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65)
- 2023(11901)
- 2022(10515)
- 2021(10020)
- 2020(8411)
- 2019(19445)
- 2018(19440)
- 2017(38654)
- 2016(21183)
- 2015(23956)
- 2014(23927)
- 2013(23547)
- 2012(22062)
- 2011(19921)
- 2010(20080)
- 2009(19234)
- 2008(19126)
- 2007(17456)
- 2006(15356)
- 2005(14159)
- 学科
- 济(80647)
- 经济(80565)
- 管理(56699)
- 业(54244)
- 企(43015)
- 企业(43015)
- 方法(35787)
- 数学(31672)
- 数学方法(31229)
- 农(25845)
- 财(23050)
- 制(22966)
- 银(22648)
- 银行(22503)
- 中国(21960)
- 行(21053)
- 贸(18677)
- 贸易(18664)
- 地方(18311)
- 易(18132)
- 业经(17174)
- 融(16815)
- 金融(16812)
- 农业(16682)
- 学(15520)
- 度(13983)
- 制度(13978)
- 务(13831)
- 财务(13791)
- 财务管理(13752)
- 机构
- 学院(292591)
- 大学(289724)
- 济(120218)
- 经济(117316)
- 管理(109840)
- 研究(97954)
- 理学(92179)
- 理学院(91161)
- 管理学(89559)
- 管理学院(89013)
- 中国(84809)
- 京(61360)
- 财(60266)
- 科学(58037)
- 农(50387)
- 所(50201)
- 中心(48333)
- 江(47597)
- 财经(46185)
- 研究所(44663)
- 经(41480)
- 业大(40790)
- 农业(39512)
- 范(39015)
- 北京(38920)
- 师范(38702)
- 州(38603)
- 经济学(36617)
- 院(34538)
- 银(34381)
- 基金
- 项目(181959)
- 科学(141850)
- 研究(137572)
- 基金(129348)
- 家(110382)
- 国家(109412)
- 科学基金(93419)
- 社会(84446)
- 社会科(79891)
- 社会科学(79870)
- 省(72448)
- 基金项目(67881)
- 教育(63993)
- 划(60574)
- 自然(59406)
- 编号(59216)
- 自然科(57942)
- 自然科学(57926)
- 自然科学基金(56867)
- 资助(54302)
- 成果(49425)
- 重点(40822)
- 课题(40773)
- 部(40351)
- 发(39841)
- 创(37459)
- 性(35818)
- 项目编号(35358)
- 科研(34946)
- 创新(34943)
- 期刊
- 济(138380)
- 经济(138380)
- 研究(93904)
- 中国(58872)
- 融(49107)
- 金融(49107)
- 财(48092)
- 农(46452)
- 学报(40108)
- 管理(38109)
- 科学(37667)
- 教育(32652)
- 大学(30097)
- 农业(29201)
- 学学(27995)
- 技术(25033)
- 业经(23604)
- 财经(22677)
- 经济研究(21860)
- 经(19363)
- 问题(18624)
- 贸(16460)
- 理论(16218)
- 业(15161)
- 国际(14732)
- 实践(14702)
- 践(14702)
- 图书(14628)
- 技术经济(13921)
- 现代(13298)
共检索到4613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常保平
从紧货币政策作为国家重要的宏观调控政策在防止经济过热、抑制通货膨胀方面所发挥的重要政策效应已经逐渐显现,对于在复杂的国际、国内经济金融形势下保持我国的经济的平稳有序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政策所引起的一系列负面效应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因为这同样关系到国家经济的正常发展,如:因从紧货币政策所引起的贷款集中问题、信贷结构不平衡所引起的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银行经营风险加大等问题。我们以许昌市为例对贷款集中度问题进行了调查,并就此问题引发的其他问题做出了粗浅的讨论,以期能够引起有关方面的注意,对改善目前的信贷现状起到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
从紧货币政策 银行贷款 集中流向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房义来 王立清 杨宝臣 尹辉
以沪深A股上市公司2003-2006年的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货币政策、所有制结构与上市公司银行贷款的关系。研究发现,相对于国有上市公司、民营上市公司的贷款比率受货币政策影响更大。货币政策对公司长期贷款比率有正向影响,其中货币政策对国有上市公司长期贷款比例影响不显著,而对民营上市公司长期贷款比率影响显著。在我国金融、法制等制度不够完善的条件下,货币政策变化对不同所有制企业的影响是不同的。政府在货币政策调控时,应注重对民营企业贷款的影响。
关键词:
货币政策 银行贷款 所有制结构
[期刊]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作者]
王伟 马宏岩
从理论上讲,货币政策调整存在着利差变动效应,而实际利差直接影响着银行机构的盈利能力。但从实证结果来看,非对称加息、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提高以及公开市场操作等政策工具对银行机构的实际利差影响效果都不明显,而对称性加息的效果显著。商业银行应该根据货币政策的实际利差变动效应采取应对措施。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尹鹏 王雪
2007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2008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是"两个防止":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与之相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朱博文 程子奇
从公司治理角度,董事会作为商业银行的决策机构能影响银行在货币政策冲击下的贷款行为。为验证这一结论,本文选取2003~2010年中国84家商业银行的相关数据,分析商业银行董事会特征对货币政策传导的银行贷款渠道的影响。结果表明:董事会规模和独立性差异影响了银行贷款行为对货币政策冲击的反应,董事会规模越大、独立性越高的银行,其信贷行为对货币政策反应越不敏感;这种差异并不是由于董事会下设委员会和董事会会议等董事会职能行使方式差异造成的,董事会作为银行决策机构对货币政策冲击下银行贷款行为调整的影响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关键词:
商业银行 董事会 银行贷款 货币政策传导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朱博文 张钰 曹廷求
本文运用公司与银行之间的借贷数据,同时对货币政策传导的资产负债表渠道和银行贷款渠道进行研究。我们以2001—2011年中国上市公司与银行借贷数据以及公司和银行特征数据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公司特征和银行特征如何影响货币政策传导的资产负债表渠道和银行贷款渠道。结果显示:贷款利率及同业拆借利率等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的变化主要通过资产负债表渠道传导,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变化主要通过银行贷款渠道传导。同时,公司规模越大,其贷款规模对货币政策反应越不敏感;银行规模越大,流动性水平越高,资本越充足,其贷款规模对货币政策反应越不敏感。此外,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和非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之间也存在差异。
关键词:
货币政策 银行贷款渠道 资产负债表渠道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王伟 彭鹏
文章以我国2006-2011年在沪深两市上市的民营企业为样本,考察了货币政策和经营环境对民营企业政治关系型银行贷款的影响。结果表明:(1)有政治关系的民营企业比无政治关系的民营企业能够获得总额更多的银行贷款;(2)经营环境越差,即政府干预程度越深、私有产权法律保护越弱、金融业服务质量越差以及社会诚信水平越低,"政治关系的银行贷款效应"越显著;(3)货币政策对政治关系在不同经营环境下对民营企业银行贷款额度的影响具有调节效应,即货币政策紧缩、经营环境越差,拥有政治关系的民营企业贷款优势比货币政策宽松、经营环境较好时更明显。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顾海峰 于家珺
本文在阐释银行贷款竞争风险效应生成机理的基础上,分析了宏观审慎与货币政策对这一效应的影响机制,并选取321家商业银行2007—2021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贷款竞争与银行风险之间存在U型关系,且通过了Lind-Mehlum三步法检验;在竞争度低于临界值的良性竞争区制与高于临界值的恶性竞争区制,贷款竞争分别具有风险抑制与风险加剧效应。政策工具的边际影响方面,资本监管对贷款竞争的风险效应具有结构性治理优势,其在加强良性竞争风险抑制效应的同时减弱了恶性竞争的风险加剧效应;紧缩性货币政策与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则面临权衡,二者分别从整体上削弱与放大了贷款竞争的风险效应。政策工具的协同影响方面,紧缩性货币政策及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对资本监管的治理效果在良性竞争区制均无显著影响,在恶性竞争区制分别具有加强与削弱作用。进一步考察结构维度宏观审慎因素的影响发现,以同业负债占比刻画的银行直接关联有助于增强良性竞争的风险抑制效应,但也会放大恶性竞争的风险加剧效应;以业务同质化水平刻画的银行间接关联会削弱良性竞争的风险抑制效应,且会放大恶性竞争的风险加剧效应。本研究对于银行业市场化改革背景下协调运用宏观审慎及货币政策维护银行体系稳健运行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周京奎
本文利用中国4个直辖市房地产价格数据和宏观经济数据,运用单整与协整检验方法及误差修正模型,对住宅价格与货币政策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各城市住宅价格水平与投资额、销售额和滞后一期的价格存在协整关系。由于投资额和销售额中的大部分是银行贷款,这说明住宅价格上涨与宽松的货币政策有紧密的联系。通过构建误差修正模型,发现误差修正系数非常高,住宅价格极大地偏离长期均衡值,市场出现了非理性繁荣,必须引起政府和产业部门的足够重视。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许一览
文章分析了从紧货币政策对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的利与不利,得出总体上对银行盈利略显正面但也有潜在风险的结论。文章结合我国商业银行的实际情况,提出应如何有效地化解风险和不利因素。
关键词:
货币政策 银行 经营 化解风险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曹廷求 朱博文
本文通过理论模型推导以及运用面板GLS对中国货币政策传导的银行贷款渠道理论进行了检验,并验证了银行治理在货币政策传导的银行贷款渠道中的作用。结论显示,董事会规模和独立性对贷款规模影响较小;第一大股东性质和上市特征对贷款规模和货币政策敏感度产生显著影响;股东与股东大会、高管层以及监事会三方面的治理水平差异是导致不同银行贷款行为对货币政策反应不同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货币政策 贷款渠道 银行治理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谢百三 叶朱演 李政东
2007年10月下旬,中国股市由牛转熊,引起了社会各方高度关注。本文从股权分置改革、从紧货币政策、"大、小非"解禁等角度进行层层分析,深入探讨了2007年10月以来中国股市逆实体经济上涨面大幅下跌的深层次原因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股市态势 从紧货币政策 “大、小非”解禁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黄彦琳
随着利率市场化的逐步推进与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商业银行积极转型开展创新型业务,其资金来源渠道与信贷供给行为因此发生改变,这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银行贷款渠道会产生直接影响。文章首先建立商业银行与中央银行的博弈模型,分析商业银行的转型选择及其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然后选取2002-2012年的数据,采用动态面板估计方法实证检验了银行转型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银行业务转型削弱了银行贷款渠道有效性,转型后银行的信贷供给对公开市场操作更为敏感,对存款准备金率调整不敏感。为了应对这一转变,货币当局未
关键词:
商业银行 同业业务 货币政策 贷款渠道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黄彦琳
随着利率市场化的逐步推进与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商业银行积极转型开展创新型业务,其资金来源渠道与信贷供给行为因此发生改变,这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银行贷款渠道会产生直接影响。文章首先建立商业银行与中央银行的博弈模型,分析商业银行的转型选择及其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然后选取2002-2012年的数据,采用动态面板估计方法实证检验了银行转型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银行业务转型削弱了银行贷款渠道有效性,转型后银行的信贷供给对公开市场操作更为敏感,对存款准备金率调整不敏感。为了应对这一转变,货币当局未
关键词:
商业银行 同业业务 货币政策 贷款渠道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顾海峰 高水文
选取2010—2019年中国123家商业银行年度数据,构建面板回归模型对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对银行贷款质量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对银行贷款质量具有提升作用;相对于国有银行与股份制银行,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对城农商行贷款质量的提升作用更大。流动性错配与贷款集中度在货币政策不确定性与银行贷款质量的关系中承担着中介作用;货币政策不确定性通过影响流动性错配与贷款集中度双重渠道来影响银行贷款质量,“货币政策不确定性—流动性错配/贷款集中度—银行贷款质量”的传导渠道均有效。跨境资本流动对两者关系具有负向调节作用,跨境资本流动规模加大会减弱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对银行贷款质量的提升作用;银行业景气度对两者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银行业景气度提高会加剧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对银行贷款质量的提升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商业银行转型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基于银行贷款渠道的理论及实证研究
货币政策不确定性会影响银行贷款拨备的计提吗?——基于中国147家商业银行的证据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结构与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基于银行贷款渠道的视角
我国货币政策银行贷款渠道传导效率研究——基于银行业结构的古诺模型
货币政策不确定性、银行贷款期限结构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来自银行业的证据
银行甄别机制、货币政策与信贷资源流向
地方国库现金管理与货币政策调控协调问题研究——以许昌市为例
中央银行再次下降利率货币政策坚持适度从紧
政治关系、金融发展与货币政策有效性——基于我国民营上市公司银行贷款视角
从紧货币政策对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业务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