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97)
2023(10061)
2022(8564)
2021(7906)
2020(6380)
2019(14658)
2018(14538)
2017(27729)
2016(14822)
2015(17011)
2014(17275)
2013(17654)
2012(17222)
2011(16015)
2010(16536)
2009(15783)
2008(15457)
2007(13680)
2006(12982)
2005(12409)
作者
(44821)
(37282)
(37265)
(35478)
(23836)
(17632)
(17060)
(14364)
(14168)
(13524)
(13008)
(12280)
(12121)
(12117)
(11799)
(11481)
(10908)
(10871)
(10641)
(10419)
(9702)
(9152)
(8989)
(8663)
(8544)
(8519)
(8234)
(8202)
(7694)
(7344)
学科
(88479)
经济(88408)
管理(36716)
(36524)
中国(28128)
方法(26393)
地方(25369)
(24286)
企业(24286)
数学(23463)
数学方法(23327)
(22629)
(18210)
业经(16979)
农业(15932)
地方经济(15893)
(15684)
(14681)
银行(14663)
(14645)
(14318)
金融(14318)
(14317)
(14313)
贸易(14300)
(13772)
(13173)
环境(11845)
(10562)
收入(10551)
机构
学院(225780)
大学(225568)
(110141)
经济(107932)
研究(89401)
管理(79202)
中国(70726)
理学(65322)
理学院(64436)
管理学(63634)
管理学院(63183)
(52269)
(50319)
科学(49019)
(46068)
研究所(40629)
财经(39455)
中心(38937)
经济学(35756)
(35657)
(35616)
(34719)
北京(33684)
经济学院(31927)
(31810)
(31204)
师范(30977)
财经大学(28800)
(28697)
业大(27336)
基金
项目(130235)
科学(101865)
研究(99727)
基金(92885)
(79698)
国家(79014)
科学基金(65986)
社会(65489)
社会科(62140)
社会科学(62128)
(49754)
基金项目(47636)
教育(43927)
(42126)
编号(40211)
资助(38866)
自然(37681)
自然科(36662)
自然科学(36652)
自然科学基金(35975)
(35301)
成果(34609)
重点(29793)
发展(29497)
(29393)
课题(29236)
(29041)
国家社会(27624)
(25901)
(25879)
期刊
(139300)
经济(139300)
研究(84678)
中国(53626)
(38354)
(33279)
管理(32313)
学报(29374)
科学(29194)
(28602)
金融(28602)
教育(24784)
经济研究(23956)
大学(22965)
农业(22772)
学学(21317)
业经(21002)
财经(20706)
技术(20114)
问题(18670)
(18064)
(15922)
国际(14722)
技术经济(13153)
世界(13112)
(11796)
商业(11763)
经济问题(11700)
理论(11557)
统计(11513)
共检索到3866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承礼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在2010—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倍增。文章从政治经济体制、自我调适与学习能力、内需潜力方面探讨了完成这一倍增规划的可能性,并从经济发展方式、环境、人口和收入不平等角度剖析了制约国民收入倍增的因素。文章认为,尽管保持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存在制度和存量上的潜力,但仍需在政治、经济和社会体制改革方面作出努力,以确保国民收入在数量倍增的同时实现质量的改善。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晶  梁斯  
首先,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国内生产总值翻番,不是单纯的数字上的增长,要将其理解为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的重大举措。近十年来,我国依靠投资来拉动经济发展占GDP的比例一直在40%以上,过度依赖投资拉动的模式在未来必将不可持续。因此,自2004年以来,中央已经多次提出了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过去主要依靠投资拉动经济转变为依靠内需,但是,依靠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一直难以形成,其对经济增长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学全  
中共十四大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我们要紧紧抓住当前国际国内有利时机,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文章分析了达成这一目标的必要性与可能性,论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是统一的,密切联系的,为实现这一目标,从微观方面,要加快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使企业真正成为“四自”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的主体;从宏观方面,必须正确处理速度与均衡的关系,加强总量调控与结构调控,而其中的关键,在于政府职能的转变。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韩俊  
农村市场开拓与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韩俊从消费发展的规律来看,对住房和汽车等高档耐用品的消费,无疑应逐渐成为城镇居民新的消费热点。积极刺激对住房和汽车的消费,对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增长固然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应大力刺激农民的消费需求,使...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晶  梁斯  
"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的提出对于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完善收入分配制度以及改变经济发展模式等有着积极的正面效应。本文借鉴日本推行"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的经验,分析其成功之处,结合我国国情,探讨我国"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的实施。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于传岗  
十八大提出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是社会发展成果让广大人民所共享的必然。本文围绕什么是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提出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实质就是农村居民收入倍增计划。针对政策性增收、农地资产性增收与农业生产性增收停滞,而人力资本与土地资本化增收将成为推进农民收入倍增的主要因素。因此,本文提出福利性增收是农村居民收入倍增的前提,人力资本增收是动力,农地流转增收是终点,并提出优化农村居民收入倍增要"三步走"。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祝艳  
以海洋为核心的海洋经济发展体系,可以加快我国经济整体发展速度,应对新常态背景下的诸多挑战。进入到新时期以来,海洋经济发展也面临新的问题,应该以持续健康发展为目标,实现与环境保护工作的有效协同,充分发挥海洋资源的价值,构建完善的海洋产业体系。文章对海洋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性进行分析,提出海洋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及原因,探索海洋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思路与路径。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杨晓超  
近年来,中央和北京市一系列推动首都科学发展和城市功能定位的决策部署,使北京市经济社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当前,首都经济发展进入到发展方式转变的攻坚阶段,财政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职能作用进一步凸显,肩负的责任更加重大,如何更好地服务首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张海峰  周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年均增长率高达9%,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发展奇迹。然而,这一期间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却呈逐步扩大态势。世界银行研究报告显示,1980年我国基尼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郭代模  陈志楣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我们要紧紧抓住国内国际的有利时机,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这不仅明确规定了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而且突出强调了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性、紧迫性和目的性。可以说,这是事关我国长治久安的根本性问题。那么,如何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其关键何在?其难点又是什么?这就是本文所要研究和回答的问题。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智佳佳  
一是通过制定"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提高国民生产积极性,拉动内需,促进消费。日本"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指出:本计划的最终目的是极大地提高国民生活水准和达到完全就业;"十年后我国按人口平均计算的国民收入为20.8万日元,约达到现在2倍的水平"。计划不仅深刻论述提高国民生活水平问题,还详细描绘实现计划后的国民生活状况,并列有提高程度的详细数字,让人们觉得经济政策与自己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张宇轩  林瑞馥  
综合日本国内生产总值提高与国民可支配收入提高的格兰杰因果关系及《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对日本经济增长影响率的分析发现,该计划不仅与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有正相关关系,而且对于日本1961年~1970年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也不容忽视。该计划实施时日本国情与我国国情有一定的相似性,以此为鉴解决我国当前的贫富差距问题以及扩大内需、促进国民消费等具有重要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