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227)
- 2023(4768)
- 2022(4044)
- 2021(3950)
- 2020(3243)
- 2019(7144)
- 2018(7066)
- 2017(14616)
- 2016(7876)
- 2015(8327)
- 2014(8468)
- 2013(8634)
- 2012(8027)
- 2011(7345)
- 2010(7837)
- 2009(7641)
- 2008(6545)
- 2007(5653)
- 2006(4847)
- 2005(4639)
- 学科
- 济(27659)
- 经济(27617)
- 业(21061)
- 管理(20691)
- 企(15784)
- 企业(15784)
- 方法(13092)
- 数学(11655)
- 数学方法(11524)
- 农(10873)
- 贸(8865)
- 贸易(8864)
- 易(8757)
- 财(8642)
- 融(6789)
- 金融(6789)
- 中国(6564)
- 学(6489)
- 制(6277)
- 银(5978)
- 银行(5972)
- 行(5669)
- 产品(5195)
- 务(4959)
- 业经(4956)
- 财务(4952)
- 出(4949)
- 财务管理(4940)
- 农业(4874)
- 市场(4861)
- 机构
- 大学(110121)
- 学院(107802)
- 济(46407)
- 经济(45500)
- 管理(40868)
- 研究(38937)
- 理学(35164)
- 理学院(34748)
- 管理学(34211)
- 管理学院(33973)
- 中国(31425)
- 京(23245)
- 财(22444)
- 科学(22374)
- 农(21181)
- 所(20077)
- 中心(18405)
- 研究所(18203)
- 财经(17768)
- 农业(16860)
- 业大(16335)
- 经(16291)
- 江(15979)
- 经济学(15016)
- 北京(14659)
- 范(14420)
- 师范(14264)
- 院(13786)
- 经济学院(13604)
- 财经大学(13528)
- 基金
- 项目(72131)
- 科学(56908)
- 基金(54250)
- 研究(51350)
- 家(47974)
- 国家(47613)
- 科学基金(40173)
- 社会(33766)
- 社会科(32212)
- 社会科学(32201)
- 基金项目(27719)
- 省(26418)
- 自然(25989)
- 自然科(25480)
- 自然科学(25472)
- 自然科学基金(25041)
- 教育(23656)
- 划(23149)
- 资助(22906)
- 编号(19714)
- 成果(17044)
- 部(17027)
- 重点(16267)
- 性(15302)
- 发(14733)
- 教育部(14707)
- 创(14701)
- 国家社会(14617)
- 科研(14155)
- 人文(14034)
共检索到1657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黄上国
全球公共产品带来的收益在不同主体之间的分布是不均匀的而是有偏的。全球政治、安全和经济等公共产品的有偏性是导致美国财政赤字扩大、金融监管放松和流动性泛滥等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因而也是次贷危机的深层次原因之一。中国应增加对全球公共产品的研究,加强舆论投资,增强经济和军事实力,积极参与全球公共产品的供给和管理。
关键词:
美国次贷危机 全球公共产品 安全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孙倩
信用衍生产品因为可以单独分离交易信用风险、显著增强信用风险流动性、提高资本回报率,由此在国际上受到广大投资者的热烈欢迎。随着信用衍生产品市场急剧扩展,其存在的一些深层次矛盾也日益显现,例如在美国爆发的次级抵押贷款危机。本文着重分析了信用衍生产品市场几个主要产品的设计原理、收益和风险以及债务抵押债券在美国次债危机中所扮演的角色,以期为我国学者深入了解信用衍生产品市场、规避潜在风险提供借鉴。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赵贺春 李艳
1.政策导向不切实际。本世纪初,在美国网络经济持续下滑的情况下,美国货币当局采取了"连续降息、刺激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应对措施,提出了"居者有其屋"的口号,以保持经济增长。在这一政策的导向下,各放贷机构采取了极为宽松的放贷政策,大量次优级和次级客户成为放贷机构业务竞争的主战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尹中立
始发于2007年年初的美国次贷危机正在一浪高过一浪地冲击美国乃至全球的金融市场,但截至8月底,中国的金融市场和房地产市场似乎没有受到什么影响,就在全球股市大跌的过程中,我国股市创出了新高,股票市值第一次超过了GDP。我国的房价依然在高位运行。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陶长高 郑磊
次贷危机爆发的原因有很多方面,其中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美国金融监管制度和政策的不完善。本文回顾了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前的金融监管模式和监管体系特点,并对对冲基金等金融机构由谁监管、如何监管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如何处理监管与创新之间的关系、如何对监管者实施监管等四个问题进行了探讨,最后得出对我国金融监管的一些启示。
关键词:
次贷危机 对冲基金 金融监管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徐清
美国次贷危机的起因和传导机制是学术界在后危机时代研究的重要课题。只有正确判断了危机的起因和传导机制,才能进一步讨论防范金融危机和改革金融体系的措施。本文从不对称信息角度剖析,为什么银行会贷出如此多的次贷,又为什么会有其他银行来买这些高风险的信贷资产衍生品。同时也指出,金融体系内存在的机制问题使理论上可行的方法在实践中往往难以真正发挥作用。因此,必须加强金融监管和激励约束机制的改革。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彭雪峰
该文指出美国次贷危机的根源是对金融创新的风险管理不到位,文章分析了金融创新的特征以及市场参与者对金融创新的风险意识淡薄的现状,指出美国次贷危机的教训在于金融机构应充分重视金融创新中的风险管理,而监管机构对金融创新的风险监管则是业务发展和市场稳定的有力保障;最后文章对如何加强我国金融创新的风险管理提出相关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
次贷危机 金融创新 风险管理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蔡义杰 周雨田 李丹
本文选用NADCC-EGARCH模型研究了"次贷危机"影响下全球主要股票市场的反应,并捕捉到欧亚五个股市同美国股市联动关系的变化过程。实证显示,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造成了全球股票市场不同程度的动荡,出现"熊市"迹象。美国同全球股市间的联动关系在危机扩散后存在结构性变化,且欧洲、日本等成熟市场与美国市场的联动关系受美国股市负面消息的影响较大。中国虽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但是国内股票市场结构相对稳定。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田伯平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是世界经济结构长期严重失衡的结果,全球化大大增加了世界经济的复杂性和信息的不透明,导致了危机不断蔓延扩大。这场危机使世界经济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危机的蔓延和影响大大超出人们的预计,至今还没有找到令人信服的解决危机途径,如何构建新的国际经济体系以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这场全球经济危机对中国既是严峻挑战,也是新的发展机遇,把中国彻底推到了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十字路口。
关键词:
美国次贷危机 全球经济 挑战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雨露 庞红 蒲延杰
美国次贷危机是一场新型的金融危机,其产生的内在机理是金融产品透明度不足、信息不对称,金融风险被逐步转移并放大至投资者。这些风险从住房市场蔓延到信贷市场、资本市场,从金融领域扩展到经济领域,并通过投资渠道和资本渠道从美国波及到全球范围。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郭金龙 周小燕
始于美国的金融危机虽已持续几年,其影响尚未结束,并在一定程度上引致了欧债危机、全球金融危机,因此现阶段对美国金融危机成因的分析仍具有重要意义。从次贷产品链的视角入手,分析危机发生的最直接因素,得出次贷产品链缺乏止损机制、信用评级不可靠、收益脱离实体经济、衍生品本身存在缺陷的结论,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对我国金融市场和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金融危机 次贷产品链 止损机制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黄玲
本文利用131个国家和地区在1970~2006年的金融数据,对美国、其它发达国家、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参与金融全球化的进程中资产和负债的总量增长、结构演变和分配格局进行了量化分析,揭示了当前世界金融体系不平衡发展的动态路径和数量特征,并由此探讨次贷危机的宏观层面的根源。
关键词:
金融一体化 金融开放 国际资本流动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诸濛 佘传奇
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短短20多年,美国金融业先后爆发了以房地产市场泡沫破裂为导火索的储贷危机、次级抵押贷款危机,均不同程度地给美国乃至全球经济的运行和发展带来了不小的冲击。
关键词:
储贷危机 次贷危机 借鉴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张睿锋
相比亚洲金融危机等历次金融危机,美国次贷危机有着类似的宏观经济和制度背景,但次贷危机在形式、影响和危机国应对政策方面均体现出与传统金融危机不同的特征。该文比较了美国次贷危机与亚洲金融危机的差异,认为危机发源国货币地位的不同是这些差异产生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货币地位 次贷危机 金融危机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白钦先 主父海英
此次美国金融危机是过度衍生和过度虚拟的金融资源危机,是全球经济金融发展的最大的不可持续,再次尖锐地考问虚拟经济与金融的本质及二者有无边界。金融必须尊重极限,仅用增长规模和财富聚敛作为衡量成功的惟一尺度,正破坏着珍贵的金融资源。通过生态阈值的警醒、逻辑斯蒂增长模型的提示,应该认识到金融发展和扩张同样有其不可逾越的金融阈值。面对人类贪婪而自负的挑战,次贷危机的爆发证实了金融临界点的客观存在性。沙堆实验、混沌论提供了理性认识金融阈值的科学方法,而确立正确的价值观是更为现实的道德标准。
关键词:
金融阈值 金融虚拟性 金融危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