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668)
2023(4011)
2022(3359)
2021(2834)
2019(5097)
2018(4978)
2017(9707)
2016(4797)
2015(5473)
2014(5567)
2013(5788)
2012(5681)
2011(5489)
2010(5755)
2009(5474)
2008(5043)
2007(4611)
2006(4433)
2005(4184)
2004(3716)
作者
(14795)
(12602)
(12455)
(12033)
(8051)
(5837)
(5613)
(4837)
(4747)
(4552)
(4433)
(4214)
(4122)
(4003)
(3860)
(3832)
(3791)
(3622)
(3554)
(3359)
(3163)
(2985)
(2977)
(2974)
(2933)
(2867)
(2633)
(2561)
(2492)
(2441)
学科
(50981)
经济(50958)
地方(14607)
管理(13281)
地方经济(11662)
方法(11560)
数学(10376)
数学方法(10341)
(9549)
中国(8721)
业经(7510)
(7389)
企业(7389)
(7251)
(6217)
(6111)
经济学(6109)
(5701)
环境(5275)
(4992)
金融(4991)
(4875)
关系(4757)
产业(4656)
农业(4483)
(4459)
总论(4097)
(4096)
资源(4082)
(4065)
机构
学院(81381)
大学(80975)
(48448)
经济(47668)
研究(32869)
管理(28620)
中国(24162)
理学(23937)
理学院(23649)
管理学(23437)
管理学院(23264)
(18844)
经济学(16541)
(16335)
科学(16325)
(16192)
财经(14910)
研究所(14491)
经济学院(14488)
中心(13688)
(13391)
(12505)
(11299)
财经大学(10779)
北京(10576)
社会(10472)
科学院(10152)
(10061)
师范(10018)
(9906)
基金
项目(46990)
科学(37544)
研究(36137)
基金(34773)
(29298)
国家(29078)
社会(26011)
科学基金(24861)
社会科(24707)
社会科学(24702)
基金项目(17579)
(17508)
教育(15780)
资助(14450)
(14186)
编号(13472)
自然(13380)
自然科(13045)
自然科学(13041)
自然科学基金(12812)
(12107)
经济(12009)
(11917)
国家社会(11453)
成果(11445)
(10810)
重点(10608)
发展(10509)
(10381)
课题(9849)
期刊
(63483)
经济(63483)
研究(30438)
中国(16178)
(13694)
管理(12717)
经济研究(11166)
(9777)
科学(9293)
学报(8772)
财经(8718)
(8608)
金融(8608)
技术(8184)
问题(7935)
(7763)
业经(7584)
大学(7291)
学学(7031)
技术经济(6285)
农业(6279)
世界(6148)
(5909)
国际(5825)
教育(5448)
经济问题(5302)
统计(5202)
经济学(4734)
改革(4626)
(4626)
共检索到1368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黄韬  
合作人是介于自利的"经济人"和利他的"道德人"之间,既具有自利性质又具有利他性质的一个新假定。这种合作人的特质不是孤立的、抽象的存在,而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发生和表现出来,并以一定的制度和环境条件为前提的。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龚伟华  
“经济人”假定 ,作为西方经济学的最基本假定 ,自斯密提出以来 ,学术界对此褒贬不一 ,其分歧焦点在于“经济人”是否有其存在的现实依据。事实上 ,“经济人”假定本质上不过是资本的人格化———资本家的化身。“经济人”的本性无非是资本本性的外在表现。这正是对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之为人的社会性的高度抽象。而且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资本外延的扩大 ,“经济人”假定的内含和外延随之变化 ,具有发展的不平衡性。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魏成元  
亚当·斯密的古典“经济人”是有限理性的经济行为人、一种内在的经济动力机制和约束机制。其原本属性规定有别于新古典经济学的“经济人”;其深刻的理论内核和思想精髓使之成为西方古典经济学的理论基石 ,并为整个西方市场经济理论和市场经济制度的选择与安排奠定了基础和基本框架。“经济人”假定对科学构建我国市场经济制度、规范社会分工与经济社会秩序同样具有前提性的基础作用和意义。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郝云宏  
按经济人理性行为假定要求,其本身内含的经济人假定与理性行为假定之间只能保持有条件的一致性;实际上,它主要建立在私有经济制度的基础上;它主要适应于纯粹的个体经济行为分析,而不大适应于群体经济行为分析以及群体中的个体经济行为分析;它是一种个人理性,而不是一种制度理性;从管理和管理学的角度看,各种类型的经济组织中的人,大多是把自己或他人看作是社会人、复杂人,把人的行为看作是多目标协调导向的社会行为;现代西方经济学对经济人理性行为假定的批评和修补也从反面说明了这一假定的时空相对性。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黄邦根  
本文阐述了经济人假定的含义及其合理性,认为经济人假定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依然适用,无论是政府官员、国有企业的经营者,还是企业的一般雇员,其行为动机和终极目标都是为了最大化自身的利益。在市场机制及其相关制度的引导和约束下,个人的自利行为常常会极大地增进社会福利。承认经济人假定,不仅有助于设计一套更加科学合理的机制,以完善我国在自然垄断领域与提供公共产品的国有企业中普遍存在的委托—代理关系,而且对于竞争性领域的国有企业的独立化,构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程保平  
斯密“经济人”假定思路及其给予我们的启示程保平自18世纪末期斯密提出“经济人”假定思路以来,迄今为止已200年有余。“经济人”假定思路虽然在后来诸多学者那里褒贬不一,但总的状况是并没有得到深入研究。在我国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体制的转轨过程中,从理论...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段雨澜  
"经济人"假定是西方主流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前提和分析工具,但经济学的发展逐渐暴露了这一假定的内在缺陷。不论是从人性基础,还是从方法论角度,旧的"经济人"假定都存在着不合理性。中国经济学的重建需要一个新的"经济人"假定。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俞忠英  
一、“自然经济人”的提出 “经济人”是西方”经济学的核心。这个假定有其科学性,因为“经济人”及其内涵切合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的实际,以其为核心的全部理论体系也切合这些国家的实际。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刘静暖  
“经济人”假定只适用于在市场经济中从事经济活动的人,政府公共部门的人性假定应当是社会人而非经济人。公共选择理论套用“经济人”利益最大化假定,从理论上是以单一人性代替双重人性,以人的单一需求代替多重需求,以私人物品代替公共产品;从方法论上看,由于陷入分析的表面化和片面性,得出的结论与客观现实难以吻合,犯了以现象代替本质的形而上学错误。公共选择学派的经济人假定易于得出政府干预失灵的结论,使理论与实践陷入新自由化思潮而危及经济发展。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罗楚亮  
斯密的经济分析主体假定存在矛盾。西斯蒙第、历史学派等对斯密主体假定有较大冲击。认为现代经济分析对象是具体的经济现象,仍然遵循的是斯密的经济主体假定。人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必然考虑自身和他人行为的相互影响,在单个主体的效应函数中应当引入反映其他经济主体行为的有关变量。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李继祥  张方高  
经济理论史表明,无论在近代,还是在现代,不管在东方,或是在西方,经济学家们总是在设置种种"假定"的基础上展开分析,推演出一系列原理,进而构筑起自己的理论大厦的.但就笔者所见,经济学界一直无人对这一重要的理论现象问津.本文则打算就此谈些想法,以弥补这一欠缺.同时,我们已经注意到,近来国内经济理论界发生的许多争论,都与是否了解,如何理解某一经济理论分析中所设置的"假定"有着直接关系.这就更从现实上证明了弥补这一欠缺的必要性.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徐广军  
公理化假定并不是经济学研究的误区 ,关键在于能否复归于现实 ;西方经济学的科学性问题存在着中西科学观念的差异 ,用现代科学标准看 ,它确实有不科学的地方 ,但不能说它是伪科学 ;经济学的致用性决定了经济学理论必须经得起经验证据的检验 ,同时还有同具体经济现实相结合的问题。作为研究市场规律的学说 ,西方经济学对目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来说 ,有重大的借鉴作用。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杨晓维  
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或利己主义 ,几乎成为西方经济学和中国改革中的经济学的具有公理性的基本假定之一。人的利己趋向源于生物学意义上的存在 ,然而 ,现实中的人的活动本质上是由一定制度的社会关系决定的。在一定制度框架内 ,如果没有基于一定的竞争与合作关系对自然的共同占有 ,就谈不上个人利益 ,因此 ,现实中作为经济主体的人 ,并不总是利己的或个人最大化利益的追求者。本文就此展开论证。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贺卫  王浣尘  
从五方面论述了经济人假设遇到的重大挑战 :一是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说 ,二是西蒙的有限理性说 ,三是威廉姆森的机会主义说 ,四是莱宾斯坦的X低效率说 ,五是诺斯的意识形态说 ;提出了经济人一词已名不符实、应以“效用人”取代经济人的设想。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马颖  
论新古典主义经济发展思路的假定前提马颖经济理论的假定前提是指该理论各推理环节所依赖的假设结构。假设结构往往以假设系统形式(既包括公理性假设,又包括辅助性假定和技术性假定)表现出来。本文拟介述早期新古典经济发展思路的假定前提。诚然,新古典经济发展理论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