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680)
2023(5346)
2022(4309)
2021(4251)
2020(3353)
2019(7924)
2018(7986)
2017(12695)
2016(7643)
2015(8313)
2014(8437)
2013(7501)
2012(6872)
2011(6332)
2010(6617)
2009(5841)
2008(5583)
2007(5145)
2006(4562)
2005(4137)
作者
(17758)
(14681)
(14517)
(13878)
(9248)
(7031)
(6775)
(5747)
(5477)
(5325)
(4945)
(4669)
(4668)
(4643)
(4574)
(4460)
(4459)
(4325)
(4199)
(4130)
(3800)
(3562)
(3555)
(3410)
(3366)
(3326)
(3180)
(3174)
(2972)
(2898)
学科
(22668)
管理(22235)
(21144)
企业(21144)
教育(19324)
(16712)
经济(16693)
技术(15287)
中国(12569)
技术管理(11221)
理论(8304)
教学(6935)
方法(6044)
(5858)
业经(5320)
(4815)
数学(4544)
研究(4527)
(4517)
数学方法(4440)
(4420)
发展(4072)
(3948)
(3889)
(3806)
(3735)
(3673)
银行(3673)
(3638)
思想(3589)
机构
大学(98658)
学院(93067)
研究(34223)
管理(33116)
(30894)
经济(30050)
教育(28787)
理学(28596)
理学院(28194)
管理学(27698)
管理学院(27455)
(23611)
师范(23519)
(22053)
师范大学(19562)
中国(19342)
科学(18500)
(15871)
(15831)
北京(14996)
技术(14440)
研究所(14367)
中心(14281)
(14272)
职业(13806)
(12574)
(12248)
教育学(11055)
财经(11041)
研究院(10073)
基金
项目(59419)
研究(53400)
科学(50416)
基金(39676)
教育(33600)
(33085)
国家(32590)
社会(32003)
社会科(30120)
社会科学(30116)
科学基金(28439)
(25756)
(23838)
编号(23419)
成果(21886)
基金项目(20387)
课题(20320)
(19451)
(17151)
创新(16862)
规划(16167)
自然(16009)
自然科(15729)
自然科学(15727)
自然科学基金(15487)
(15085)
重点(15000)
项目编号(14715)
(14341)
资助(14136)
期刊
教育(50298)
研究(40333)
(33493)
经济(33493)
中国(31592)
管理(15301)
技术(13446)
职业(11930)
(10443)
科学(10025)
学报(8672)
大学(8462)
(8108)
论坛(8108)
技术教育(7742)
职业技术(7742)
职业技术教育(7742)
科技(7221)
(6925)
(6650)
金融(6650)
高等(6439)
学学(5781)
高等教育(5652)
(5418)
成人(5369)
成人教育(5369)
业经(5130)
财经(5128)
农业(5077)
共检索到1539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万文涛  余可锋  
美国诺贝尔奖得主的创新能力随年龄增长呈"钟形"曲线变化。建模研究表明,他们在13岁就已具备了一定的创新能力,至38.17岁创新能力达到顶峰,创新的"黄金时期"长达28年。美国的诺贝尔奖得主之所以表现出"创新起点早、创新能力强、创新周期长"等特点,与其创新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我国有必要从中汲取经验。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李江  姜明利  李玥婷  
基于341位诺贝尔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经济学奖获得者的引文曲线,借助曲线拟合方法构建引文曲线的分析框架,包括两种规则引文曲线——经典引文曲线、指数增长引文曲线,和三种不规则引文曲线——睡美人引文曲线、双峰引文曲线、波型引文曲线。以诺贝尔奖得主为例的实证分析表明:①引文曲线的分析框架是一种新的引文分析视角;②引文曲线的分析框架可用于将一组(有一定影响力的)论文或作者划分层次,也可用于分析不同学科论文或作者的引用差异。文章最后分析了该框架的适用性。图4。表1。参考文献32。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立华  张顺顺  
2017年迎来了第79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理查德·泰勒。为全面回顾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在金融学科所取得的开创性贡献,笔者对1969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论文和《美国经济评论》100年评出的顶级20篇文章进行梳理,大体上将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奖内容分为金融经济理论、宏观金融理论和行为金融理论三大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群锋  
诺贝尔奖是全球科学界的最高奖项之一,能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都是全球各个学科领域中顶尖的科学家。本文使用统计方法分析了他们获奖时的年龄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闻  
罗伯特·卢卡斯(Robert Lucas)于1937年出生在美国华盛顿州的Yakima。在二战期间,他的家庭移居到华盛顿州的西雅图。1955年他高中毕业,在高中阶段他在数学和科学课程上表现出很强的能力。他曾经希望去麻省理工学院学习工程学。他的父亲答应如果麻省理工学院给予奖学金就让他去那里读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刘琼  
本文针对由25名诺贝尔医学、化学和生理学奖得主致国会的公开信,探讨了生物医学科学研究成果的开放访问的作用及意义。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闻  
詹姆斯·米尔利斯(James Mirrlees)于1936年出生在苏格兰的Minnigaff。1939年和1950年他的家庭前后移居到Newton Stewart和Port William。在十几岁的时候他对数学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这也很好地预示了他未来学术上的成功。后来他继续在爱丁堡大学攻读数学专业,并且在1957年完成了数学的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高雷  
杭州的房地产问题具有普通性,2005年3月和11月,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泽尔滕教授两次来华讲学。在华其间,他与其博士后高雷博士深入地探讨了杭州市房地产市场的泡沫问题。泽尔滕教授认为必须警惕杭州房地产市场泡沫,他注意到杭州房地产市场交易量的增长已落后于房价的增长。泽尔滕教授和高雷博士认为从众效应会促使房价一路攀升直至最后崩溃。对我国房地产市场存在的问题,他们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如放宽对利率的限制、完善房地产金融体系、改进房地产贷款和抵押政策、封堵境外投机资金等。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林少宫  费剑平  
2003年9月25日,著名美籍意大利经济学家、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教授、1985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弗兰克·莫迪利亚尼于在美国去世,享年85岁。9月26日,得知莫迪利亚尼教授前一天去世的消息,我们感到十分突然,并深表惋惜,当天就以其著作中文译者的名义联合发了一份唁电,表达我们对这位一流经济学家的缅怀。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周翼  
“长资事件”之后,有人对199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提出了非议。本文针对这些看法较为客观地分析了“长资事件”的性质和布莱克-斯科尔斯模型的作用及缺陷,认为该模型并不会因“长资事件”而失去其在金融经济学理论发展中应有的地位和作用。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胡泽文  屈静  周西姬  
诺贝尔奖得主授奖时滞和获奖年龄的周期变化特征能够揭示世界顶尖科学家群体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获奖年龄差异,以及获奖成果取得后的检验周期长短。文章以1901-201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物理学奖以及1969-201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为分析样本,通过划分6个时间周期阶段,计量分析每个周期阶段诺贝尔奖得主的年龄和授奖时滞分布及其周期演变特征。结果发现:(1)生理学或医学、物理学、经济学诺贝尔奖得主的年龄分布呈现出典型的正态或偏正态分布形态,46~70岁诺贝尔奖得主比例较高,偏年轻和偏老年的诺贝尔奖得主比例较低。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偏年轻化,25~45岁获奖者占25%。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偏老年化,25~45岁获奖者仅占2%。⑵诺贝尔奖获奖难度越来越高,获奖年龄呈现出老龄化趋势,3个学科诺贝尔奖得主各周期阶段平均年龄从第I阶段的55.4岁快速增长到第VI阶段的66.2岁。⑶诺贝尔奖获奖年龄和授奖时滞较高且随时代发展呈现显著上升趋势,其中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奖年龄和授奖时滞且随时代发展上升速度最快,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平均授奖时滞最长,达到31.06年。⑷博士阶段是培育诺贝尔奖得主的黄金时期,几乎所有诺贝尔奖得主最早获得诺贝尔奖初创成果的年龄都在博士毕业后,初创成果经历很长的培育期后,最终获得诺贝尔奖。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林永柏  
在诺贝尔科学奖109年的历史上,中国本土科学家一直处于无人折桂的尴尬境地。人们不禁要问:中国本土科学家为什么至今无人问鼎诺贝尔科学奖?中国距离诺贝尔科学奖还有多远?这是继"李约瑟难题"之后摆在国人面前的又一个世纪难题,人们把它称为"后李约瑟难题",也有人称之为"零诺贝尔奖现象"。我国"零诺贝尔奖现象"是诸多原因所致,其中教育是一个主要因素。从教育学的角度来分析,具有千余年历史的应试教育难辞其咎。要实现诺贝尔科学奖零的突破,必须彻底改革应试教育。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何光辉  杨咸月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亚柯  
芬·基德兰德和爱德华·普雷斯考特因在实际经济周期理论和经济政策的时间一致性方面的研究成果获得了200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本文介绍分析了获奖者在这两个方面的理论贡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