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531)
- 2023(3455)
- 2022(3019)
- 2021(2786)
- 2020(2283)
- 2019(5392)
- 2018(5161)
- 2017(10272)
- 2016(5403)
- 2015(6073)
- 2014(5936)
- 2013(6102)
- 2012(5692)
- 2011(5130)
- 2010(5268)
- 2009(4915)
- 2008(4758)
- 2007(4158)
- 2006(3619)
- 2005(3185)
- 学科
- 济(21643)
- 经济(21611)
- 管理(19774)
- 业(18827)
- 企(13592)
- 企业(13592)
- 方法(10039)
- 数学(8191)
- 数学方法(8150)
- 工作(7853)
- 财(7235)
- 家(6508)
- 中国(6486)
- 国家(6364)
- 服务(6343)
- 农(5522)
- 制(5429)
- 业经(5403)
- 人事(5031)
- 人事管理(5030)
- 服务业(4904)
- 学(4899)
- 贸(4717)
- 贸易(4712)
- 易(4566)
- 财政(4387)
- 地方(4342)
- 国家机关(3828)
- 机关(3828)
- 政(3758)
- 机构
- 大学(79205)
- 学院(75959)
- 管理(32818)
- 济(30945)
- 经济(30159)
- 理学(28534)
- 理学院(28238)
- 管理学(27920)
- 管理学院(27756)
- 研究(24455)
- 中国(18662)
- 财(16320)
- 京(16173)
- 科学(14060)
- 财经(12460)
- 所(11839)
- 经(11435)
- 江(11229)
- 中心(11159)
- 研究所(10581)
- 农(10373)
- 范(10237)
- 师范(10143)
- 北京(10041)
- 业大(9642)
- 财经大学(9347)
- 经济学(9314)
- 州(9112)
- 院(9014)
- 商学(8667)
- 基金
- 项目(52427)
- 科学(42082)
- 研究(39582)
- 基金(39275)
- 家(33752)
- 国家(33462)
- 科学基金(29090)
- 社会(26940)
- 社会科(25425)
- 社会科学(25416)
- 基金项目(20558)
- 省(19060)
- 教育(17658)
- 自然(17534)
- 自然科(17177)
- 自然科学(17174)
- 自然科学基金(16906)
- 划(16300)
- 编号(16067)
- 资助(15179)
- 成果(14384)
- 部(11969)
- 国家社会(11479)
- 重点(11353)
- 创(11119)
- 发(10778)
- 项目编号(10741)
- 教育部(10657)
- 制(10490)
- 人文(10331)
共检索到1160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康宗基
从古代到现代社会,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关系经历了由统治、管理再到服务的逻辑转换。在古代社会,政府是公共管理的唯一主体,排除了其他社会主体参与公共管理的可能,政府与非政府组织之间只能是权力导向的统治主客体关系;到了近代社会,等级化的官僚行政垄断了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不允许政府之外治理力量的存在,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关系的定位只能在单向度的管理主体与管理客体的思维框架下进行适当调适;随着治理理论在全球范围内的兴起,现代社会强调社会治理的多元化,尤其是强调发挥非政府组织的社会治理作用,由此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关系正在走向
关键词:
政府 非政府组织 统治 管理 服务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许源源 邹丽
非政府组织农村扶贫因其扶贫模式新颖,效果明显,以点对点扶贫为主,以提升农民能力为本位而具有制度优势。相对于政府扶贫来说,从扶贫对象的选择、扶贫资源的投入、扶贫项目的监管到扶贫效果的评估,非政府组织在每一个环节上都有其独特的运行逻辑。
关键词:
农村扶贫 非政府组织 制度优势 运行逻辑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埃里克·D.沃克 费萨尔·Z.艾哈迈德 刘铎 程宇
文章探讨了具有非营利承包商性质的非政府组织在所提供的物品和服务、捐赠者结构、雇员薪酬及竞争优势等方面的特征,并以美国为例对非政府组织的发展现状与趋势进行了描述。文章还通过文献及相关实例讨论了非政府组织的评估及其导向、当前非政府组织发展模式的潜在挑战,以及未来非政府组织的可能发展路径等问题。
关键词:
非政府组织 非营利承包商 资源分配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曲延春
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存在着"政府失灵"与"市场失灵"现象,多中心理论强调治理主体的多元性。非政府组织所具有的公益性、低成本优势、灵活性等特点决定了非政府组织是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重要主体。当前,农村公共产品的非政府组织供给还面临一定困境,表现在非政府组织自身性质的制约、外部制度缺失、内部制度不健全、供给范围有限等方面。解决这些问题,应从政府和非政府组织自身两个层面采取措施。在政府层面,应建立与非政府组织的良性互动合作机制,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在非政府组织层面,应健全内部管理制度,积极拓宽供给范围。
关键词:
非政府组织 农村公共产品 路径选择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翁国民 姚宏敏
20世纪90年代以来,非政府组织在全球化进程中迅速兴起并积极参与WTO。通过对非政府组织概念和特征的界定,从WTO体制内关于非政府组织的规则和安排以及非政府组织参与WTO的实践,对非政府组织参与WTO问题作简单评析,指出非政府组织参与WTO的趋势及其参与对于WTO规则形成和争端解决的影响,从而对我国更好地发挥非政府组织的作用提出启示。
关键词:
WTO 非政府组织 争端解决机制 参与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于水 鲁光敏 任莹
农民是农村环境治理的直接受益者和重要行动主体,然而环境治理中“政府干、农民看”的现象并不鲜见,提升农民在环境治理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实现农村环境善治有着重要意义。实现农民在环境治理中的积极参与,需要由管控式环境治理逻辑转向参与式环境治理逻辑,在制度供给层面创造参与空间、提供参与支持、制定参与计划,在权益实现层面回应农民环境权益、经济权益和其他权益诉求。研究以浙江云和“绿谷分”实践为例,分析认为加强公民赋权、民主协商、自主治理是实现农民参与式环境治理的内在机制,并从重塑治理共同体、强化社会组织建设、增强民主协商制度等方面提出优化农民参与环境治理路径。
关键词:
环境治理 农民参与 逻辑转换 路径优化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胡薇
在中国当前社会发展阶段,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具有理论和实践上的合理性,但同时也面临一些现实的障碍,有待于一系列外部制度条件的成熟。文章认为,从政府垄断式地提供服务到与社会组织合作式地提供服务,是当前政府为应对公共服务需求日益增长的外部压力和解决传统服务模式弊端的自然选择。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标志着政府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的转型,也代表着政府对社会组织管理策略的重要转变。
关键词:
购买服务 社会组织 中国现实 政府
[期刊] 改革
[作者]
尚虎平 尹艳红
政府组织形式改革同样存在路径依赖的可能性,这就可能导致蹈入低效率路径并产生"锁定"效应。我国机构改革中路径依赖存在6个规律性命题:对权力的"大"变"小"、"聚"变"拆";从"大"到"小"与从"小"到"大"的"机构幻觉";从"议行合一"到"混沌行政国家";从命令链向绩效链转化的萌芽;"锁定"与"解锁"过程中的"既非锁定也非高效"态;"增量改革效率"到S效率的飞跃。为科学推进我国目前的政府组织形式——"大部制"改革,新一轮改革从一开始就应走在"理想线"上,或者至少尽量靠近"理想线"。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詹少青 胡介埙
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们对非营利组织的兴趣不断高涨,政府—非营利组织关系也日益受到学者们的重视。政府对这一关系的认识决定了政府对非营利组织的态度。西方政府—非营利组织关系研究的理论基础通常都源自于部门失灵理论,而跨部门理论则说明了政府同非营利组织之间存在与发展的是怎样的关系模式。本文通过回顾相关理论,旨在探讨其在我国背景下的适用性,分析我国政府—非营利组织关系发展现状并提出若干治理措施。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风 向德平
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关系是社会治理领域的重要议题。在贫困治理中,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关系随着经济发展、社会结构的变化而变迁,从"控制—依附"关系向"合作—自主"关系,再向"对称性互惠"关系变迁。本文论述了贫困治理中政府与社会组织关系的发展历程,分析了不同阶段政府与社会组织关系的特点、原因、影响及效果,探讨了政府与社会关系的走向。
关键词:
政府 社会组织 关系变迁 贫困治理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风 向德平
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关系是社会治理领域的重要议题。在贫困治理中,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关系随着经济发展、社会结构的变化而变迁,从"控制—依附"关系向"合作—自主"关系,再向"对称性互惠"关系变迁。本文论述了贫困治理中政府与社会组织关系的发展历程,分析了不同阶段政府与社会组织关系的特点、原因、影响及效果,探讨了政府与社会关系的走向。
关键词:
政府 社会组织 关系变迁 贫困治理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杏果
劳动关系中"市场失灵"及政府的干预优势成为政府介入劳动关系的主要理由。但是"政府失灵"的普遍存在也表明政府介入并非解决劳资冲突问题的灵丹妙药。劳动关系诸问题的解决,首先要求按照辅助性原则、契约优先原则和合法性原则,合理确定政府介入劳动关系的边界。同时,以劳资双方自治为基础,政府的介入方式应从"划桨"走向"掌舵",发挥有限且有效的作用。
关键词:
政府 介入 劳动关系 逻辑 界限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周兰翠
伴随我国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与公民社会的初步成长,我国政府治理模式也逐步转向"服务型政府"与"有效型政府"。党的第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明确要求引入竞争机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培育文化非营利组织,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市场化与社会化发展。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已成为加快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践诉求,成为供给公共文化服务的有效模式。目前,我国政府将公共文化服务向市场与社会领域逐步开放,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在诸多地方业已付诸实践,并探索出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多样化实践形态。
关键词:
公共文化服务 政府购买 有效型政府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朱光磊 候绪杰
建设服务型政府是转变政府职能的新阶段,是现阶段对中国政府发展方向的定位。对于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路径问题,多是从“职责结构”与“履责方式”这两条线去分别研究职能转变的轨迹。从前者的角度,大多是认为已经或正在经历政治型政府、发展型政府和服务型政府三个阶段,从后者则认为已经或正在经历着管制型政府、管理型政府和服务型政府三个阶段。这大体符合实际情况,但对两条线索之间的关系则缺乏系统的认知,而且这“双线”在时间上也确实存在一定的交错。总体上看,政府职能转变工作始终是以“双线并行”的方式推进的。从发展上看,建设服务型政府,需要实现从“双线并行”到“逐步合一”,即实现“职责结构”与“履责方式”均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在深入分析“双线合一”的过程中,探讨“双线”之间的内在关系以及相关问题,有助于廓清服务型政府的建设逻辑。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少强 郭骊 郏紫卉
现有关于政府引导基金的论述大多就事论事,缺乏宏观层面的分析。本文在考察政府引导基金产生背景后发现,政府引导基金经历了"否定之否定"的演变过程,匹配要素资源和风险防范是其产生的两大逻辑,前者是事权、财权和财力的匹配,而不仅仅是事权和财力的匹配;后者是合理分担财政风险和市场风险,而不仅仅是防范财政风险本身。从现实的政府引导基金管理和运行来看,要实现政府要素匹配和防范系统风险并非易事,政府引导基金的效果并未达到预期目标。最后,本文在对比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运用系统论的思维方式,探索政府引导基金管理中要素匹配和风险防范的平衡点,并就政府引导基金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政府引导基金 要素匹配 风险防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