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13)
2023(4878)
2022(4107)
2021(3884)
2020(3322)
2019(7141)
2018(7087)
2017(12675)
2016(6493)
2015(7072)
2014(6389)
2013(6140)
2012(5632)
2011(5078)
2010(5305)
2009(4965)
2008(4855)
2007(4295)
2006(3824)
2005(3347)
作者
(16743)
(14006)
(13813)
(12866)
(8988)
(6606)
(6207)
(5237)
(5212)
(4939)
(4626)
(4569)
(4474)
(4331)
(4210)
(4067)
(4010)
(4004)
(3957)
(3794)
(3306)
(3249)
(3183)
(3160)
(3136)
(3035)
(3035)
(3022)
(2733)
(2708)
学科
(26203)
管理(25116)
(23844)
企业(23844)
(20413)
经济(20394)
技术(15624)
技术管理(11708)
中国(8162)
业经(6337)
方法(6310)
(5924)
(5533)
地方(5144)
(4973)
(4947)
金融(4947)
(4882)
银行(4876)
数学(4738)
(4707)
数学方法(4623)
理论(4591)
(4418)
农业(4092)
(3951)
产业(3783)
(3712)
财务(3704)
财务管理(3700)
机构
大学(85293)
学院(84036)
管理(35668)
(34070)
经济(33243)
理学(30262)
理学院(29926)
管理学(29593)
研究(29505)
管理学院(29388)
中国(22173)
(18675)
科学(16196)
(15383)
(13620)
中心(13556)
(13527)
北京(12238)
研究所(12036)
(11850)
师范(11778)
财经(11629)
(11462)
(10936)
(10547)
技术(9891)
业大(9871)
商学(9738)
经济学(9651)
商学院(9630)
基金
项目(55625)
科学(45734)
研究(44347)
基金(39352)
(33542)
国家(33222)
科学基金(29656)
社会(28327)
社会科(26947)
社会科学(26941)
(23197)
基金项目(20863)
教育(20129)
(19722)
(19239)
自然(17835)
自然科(17514)
自然科学(17507)
自然科学基金(17231)
编号(17221)
创新(16738)
成果(14474)
资助(14131)
课题(12811)
(12512)
重点(12325)
(12148)
(12088)
(11722)
(11647)
期刊
(38965)
经济(38965)
研究(29974)
中国(24099)
管理(17530)
教育(15598)
(12115)
科学(10762)
科技(9656)
技术(9430)
(8798)
金融(8798)
学报(8448)
(8414)
大学(7300)
(6781)
论坛(6781)
业经(6210)
学学(6189)
经济研究(6119)
农业(5914)
技术经济(5694)
财经(5337)
图书(5137)
(4704)
现代(4659)
(4563)
(4437)
问题(4302)
(3998)
共检索到1380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保明  
本文针对技术层面的集成创新,提出了广义集成创新的概念,即一种集“研究开发、人才教育、知识转移”为一体的创新模式。作者在以美国科技中心计划为典型案例,介绍和分析了该计划的历史沿革、主要特点等之后指出,在推动科技发展的模式中,最高级的、投入产出比最大的是“制度创新型”的模式,而不是那种认为只要增加科技经费就能推动科技发展的“资源投入型”。在科技管理体制尚未完善的环境中,技术创新型的发展模式恐怕也不是绩效很好的模式。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唐晓云  
市场失灵理论和科技创新的新发展趋势、国家竞争战略的实践,都为科技创新中政府作为的普遍存在提供了较好的注释,市场原教旨主义和新自由主义占主导的美国也不例外。从投入、产出和政企合作三方面对科技创新中美国政府作为的考察表明:美国对科技创新的政府干预一直存在,并有新自由主义和国家干预主义融合的趋势;由于政治策略和对外输出意识形态的需要,美国政府干预具有长期隐形的特点。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李宁  杨耀武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于2006年设立了科技政策学研究计划(SciSIP),经过十多年发展,在数据与方法研究以及共同体建设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聚焦于SciSIP计划及其历年项目成果,对SciSIP计划发展历程进行总结,对SciSIP计划的研究成果和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以期为中国推进科技政策学研究及"科技政策学"这一新兴学科建设提供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全继业  
克林顿时期是美国由美苏争霸转变为发展经济的时期,也是美国依靠在IT技术等高科技领域取得的突破性成果及其产业化,推动经济彻底摆脱"滞胀",并进而成为世界经济唯一霸主的时期。研究克林顿时期美国科技自主创新的历程,对探索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科技经济战略及路径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分析了克林顿政府时期美国科技自主创新的历史、特点以及对人们的启示。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汤世国 ,续超前  
无论是计划经济国家,还是市场经济国家,科技计划都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近些年,大科技计划竞相出台,成为各国科技和经济角逐中的主要工具。一、大科技计划的历史转变什么叫大科技计划,这里并没有严格的定义,西方一些学者常用投入计划的经费数量来定义大科技计划。但这种定义是相对的,必须随环境而变。因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大国和小国,投入大计划的经费数量显然是不同的。这里,我们把为促进科技特殊发展而由国家实施的投入规模较大或范围较广、有重要科技与社会经济意义的科技计划,理解为大科技计划。按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马永红  万誉  李汉邦  
美国的教育界认识到传统教育体制已不能满足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开始在大学中实行"创新基本建设"。科罗拉多大学的"创新学士"计划与麻省理工学院的"创业与创新"硕士计划代表了这一改革的倾向。这两个计划告诉我们,必须对现行培养模式进行较彻底的改造,方能建立创新教育体制。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董洁  李群  
2018年中美贸易战的打响,警示我们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和经费进行核心技术研发和原始创新成果转化。美国联邦政府实施缩减医疗、能源、环境等非国防领域的基础研究预算的科技战略,也为我国前沿技术突破、原始创新成果转化提供了赶超契机。美国注重高等教育、发展军民融合模式、政府采购激发技术创新等措施,都为美国科技创新提供了发展动力。这种情况下,我国应该加快新兴领域的科技战略布局,加大科研经费投入,推动技术研发创新,提高研发成果转化效率,加强技术创新型人才储备。研究从美国的科技研发投入体系、政策管理体系、成果转化模式、收益分配方式、金融服务模式等多维度进行系统分析,借鉴美国经验,我国应该建设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原始创新为根基、多元主体为创新、转化流程为基础、金融服务为保障、奖励机制为后盾的科技创新体系,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提出合理化建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汤世国  续超前  
无论是计划经济国家,还是市场经济国家,科技计划都是推动科技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在对基础研究和某些特殊技术的支持上,几个主要市场经济国家比之计划经济国家的规模一般要更大、计划性更强。近些年,发展高技术方面的各种大计划更是竞相发展,成为各国高技术角逐中的主要工具。大型科技计划的重要性,不仅表现在它对科技发展本身的推动上,而且还表现在它对提高整个国家创新能力,推动技术创新,从而促进国家社会经济发展上,正因如此,现代大科技计划已成为许多国家创新政策和体制的核心部分。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赵中建  
致关心美国未来的领导人:我国最卓越的15个企业组织,在此共同表达我们对美国在未来10年或更长时间中维护其科学和技术优势的能力的深深关切。为了保持我们国家在21世纪的竞争力,我们必须培养未来创新所必需的技能娴熟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我们的目标是使具有学士学位的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学科毕业生的人数到2015年翻一番。美国在维持世界科学领袖地位时与其他国家进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孙兆明  李树超  
税收优惠政策是企业年金获得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而公平收入分配是企业年金税收优惠政策所要达到的内在目标。本文借鉴国外企业年金税收优惠政策的成功经验,认为EET模式是适应我国公平要求的税收优惠模式选择,进而从公平的角度分析了我国企业年金税收优惠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公平的建议。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程静  
计划外创新是非计划安排的、自发的创新活动。正因为如此,计划外创新很容易被忽视。一个企业的创新活动可以划分为计划内创新和计划外创新。在计划内创新方面,当务之急是需要保证"技术发明与技术应用适当分开",为基础研究留下足够的空间。在计划外创新方面,需要在创新组织的建立上,使计划外创新拥有相当的生存空间。所谓计划内创新,是一个企业为了实现其既定的发展目标而有计划地安排的创新活动。保持企业的竞争优势是计划内创新的短期目标,也是企业日常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在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雪原  王宏起  
科技计划作为实现区域科技创新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手段已得到各区域科技管理部门的重视。文章通过对科技计划配置功能与作用机制的系统分析,从促进科技创新资源优化配置视角,提出科技计划管理的前期战略研究、科技计划项目指南生成、科技立项评审、过程管理与科技成果管理、后评估等环节的完善策略,旨在为发挥科技计划配置功能,提高区域科技创新资源利用效率提供参考。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彭小宝  宋伟  
文章依据我国科技创新和社会发展的紧迫需求,从新角度对学科间知识集成进行深入研究和大胆构想,探索科技创新中的知识集成模式,为提升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提供理论和方法支持。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学科知识关联度、交叉选择与集成度研究;知识集成模式与科技创新路径研究;知识集成的评估机制研究。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彭春燕  
2013年,日本政府决定推行Im PACT计划,促进给社会带来变革的颠覆性创新,支持具有挑战性、高风险性的创新活动。该计划的推行将对日本经济社会具有重大影响,对创新活动的组织模式带来重要变革。其管理实践对我国科技计划管理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