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123)
- 2023(12182)
- 2022(9810)
- 2021(8948)
- 2020(7322)
- 2019(16385)
- 2018(16138)
- 2017(30987)
- 2016(16504)
- 2015(18430)
- 2014(18410)
- 2013(18164)
- 2012(16334)
- 2011(14520)
- 2010(14855)
- 2009(14085)
- 2008(13975)
- 2007(12951)
- 2006(11662)
- 2005(10634)
- 学科
- 业(86038)
- 济(69945)
- 经济(69849)
- 企(69096)
- 企业(69096)
- 管理(62164)
- 农(45769)
- 农业(30644)
- 业经(29644)
- 方法(26686)
- 财(23839)
- 中国(18602)
- 数学(18567)
- 数学方法(18405)
- 务(18168)
- 财务(18149)
- 财务管理(18121)
- 企业财务(17103)
- 技术(17098)
- 制(16755)
- 策(14847)
- 理论(14118)
- 划(13747)
- 和(13648)
- 体(13223)
- 地方(12240)
- 贸(12072)
- 贸易(12061)
- 易(11754)
- 环境(11532)
- 机构
- 学院(242410)
- 大学(229806)
- 济(102381)
- 经济(100419)
- 管理(99515)
- 理学(85108)
- 理学院(84396)
- 管理学(83311)
- 管理学院(82880)
- 研究(72112)
- 中国(60966)
- 农(52781)
- 京(47515)
- 财(46932)
- 科学(42223)
- 农业(39985)
- 江(39565)
- 业大(38753)
- 财经(36876)
- 中心(35680)
- 所(35065)
- 经(33314)
- 州(31106)
- 研究所(31075)
- 经济学(29629)
- 经济管理(29481)
- 北京(29004)
- 范(28058)
- 师范(27808)
- 经济学院(26888)
- 基金
- 项目(154663)
- 科学(123875)
- 研究(119850)
- 基金(111730)
- 家(94972)
- 国家(93904)
- 科学基金(83236)
- 社会(78334)
- 社会科(73896)
- 社会科学(73875)
- 省(63877)
- 基金项目(59593)
- 教育(52965)
- 自然(51145)
- 编号(50730)
- 划(50124)
- 自然科(49976)
- 自然科学(49967)
- 自然科学基金(49120)
- 资助(43078)
- 成果(39026)
- 业(37012)
- 创(35961)
- 发(35170)
- 部(33726)
- 重点(33636)
- 课题(33065)
- 创新(32683)
- 制(32679)
- 国家社会(32278)
- 期刊
- 济(127133)
- 经济(127133)
- 研究(67848)
- 农(56389)
- 中国(50564)
- 财(39551)
- 管理(39134)
- 农业(38021)
- 科学(32163)
- 学报(31338)
- 业经(29246)
- 大学(25669)
- 融(24832)
- 金融(24832)
- 技术(24704)
- 学学(24403)
- 教育(23004)
- 业(19936)
- 财经(17781)
- 经济研究(17224)
- 问题(16888)
- 经(15493)
- 技术经济(14803)
- 农村(14450)
- 村(14450)
- 农业经济(14107)
- 世界(12946)
- 现代(12918)
- 财会(12702)
- 版(12675)
共检索到3687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林秀 白云丽 孙明星 徐湘博 何加林
农业绿色生产不仅关乎国家粮食安全、农业农村现代化与人民生计提升,更是整个自然生态与社会经济系统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然而,在分工合作高度发达的今天,农业绿色生产不仅亟待从要素间的匹配这一横向系统进行考量,还需要从不同产业间、农业生产各环节间的纵向衔接进行统筹谋划。本文从系统科学视角重新审视了我国农业绿色生产的重要意义及面临的挑战,并从理念和实践两方面提出了应对措施。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朱俊峰 邓远远
农业生产绿色转型是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措施之一。资本禀赋、外部环境以及农户绿色观念有效的连接、转换和相互支持为农业生产绿色转型创造条件,农业生产托管促进服务型规模经营、“互联网+”与农业的深度融合以及绿色农业技术的长足发展为农业生产绿色转型提供不竭动力。目前,中国农业生产绿色转型仍面临优质劳动力流失、技术推广信任阻碍和绿色农产品消费市场发展滞后等挑战。鉴于此,应扎实开展农业技术嵌入式推广工作,推进农业生产托管绿色化转型,并倡导绿色农产品消费。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才津津 王丹
文章构建了绿色农业生产水平测度指标体系,选取我国31个省份2013—2019年的数据,采用模糊物元模型、空间自相关与障碍因子诊断方法测度绿色农业生产水平。结果表明:中国绿色农业生产水平整体呈波动上升态势;从空间自相关性来看,各省份间绿色农业生产水平表现出强依赖性,但随着时间推移,各省份的发展逐渐具备独立性;影响我国绿色农业生产水平的障碍因子较多,主要包括农药使用量、面源污染与工业废水排放量等因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才津津 王丹
文章构建了绿色农业生产水平测度指标体系,选取我国31个省份2013—2019年的数据,采用模糊物元模型、空间自相关与障碍因子诊断方法测度绿色农业生产水平。结果表明:中国绿色农业生产水平整体呈波动上升态势;从空间自相关性来看,各省份间绿色农业生产水平表现出强依赖性,但随着时间推移,各省份的发展逐渐具备独立性;影响我国绿色农业生产水平的障碍因子较多,主要包括农药使用量、面源污染与工业废水排放量等因素。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严立冬 孟慧君 刘加林 邓远建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关键是农村"两型社会"的建设。本文从农村"两型社会"建设中面临的农业生态资源浪费、农业污染和农民增收等突出问题入手,阐述了绿色农业生态资本运营对促进农村"两型社会"建设的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对绿色农业生态资本运营的涵义与原则、绿色农业生态资本运营机制的构成要素、绿色农业生态资本运营的机理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促进绿色农业生态资本运营的对策思路。
关键词:
两型社会 绿色农业 生态资本化运营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俊辉 曾福生
农业绿色转型发展,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方向,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内容,事关当代人福祉和子孙后代永续发展。以中国传统农业大省湖南为例,目前农业发展稳步向好,为推进农业绿色转型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湖南农业绿色发展仍处在初级阶段,呈现出发展程度低、结构不合理、区域差异大、农业绿色体系转型困难以及支撑农业绿色发展体制机制不完善的问题。在厘清绿色转型发展的关键性问题,提出加强农业绿色发展顶层设计、强化农业绿色发展的科技与人才支撑、构筑农业绿色发展的体系、建立农业绿色发展的多元化投入机制等对策建议,有助于全省农业绿色转型发展,率先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关键词:
乡村振兴 绿色发展 路径探讨 湖南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建华 周瑾 任敏慧
以有机肥和生物农药两类绿色投入品为例,运用内生转换回归模型,实证分析农业生产者绿色生产要素投入行为的收入效应,并运用无条件分位数回归进行异质性分析。研究表明:(1)绿色生产要素投入行为受到内外部因素的影响,不同绿色生产要素的投入行为影响因素有所差异;(2)不同绿色生产要素投入决策条件下农业收入的影响因素有较大差异,新型农业经营类型能够显著提高农业收入;(3)绿色生产要素投入行为具有正向收入效应;(4)有机肥投入随着农业收入的提升,影响程度有逐渐递减趋势,生物农药投入对农业收入的影响程度呈现“倒U”型特征,不同主体类型和地理区域对不同农业收入水平的影响程度存在显著差异。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薛彩霞
基于身份经济学理论,在将引领效应分为带头效应和带动效应的基础上,构建了党员、村干部发挥引领效应的分析框架,利用秦巴山区678户茶农的调查数据,采用泊松回归模型分析了党员、村干部对绿色生产技术的引领效应。研究发现:第一,在浅绿色生产技术和深绿色生产技术采纳中,党员、村干部不仅发挥了带头效应,而且通过“传、帮、带”的方式带动了非政治身份户对绿色生产技术的采纳。第二,党员、村干部在带动非政治身份户采纳绿色生产技术时呈现“差序格局”,优先带动亲属农户,关系密切农户次之,关系疏远农户最后。第三,“传、帮、带”在党员、村干部带动非政治身份户采纳不同绿色生产技术中效果存在差异,即在浅绿色生产技术中,“帮”的效果最优,“传”次之,“带”最差,“传”与“帮”存在显著的交互效应;在深绿色生产技术中,“带”的效果最佳,“帮”次之,“传”最后,“传”与“带”存在显著的交互效应。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胡莉莉 孙晓娟 刘凤楠
采用超效率SBM-GML模型对1990—2020年中国31个省份的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变化指数进行测算,通过农业产值增长率和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效率值将不同省份划分成四个区域,运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探究农业生产用能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和区域异质性,应用面板门槛模型对农业经济增长与农业能源碳排放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表明:(1)1990—2020年中国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呈现缓慢上升趋势,其中技术进步是主要推动力,而技术效率指数增速为负。(2)全国及各区域农业生产用能与农业产出的相关系数均为正值,即生产用能的投入能够明显增加农业产出,但是产出增加的实现程度存在区域异质性。(3)我国农业经济增长和农业能源碳排放之间存在单一门槛效应,在门槛值前,二者正向关系较强;跨过门槛值后,二者正向关系减弱,呈现协调发展态势。据此,提出积极鼓励农业技术进步、全面提高农业技术效率、因地制宜优化农业生产用能结构、差异化选择农业绿色发展道路等政策建议。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胡莉莉 孙晓娟 刘凤楠
采用超效率SBM-GML模型对1990—2020年中国31个省份的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变化指数进行测算,通过农业产值增长率和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效率值将不同省份划分成四个区域,运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探究农业生产用能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和区域异质性,应用面板门槛模型对农业经济增长与农业能源碳排放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表明:(1)1990—2020年中国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呈现缓慢上升趋势,其中技术进步是主要推动力,而技术效率指数增速为负。(2)全国及各区域农业生产用能与农业产出的相关系数均为正值,即生产用能的投入能够明显增加农业产出,但是产出增加的实现程度存在区域异质性。(3)我国农业经济增长和农业能源碳排放之间存在单一门槛效应,在门槛值前,二者正向关系较强;跨过门槛值后,二者正向关系减弱,呈现协调发展态势。据此,提出积极鼓励农业技术进步、全面提高农业技术效率、因地制宜优化农业生产用能结构、差异化选择农业绿色发展道路等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宁柯 张瑞 章胜勇 何玉成
[目的]探究农户参与土地托管如何影响农业生产效率,以及绿色技术采纳行为如何在土地托管和生产效率间起作用,从而对有关土地托管研究的理论给予补充。[方法]以河南省305个农户数据为基础,运用DEA模型、倾向得分匹配法及中介效应检验研究了土地托管、绿色技术采纳行为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效果。[结果]研究结果:(1)土地托管比未托管农户农业生产效率平均高0.287,土地托管能有效提升农户的农业生产效率;(2)绿色技术采纳行为在土地托管对农业生产效率影响中起明显的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比48.39%;(3)土地托管加剧了农户内部生产效率差异,土地规模和兼业化的差异是导致农业生产效率不同的主要原因。[结论]政府实施推广、补贴等政策应向土地托管倾斜,提升农户绿色技术采纳意愿,更好的发挥土地托管带动小农户提高效率,保障粮食安全问题,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张春梅 王晨
财政补贴作为国家普惠性支农政策,对农民生产效率的提升起着重要作用。本文运用SBM-Undesirable模型测度2003年-2017年绿色粮食生产效率,得出绿色粮食生产效率15年间稳中有进。继而建立计量模型,运用Tobit模型检验绿色粮食生产效率与各项补贴政策作用关系,测量结果表明农业支持保护补贴与生产效率显著正相关,因该补贴在绿色生产准则限制下激励了农户绿色投入,强化了农户绿色生产行为转变;而农机具购置补贴与生产效率不显著负相关,原因为该补贴缺乏对常规农业与绿色农业进行区分,对农户绿色种植行为激励不足。据此提出政府应当优化补贴结构、加大补贴力度、规范补贴机制、强化绩效管理等政策建议,以此提高绿色农业生产效率,促进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绿色粮食 生产效率 补贴政策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邢志伟
文章诠释了企业绿色转型发展的内涵,分析了中国企业绿色转型发展的紧迫性,最后,针对我国企业绿色转型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推动企业绿色转型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企业 绿色转型 紧迫性 对策建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郑军 赵维娜
【目的】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背景下,鼓励和发展农业保险对中国推动绿色农业生产、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以及推进乡村振兴建设有重要作用。【方法】首先,尝试构建包含农业保险、农业技术进步和绿色农业生产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研究框架,理论分析农业保险对绿色农业生产的作用渠道;其次,基于2011—2021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通过熵权法构建绿色农业生产水平指数,采用混合回归、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及两阶段最小二乘法,实证考察农业保险通过促进农业技术进步对绿色农业生产的作用效果。【结果】研究发现:(1)农业保险促进农业技术进步是推动绿色农业生产的重要机制;农业保险的保障性能够分散农业面临的风险,优化技术类要素投入,淘汰高污染和高排放的传统型技术,产生替代效应;农业保险的政策性通过财政补贴激励农户缴费参保,提高农户种植农作物的积极性,推动农业规模化和机械化,产生同群效应;(2)农业保险通过促进农业技术进步对绿色农业生产的影响效果,会因各省份的技术发展程度不同而表现出明显差异。相比于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较低区域,农业保险通过促进农业技术进步对绿色农业生产的作用效果在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较高区域更好;相比于农用机械总动力较高地区,农业保险通过促进农业技术进步对绿色农业生产的作用效果在农用机械总动力较低地区更好。【结论】农业保险的替代效应和同群效应激励农户采用绿色低碳生产技术,助力农业绿色化生产。本文提出了政府机构当好引路人、拓宽和优化多方主体参与绿色农业发展、加强农户的专业科技培训等政策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严先锋 王辉 黄靖
以统筹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与农业发展为核心,通过建立超效率SBM-NS-Overall模型对中国2001—2014年农业绿色发展给出科学的识别,在此基础上研究农业绿色转型干预机制。结果显示,21世纪以来中国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得到快速发展,但当前仍处在较低水平;在地方层面,西南宁青藏以及东部京津沪优势显著。对于农业绿色转型的干预,政策可以考虑在减缓公共投入扩张速度、提升农产品价格、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推进城镇化进程和开放农产品进口限额等方面作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