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856)
- 2023(5815)
- 2022(4817)
- 2021(4320)
- 2020(3722)
- 2019(8285)
- 2018(8270)
- 2017(15416)
- 2016(8427)
- 2015(9715)
- 2014(9847)
- 2013(9940)
- 2012(9417)
- 2011(8455)
- 2010(8863)
- 2009(8695)
- 2008(8829)
- 2007(8270)
- 2006(7841)
- 2005(7447)
- 学科
- 济(56095)
- 经济(56063)
- 管理(35266)
- 业(25733)
- 企(24187)
- 企业(24187)
- 方法(15793)
- 地方(14902)
- 学(13271)
- 数学(12916)
- 财(12886)
- 数学方法(12859)
- 地方经济(11555)
- 中国(10731)
- 业经(9999)
- 务(8947)
- 财务(8926)
- 财务管理(8904)
- 制(8768)
- 企业财务(8166)
- 理论(7443)
- 银(7338)
- 银行(7326)
- 策(7266)
- 和(7098)
- 农(6952)
- 行(6899)
- 经济学(6877)
- 融(6821)
- 金融(6821)
- 机构
- 大学(128660)
- 学院(127527)
- 济(60931)
- 经济(59588)
- 管理(48457)
- 研究(45773)
- 理学(38488)
- 理学院(38017)
- 中国(37835)
- 管理学(37591)
- 管理学院(37295)
- 财(29741)
- 京(27763)
- 科学(25787)
- 所(23612)
- 财经(22011)
- 江(21728)
- 研究所(20904)
- 中心(20792)
- 经济学(19797)
- 经(19774)
- 北京(17912)
- 经济学院(17308)
- 州(16950)
- 农(16755)
- 范(16224)
- 财经大学(16064)
- 师范(16062)
- 院(15825)
- 省(15301)
- 基金
- 项目(71174)
- 科学(55299)
- 研究(52824)
- 基金(51171)
- 家(43747)
- 国家(43387)
- 科学基金(37043)
- 社会(34655)
- 社会科(32809)
- 社会科学(32799)
- 省(27346)
- 基金项目(26051)
- 教育(23896)
- 自然(22394)
- 划(22261)
- 自然科(21808)
- 自然科学(21800)
- 资助(21765)
- 自然科学基金(21406)
- 编号(20680)
- 成果(17873)
- 重点(16081)
- 发(16026)
- 部(15570)
- 课题(14991)
- 国家社会(14583)
- 创(13765)
- 济(13742)
- 大学(13645)
- 教育部(13623)
共检索到2205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红霞 韩嫄
本文认为 ,从市场有效到市场失灵的整个过程 ,可以得到这样启示 :企业微观运营受机会主义行为等因素的影响 ,终将导致大量外部不经济成本的存在 ,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现代成本管理要求充分考虑宏观成本管理的作用 ,使企业的经营策略符合国家的宏观发展战略规划 ,有效结合微观与宏观成本管理 ,实现社会资源的帕累托最优化。
关键词:
微观成本 宏观成本 外部成本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志伟
当前,西方经济学界的各派经济学家大都已经将微观问题的研究作为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基础和重点,甚至还有完全以微观分析方法来分析宏观经济问题的现象。关于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有三种观点,西方国家流行的主要是以微观分析代替宏观分析的观点,而且其价值论的观点和方法存在着矛盾和倒退。但这些做法也引发了一些新的问题,如对经济人理性的假定、将微观个量直接加总为宏观总量、关于完全竞争的假定等都存在明显问题。总之,对于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问题,我们必须作进一步的思考。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宋春艳 周晓梅
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结合问题是“两个剑桥之争”中的一条基本线索。新古典经济学派和后凯恩斯学派在这一问题上各抒己见,后凯恩斯学派强调积累的核心地位,将投资率作为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的共同纽带,建立起一个统一的微观—宏观经济学体系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王中保
私有制企业的微观经济效率与宏观经济效率存在内在的背反,而公有制企业的微观经济效率与宏观经济效率存在内在的统一。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存在收入分配和财富占有的两极分化是市场竞争规律、资本积累规律和收入分配规律的必然结果,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为了保持各种经济结构和比例在合理的范围动态匹配,依靠市场和微观企业自身的调节是滞后的、有限度的,就需要社会经济从整体出发进行计划调节和宏观调控。但是,企图通过政府的累进税制、最低工资标准、社会救济等措施的宏微观调控来避免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所造成的两极分化及其趋势是不可能的,也不能解决有效需求不足、生产相对过剩以及长期宏观经济萧条的问题。要实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供更切实的理论基础、更全面的指导作用和更有效的政策建议,需要对传统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材体系和理论体系进行创造性转换,替代传统的“资本主义部分”和“社会主义部分”二分法的经济学理论体系,构建以从事生产的“厂商”为中心的统一的经济学理论体系,把马克思主义宏观经济学理论分析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微观经济理论分析的基础之上。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叶德磊
本文分析了时下不少微观与宏观经济学著述或教科书在内容选取和体系安排上的失当,提出了如何将企业理论、博弈理论、信息经济学等新的理论内容有机地融合在微观与宏观经济学中,以及如何合理地进行体系安排。
关键词:
微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理论内容 体系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叶德磊
本文对目前不少教科书或专著在微观经济学和宏现经济学一些基本理论问题上的阐释错误或表述不准确进行了分析、矫正。认为价格变动比率等于需求量反向变动比率时,价格变动会导致企业生产收益不变的表述是错误的。显示性偏好理论的有关表述也欠妥。某教科书关于消费者剩余的说明是错误的。对子哈罗德模型中的自然增长率进行了推论,弥补了不少教科书的不足。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姚先国 陈伶俐
传统宏观经济理论缺乏微观基础,而新古典(New Classical)革命和新凯恩斯(New Keynesian)革命都试图把宏观经济分析建立在稳固的微观基础上,认为宏观经济学应是经济主体在约束条件限制下,根据对宏观经济形势的预期进行最优化行为这一基础上去确定宏观经济总量,但是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研究的局限性也随之突显出来。因此,从物理经济学的角度,分别讨论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旨在探讨研究中所涉及的"代表性个体"、"预期机制"、"计量验证"等分析模式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物理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微观基础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汤为本 杨艳红
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研究,是近30年来西方经济理论界的一个热门研究领域。本文回顾了西方宏观经济学微观基础研究的历史背景,考察了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两大学派围绕微观基础研究而展开的争论,并评述了目前西方宏观经济学超越微观基础研究的最新发展动态。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汪浩瀚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宏观经济学的各个分支学科都越来越重视寻找宏观经济理论的微观基础。主流经济学认为,宏观经济理论必须建立在与新古典模型的根本特征相一致的微观经济基础之上;非主流经济学对传统意义上宏观经济学的微观经济基础之争持有很大的怀疑;后凯恩斯主义者认为,真正需要的是微观经济学的宏观经济基础;演化经济理论主张微观基础解释的是社会变迁。文章在对当今微观基础问题争论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对宏观经济学体系的内在形成机理和变化趋势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
微观基础 新古典经济理论 个体主义 演化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刘小玄
凯恩斯理论的出现使宏观经济学从西方经济学的传统理论中分离出来。现代宏观理论不仅使传统理论无法解释的大萧条和失业问题得到了说明,而且由于其独树一帜的实证分析范畴和分析手段而成为一个独立的新领域。然而宏观理论没有涉及到市场、价格和资源分配等问题,因此,传统微观经济学仍固守着自己的阵地。作为两个具有不同分析范畴和分析目标的领域,它们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一直并存着,尽管是那么不协调地并存。这种并存的不协调随着凯恩斯宏观理论的弱点日益暴露而逐渐被西方经济学家所重视。但直到宏观经济理论及其政策无法解释和控制经济活动及其发展时,人们才发现它是多么缺乏一个相应的微观基础。忽视了这个基础的宏观理论和政策经常...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何国华 范卫清
1936年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出版,标志着现代宏观经济学的正式诞生。凯恩斯认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其固有的缺陷,这造成了对商品和劳务的总需求不足,并由此引起就业不足和非自愿失业的存在,但有效需求的不足可以通过扩大政府支出、减税和货币扩张等措施加以弥补,在达到充分就业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守一
讨论三个问题。一是分析了"凯恩斯革命"和"新古典综合",前者是指它推翻了资本主义制度可以实现充分就业的自由放任理论,认为这种制度存在非自愿失业,需要政府干预经济;后者是将马歇尔的微观经济学与凯恩斯的宏观经济学相结合,使经济学发生了分裂。二是对三位经济学家为统一微观与宏观经济学所作努力的评价。在评价之前,树立了统一的标准,这就是在不完全信息和不完全竞争的基础上,重建微观经济学,将它与宏观结合,创建新经济学。三位学者为统一经济学的两大部分作了一些努力,但进展不一。三是对以斯蒂格里茨为代表的新凯恩斯主义为弥合经济学两大部分所做的努力从七个方面给予了正面评价;同时指出,他们没有完成统一任务,需要继续努...
关键词:
经济学的分裂 对弥合分裂的评论 统一问题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肖淳
上海财经大学财政学博士、杨君昌副教授编著的《微观宏观经济学》一书,最近已由立信会计图书用品社正式出版(责任编辑:赵宏裔)。这是一本以论述西方经济学为基本内容的学术专著。全书计三十九万五千余字,共分二十八章。本书前半部分论述了微观经济学,主要内容是效用理论、需求和供应分析、弹性理论、生产和成本行为、利润理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孔德涌 ,于景元 ,穆恭谦
当前,在邓小平同志讲话精神的鼓舞下,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正以锐不可挡之势向纵深发展。科技体制改革作为整个改革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抓住当前有利时机,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加大改革的力度和改革的步伐,下大力气从根本上解决科技与经济脱节的体制和机制问题,以使国民经济建设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促进经济发展迈上一个新台阶。本文仅就科技与经济有机结合的机制问题,提出一些设想和思路供进一步研究和决策参考。一、在宏观上把科技教育作为第四产业来抓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国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