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00)
- 2023(8681)
- 2022(7339)
- 2021(6788)
- 2020(5795)
- 2019(13174)
- 2018(12586)
- 2017(24918)
- 2016(13752)
- 2015(14984)
- 2014(14888)
- 2013(14823)
- 2012(13723)
- 2011(12445)
- 2010(12561)
- 2009(12096)
- 2008(12443)
- 2007(11101)
- 2006(10102)
- 2005(9390)
- 学科
- 济(56149)
- 经济(56057)
- 业(42886)
- 管理(42517)
- 企(35617)
- 企业(35617)
- 方法(26030)
- 数学(22898)
- 数学方法(22634)
- 财(18402)
- 农(15181)
- 中国(13844)
- 制(13010)
- 务(12751)
- 财务(12735)
- 财务管理(12713)
- 贸(12597)
- 贸易(12591)
- 企业财务(12250)
- 易(12222)
- 业经(11927)
- 学(11895)
- 融(11167)
- 金融(11166)
- 银(10857)
- 银行(10814)
- 行(10223)
- 农业(9876)
- 技术(8193)
- 体(8066)
- 机构
- 大学(209956)
- 学院(204536)
- 济(86412)
- 经济(84725)
- 管理(78464)
- 研究(72125)
- 理学(67478)
- 理学院(66706)
- 管理学(65583)
- 管理学院(65207)
- 中国(56941)
- 京(44215)
- 科学(43417)
- 财(42730)
- 农(40179)
- 所(38364)
- 研究所(34521)
- 财经(34053)
- 中心(32796)
- 业大(32557)
- 农业(31830)
- 经(30952)
- 江(30610)
- 北京(28366)
- 经济学(26626)
- 范(25872)
- 师范(25513)
- 财经大学(25445)
- 院(24894)
- 州(24305)
- 基金
- 项目(132393)
- 科学(104241)
- 基金(99494)
- 研究(90079)
- 家(89062)
- 国家(88319)
- 科学基金(74701)
- 社会(59040)
- 社会科(56068)
- 社会科学(56047)
- 基金项目(52725)
- 自然(50819)
- 自然科(49753)
- 自然科学(49733)
- 省(49211)
- 自然科学基金(48917)
- 划(43233)
- 教育(41547)
- 资助(41056)
- 编号(34010)
- 部(30181)
- 重点(29850)
- 成果(27953)
- 创(27495)
- 发(26809)
- 科研(26211)
- 教育部(25779)
- 创新(25727)
- 计划(25199)
- 大学(24802)
共检索到3120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蔡庆丰
与个人投资者相比,机构投资者具备信息优势和规模经济,但即使在基金业最发达的美国,多数机构投资者还是无法战胜市场。本文认为机构投资者的代理问题是导致其无法充分发挥信息处理优势的主要原因之一,并且这种代理投资的道德风险也会给金融市场带来消极的影响。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 代理问题 金融市场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姚颐 刘志元
中国股市存在机构投资者与股市行情之间的“二律背反”:证券投资基金规模迅速壮大,但股票指数却逐渐滑落。这是由于我国机构投资的布局不合理,基金一方独大,市场中缺乏足以与其博弈的机构力量。超常规发展证券投资基金已经成为监管层的明确意图,但如果不打破现有机构格局,并不利于我国证券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基金 投资行为 机构投资者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宝 袁天荣
基于2005~201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检验了机构投资者介入对上市公司代理问题缓解、分红改善的治理作用。经验证据表明,机构投资者的介入对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代理问题、控股股东代理问题的缓解均有积极作用;即便是在控制了"内生性"、"半强制分红政策"的影响后,机构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的提高仍表现显著正向影响。进一步研究还发现,机构投资者可以一定程度上抑制上市公司的"过度分红"行为。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 代理问题 分红治理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李鹏 蔡庆丰
伴随着投资主体机构化态势的演进,越来越多的机构投资者成为上市公司的大股东,代理公众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但是否像传统的公司治理理论所强调的,公众投资者的"劣势"地位以及市场效率会因此得到改善呢?针对此,本文系统分析了公众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之间的委托代理结构以及由此引发的投资者道德风险行为,对机构投资者在保护公众投资者利益,改善市场效率方面的作用提出了质疑。
关键词:
公众投资者利益 机构投资者 委托代理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范学俊
美国机构投资者对公司治理的影响范学俊美国证券市场发展的历史表明,机构投资者对证券市场的成熟具有不可低估的促进作用。由于我国证券市场的投机性太大,所以许多学者提出要加快培育我国机构投资者。如今,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办法》已正式颁布,这标志着机构投资者...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田丰
90年代以来,机构投资者逐渐成为美国股票市场的主要投资者。在政府规制放松等多种因素的推动下,美国机构投资者越来越多的通过递交股东提案、发动委托投票权争夺、私下协商和定期公布目标公司名单等手段积极参与公司治理,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美国公司治理结构的改进和企业绩效的提高。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 积极行动 公司治理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路磊 吴博
本文从基金持仓股特征出发,研究了上市公司投资者保护与基金投资业绩的关系。由于投资者保护影响公司的盈利能力以及投资者获取信息的难易程度,基金在投资时更加偏好于投资者保护好的上市公司的股票。使用我国上市公司基金持股比例的数据,本文证实了这一结论。更为重要的是,本文发现对于有能力的基金,他们会投资于投资者保护比较差的上市公司的股票,从而获得更高的投资业绩。
关键词:
投资者保护 基金业绩 基金偏好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怀明 王鹏
近年来我国社会责任投资基金的发展面临困境,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从投资者选择行为角度进行剖析,基于非平衡面板数据的静态和动态回归模型对社会责任投资基金业绩—资金流量关系以及与传统基金差异进行经验分析。结果发现:(1)社会责任投资基金与传统基金投资者在选择行为上存在显著差异,社会责任基金投资者对短期业绩敏感性相对较弱,对长期业绩敏感性相对较强;(2)社会责任基金长期业绩带来的超额资金流量来源于对绩优基金和绩劣基金的反应;(3)传统基金投资者倾向于频繁换手基金,而社会责任基金投资者倾向于长期持有相同的基金。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促进社会责任投资基金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黄少安 邢宇 杨晨姊
本文提出理论猜想:即使在同一个市场,不同的机构投资者可能具有异质性,从而对资本市场的作用也可能是异质的。对中国股票市场的实证分析证实了这一猜想,具体表现为:公募基金、社保基金、QFII持股体现了对未来价值信息的追求,也促进了股票未来价值信息融入股价中,而受监管较少的私募基金既未体现出对价值信息的关注,也未能促进价值信息融入股价中。目前占比最高的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持股不仅未能降低股票价格的波动率,反而增加了市场波动,其他类型的机构投资者对股价波动有一定缓解作用。相对而言,受监管最严格的社保基金持股在价值信息发现、提高股票市场的价格效率、降低股价波动三个方面均表现良好,注重价值投资而非热点信息炒作;受监管程度次之的公募基金在价值信息发现、提高股票市场的价格效率方面表现良好,但未能有效降低股票价格波动,其持股同时体现出价值投资和信息炒作投机行为;而监管宽松的私募基金持股既不能体现价值追求,也不能改善市场信息效率和波动水平。因此,应继续支持并鼓励各类机构投资者的成长与发展,同时加强对机构投资者、特别是私募基金的规范与监管。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李学峰 曹晨旭
使用散户和机构新增开户数构建个人和机构投资者情绪指标,可以研究短期和中期内二者之间的关联性及中期内二者与市场收益率之间的互动影响,并从看跌和看涨两个角度检验个人和机构投资者情绪对市场收益率的影响。结果发现,短期内个人投资者情绪是机构投资者情绪的格兰杰原因,中期内个人和机构投资者情绪之间、二者与市场收益率之间均存在互动关系。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郝丽娜
本文选择2009-2016年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分析了机构投资者与非效率投资对公司业绩的影响。研究表明:投资不足和过度投资这两类非效率投资会对公司业绩造成负面影响;较之过度投资来说,中国上市公司投资不足的情况明显更加广泛,且引发的经济后果也更加严重。机构投资者可以有效的对过度投资以及投资不足这两种非效率投资进行抑制,除此以外机构投资者总体持股所表现出的抑制作用更为明显。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胡锋 李媛媛
利用2003~2014年间中国沪深两市的A股上市公司日交易数据,采用多元回归及Logistics等模型,实证研究了机构投资者对彩票类股票的持股偏好以及长期持有彩票股对其业绩的影响。研究发现:(1)与非彩票类股票相比,机构投资者较少倾向持有彩票类股票,表现得较为理性。在各类机构投资者中,证券投资基金的投机性较强。(2)长期持有彩票类股票显著降低了基金的业绩,这为基金经理遵循理性、稳健的投资原则提供了新的实证支持。
关键词:
彩票类股票 机构投资者 持股偏好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蒋松 钱燕
基于Louvain算法从机构投资者网络中提取机构投资者团体,建立以重仓股票为链接的基金网络模型,生成基金团体持股变量,研究机构投资者抱团对股票市场的影响。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抱团行为加剧了公司股价的波动,机构投资者抱团持股比例越大,加剧作用越显著。同时,机构投资者抱团降低了股票的流动性,基金网络交流越密切,抱团持股比例越大,股票流动性成本越高,流动性越差。进一步研究发现,相比牛市,基金在熊市的抱团行为对股价波动的放大效应更明显;在流动性层面,相比牛市,熊市时的机构投资者抱团行为对股票流动性的削弱作用更为显著。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李志洋 杨万成
机构投资者是否能够稳定市场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使用2000年一季度至2012年四季度的样本,从持股比例及其变化两个角度研究了机构投资者对股票波动的影响,并使用工具变量法解决了核心解释变量的内生性问题。实证结果表明,较高的基金持股比例会增加下一期的股票波动,而基金的增持则会减小下一期股票波动。此外,本文发现基金持股比例及其变化两者之间存在着交互作用。本研究为研究机构投资者的作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 基金 股票波动 工具变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