经济政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德存  
次贷危机究竟给中国经济带来什么样的影响?美国经济何时能走出危机?中国的政府和企业将会如何应对新的国际经济局面?为了回答上面的问题,我们首先判断美国这次源于房地产信贷、已经也必然波及所有金融信贷和实体经济领域的危机尚未见底,可能持续5至7年,而美国经济的复苏需10年甚至更久。在这个判断的基础上,我们才能知道中国,事实上也包括与中国类似发展模式的很多其他东亚经济体,实体经济究竟要被迫做出哪些调整,才能对中国的经济政策调整和未来中国经济增长前景作一个方向性的判断。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陈继勇  盛杨怿  周琪  
在全球经济失衡背景下,美国网络经济泡沫破灭与美联储先松后紧的货币政策等因素促使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并加速其向全球蔓延。金融危机不仅重创美国实体经济,而且通过国际金融、国际贸易、国际投资等多种渠道侵蚀全球实体经济,世界经济下行风险日益凸现。面对愈演愈烈的金融危机,世界各国应加强国际经济政策协调、重建全球实体经济,循序渐进调整世界经济失衡。为此,中国应进一步夯实实体经济基础,调整经济结构,扩大内需,并积极主动地参与世界经济新秩序的重建。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翀  
美国的金融危机通过各种传导机制导致美国经济的衰退。但是,美国经济从2009年下半年以来正逐渐走向复苏,再次发生衰退的可能性不大,美国经济在2010年将出现较低比率的正增长。在美国经济衰退的过程中,美国政府的经济政策出现了两个值得注意的动向一是美国政府重新采用久违了的扩张性的宏观财政政策,二是美国政府首次准备动用政府的全部资源推动美国出口的增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