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19)
- 2023(9054)
- 2022(7179)
- 2021(6522)
- 2020(5542)
- 2019(12332)
- 2018(12042)
- 2017(23292)
- 2016(12882)
- 2015(14594)
- 2014(14788)
- 2013(14470)
- 2012(12839)
- 2011(11268)
- 2010(11697)
- 2009(11464)
- 2008(12186)
- 2007(11289)
- 2006(10204)
- 2005(9784)
- 学科
- 企(81501)
- 企业(81501)
- 业(77319)
- 管理(69406)
- 济(53676)
- 经济(53548)
- 财(31175)
- 务(25643)
- 财务(25622)
- 财务管理(25596)
- 企业财务(24504)
- 方法(23824)
- 业经(22889)
- 制(19293)
- 数学(15914)
- 数学方法(15812)
- 体(14758)
- 技术(14656)
- 划(13484)
- 体制(13386)
- 理论(12660)
- 策(12593)
- 企业经济(12574)
- 和(12324)
- 经营(12211)
- 农(11742)
- 中国(11362)
- 技术管理(10907)
- 决策(9850)
- 计划(9374)
- 机构
- 学院(192517)
- 大学(190072)
- 济(81847)
- 管理(81569)
- 经济(80264)
- 理学(68870)
- 理学院(68317)
- 管理学(67764)
- 管理学院(67374)
- 研究(54745)
- 中国(46746)
- 财(46497)
- 京(39042)
- 财经(35503)
- 经(31988)
- 江(31599)
- 科学(27563)
- 财经大学(26216)
- 所(26108)
- 中心(25293)
- 商学(25086)
- 商学院(24877)
- 经济学(24506)
- 北京(24421)
- 州(24235)
- 研究所(22390)
- 经济学院(21937)
- 业大(21530)
- 农(21434)
- 经济管理(20396)
- 基金
- 项目(113756)
- 科学(92358)
- 研究(87564)
- 基金(85153)
- 家(70897)
- 国家(70176)
- 科学基金(63730)
- 社会(58276)
- 社会科(55295)
- 社会科学(55280)
- 基金项目(44648)
- 省(44254)
- 教育(40604)
- 自然(39890)
- 自然科(39008)
- 自然科学(38999)
- 自然科学基金(38415)
- 划(35610)
- 编号(35169)
- 资助(34066)
- 成果(29162)
- 制(28999)
- 部(26316)
- 创(25927)
- 业(25886)
- 重点(24726)
- 创新(24034)
- 性(24010)
- 国家社会(23930)
- 教育部(23888)
- 期刊
- 济(100695)
- 经济(100695)
- 研究(59100)
- 财(45087)
- 中国(39619)
- 管理(39199)
- 科学(22493)
- 学报(21652)
- 融(20940)
- 金融(20940)
- 农(19722)
- 财经(19435)
- 技术(19006)
- 大学(18242)
- 教育(17915)
- 学学(17066)
- 业经(16684)
- 经(16561)
- 财会(15212)
- 经济研究(14467)
- 会计(13128)
- 农业(12411)
- 问题(12149)
- 现代(11340)
- 技术经济(11154)
- 通讯(10420)
- 会通(10400)
- 贸(10180)
- 经济管理(9861)
- 国际(9225)
共检索到3045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李毅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现代企业制度包括企业生存的制度环境,也包括企业运作的微观机制,以及两者之间的相互联系与协调。世界众多成功企业成长的历史表明:并不是有了一个好的制度框架,企业就能自动地、有效地运转。能否发挥制度方面的优势和功效,关键在于企业经营机制的优劣及其运作的有效性。一般来说,制定和建立一套规范企业行为,促进企业生存发展的制度体系相对地比较容易,而要形成一个有效的、充满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甘乾坤
本文认为,企业经营机制就是由企业管理体制决定的企业运作原理,它决定着企业的效率和效益。企业经营机制的模式取决于企业管理体制,最终则取决于经济体制的模式。我国企业的经济机制有两大缺陷;即缺乏利益动力和自我约束力。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就是扬弃产品经济的残缺不全的企业经营机制,用市场经济的健全的企业经营机制加以更新。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实质是使企业真正做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其途径是改革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和分配制度。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应由单一国家所有制和准国家的集体所有制变为国家、企业、职工的共同占有制。分配制度的改革应取消单一僵化的工资分配办法,实行按股本和活劳动分配“纯收入”的“复式”分配政策;其次...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柯敬
关于企业经营机制的认识王柯敬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是国有企业改革的一个关键问题。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论及国有企业改革时指出:“要加强科学管理,探索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和我国国情的企业领导体制和组织管理制度,建立决策、执行和监督体系,形成有效的激励和制约...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缪长江
本文将讨论“换脑筋”、落实《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和动态认识企业经营机制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关于“换脑筋”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关键是要改变人们的传统观念、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抛弃过去惯常的行为方式,即所谓“换脑筋”。一个社会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是经过较长时期的教育学习、生活磨炼和摔打逐渐形成的,加之我们所处的一个超稳态社会经济体制和传统文化氛围的熏陶,所养就的习惯势力惯性很强、积重难返,因此换脑筋绝非易事。譬如对于“人才流失”的认识是贬多于褒。随着三项制度改革的逐步深入,人才市场将得到迅速的发育和成型,人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百鸣
企业经营机制转换中的现代管理方法应用百鸣企业作为市场的主体,深化企业改革,转换经营机制,提高企业素质,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这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中心环节。在企业经营机制转换中,如何运用现代管理办法,加快改革的步伐,促进改革向深层次发展,不断提高...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杨兆勤
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组建建安集团公司杨兆勤临沂地区在建筑行业组建建筑集团公司对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笔者结合临沂地区组建建筑安装集团公司的实践,对转换企业经营机制谈点粗浅的看法。临沂地区有建筑安装企业402个,从业人员达14.7万人,固定资产...
[期刊] 改革
[作者]
李崇业
公司制是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一条途径李崇业我公司的前身是茂名市化工一厂。1991年8月,我们开始企业内部股份制改革,将属下的生活服务公司改组为茂名市华集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显示出强劲的活力和生机。1992年下半年,将整个化工一厂改组为股份制企业。通过4个...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琢
要从宏观与微观结合,以企业与市场关系作为主线,以人为中心、以职工为主体,研究转换企业经营机制。这是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新思路。按照这个新思路,研究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就要研究三个层次的问题: 第一个层次的问题:怎样才能让企业进入市场竞争? 当前,要企业进入市场,在市场竞争中才能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问题,理论界已经取得了共识。问题在于:怎样才能让企业进入市场竞争? 光讲政企分开不能全面解决问题,光讲落实《企业法》不能全面解决问题,光讲破“三铁”也不能全面解决问题。全面解决问题的出路在哪里? 目前国有制大中型企业,多数属于有条件进入市场竞争和全面进入市场竞争的企业。但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蒲海清
文章认为,搞活国营大中型企业的关键是转换企业经营机制。转换企业的经营机制,有助于把企业推向市场,有助于促进和带动经济管理方式的转变,其意义不亚于农村由人民公社向家庭联产责任制的过渡。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当前需要进一步转变观念,下决心转变政府经济管理的职能,制定科学、先进且针对性强的实施方案。实现改革与发展的有机结合。文章还就企业的劳动人事、工资分配和社会保险等三项制度的改革,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见解。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杨亚达 徐虹 汪国银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兰虹
我国在1979—1989年的经济改革中,走的是一条放权让利的路子,选择了承包经营责任制作为搞活国营大中型企业的最主要的经济组织形式,现在仍然是主要形式。但是,实践证明,它并不是一个好的形式,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产权关系模糊,财产约束不硬。目前国营企业产权模糊并不在于人们无法从理论上确认—个产权主体,而在于:—方面,在现实中无法明确国营企业的财产存量和增量的具体产权归属,比如企业用留成利润扩大生产规模的形成的资产。另一方面,目前的各级政府部门实际上无法对国有资产负责,因而使国有资产在客观上处于无人负责的状况。再—方面,国营企业无法真正摆脱行政机关的直接控制,真正实现政企分开,企业无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陈克浩
国有大中型企业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主体。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有大中型企业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诸如“厂长、经理负责制”、“目标管理责任制”、“承包责任制”等等。但是目前仍然举步艰难;大约有三分之一的国有大中型企业长期亏损,回天无术。症结是哪里?从目前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来看,关键就在国有大中型企业的经营机制,使企业无法做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目前最有效的途径是转换企业的经营机制,而实行股份制经济则是转换国有大中型企业经营机制的有效形式。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星字
本文揭示了我国乡镇企业异军突起的奥妙,在于其经营机制比国有企业灵活,因而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当然,有些乡镇企业在政企分开、产权关系等方面也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在进一步改革中继续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但就总体而言,我国乡镇企业自主经营的企业经营机制,及其面向市场经营方面所积累的经验,是可供国有大中型企业借鉴的。同时,二者都需要在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中,注意培养企业精神、学习国外先进的管理理论和方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