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444)
- 2023(5175)
- 2022(4280)
- 2021(4120)
- 2020(3493)
- 2019(7905)
- 2018(7886)
- 2017(14995)
- 2016(8602)
- 2015(9433)
- 2014(9982)
- 2013(9762)
- 2012(9087)
- 2011(8199)
- 2010(8806)
- 2009(8410)
- 2008(7427)
- 2007(6786)
- 2006(5796)
- 2005(5502)
- 学科
- 济(27090)
- 经济(27039)
- 管理(22025)
- 业(21775)
- 企(17854)
- 企业(17854)
- 方法(11989)
- 数学(10073)
- 数学方法(9919)
- 财(9387)
- 中国(8232)
- 农(7640)
- 融(7227)
- 金融(7226)
- 制(7146)
- 学(7019)
- 银(6697)
- 银行(6689)
- 务(6602)
- 财务(6588)
- 财务管理(6564)
- 理论(6427)
- 行(6305)
- 企业财务(6295)
- 业经(5914)
- 贸(5700)
- 贸易(5696)
- 易(5573)
- 农业(5250)
- 教育(5002)
- 机构
- 大学(117328)
- 学院(117059)
- 济(43613)
- 经济(42419)
- 研究(40332)
- 管理(39552)
- 中国(33513)
- 理学(32906)
- 理学院(32452)
- 管理学(31786)
- 管理学院(31536)
- 京(25450)
- 科学(24428)
- 财(23574)
- 所(21360)
- 农(21040)
- 江(19627)
- 中心(19529)
- 研究所(19014)
- 财经(18288)
- 范(17124)
- 师范(16932)
- 业大(16666)
- 经(16569)
- 农业(16464)
- 北京(16257)
- 州(16139)
- 院(14394)
- 经济学(13950)
- 技术(13698)
- 基金
- 项目(72049)
- 科学(55327)
- 研究(53631)
- 基金(50768)
- 家(44465)
- 国家(44036)
- 科学基金(36685)
- 社会(32117)
- 社会科(30327)
- 社会科学(30317)
- 省(28197)
- 教育(26447)
- 基金项目(26143)
- 划(24215)
- 自然(23680)
- 自然科(23161)
- 自然科学(23152)
- 自然科学基金(22737)
- 编号(22488)
- 资助(21795)
- 成果(19976)
- 性(16586)
- 重点(16546)
- 课题(16411)
- 部(16208)
- 创(14871)
- 发(14834)
- 大学(14251)
- 科研(13998)
- 教育部(13985)
共检索到1880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秦月星 熊平安
由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爆发的危机冲击着全球金融市场,甚至危及着世界经济增长。危机爆发的导火索是一家次贷公司宣布破产,但根源则是投资者信心缺失而导致流动性缺乏。在有关全球流动性过剩的争论尚未消退,竟出现了国际金融市场流动性缺乏,甚至导致银行挤兑,这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吴良 燕鑫 杨宇程
本文通过理论模型和实证分析研究了2015年我国的股市危机,理论模型借鉴Hong等(2006)过度自信和卖空限制产生资产泡沫的设置,并根据我国市场特性从两方面进行了拓展:允许一定程度的卖空和引入去杠杆冲击。过度自信者在不严格卖空限制下也会挤出其他投资者,推高资产价格形成泡沫;面对去杠杆冲击,杠杆交易者被迫出售资产,根据被挤出的投资者的需求函数,资产价格会经历一个非连续下跌,才能让后者重回市场吸收抛售者减持的份额,价格未调整到位时会产生流动性危机,本文以此机制来解释A股泡沫化和股市危机期间的千股跌停现象。实证
关键词:
卖空限制 去杠杆冲击 流动性危机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易宪容 王国刚
这次美国金融危机是近20年来一连串事件长期信用无限扩张的结果。这种信用无限扩张的主要工具是影子银行。在金融全球化的国内外背景下,影子银行是一个创造流动性的新的融资体系。它的实质就是为了规避正式监管规则而由发起人设计一套如何把市场流动性转变银行流动性的金融产品及市场安排。其目标就是通过流动性增加来提高金融资产的杠杆率,过度地使用公共性的金融体系,从而为金融机构谋取利润最大化。这种新融资模式既为流动性的转换与聚集创造条件,也为流动性突然中断及整个金融体系突然崩溃留下巨大的隐患。本文就是从这个角度揭示这次美国金融危机的流动性传导机制及内在机理的。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黄纪宪 张超
2007年美国的次贷危机展现了现代金融风险错综复杂的特征。反思危机,本文认为在流动性过剩背景下,为追求利润的持续快速增长,商业银行很容易出现过度竞争,放松信贷标准,盲目扩大贷款客户群体,追逐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品种和业务创新。对照我国银行业面临的宏观形势,流动性过剩也是困扰我国商业银行持续盈利和发展的一个外在因素。因此,借鉴美国次贷危机,作者提出以下建议:密切关注客观经济形势;加强内控制度建设,强化审慎合规经营理念;高度重视住房抵押贷款的风险;加速资产证券化的试点和推广,有效分散信贷风险;切实做好风险防范,加强全面风险管理;严格信贷标准和要求等。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龚雅娴
本文通过阐述金融体系中流动性的意义及流动性风险的来源,证明2008年的次贷危机实质上是一次流动性危机,进而阐明这次流动性危机的出现源于高度杠杆化和大量短期债务的使用。在此基础之上,本文进一步探讨了流动性监管的相关措施,说明流动性覆盖率监管以及净稳定融资比例监管对防范流动性危机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
次贷危机 流动性危机 流动性监管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刘卫东
本文运用相对指标法设计真实货币缺口系数来测度我国在次贷危机期间的流动性状况,并对流动性供给状况进行了区间划分。在此基础上,本文归纳了人民银行流动性管理的操作实践,并对其实践效果进行评析,指出引进计量模型用于流动性测度的必要性,认为人民银行的流动性管理操作基本满足我国流动性管理需求,流动性管理工具的作用效果存在差异,其中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对于调整货币供给量的作用不明显,再贴现政策的恰当使用强化了政策的综合效应。
关键词:
流动性测度 流动性管理 工具 实践 效果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熊川伟
美联储传统的流动性支持工具主要包括公开市场操作、贴现窗口和证券借贷业务,在次贷危机爆发后的最初几个月(2007年8月~12月),美联储应对信贷紧张所使用的流动性支持工具仅限于这三种,只是规模较以往大幅度扩大。随着次贷危机的加深和蔓延,美联储陆续推出一些新的流动性支持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王文兵
最近国内学术界对美国次贷危机的成因及教训探讨很多,但大部分都围绕房地产乃至资产泡沫的防治及次贷风波对国际金融市场的影响方面。如果从国有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视角加以分析,也会对我们提供很多有用的启示。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彦洋
本文利用相关系数法探讨了次贷危机后美国的货币政策取向对我国流动性影响的存在性,从资本流动渠道和贸易渠道两个角度分析了这种影响的机理,并基于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运用脉冲响应函数测算了这种影响的程度。研究结论表明,美国货币政策通过资本流动渠道和贸易渠道对我国流动性产生一定的影响,相对而言,通过资本流动渠道的影响更为显著,贸易渠道影响存在但不显著。为此,本文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次贷危机 货币政策 流动性 SVAR模型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李佳 王晓
次贷危机是一场金融市场流动性紧缩的危机。在流动性紧缩的过程中,连接多个利益主体的资产证券化负有很大责任。本文采用计量经济理论中的VAR模型对次贷危机中资产证券化对金融市场流动性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在次贷危机的演进过程中,资产证券化确实对金融市场的流动性产生了持久的负面冲击效应,并导致了流动性紧缩的传导和扩散。因此,必须加强对资产证券化产品的监管,防止资产证券化运作中的委托—代理问题,加强信息披露,提高信用评级的有效性,同时应从风险识别、风险预警和风险对策三个方面来构建资产证券化的风险预警机制。
关键词:
次贷危机 资产证券化 金融市场 流动性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叶建华
由次级贷款引发的美国金融危机,是政府不科学地干预而产生的严重后果。尽管干预是出于化解尖锐社会矛盾的需要,但违反包括经济、金融在内的社会发展规律,从而注定为经济金融发展的破坏埋下祸根。由此,透视美国次贷危机制度性缺陷的结论是,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必须坚持科学发展的思想,这一结论或许值得中国乃至世界各国政府借鉴。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赵贺春 李艳
1.政策导向不切实际。本世纪初,在美国网络经济持续下滑的情况下,美国货币当局采取了"连续降息、刺激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应对措施,提出了"居者有其屋"的口号,以保持经济增长。在这一政策的导向下,各放贷机构采取了极为宽松的放贷政策,大量次优级和次级客户成为放贷机构业务竞争的主战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甄炳禧
2007年初以来,世界出现了一场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这场危机后来演化成为全球信贷紧缩。这场危机以惊人的速度蔓延,对西方金融机构和全球金融市场的冲击大于20世纪80年代末的美国储贷机构危机,也不亚于10年前的亚洲金融危机。它与美国房地产的衰退结合和发酵,使美国经济的发展进一步放缓,并对世界经济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
美国 次贷危机 国际金融市场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殷剑峰
理解近20年来全球经济失衡现象和此次全球金融危机之所以爆发的最佳切入点是美国居民储蓄率的系统性下降。本文利用美国的资金流量表,分析了财富效应和信贷便利性对美国居民储蓄行为的影响,同时,还研究了由此导致的美元信用基础的变化,以及复杂金融体系下包括中央银行和各类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在美元信用创造过程中的作用。由此可以发现,此次危机不仅是美国居民过度负债的危机,而且也是美元信用基础坍塌、信用创造机制瓦解的危机——这意味着此次危机的持续时间或许会非常长。无论如何,全球经济失衡和当前的危机都反映了信用本位制下国际货
关键词:
低储蓄率 信用危机 国际货币体系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蔡东方
<正>2007年雷曼兄弟的倒闭开启了美国金融监管体系改革。2023年相继发生的硅谷银行(Silicon Valley Bank,SVB)、签名银行(Signature Bank)、第一共和银行(First Republic Bank,FRC)等流动性风险事件不仅是观察美国金融监管改革成效的窗口,也是反思其金融监管不足的契机。本文通过审视美国金融监管存在的问题,为完善我国金融监管提出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