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26)
2023(8390)
2022(6811)
2021(6057)
2020(4721)
2019(10523)
2018(10422)
2017(19307)
2016(10340)
2015(11631)
2014(11785)
2013(11809)
2012(11620)
2011(10988)
2010(11437)
2009(10696)
2008(10422)
2007(9459)
2006(9049)
2005(8763)
作者
(32047)
(26752)
(26680)
(25434)
(17334)
(12734)
(12070)
(10364)
(10244)
(9664)
(9426)
(8853)
(8812)
(8799)
(8579)
(8250)
(7941)
(7737)
(7724)
(7345)
(7289)
(6653)
(6464)
(6326)
(6087)
(6072)
(5874)
(5866)
(5607)
(5323)
学科
(70687)
经济(70632)
管理(25136)
地方(23775)
(23492)
中国(20835)
(16424)
企业(16424)
方法(16408)
(15650)
地方经济(15248)
业经(14793)
(14368)
数学(13681)
数学方法(13606)
(11461)
农业(11267)
(10803)
金融(10803)
(10096)
(10025)
银行(10013)
(9882)
环境(9481)
(8624)
(8530)
贸易(8519)
发展(8495)
(8465)
(8319)
机构
学院(160612)
大学(159245)
(76898)
经济(75349)
研究(66451)
管理(53975)
中国(49953)
理学(43733)
理学院(43105)
管理学(42540)
管理学院(42207)
科学(37831)
(35515)
(34676)
(33675)
研究所(30814)
中心(28161)
(26797)
(25535)
财经(25322)
经济学(24743)
(24606)
师范(24403)
北京(23695)
(23363)
(22709)
经济学院(21759)
(21508)
(20341)
科学院(20338)
基金
项目(93000)
科学(72772)
研究(72105)
基金(64532)
(55325)
国家(54792)
社会(47224)
科学基金(45748)
社会科(44782)
社会科学(44773)
(37481)
基金项目(32677)
教育(32218)
(30635)
编号(29054)
(27858)
资助(26300)
自然(25223)
成果(24958)
自然科(24530)
自然科学(24525)
自然科学基金(24063)
发展(23301)
(22910)
课题(22173)
重点(21734)
(20033)
国家社会(19686)
(18706)
(18026)
期刊
(104649)
经济(104649)
研究(60350)
中国(40493)
(25647)
(24408)
管理(23464)
学报(22314)
教育(21853)
科学(21666)
(19062)
金融(19062)
经济研究(17689)
农业(17649)
大学(17036)
业经(16144)
技术(15918)
学学(15673)
财经(13737)
问题(13059)
(12098)
世界(9971)
技术经济(9782)
(9747)
国际(9023)
(8967)
经济问题(8559)
商业(8514)
图书(8356)
改革(8233)
共检索到2793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陈安国  饶会林  
现代经济学各分支都是在一定假设基础上,通过逻辑的抑或是数学的演绎推理,最后得出一定的结论。假设条件越是逼近现实,结论就越是接近现实。从假设条件来看,现代经济学的历史发展有两条基本脉络,一是将经济学的基本假设——理性人假设推广到其他学科如政治学,从而导致了公共选择理论、新政治经济学等学科的产生,此即人们所说的经济学帝国主义;二是将新古典经济学的基本假设——理性人假设和完全信息假设做出更接近于现实的修正,从而导致了信息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的诞生。循着经济学基本假设的演变,就把握了现代经济学的发展路径。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李清华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经济行为和社会的经济规律,因此,对人性有什么样的假设,就会产生什么样的经济学。"经济人"假设是经济学对人性的高度概括,是经济学的逻辑前提,被称为经济学的"阿基米德基点"。但传统经济学对它做了教条化和绝对化的理解,仅仅研究在资源稀缺条件下静态的、孤立的个人选择,导致了"经济学帝国主义"及对现实中人的经济行为解释力的疲弱。新古典经济学的症结就在于对人性的理解过于单一,没有看到人性是丰富的,并且是在历史中演进着的。因此,经济学必须实现新的转向,从研究既定制度前提下的"稀缺资源的最优配置问题"转向对人类的合作与冲突机制的研究。新制度经济学、演化经济学、实验经济学的发展昭示着经济学...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刘晓惠  
西方经济理论中经常使用理性行为这个概念。许多经济学家认为,作为合乎理性的人,其行为通常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第一,追求自身利益。如亚当·斯密曾指出,人是理性的,要为自己打算,每个人都是他自己利益的最好判断者。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鞠耀绩  
一、可持续发展经济学 1、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思想由来已久,其目的在于协调不同时空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物质能量的有效转化和供需均衡,以满足当代人和未来人生存、健康发展的需要。围绕这一思想产生了许多经济学理论,古希腊时代柏拉图“理想国”的设想,马尔萨斯“两个公理”和“两个级数”伦理的提出,马克思、恩格斯“两大生产相互适应发展”理论的奠基等,而使可持续发展成为公理和震撼世界的里程碑性研究被公认为:一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平青  
自1969年设立诺贝尔经济学奖以来,每年一度的评奖结果备受经济学界关注。因为诺贝尔经济学奖不仅是对获奖者过去成就的肯定,更是主流经济学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的方向定位。回眸历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当今世界范围内经济学研究呈现出五个方面的趋向。此外,对中国经济学发展的启示和借鉴,文章也作了四个方面的探讨。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平青  
自 196 9年设立诺贝尔经济学奖以来 ,每年一度的评奖结果备受经济学界关注。因为诺贝尔经济学奖不仅是对获奖者过去成就的肯定 ,更是主流经济学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的方向定位。回眸历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当今世界范围内经济学研究呈现出五个方面的趋向。此外 ,对发展中国经济学的启示和借鉴也作了四个方面的探讨。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斯蒂格利茨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赵晓雷  
本文从经济学说史的角度分析了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90年代初西方经济学的引进、研究概况,以及西方经济学在分析方法上、学科定位上、学科范畴上对中国经济学的影响,并对西方经济学与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相融合的趋势作了客观的分析。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刘兵军  欧阳令南  
2 0世纪 70年代末 ,一门介于心理学和经济学之间的边缘学科———行为经济学逐渐形成 ,它试图根据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对传统经济理论假设进行修正 ,将非理性等复杂的人类行为分析融入标准的经济理论之中。丹尼尔·卡纳曼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他由于在行为经济学方面作出了杰出贡献而荣获 2 0 0 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本文就结合卡纳曼的研究成果 ,对行为经济学和经济学的发展趋势进行评述。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黄信  
经济人假设是经济学形成时最好的前提假设。以经济人假设为基础的经济分析视角在不断变化,由此推动了经济学理论不断发展。人的发展经济学研究人的发展问题,与经济学分析离不开人的要求相一致。处于经济社会转型的当今中国,对人的发展问题的研究应该是中国经济学研究的重要任务之一。文章认为,如同传统经济学把经济人作为一种分析方法一样,人的发展经济学应在正确理解人与经济学关系的基础上,找准对人的发展分析的视角。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陈永清  
美国经济学家詹姆斯·赫克曼和丹尼尔·麦克法登因在微观计量经济学中的杰出贡献而荣获2 0 0 0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本文在一个相对统一的框架下阐述了赫克曼校正法 ,也即针对具有“选择性偏倚”和“自选择”特征的数据样本进行统计分析的方法 ,其次分析了麦克法登的基于多种选择的定性反应计量模型。从迄今为止的理论成果来看 ,他们的研究成果不仅在经济学和统计学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 ,而且极大地拓展了经济计量方法的应用领域 ,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袁红辉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是在我国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比较严峻的情况下设置的理论经济学,担负着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现实使命。"经济人"假设是主流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在"经济人"假设下,"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能否指导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值得商榷。文章从"经济人"的基本内涵、"经济人"对我国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的解释力来分析"经济人"假设对"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适用性,最后指出,应该超越"经济人",寻求与"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相适应的基本假设—"经济人"与"道德人"的复合。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张建斌  刘清华  
实验是人类认识和解释世界的重要工具,是科学理论的源泉,也是检验科学真理的手段。从广义科学的概念和自然科学的标准而言,经济学具有其科学特质,实验经济学是验证经济学理论科学性的重要途径,而传统经济学比较关注理论推导的完美,缺乏实验验证。为验证经济理论的科学性,经济学应借鉴自然科学的实验方法。但实验经济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一方面我们应对其抱有"宽容"的态度,另一方面也不能仅仅凭借几个经济学实验的结论而完全推翻已有的经济学理论。我们应有足够的耐心通过反复实验验证经济学理论的科学性并逐步发展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