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900)
- 2023(4301)
- 2022(3599)
- 2021(3053)
- 2020(2636)
- 2019(5792)
- 2018(5842)
- 2017(10824)
- 2016(5822)
- 2015(6663)
- 2014(6614)
- 2013(6820)
- 2012(6797)
- 2011(6519)
- 2010(6692)
- 2009(6482)
- 2008(6045)
- 2007(5358)
- 2006(5129)
- 2005(4842)
- 学科
- 济(50441)
- 经济(50412)
- 地方(14434)
- 方法(12806)
- 管理(12663)
- 数学(11615)
- 数学方法(11550)
- 地方经济(11544)
- 学(9734)
- 业(8864)
- 中国(8568)
- 业经(7371)
- 企(6473)
- 企业(6473)
- 经济学(6309)
- 农(6152)
- 环境(5718)
- 融(5550)
- 金融(5547)
- 发(5014)
- 制(4966)
- 和(4962)
- 产业(4756)
- 财(4707)
- 体(4664)
- 农业(4442)
- 资源(4352)
- 世界(4271)
- 银(4258)
- 银行(4246)
- 机构
- 大学(96311)
- 学院(93557)
- 济(50692)
- 经济(49890)
- 研究(40340)
- 管理(29467)
- 中国(29291)
- 理学(24598)
- 理学院(24211)
- 管理学(23781)
- 管理学院(23590)
- 科学(23060)
- 所(21303)
- 财(20764)
- 京(20199)
- 研究所(19207)
- 经济学(17695)
- 中心(17010)
- 财经(16409)
- 经济学院(15540)
- 农(15114)
- 经(14780)
- 江(14506)
- 院(13798)
- 范(13526)
- 师范(13375)
- 北京(13267)
- 科学院(12587)
- 财经大学(11953)
- 农业(11862)
- 基金
- 项目(55308)
- 科学(43656)
- 基金(41100)
- 研究(39437)
- 家(35831)
- 国家(35579)
- 科学基金(29501)
- 社会(27068)
- 社会科(25685)
- 社会科学(25679)
- 省(20703)
- 基金项目(20572)
- 划(17836)
- 自然(17549)
- 教育(17465)
- 自然科(17115)
- 自然科学(17111)
- 资助(16925)
- 自然科学基金(16791)
- 编号(13952)
- 发(13939)
- 重点(12962)
- 成果(12639)
- 济(12532)
- 经济(12423)
- 部(12275)
- 国家社会(11922)
- 发展(11743)
- 展(11594)
- 创(10857)
共检索到1574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郭建泉
1999年美国圣诞节前纳斯达克股指曾—举跨过了4000点大关并一路走高,2000年3月10日上升到有史以来的最高位—5048点。但好景不长,随后纳指便一蹶不振,不断走低,2000年创造了30年来在一年中的最大跌幅—39.3%,损失了约3万亿美元的市值,有近150家美国网络公司倒闭。2001年伊始,纳指继续快速下滑,3月12日跌破了2000点关口,这是纳指自1998年7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自1999年2月广东数码无线电话企业"侨兴环球"在纳斯达克上市以来,新浪、网易、携程、盛大、百度等起初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借助于纳斯达克平台发展成为国际知名企业,收入、利润和市值呈爆炸式增长。2007年5~6月,中电光伏、展讯通信相继在纳市登陆。至此,今年在纳斯达克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雷达 刘元春
高新技术“正反馈机制” 的存在既是新经济出现持续高涨的原因,又是新经济出现市场失灵的关键原因。高新技术变迁一旦在核心技术处于垄断地位之后将陷入“闭锁” 状态,从而限制创新的方向只能局限于原有的“技术范式”之中,并导致盈利空间加速性下滑。这种盈利空间的加速性下滑将反映在纳斯达克指数急剧下滑之中,通过“财富效应”、“托宾Q效应” 以及“国际股市共振效应” 的传递,加速经济的波动,从而导致新经济周期的形状既不同于“V”,也不同于“U” 的变化特征。
关键词:
新经济市场失灵 纳斯达克效应 新经济周期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春锋 陈伟忠
本文深入分析了Nasdaq100指数跟踪股(简称QQQ)这只美国著名的交易所交易基金(ETFs)的产品设计、基本特征、组织架构及其双重交易模式和由此而生的独特的套利机制,总结了Nasdaq100指数跟踪股的独到的金融创新之处,为理解和借鉴国外ETFs的产品创新和成功运作的经验提供了一个有益的帮助。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周林薇
日本东京股市1986年后大幅度攀升,股价上涨率数倍于实际经济增长率,形成虚拟资本脱离实际经济过度膨胀的“泡沫经济”现象。进入90年代后,日本股市暴跌,陷入大萧条达两年半之久。这次日本股市的大动荡,反映了走向成熟经济的国家,在建立资本形成制度的过程中,社会虚拟资本与实际资本相关运动的规律;同时也暴露了日本长期泡沫经济过程中金融业以及企业资产经营中蕴含的问题。日本股市的大萧条是证券市场内在规律作用的结果,是向实际经济的靠拢。本文试从日本80年代股市膨胀的经济背景、股市大萧条的根本原因以及对日本经济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初步的探讨。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吕晓峰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田中景 戴群中
美国纳斯达克市场成立近 30年来 ,取得了巨大成功 ,成为交易量仅次于作为主板市场的纽约证券交易所的全球第二大证券市场 ,为美国高新技术产业的成长筹集了充足的资金 ,为美国经济近 1 0年的长期繁荣发挥了重大作用。它的巨大成功是对传统证券市场的重大挑战 ,引起了世界各国纷纷效仿。我国也应借鉴它的成功经验 ,在时机成熟的情况下建立二板市场。
关键词:
纳斯达克市场 股票交易 市场监督和管理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闻岳春 解学勤
本文首先阐述了纳斯达克证券市场从日本撤离的内外部原因 ,然后对纳斯达克撤离日本对纳斯达克全球化的影响 ,对日本证券业的影响 ,对欧洲市场及其他二板市场的影响 ,和对中国市场的影响进行了若干分析
关键词:
纳斯达克日本 证券市场 撤离 影响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朱民 杨斯尧 巩冰
美国纳斯达克综合指数2023年涨幅超40%,并在2024年第一季度维持强劲表现,其背后主要由市场对人工智能投资热潮持续、美联储重启宽松货币政策、美国经济“软着陆”的预期推动。但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和应用推广或不及预期、通胀持续影响美联储降息进程、美国财政和债务风险等因素可能导致上述预期难以实现,纳斯达克指数存在大幅下跌的风险。以科技股为主的纳斯达克指数在全球金融和经济领域的影响日益显著。我国需要密切关注纳斯达克指数大幅波动可能给国内金融市场带来的外溢风险。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米切尔·蒙代尔 李文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