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60)
2023(11378)
2022(9202)
2021(8300)
2020(6626)
2019(14871)
2018(14731)
2017(27772)
2016(14904)
2015(16918)
2014(16907)
2013(16845)
2012(15954)
2011(14918)
2010(15212)
2009(14337)
2008(13464)
2007(11797)
2006(10889)
2005(10458)
作者
(43192)
(35761)
(35756)
(34065)
(23111)
(17105)
(16234)
(13941)
(13851)
(12764)
(12464)
(11927)
(11711)
(11639)
(11404)
(11200)
(10655)
(10355)
(10331)
(9879)
(9268)
(8751)
(8702)
(8254)
(8105)
(8046)
(7960)
(7865)
(7217)
(7181)
学科
(73855)
经济(73779)
管理(36143)
(36089)
中国(27434)
(25774)
企业(25774)
方法(22905)
(20995)
地方(20416)
数学(20072)
数学方法(19965)
业经(16935)
(15676)
贸易(15660)
(15233)
(14634)
金融(14634)
农业(14249)
(14031)
(14010)
银行(13997)
(13926)
(13663)
(13333)
(11728)
环境(11340)
地方经济(11163)
发展(10881)
(10853)
机构
大学(217366)
学院(215877)
(101592)
经济(99880)
研究(88321)
管理(75317)
中国(69733)
理学(62517)
理学院(61715)
管理学(60892)
管理学院(60464)
科学(49110)
(48984)
(45564)
(45251)
研究所(40700)
中心(38064)
财经(35094)
(35092)
经济学(33227)
北京(32684)
(32550)
(32125)
(31508)
(31465)
师范(31204)
经济学院(29859)
业大(27168)
农业(27102)
科学院(26649)
基金
项目(135349)
科学(107377)
研究(103066)
基金(98617)
(85910)
国家(85194)
科学基金(71622)
社会(68492)
社会科(65094)
社会科学(65081)
基金项目(50161)
(49843)
教育(46181)
(43225)
自然(41680)
自然科(40708)
自然科学(40698)
编号(40557)
资助(40452)
自然科学基金(39990)
(36035)
成果(34660)
重点(31369)
(31275)
发展(29947)
国家社会(29841)
课题(29570)
(29461)
中国(28729)
(27645)
期刊
(120788)
经济(120788)
研究(76926)
中国(51695)
(35056)
(32488)
管理(30871)
学报(30865)
科学(30504)
(28456)
金融(28456)
教育(27469)
大学(24498)
农业(24457)
学学(22416)
经济研究(20998)
业经(18724)
技术(17989)
财经(17987)
问题(16246)
(15757)
国际(15648)
(15526)
世界(15431)
(13915)
技术经济(10607)
图书(10543)
(10471)
论坛(10471)
经济问题(10005)
共检索到3573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王粤  赵海燕  
在这次众多金融机构牵连于内的美国次级债危机中,全球主要金融机构均陷入了流动性不足的困境,中国虽然因资本市场的开放度不高而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小,但中国商业银行的损失还是给我们拉响了预警,即中国的QDII该如何控制风险、建立一套合理有效的风险规避机制,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是我们合理有效利用中国当前巨额外汇储备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将简要介绍美国次级抵押债危机,并从中国的商业银行在抵押债危机中受到的损失分析中国的QDII存在的相关问题及其局限性,最后探讨我国外汇投资的运行及监管模式。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黄玲  
本文利用131个国家和地区在1970~2006年的金融数据,对美国、其它发达国家、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参与金融全球化的进程中资产和负债的总量增长、结构演变和分配格局进行了量化分析,揭示了当前世界金融体系不平衡发展的动态路径和数量特征,并由此探讨次贷危机的宏观层面的根源。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金碚  
中国不仅要发展高技术产业,也必须长期努力将传统产业发展为"精致产业",培育更多"精致企业"当前,世界经济正在经历一次严重的危机。危机发生于美国房地产的贷款领域,迅速伤及整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闫先东  刘西  
2011年末我国债券市场总规模达到33448亿美元,居世界第三位(国际清算银行公布的国内债券存量数据,以美元标价),仅次于美国和日本。2002~2011年,我国国内债券规模年均增长30%,增速远高于欧洲、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印度、巴西等金砖国家。我国社会融资结构得到有效改善,直接融资占社会融资总额的比重从5%提高到14%,债券融资占直接融资的比重从35%提高到76%。但整体而言,我国债券市场规模与经济发展水平不匹配,对外开放度不高,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初春莉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加剧,信用偏紧,全球股市、汇市、楼市波动频繁,美国经济陷入困境,发达国家金融体系受到影响,全球经济放缓。目前,美联储已经连续七次将联邦基金利率下调,由5.25%降至2%,但美国房地产市场仍然低迷,次贷危机造成的损失并没有完全暴露出来,风险还在逐步显现。本文在总结最近几年全球国际直接投资发展新特点的基础上,从次贷危机对国际直接投资影响的角度入手,对国际直接投资未来发展前景作出理性判断,并从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两个层面提出中国的应对之策。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军  
2007年4月发生的美国次贷危机目前已经升级演变为全球金融危机。本文阐述了这次金融危机的发展演变过程,总结了深刻教训:金融自由化固然重要,但是在自由化过程中必须强化金融监管,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发展要相互协调;发展房地产业重要,但是泡沫式的发展方式终将产生严重后果;国际货币金融体系改革势在必行。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魏浩  
当前,发展中国家面临的经济安全问题日益严峻。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外贸安全是国家经济安全的核心,而外贸安全主要是由于国际贸易中固有的利益冲突、发展中国家处于外围地带、贸易保护不断以新的面貌出现等原因导致的。因此,在全球金融危机以及由此导致的全球经济危机背景下,对于参与全球化和国际分工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更要高度重视外贸安全问题,大力加强研究并尽早制定应对的策略。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朱木  
本文拟对美国次贷危机形成原因进行系统研究,以期发现次贷危机的真正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次贷危机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远鹏  
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中国对美国直接投资规模持续扩大,大型项目众多,并购投资额占比大幅增加;行业集中结构发生急剧变化,政府企业投资先发后稳,私人企业投资后来居上,中国FDI向全美渗透的步伐加快。中国对美国FDI大幅增长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美国资产价格下降和交易机会;中国政府的鼓励政策及国有企业的率先"走出去";中美贸易摩擦加剧导致绕过壁垒投资的大幅增加;中国国内市场竞争与转型升级压力;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快速提升等。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李志辉  王飞飞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暴发以来,国际银行业经历了百年不遇的金融动荡,其经营状况在2008年发生了巨大变化,欧美银行业在这场危机中损失惨重,成为金融危机的重灾区。本文从分析次贷危机后国际银行业的经营现状入手,对比其经营业绩,总结出国际银行业在金融危机发生后的主要经营特征,展望国际银行业的发展。因此,通过本文对我们认清国际银行业的发展趋势,指导我国银行业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燕生  
2007年8月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逐步演变为国际金融危机,并在2008年第4季度全面恶化,成为几十年一遇的世界性大危机。从大萧条、滞胀到这次美国金融危机,每次世界性危机的起因及影响都各不相同。这既反映了人类社会从过去危机学习的纠错能力,也表明了时代演进的不同特征。危机对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从危机中学习并汲取机遇管理的宝贵经验教训,对推进我国更深层次参与经济全球化,构建全球系统性风险的对冲机制,抵御和防范世界性危机的外部冲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张文祥  桑红  
在世纪交替更迭之际,经济全球化作为当代世界的一种特征和趋势正在改变和重塑着国际社会,而自1997年下半年以来爆发东亚的金融危机也恰恰发生于人们对“全球化”这一话题津津乐道之际。从“东亚经济奇迹”到“东亚金融危机”的灾变触发了人们广泛的议论与思考,同时...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王静  林琦  
自2007年8月份全面爆发的美国次级债危机愈演愈烈,已成为继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的最大一场金融风暴。美国次级债危机对我国的房地产金融市场提出了警示。本文认为,目前我国的房地产金融市场与美国次级债危机爆发前有着许多相似之处,同时,我国的房地产金融市场又存在着特殊风险,因而应针对国内房地产金融市场的特殊问题,制定有效对策,化解风险。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曹顺仙  王国聘  
生态危机全球化以经济全球化为基础,它与经济危机一样植根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且伴随着新自由市场资本主义在全球的扩展,加速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扩散、转移。生态危机全球化具有全球市场向度、国际资本的逻辑向度和世界公害性特征,其发生和治理不以个别国际行为主体的意志为转移。生态危机全球化的全球治理定位有赖于全球市场和国际资本投资的生态化转型。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陈鲁直  
始于东南亚的金融危机暴露了全球化进程的问题,引起对全球化问题的争论。究竞应怎样看全球化,金融危机是不是全球化的第一次大危机,对中国改革开放有何启示?本文认为,全球化和金融危机都是战后特别是冷战后资本主义发展中的新现象、新问题,必须把它们放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框架之内来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