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097)
2023(11712)
2022(10336)
2021(10006)
2020(8415)
2019(19629)
2018(19486)
2017(37325)
2016(20678)
2015(23504)
2014(23515)
2013(22840)
2012(20653)
2011(18615)
2010(18505)
2009(16919)
2008(16134)
2007(13822)
2006(11754)
2005(10096)
作者
(57266)
(47407)
(47222)
(44962)
(30288)
(22653)
(21647)
(18818)
(18098)
(16908)
(16271)
(15695)
(14946)
(14908)
(14446)
(14300)
(14233)
(14166)
(13516)
(13514)
(11631)
(11510)
(11414)
(10765)
(10583)
(10564)
(10548)
(10451)
(9568)
(9360)
学科
(77576)
经济(77485)
管理(58309)
(53479)
(45884)
企业(45884)
方法(40113)
数学(34826)
数学方法(34279)
中国(19992)
(19395)
(17923)
(17557)
业经(17110)
理论(15590)
地方(14529)
教育(13523)
(13390)
(13255)
贸易(13248)
农业(13022)
(12856)
技术(12687)
(11988)
(11821)
环境(11819)
财务(11753)
财务管理(11733)
企业财务(11098)
(11095)
机构
大学(290357)
学院(282561)
管理(115876)
(105939)
经济(103547)
理学(101843)
理学院(100708)
管理学(98640)
管理学院(98127)
研究(91010)
中国(64261)
(61321)
科学(57899)
(46762)
(44359)
业大(43023)
(42542)
研究所(40844)
中心(40752)
(40576)
师范(40246)
(38796)
北京(38745)
财经(38706)
(35387)
农业(33429)
(33265)
师范大学(32775)
(32363)
经济学(30926)
基金
项目(200724)
科学(158421)
研究(148601)
基金(144928)
(125195)
国家(124144)
科学基金(107446)
社会(91745)
社会科(86845)
社会科学(86822)
(78785)
基金项目(77144)
自然(70785)
教育(70590)
自然科(69178)
自然科学(69166)
自然科学基金(67858)
(66693)
编号(61614)
资助(60059)
成果(50767)
重点(44505)
(44438)
课题(42321)
(42075)
(41512)
大学(39526)
创新(38913)
项目编号(38646)
教育部(38523)
期刊
(109151)
经济(109151)
研究(83921)
中国(51511)
学报(44765)
教育(43053)
管理(41218)
科学(40414)
(38243)
大学(34965)
(33402)
学学(31349)
农业(27435)
技术(24411)
(19174)
金融(19174)
业经(18437)
图书(18223)
财经(17723)
经济研究(17235)
(15032)
科技(14829)
问题(14224)
理论(13948)
(13914)
技术经济(13420)
实践(13040)
(13040)
情报(12743)
(12517)
共检索到3981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丽洁  
"多学科研究"问题实际上是个组织问题,即如何组织来自不同学科的研究者开展合作研究。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美国国内许多社会机构、学术团体以及联邦政府的广泛重视和激励机制下,美国研究型大学纷纷采取措施突破多学科研究发展的组织障碍,成立各类多学科研究中心,改革多学科运作方式和教师招募方法,并已显出成效。美国研究型大学开展多学科研究的组织策略表明,我国高校应积极改造组织,突破组织结构性的障碍,建立有利于开展多学科研究的激励或奖励机制以及评价机制,将多学科研究中心建设成为大学"矩阵"中管理和运作的枢纽。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凡丰  项伟央  李文静  
近年来,美国研究型大学普遍把促进跨学科研究作为学校战略,设立支持跨学科的种子基金,建立研究中心,以吸引外部科研资助。这些策略是促进跨学科研究的重要条件,但可能会因外部科研资助情况的变化而波动。为了使跨学科研究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赵延东  肖为群  
现代风险具有高度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因此对风险的研究应该是跨学科、多视角的。本文对风险研究的不同学科视角进行了综述,包括风险的技术分析、经济学分析、心理学分析、政治学分析、社会学分析以及文化分析等,简要评述了它们各自的优势和缺陷。最后指出在理解风险与制订风险治理政策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局限于使用技术分析视角,还要纳入各种社会科学分析视角。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董金华  刘凡丰  
本文简要分析了高校跨学科研究的动力和阻力,然后讨论国内外大学在开展跨学科研究时的若干组织策略,如设立学校层面的跨学科办公室、采取矩阵式的组织结构、采取处延式发展策略。笔者建议,各方要允许"小"科学的存在,大学要努力创造促进学者交流的物质条件,以及优先发展跨学科的研究生教育项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焦磊  余宜荣  
以我国42所“双一流”建设高校作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代表,从组织发展趋势、聚焦领域等方面分析跨学科研究组织的建设现状,从组织目标、组织形态、组织管理维度剖析其组织建制。当前我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建设存在数量不足、质量参差、建制形式不灵活、管理机制薄弱等问题,因此,我国研究型大学应制定专门的跨学科发展战略规划,拓展多元化的组织形式,建立完备的制度保障体系。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张银霞  
本文着眼于美国研究型大学科研不端行为的研究,探讨分析了科研不端行为的概念以及研究型大学中科研不端行为的特点,并讨论了联邦政府和以科研诚信办公室为主的科研管理机构在处理科研不端行为时所采取的主要应对措施。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史红兵  夏文莉  钱秀红  邵鼎  
研究型大学在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的过程中,科研组织的发展至关重要。探讨了大学在进行科学研究过程中科研组织的发展演变,并通过对国内外先进科研组织结构的分析,寻求对当今我国研究型大学科研组织建设的若干启示。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易勇  
利用ESI数据库,运用科学计量学中能量评估技术对我国"985工程"中37所大学的科研能量及效率进行评估,得出三个结论:一是"985工程"大学的科研能量与世界一流大学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二是"985工程"大学之间科研能量和效率存在着较大差异;三是科研能量与科研效率之间存在着强相关关系,我国在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过程中,要坚持有质量的增长战略。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谢方毅  
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科研取得的成就与其成熟而有效的管理体制是密不可分的。本文从宏观和微观层面分析了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科研的组织与实施,以为我国组织和实施本科生科研提供借鉴。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平思情  
跨学科研究是科学在其自身发展和分化的过程中产生的必然结果。跨学科研究的发展,提供了知识生产的新方式。我国研究型大学的跨学科研究正式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然后在21世纪之后进入发展提高阶段。我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的发展主要依靠四种路径:国家政策推动、社会需求、同类组织发展经验、学科自身发展。从新制度主义的视角看,我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的变迁,一方面是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共同作用的结果;另一方面是研究型大学为追求合法性,通过强迫性机制、模仿机制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平思情  
跨学科研究是科学在其自身发展和分化的过程中产生的必然结果。跨学科研究的发展,提供了知识生产的新方式。我国研究型大学的跨学科研究正式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然后在21世纪之后进入发展提高阶段。我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的发展主要依靠四种路径:国家政策推动、社会需求、同类组织发展经验、学科自身发展。从新制度主义的视角看,我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的变迁,一方面是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共同作用的结果;另一方面是研究型大学为追求合法性,通过强迫性机制、模仿机制、社会规范机制产生的组织趋同行为。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平思情  
跨学科研究是科学在其自身发展和分化的过程中产生的必然结果。跨学科研究的发展,提供了知识生产的新方式。我国研究型大学的跨学科研究正式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然后在21世纪之后进入发展提高阶段。我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的发展主要依靠四种路径:国家政策推动、社会需求、同类组织发展经验、学科自身发展。从新制度主义的视角看,我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的变迁,一方面是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共同作用的结果;另一方面是研究型大学为追求合法性,通过强迫性机制、模仿机制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付瑶瑶  
美国研究型大学中的独立科研机构作为美国高校内一种独特的科研体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适应了跨学科研究的发展趋势。本文以美国著名私立大学斯坦福大学为例,着重介绍分析了该校12所独立研究机构的成就、特点、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继而对我国研究型大学的创新平台建设提出了几点建议。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马建国  
科研对于美国研究型大学之意义马建国在开始所有的讨论和分析之前,我们首先需要给出一个关于“研究型大学”的明确定义。根据1994年美国卡内基基金会关于美国高校的分类标准,第一类研究型大学被定义为:提供全部学士学位课程,承担直到博士生的研究生教育,并进行...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焦磊  谢安邦  
重视跨学科研究已成为世界知名研究型大学的共性特质。美国研究型大学的跨学科研究活动发端较早,但其发展进程中受到了传统院系组织架构的阻碍。为突破发展壁垒,美国研究型大学以解决复杂性问题为逻辑起点,创新性地构建了"托管式""独立建制式""矩阵式""学院内嵌式"和"无学科边界式"五种跨学科学术组织形态。这种跨学科组织的构建思想和实践经验值得我国研究型大学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