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844)
- 2023(4233)
- 2022(3515)
- 2021(3415)
- 2020(2829)
- 2019(6457)
- 2018(5936)
- 2017(11246)
- 2016(6076)
- 2015(6176)
- 2014(6258)
- 2013(6241)
- 2012(5784)
- 2011(5122)
- 2010(5099)
- 2009(4643)
- 2008(4872)
- 2007(4259)
- 2006(3560)
- 2005(3176)
- 学科
- 济(21205)
- 经济(21164)
- 业(19587)
- 管理(16131)
- 企(13228)
- 企业(13228)
- 方法(9718)
- 农(9400)
- 数学(8488)
- 数学方法(8333)
- 财(7590)
- 农业(7409)
- 中国(6565)
- 学(5875)
- 收入(5538)
- 制(5174)
- 务(4849)
- 财务(4837)
- 财务管理(4828)
- 企业财务(4704)
- 业经(4672)
- 银(4452)
- 分配(4449)
- 银行(4444)
- 融(4390)
- 金融(4389)
- 行(4224)
- 技术(3796)
- 地方(3653)
- 理论(3620)
- 机构
- 大学(83966)
- 学院(82975)
- 济(32900)
- 经济(32182)
- 研究(30184)
- 管理(29508)
- 理学(25626)
- 理学院(25283)
- 管理学(24730)
- 管理学院(24554)
- 中国(22377)
- 科学(18605)
- 财(17393)
- 京(17017)
- 农(16207)
- 所(15501)
- 研究所(14090)
- 中心(13732)
- 财经(13603)
- 业大(12945)
- 农业(12696)
- 经(12428)
- 江(12300)
- 范(11561)
- 师范(11426)
- 院(10929)
- 经济学(10782)
- 北京(10534)
- 财经大学(10308)
- 州(9976)
- 基金
- 项目(57695)
- 科学(45712)
- 基金(43012)
- 研究(40889)
- 家(38666)
- 国家(38315)
- 科学基金(32222)
- 社会(26742)
- 社会科(25355)
- 社会科学(25349)
- 基金项目(22175)
- 省(21819)
- 自然(20812)
- 自然科(20370)
- 自然科学(20363)
- 自然科学基金(20043)
- 教育(19210)
- 划(18994)
- 资助(17481)
- 编号(15356)
- 重点(13413)
- 成果(13223)
- 部(13152)
- 性(12784)
- 发(12065)
- 创(11840)
- 国家社会(11744)
- 教育部(11255)
- 科研(11231)
- 课题(11201)
共检索到1239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英
为了扶贫减贫事业能够取得实效,国家提出了精准扶贫的要求,并发展出“扶真贫”“真扶贫”和“真脱贫”三个评价维度。精准扶贫方略的提出契合了贫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在绝对贫困治理中,如果说从政治动员到技术动员是精准扶贫的一次正当性,那么在相对贫困治理中,促进国家的施政伦理与乡村基层的社群伦理的共通与兼容,则是精准扶贫的二次正当性。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政府在相对贫困治理中的数据质量控制能力,防范技术治理中的数字失真。
关键词:
绝对贫困 相对贫困 精准扶贫 正当性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邹薇 屈广玉
到2020年全面消除贫困,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销号,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在这一"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战略目标引导下,聚焦减贫、脱贫的研究成为了"官产学"各界探讨的热点问题。资产扶贫新模式弥补了原有收入扶贫的不足,建立起稳定增收的长效机制,将扶贫资金由"不可再生资源"变成"可再生资源"。从资产贫困视角制定扶贫战略和标准,能抓住贫困人口的贫根,并且能激发或改善脱贫家庭的未来发展现状,因为资产具有长期的发展功能。同时通过与传统扶贫政策的效率相比,可以为政策的动态调整提供参考。
关键词:
精准扶贫 资产贫困 资产扶贫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邹薇 屈广玉
到2020年全面消除贫困,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销号,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在这一"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战略目标引导下,聚焦减贫、脱贫的研究成为了"官产学"各界探讨的热点问题。资产扶贫新模式弥补了原有收入扶贫的不足,建立起稳定增收的长效机制,将扶贫资金由"不可再生资源"变成"可再生资源"。从资产贫困视角制定扶贫战略和标准,能抓住贫困人口的贫根,并且能激发或改善脱贫家庭的未来发展现状,因为资产具有长期的发展功能。同时通过与传统扶贫政策的效率相比,可以为政策的动态调整提供参考。
关键词:
精准扶贫 资产贫困 资产扶贫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张亚明 石笑贤 严玲玉
探究环京津贫困带空间贫困分异结构,以"精准扶贫"思想为核心,从自然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三个维度出发,构建环京津贫困带空间贫困综合评价体系,并借助灰色关联综合评价模型和Arc GIS地理信息软件,测算出环京津贫困带的三维度系统空间分异地图,分析结果发现:环京津贫困带27个县的空间贫困分异显著;自然、经济、社会三个系统的贫困叠加会削弱或加重综合贫困程度。在此基础上,提出环京津贫困带精准扶贫的自然、经济和社会调控策略。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周云波 贺坤
本文以国家卫计委2016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为基础,采用收入贫困和AF多维贫困测度方法,对农民工的收入贫困和多维贫困状况进行了测度和识别,并从多个角度对测度识别结果开展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收入贫困和多维贫困测度识别方法在贫困瞄准性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收入贫困的瞄准性存在局限,难以全面、真实地反映贫困的全貌和内涵,多维贫困识别能够弥补单维收入贫困识别瞄准性不强的短板,如果将收入维度纳入多维贫困识别矩阵,则能够显著提升多维贫困识别的覆盖率并降低对收入贫困的漏出率。因此,在中国现阶段的扶贫实践中,精准扶贫效率的提升要求我们要充分运用多维贫困的识别与测度方法,构建具有针对性的多维贫困识别体系,增强对贫困发生维度的瞄准性,有效提升精准扶贫效率。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温雪 钟金萍 潘明清
精准扶贫重在精准识别,本文使用CHNS (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2000~2015年的面板数据,从收入、健康、教育、饮用水、燃料和环境卫生六个维度对中国农村居民多维贫困指数进行了测算,并分析了仅考虑单一的收入维度贫困和多维贫困时识别贫困户差别,研究发现:多维贫困视角下,仅考虑收入维度的贫困户识别方法有效覆盖率仅为12.09%,瞄准效率较低;属于多维贫困户而非收入贫困户的漏出率达到87.91%,属于收入贫困户而非多维贫困户的误评率达到43.03%,因此,从单一收入维度向多维贫困识别方式转变具有较强的必要性;就贫困户本身而言,其具有较强的社会资本对贫困人口的漏出具有负向影响,而对贫困人口的误评具有正向影响。
关键词:
多维贫困 精准扶贫 瞄准效率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吕广利
中国传统思想中对于贫困问题的态度是存在矛盾的:既有儒家"富而教之"的反贫困理论,也存在道家及法家思想对于贫困有意无意间的"制造"。这种思想上的冲突以及长期小农经济下的物质贫困,造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贫困观念,并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当前脱贫攻坚中的阻碍因素。精准扶贫,既需要汲取传统反贫困思想中的积极因素,更要以核心价值观为引导,积极探索完善基层文化建设新模式。
关键词:
贫困观 贫困文化 精准扶贫 文化建设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张全红 李博 周强
贫困的多维福利剥夺程度高低和持续时间长短是近年来理论界关注的焦点,也是政府制定精准扶贫政策的重要理论依据。文章综合Alkire和Foster(2011)提出的多维贫困测算方法和Foster(2009)提出的长期贫困测算方法,构建了长期多维贫困指数和暂时多维贫困指数,实证分析了中国的贫困状况,并进行了城乡分解、指标分解和区域分解。结果发现:第一,样本家庭在多维视角下的长期贫困比例要高于暂时贫困,这与单一地从收入角度来分析长期贫困和暂时贫困的结论恰好相反;第二,对于所有类型的贫困而言,教育年限、医疗保险和健康
关键词:
多维贫困 结构分解 精准扶贫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闫巍 成前
基于2016年和2010年CFPS微观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精准扶贫背景下教育对个体贫困的影响及其机制问题。研究发现:提高教育水平会直接降低居民的贫困发生率;居民贫困发生率受教育水平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异质性,农村居民和中西部地区居民贫困发生率受其影响更为显著;此外,教育不仅直接降低了居民贫困发生率,还通过收入机制和健康机制间接降低了居民贫困发生率,且收入机制的贡献度大于健康机制。本文结论在一定程度上为政府实施教育精准扶贫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教育 贫困 收入 健康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张全红 李博 周强
贫困的多维福利剥夺程度高低和持续时间长短是近年来理论界关注的焦点,也是政府制定精准扶贫政策的重要理论依据。文章综合Alkire和Foster(2011)提出的多维贫困测算方法和Foster(2009)提出的长期贫困测算方法,构建了长期多维贫困指数和暂时多维贫困指数,实证分析了中国的贫困状况,并进行了城乡分解、指标分解和区域分解。结果发现:第一,样本家庭在多维视角下的长期贫困比例要高于暂时贫困,这与单一地从收入角度来分析长期贫困和暂时贫困的结论恰好相反;第二,对于所有类型的贫困而言,教育年限、医疗保险和健康的贡献度都排在前三位,但健康对于长期贫困人口的贡献度要明显高于暂时贫困;第三,总体看来,农村的多维贫困程度不仅高于城市,而且很多指标的贫困持续时间也要高于城市;第四,从四大区域看,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中西部地区,长期多维贫困程度要高于东部和东北部地区。
关键词:
多维贫困 结构分解 精准扶贫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立冬
中国农村存在收入维度以外的其他维度贫困,且多维贫困程度较为严重,尽管在2000—2011年间农村多维贫困程度呈现下降的态势,但仍高于收入单维度的贫困程度。教育维度对农村多维贫困的贡献最高,其次是健康、生活水平和收入维度,资产维度的贡献度最低。动态来看,2000—2011年间教育和资产两个维度对总体多维贫困的贡献度不断提高,健康和生活水平两个维度的贡献度呈下降态势,而收入维度的贡献度基本稳定。中国未来针对农村的扶贫瞄准应从单一的货币贫困调整为收入、教育、健康、生活水平和资产"五位一体"的多维贫困,要更为注重对农村贫困人口的能力开发,以破除当前农村贫困日益显著的持久性和脆弱性特征,进而提高精准扶贫政策的效率。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曾以禹 吴琼 衣旭彤
我国深度贫困地区多是高原、荒漠或大山区,生态环境恶劣,交通不便,劳动力流失严重。仅"三区三州",目前汇集了约320万深度贫困人口,平均森林覆盖率13%左右,生态扶贫大有可为。文章在遴选山西贫困市州和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开展跟踪调研基础上,研究发现,生态扶贫是当前深度贫困地区摆脱贫困的有效路径,典型地区2016年生态扶贫贡献高达当年脱贫人数的25.8%。建议加强林业扶贫顶层设计和政策统筹,为深度贫困地区早日脱贫作出更大贡献。
关键词:
深度贫困 石漠化片区 生态扶贫 政策统筹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曾以禹 吴琼 衣旭彤
我国深度贫困地区多是高原、荒漠或大山区,生态环境恶劣,交通不便,劳动力流失严重。仅"三区三州",目前汇集了约320万深度贫困人口,平均森林覆盖率13%左右,生态扶贫大有可为。文章在遴选山西贫困市州和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开展跟踪调研基础上,研究发现,生态扶贫是当前深度贫困地区摆脱贫困的有效路径,典型地区2016年生态扶贫贡献高达当年脱贫人数的25.8%。建议加强林业扶贫顶层设计和政策统筹,为深度贫困地区早日脱贫作出更大贡献。
关键词:
深度贫困 石漠化片区 生态扶贫 政策统筹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晓毅 黄承伟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精准扶贫重要思想。2014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2015年底,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确定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基本方略。到2020年实现"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还有4年,农村还有超过4300万的贫困人口,今后4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