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03)
2023(10111)
2022(8490)
2021(7537)
2020(6244)
2019(13875)
2018(14023)
2017(25795)
2016(14283)
2015(16362)
2014(16965)
2013(16251)
2012(15315)
2011(14172)
2010(14564)
2009(13839)
2008(13419)
2007(12616)
2006(11388)
2005(10756)
作者
(42209)
(35269)
(35135)
(33613)
(22485)
(16567)
(16035)
(13609)
(13358)
(12904)
(12237)
(11800)
(11701)
(11358)
(11238)
(10798)
(10379)
(10331)
(10190)
(9989)
(9249)
(8653)
(8584)
(8241)
(7922)
(7853)
(7844)
(7839)
(7157)
(6967)
学科
(74179)
经济(74081)
管理(46880)
(37007)
(31810)
企业(31810)
方法(20766)
地方(18824)
中国(17814)
(17573)
(17322)
数学(17203)
数学方法(17043)
业经(15586)
(15104)
(14870)
(13535)
地方经济(12867)
(11496)
银行(11476)
理论(11451)
(11376)
金融(11369)
(11013)
环境(10757)
(10160)
财务(10120)
财务管理(10083)
农业(9665)
体制(9620)
机构
学院(212662)
大学(210294)
(93076)
经济(90954)
研究(74748)
管理(73934)
理学(61361)
理学院(60673)
管理学(59644)
管理学院(59248)
中国(57958)
(46812)
(44543)
科学(42172)
(38056)
(35748)
财经(35396)
中心(33758)
研究所(33475)
(31603)
(30996)
经济学(30001)
北京(28344)
(27849)
(27651)
师范(27347)
(26889)
业大(26843)
经济学院(26483)
财经大学(25608)
基金
项目(127746)
科学(99569)
研究(98439)
基金(90005)
(77009)
国家(76323)
科学基金(64895)
社会(62887)
社会科(59410)
社会科学(59400)
(51310)
基金项目(46258)
教育(45933)
(41655)
编号(40868)
自然(38289)
自然科(37317)
自然科学(37306)
资助(36884)
自然科学基金(36628)
成果(35386)
课题(30287)
重点(29273)
(28782)
(28540)
(28188)
(26266)
(26123)
国家社会(26017)
项目编号(24691)
期刊
(120434)
经济(120434)
研究(71459)
中国(50324)
(39491)
管理(31607)
学报(30323)
(29588)
教育(27750)
科学(27378)
大学(23786)
学学(22298)
(22259)
金融(22259)
技术(20971)
经济研究(19531)
财经(19168)
农业(19071)
业经(17585)
(16700)
问题(14716)
技术经济(11192)
(11070)
世界(10219)
(9731)
现代(9729)
(9659)
论坛(9659)
国际(9640)
财会(9627)
共检索到3481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田春生  
苏联解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问题的实质在于;几十年来,原体制模式虽几经改革,但其总体特征没有变化,使原体制弊端和矛盾日益加深,导致经济衰退并引发了苏联解体。因此,有必要剖析该体制的特征及其矛盾。 一、“准国家化”经济体制及其特征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孙曼侠  康瑞华  
苏联演变解体的经济根源孙曼侠,康瑞华苏联的演变和解体是本世纪最重大、影响最深远的事件之一.它涉及到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方向问题,涉及到社会广义发展的许多根本规律问题。科学地分析苏联演变解体的原因,正确地汲取经验教训,对于我国的发展和建设是至关重要的。几...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捷子  
最近,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居民行为课题组完成了题为《居民的消费选择与国民经济成长》的研究报告。这项研究是以1.0459万户城乡居民的问卷调查为基础的。研究报告指出,正是经济体制的弊端成为居民合理消费选择的羁绊,由此产生了居民消费选择上的偏差。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立彦  
计划经济体制:确立与解体──访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教授本刊特约记者王立彦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教授最近提出一个新观点:要编写新中国的经济史。应当以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它的逐步解体以及由此给中国经济带来的变化,作为一条主线。为此,本刊特约记者、北京大学工商管...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刘嗣明  
中国经济需求不足问题应从市场经济体制切入进而深入研究 ,才能找准其深层根源。尽管自由市场经济理论以“供给总能创造需求”、“储蓄总能等于投资” ,论证了“市场总能自动实现供给与需求的均衡”。然而 ,马克思的“生产过剩说”、“凯恩斯的有效需求不足说”等等 ,无情驳倒了自由市场经济的供需均衡说 ,有力证明了需求不足是市场经济的常态。中国正在实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其本质上仍是市场经济 ,因此就必然具有市场经济的共性 ,包括需求不足是它的常态。因此 ,尽管中国经济需求不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其深层根源则是市场经济体制。而且 ,这种需求不足呈持续化、普遍化、深层化的态势 ,正说明中国经济已基本迈上了...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胡乃武  韦伟  
卫兴华教授、黄泰岩教授合著的《我国新经济体制的构造》(以下简称《构造》)一书已由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了。这部著作的问世,对于丰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研究,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构造,剖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机理均有着较大的理论和实践价值。纵观全书,我们认为该书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特点。 1.鲜明的时代色彩 发展与改革,当代中国经济生活的两大主题。无论是发展还是改革,都需要冲破传统体制的束缚,需要重视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积极作用,即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然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对于我们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尹伯成  
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出版的《经济体制学概论》是一本把经济体制作为独立学科来研究的学术专著,该书的研究方法、内容观点和体系结构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一、经济体制学作为一个学科的产生是时代的呼唤经济体制是关乎一个国家和民族前途与发展,关系民众福祉与利益最重要的制度,它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直接杠杆,它的优劣决定着一个国家经济发展质量高低和速度快慢。既然经济体制对一个社会、国家和民族的经济发展来说是决定性的、最关键的因素,那么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创立一门新的科学——经济体制学呢?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乌日其其格  
蒙古是目前经济体制转轨的国家之一,曾有长达70年之久的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史。其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全面过渡的步伐始于90年代初期。对国有资产实行私有化,是蒙古经济转轨的首要任务和突破口。私有化进程虽步履维艰,但使蒙古的经济、政治、社会领域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成为蒙古步入西方式自由市场经济发展道路的重要前提步骤。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文雷  冯晓琦  
《比较经济体制》评介文雷,冯晓琦张仁德教授主编的《比较经济体制》一书已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博采众家之长,无论是从理论体系还是研究方法上看,均有一些新特点,体现了作者对比较经济学理论的独到见解。该书以剖析当代世界现实经济体制为主,力图阐明市场经济...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徐莉  
我国中小学校外培训乱象表现在培训机构、培训内容、培训形式及培训师资各个方面,其形成的体制根源主要在现行教育体制带来校内外教育的缺失和滞后,以及整个教育体制机制与学习型社会建设不相适应上。笔者认为,我国现存国民教育体系需要重新审视,中小学校外培训乱象的治理出路必须超越就事论事的层面,从变革现行国民教育体系的体制机制中去寻求。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林水源  
在东欧和前苏联地区的国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已持续了数年。然而,自1992年以后,各国经济转轨的迹效已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本文拟对这种差异及其主要形成原因提出一些看法。 各国在体制转轨中已呈现出不同绩效 传统中央计划经济体制存在着两个潜在的经济发展的主要破坏源:一是国家对价格的控制人为地掩盖了经济短缺的存在,因此,在实行经济转轨特别是放开价格后,必然会程度不同地出现物价上涨的现象;二是僵化的企业制度使资产不能流动,许多在经济上已无存在价值的企业仍在旧体制的机体上栖生,它们在经济转轨中适应不了市场经济的需要,会逐步被清理或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李春隆  
火炬公司是20 世纪60 年代苏联改革时期的产物,从其发展的兴衰过程看,由于教条、僵化等种种主客观因素,苏联党和政府没能正视火炬公司在经济制度创新和新兴科技革命中的重要作用,对企业由放权转向收权,由独立公司转向组建联合公司,使新经济体制改革由此中断,苏联再一次错过了历史性发展机遇。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项卫星  
美国的经济体制,是一种充分体现市场机制与国家干预有机结合的分权型市场经济体制。这种体制的基本特征突出地表现为:企业的微观经济活动基本上由市场导向,政府主要在宏观上依靠财政金融等经济杠杆和手段进行必要的间接调控,并通过各种立法对企业的行为进行必要的规范。笔者认为,在如何解决市场机制和国家干预的有机结合这个重大问题上,美国的某些做法值得我们参考和借鉴。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续建宜  
战后,日本政府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绩,对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本文拟对日本政府与经济体制的关系作一粗浅的考察,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证。 一、国家行政机关的调控职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