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517)
2023(6757)
2022(5621)
2021(5070)
2020(4227)
2019(9365)
2018(9391)
2017(17822)
2016(9627)
2015(11245)
2014(11487)
2013(11530)
2012(11467)
2011(10411)
2010(10960)
2009(10463)
2008(10384)
2007(9834)
2006(9262)
2005(8772)
作者
(30952)
(26116)
(25699)
(24854)
(16663)
(12337)
(11653)
(10083)
(9777)
(9490)
(9182)
(8700)
(8477)
(8407)
(8207)
(8019)
(7825)
(7589)
(7495)
(7234)
(6857)
(6466)
(6315)
(6005)
(5860)
(5821)
(5656)
(5629)
(5387)
(5186)
学科
(67005)
经济(66949)
管理(31707)
(28301)
(23391)
企业(23391)
方法(20703)
数学(18066)
数学方法(17794)
地方(16554)
中国(14544)
(12404)
地方经济(12321)
技术(12273)
(12053)
业经(11442)
(10040)
(9766)
(8394)
贸易(8388)
农业(8238)
(8063)
(8052)
金融(8052)
(7772)
银行(7753)
环境(7743)
经济学(7650)
(7535)
理论(7506)
机构
大学(156710)
学院(156622)
(75870)
经济(74361)
研究(58333)
管理(55109)
理学(45694)
中国(45414)
理学院(45177)
管理学(44265)
管理学院(43983)
科学(33685)
(33556)
(33007)
(30904)
研究所(27236)
中心(26236)
(25837)
财经(25472)
经济学(24810)
(23730)
(22825)
北京(22031)
经济学院(21911)
(20458)
师范(20278)
业大(20212)
(20113)
(19997)
(18855)
基金
项目(90420)
科学(70523)
研究(66714)
基金(64693)
(55895)
国家(55456)
科学基金(46668)
社会(43816)
社会科(41582)
社会科学(41570)
(35152)
基金项目(32766)
教育(30112)
(28722)
资助(27988)
自然(27870)
自然科(27233)
自然科学(27228)
自然科学基金(26709)
编号(26081)
成果(22401)
(20749)
重点(20509)
(20062)
课题(18876)
国家社会(18544)
(18390)
创新(17466)
教育部(17314)
发展(17172)
期刊
(97385)
经济(97385)
研究(54057)
中国(35667)
(25926)
管理(24224)
学报(22996)
(22768)
科学(21656)
大学(17831)
技术(17359)
学学(16855)
(16656)
金融(16656)
教育(16061)
经济研究(16001)
农业(15221)
财经(14518)
(12824)
业经(12665)
问题(12448)
技术经济(11434)
(10069)
统计(9459)
国际(9023)
世界(8956)
(8220)
经济问题(7808)
(7615)
论坛(7615)
共检索到2634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杨文进  
成熟技术对其开发国和引进国经济的影响是不同的。在技术开发国,技术的开发到成熟经历的时间一般较长,与此相联系的产品的投放到更新换代也会经历一个较平稳的发展过程,因而不会引起经济的较大波动,在技术引进国,成熟技术产品的生产和需求,往往会发生剧烈波动,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稳定。为了搞好我国的成熟技术的引进工作,必须在充分认识其后果的基础上,切实加强成熟技术引进的可行性研究和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徐升华  
信息技术的发展合理调整了传统的产业结构,产业结构的优化使经济结构得到了合理的调整,也使产业经济周期的许多因素发生了改变,促进了经济周期波动的微波化。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陈漓高  齐俊妍  
经济长波本质上可以说是熊彼特所说的创新周期 ,技术进步的周期性变化引起了经济的周期性波动 ,长波经历的时间内在地表现为技术进步周期性变化经历的时间。本文考察了二战结束至今美、日、德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波动 ,并着重对美国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状况与经济波动进行深入分析 ,文中指出信息技术的特点使得技术成长和扩散的速度大大加快 ,由其推动的第五轮经济长波所经历的时间有可能缩短 ,尤其是衰退期缩短。在经济下降期孕育的新一轮技术创新可能会推动经济进入又一轮长波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张耿  
经济波动福利成本研究的早期量化分析认为,经济波动造成的福利成本微不足道,这一结论成为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基本观点的一个重要支撑。而在经济波动福利成本研究的后续研究中,这一领域在技术和思想上不断推进,尤其是增长效应、危机效应等新的福利机制不断被挖掘出来,使得我们对经济波动影响社会福利的机制有了更深入了解,也使得早期结论受到相当的质疑。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邓明  
技术冲击对经济波动的影响不仅仅体现在技术进步速率上,还可能体现在技术进步的偏向性上。基于1990-2010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本文构建空间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实证研究了技术进步的偏向程度对中国地区经济波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大部分省份技术进步方向偏向于资本,而资本偏向的技术进步则显著强化了经济波动,即使改变度量经济波动的方式,这一结果也是稳健的。与其相对应的是,基于全要素生产率构建的技术冲击变量对经济波动反而没有显著影响。由此可见,技术冲击对经济波动的短期影响更多依赖于技术进步的方向而非速率。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彭支伟  佟家栋  刘竹青  
本文在新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框架下,研究垂直专业化的决定因素及经济波动效应。结论表明,垂直专业化的均衡程度与一国制成品部门的相对技术效率以及汇率管制程度正相关,而与该国中间品部门的相对技术效率负相关。当技术冲击来自制成品时,贸易成本和汇率管制会抑制本国经济的波动幅度;当技术冲击来自中间品部门时,二者不再单一地压制本国经济波动幅度。协动分析表明,汇率管制压低了比较优势冲击下垂直专业化与GDP等变量的协动程度,贸易成本则影响垂直专业化与GDP等变量的协动方向。在较高的贸易开放度和浮动汇率制度下,技术变动可能导致GDP和福利的反向变动。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邵培杰  
资本移动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一个基本理论,同时也是利润率平均化理论的前提。马克思的平均利润率理论是科学的,但阐述这一理论的资本移动理论模型却存在缺陷,必须加以修正。根据修正的模型分析,资本移动、供求失衡、经济波动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常态;经济波动乃至经济危机是资本移动的结果;政府宏观经济调控的作用是相当有限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佟大木  岳咬兴  
文章利用ABRR模型研究了汇率制度选择与经济波动的关系。首先将金融发展水平的内生性和价格冲击引入ABRR基本模型。理论分析的结果表明,汇率制度的选择对经济稳定性的影响主要取决于两个关键因素:金融发展水平的高低及引起汇率波动的冲击源性质。同时,金融发展水平的内生性使得浮动汇率制更可能有利于经济稳定;价格冲击的引入使得固定汇率制更可能有利于经济稳定。在此基础上,运用我国的相关经济数据对基本模型及扩展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比较。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扩展模型更好地解释了我国的经济现实。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巨成  
护国战争掀起了巨大的经济波动浪潮。这巨大的经济波动,动摇着袁政权的“国本”,加剧了袁政府的财政危机,它与军事、政治上的斗争相呼应,加速了袁政权的灭亡。袁政府经济波动中的第一个浪潮就是军费问题;袁政府经济波动的又一巨大浪潮,就是袁政府金融的崩溃。认识护国战争中袁政府的经济波动,有助于我们认识护国战争和护国运动,有助于我们认识中华民国初期的社会和经济状况。护国战争中袁政府的经济波动,增大了袁政府的经济熵值;经济熵值的增大又使得社会熵值、政治熵值增大;社会熵值和政治熵值又作用于经济熵值。这些熵值的增大,又使得袁政府军的熵值增大,有序度降低。袁世凯的死亡,又进一步增大了袁政府的熵值,并趋于最高无序度,...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柳欣  王晨  
本文通过构建一个解释功能性收入分配失调与有效需求结构失衡问题的新框架,分析了中国长期经济增长中,投资的高速增长累积的大量资本存量,使得工资收入在总收入中的比重下降,及企业投资需求下降,最终将引起有效需求的不足。提出政府在调节经济的同时,应特别注意有效需求问题,同时调整收入分配,保持资本存量与收入流量之间适当的比例关系,这对实现国民经济平稳、快速的增长有着重要的意义。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王云川  
个人消费需求是宏观经济中的重要变量。由消费需求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其运动特点所决定 ,消费需求既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拉动力量 ,也是经济波动中的稳定力量。为了保证经济的持续增长 ,避免经济过于猛烈的波动 ,以及为了提高宏观调控政策的效果 ,必须加强对消费需求的宏观调控。同时 ,也必须注意一般宏观调控手段在运用于消费需求时的特殊性。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姜付秀  刘志彪  
本文的研究表明,当经济波动对产业的需求产生冲击时,激进性的资本结构选择将对企业的市场份额产生不利的影响;当产业需求长期处于紧缩阶段,预期经济将趋向于恢复和上升,从而产品需求将可能逐步转旺时,那些具有较强融资能力的企业会增加负债水平,其在产品市场上的竞争行为趋于激进,由此将导致这些企业的市场份额的相对增加。这一结论的主要启示在于:企业的资本结构决策在考虑到产品市场竞争情况的同时,必须考虑到经济波动对产业需求所产生的影响。只有这样,企业的产品市场竞争才能取得较好效果, 企业的市场份额才能够不断扩大。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刘树成  樊明太  
作者认为 ,中国 1991年开始的第 9轮经济波动 ,到 1999年底 ,已进行 9年 ,呈现“高起缓落”态势。期间 ,经济增长率连续 7年回落。“十五”时期 ,中国经济有可能进入一个稳定的快速增长时期 ,经济波动有可能在一个相对较高的平均位势上出现一种微波化的新态势 ,并表现为“长起短落”格局。这一时期 ,关于经济较稳定地快速增长的需求基础问题、产出基础问题、区域基础问题、政策基础问题和外在冲击问题 ,值得重视。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利英  
我国经济波动的原因及对策李利英一、我国经济波动的实证分析(一)我国经济波动的表象特征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波动幅度大,周期循环频率高。随机震荡和强波是其主要特证。由图1,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出,自1950-1990年40年间,我国经济的增长经历了10...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