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844)
- 2023(8421)
- 2022(7096)
- 2021(6225)
- 2020(4891)
- 2019(11115)
- 2018(10903)
- 2017(21183)
- 2016(11077)
- 2015(12282)
- 2014(12499)
- 2013(12701)
- 2012(12436)
- 2011(11595)
- 2010(12064)
- 2009(11307)
- 2008(10805)
- 2007(9681)
- 2006(9281)
- 2005(8913)
- 学科
- 济(76163)
- 经济(76113)
- 管理(26278)
- 业(25686)
- 地方(24172)
- 中国(20506)
- 方法(18340)
- 农(17381)
- 企(16909)
- 企业(16909)
- 数学(15912)
- 数学方法(15833)
- 地方经济(15456)
- 学(14672)
- 业经(14638)
- 农业(12678)
- 发(12048)
- 融(10706)
- 金融(10706)
- 经济学(10243)
- 环境(10198)
- 银(9981)
- 银行(9965)
- 制(9956)
- 行(9799)
- 财(9694)
- 贸(9587)
- 贸易(9577)
- 易(9106)
- 土地(8508)
- 机构
- 学院(169399)
- 大学(166849)
- 济(83087)
- 经济(81501)
- 研究(70008)
- 管理(58572)
- 中国(54242)
- 理学(48058)
- 理学院(47402)
- 管理学(46753)
- 管理学院(46430)
- 科学(40367)
- 京(37601)
- 所(36695)
- 财(35784)
- 研究所(32746)
- 中心(30393)
- 农(30163)
- 江(27871)
- 财经(27201)
- 经济学(26855)
- 院(24975)
- 北京(24710)
- 经(24528)
- 范(23733)
- 经济学院(23724)
- 师范(23517)
- 农业(23150)
- 业大(22849)
- 省(22403)
- 基金
- 项目(101549)
- 科学(79534)
- 研究(75765)
- 基金(71997)
- 家(62832)
- 国家(62301)
- 科学基金(52075)
- 社会(50121)
- 社会科(47619)
- 社会科学(47607)
- 省(40301)
- 基金项目(37070)
- 划(33300)
- 教育(32545)
- 自然(30494)
- 编号(29876)
- 发(29710)
- 自然科(29684)
- 自然科学(29679)
- 资助(29364)
- 自然科学基金(29129)
- 成果(24724)
- 发展(24573)
- 展(24180)
- 重点(23429)
- 课题(22302)
- 部(22050)
- 国家社会(21277)
- 创(20376)
- 创新(19258)
- 期刊
- 济(109712)
- 经济(109712)
- 研究(60074)
- 中国(43877)
- 农(29709)
- 财(25990)
- 科学(24405)
- 管理(24249)
- 学报(23863)
- 农业(20312)
- 融(19710)
- 金融(19710)
- 经济研究(18516)
- 大学(17940)
- 业经(17008)
- 学学(16961)
- 教育(16759)
- 技术(15390)
- 财经(14389)
- 问题(13978)
- 经(12663)
- 世界(10627)
- 贸(10499)
- 业(10297)
- 技术经济(10275)
- 国际(9812)
- 资源(9359)
- 经济问题(9138)
- 商业(8587)
- 经济管理(8451)
共检索到2901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洪银兴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湘宏 马姝玮
文章分析了区域经济发展与土地资源利用的互动关系;在此基础上,指出了上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过程中存在的编制科学性差、调整频繁、实施保障措施贫乏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科学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完善规划实施保障体系、做好规划协调工作、维护规划严肃性等建议,并指出在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尤其要重视保护耕地、集约节约利用土地、保护土地生态环境、加强土地开发整理。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晖
本文阐述了土地利用规划在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就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衡量标准、土地利用规划在实现可持续发展上的作用机制以及进一步提高我国土地利用规划的科学性、权威性和实用性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就此,还提出不应将沼泽地划入未利用地,而应将其列为重要的自然生态用地,严格加以保护。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李秀彬 王卫
作为地表自然综合体的土地,以其处于地表各圈层相互作用的核心位置,成为生态环境各要素的联结纽带和其他自然资源的载体;又以其用途的多功能性联系着社会经济的各个部门。因此,强化土地管理、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无疑是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保持利用自然资源与良好生...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黄绿筠 吕欣苗
循环经济是一种新型的生态经济。发展循环经济对于土地的可持续利用的意义也很重大。本文通过对循环经济的概念和发展情况的阐述,分析了目前我国发展循环经济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发展我国循环经济的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
循环经济 土地资源 可持续利用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卢娜 冯淑怡 曲福田
为深入了解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如何通过合理组织土地利用发展低碳经济,论文采用对数均值指数分解法(LMDI)分析了2002—2008年间经济增长的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对土地利用碳排放的贡献。结果表明:(1)规模效应中的土地产出效应是土地利用碳排放增加的首要贡献因素(165.15%);(2)结构效应中的产业结构效应对抑制碳排放增加贡献了5.45%;(3)代表技术效应的能源强度效应是抑制碳排放增加的主要贡献因素,贡献率达到-61.52%。研究结论认为合理组织建设用地的产业布局成为减缓碳排放的可行手段,并在土地管理过程中,通过引入"低碳化"土地利用理念,巩固并加强有成效的节能减排措施。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寒冰 金晓斌 吴可 韩博 孙瑞 姜国栋 周寅康
土地利用系统作为人类与自然界交互的关键载体,在区域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为分析其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的关联特征,解释其对SDGs的支撑能力,构建土地利用系统内涵解析框架,探索其对SDGs的支撑机制并构建可持续发展支撑力评价体系,以山东省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以土地利用系统为核心,在人地关系视角下解析其与社会、经济、生态系统的交互作用,分析其在人地耦合系统中的运行机制,揭示其与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关系,可为确定土地利用系统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理论解析。(2)山东省土地利用系统支撑力呈"省域西低东高、市域中心低周围高"分布,研究期内,66%的区域实现了支撑能力的提升,支撑力变化呈现"西北部提升、中部及东部下降"现象。具有农业优势的西部平原区对SDGs的直接支撑及自身稳定力提升,但间接支撑力有所下降,东部经济发达区自身稳定力有所提高,但直接及间接支撑力下降。(3)各类型支撑力变化空间相关性显著。显著区域多分布在市辖区,菏泽市农业发展能力的辐射带动作用较强,东营市土地经济产出及社会供应能力呈高—高集聚,土地自身稳定力呈低—低集聚。研究提出了土地利用系统支撑可持续发展的新视角,可为后续研究提供借鉴,实证分析为山东省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决策建议,为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的政策调控提供参考。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陈佑启
影响农民土地利用活动的因素复杂多样。本文结合中国、比利时政府间合作项目“中国不同气候带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模式研究”在试验基地县北京市房山区所选取的100个农户调查结果,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目前影响我国农民土地利用行为可持续性的主要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土地利用,行为,影响因素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陈文言 张雷 刘慧 谢辉
流域的可持续发展应满足"自然可能、经济可行、社会可接受"等原则,因此,根据流域可持续发展的运行机理,构建了以流域整体开发为指导思想、以流域土地利用空间重组为手段的流域可持续发展实现途径。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延希宁
20世纪90年代,国际社会在解决人口问题上所取得的重大成就之一是将人口问题纳入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体系之中,并得到大多数国家的赞同。1994年“国际人口和发展大会”通过的指导今后20年的《国际人口与发展大会行动纲领》(以下简称《人口纲领》)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人口、持续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之间相关关系,会议所确定的世界人口和发展综合战略已成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对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形成和内涵;人口持续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之间相互关系以及可持续发展条件下的人口观等问题做一些探讨。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课题组 张琦 鞠正山 许再超
如何保持中国土地高效利用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是一项关系到中国未来发展的战略性问题。通过研究发现,中国目前处在工业化的加速时期,耕地的减少速度也处在倒U形的上升阶段,耕地减少趋势还将持续,尚未达到最高点。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须借鉴国外经验,不断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充分挖掘和发挥土地集约利用的潜力和水平。与此同时,还要积极探索和完善土地参与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和途径,达到土地高效利用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
土地利用 相关性 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陈抗甫
土地是重要的生产要素,其利用的集约化水平,直接关系着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党的十五大号召“资源开发和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江泽民总书记强调“各级领导都要有一种强烈的意识,就是十分注意节约用地,节约用水”。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纳 董璐 陈黎明
文章采用马尔科夫转移向量自回归模型,考察宏观经济在不同区制下对碳排放量的动态影响,度量和检验不同区制下二者之间的相关关系。实证结果表明,碳排放量与经济增长的协同变动表现为三个区制状态;各区制内相关关系表现各异,区制间持续期和转移概率差异较大。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沈坤荣
一、工业化进程中的中国经济 快速的经济增长是每个国家都渴求的目标,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情况尤为如此。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也不例外,而且对增长目标的渴求还表现得十分强烈。我国在社会主义工业化过程中已迈过了几个关键阶段,经济学家们所期望的自我持续的经济增长(Self-Sustainedgrowth)机制已开始形成。笔者借用H·钱纳里等人的多国模型分析我国的经济发展阶段,其中最重要的变量是人均国民收入、国民生产总值结构、就业结构、消费结构和城市化水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