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126)
- 2023(4932)
- 2022(4303)
- 2021(4167)
- 2020(3453)
- 2019(7854)
- 2018(7830)
- 2017(14564)
- 2016(8648)
- 2015(9658)
- 2014(9782)
- 2013(9378)
- 2012(8804)
- 2011(8112)
- 2010(8721)
- 2009(7847)
- 2008(7861)
- 2007(7279)
- 2006(6609)
- 2005(6084)
- 学科
- 济(24306)
- 经济(24279)
- 管理(24041)
- 业(20344)
- 企(16758)
- 企业(16758)
- 教育(9770)
- 中国(9536)
- 农(8777)
- 财(8599)
- 策(8107)
- 制(8032)
- 方法(7968)
- 数学(6403)
- 理论(6318)
- 数学方法(6240)
- 研究(5952)
- 学(5880)
- 及其(5856)
- 贸(5778)
- 贸易(5775)
- 业经(5656)
- 易(5628)
- 银(5563)
- 银行(5554)
- 政策(5447)
- 农业(5380)
- 行(5330)
- 度(5245)
- 制度(5242)
- 机构
- 大学(119056)
- 学院(113767)
- 济(44475)
- 经济(43092)
- 研究(42019)
- 管理(41933)
- 理学(34996)
- 理学院(34570)
- 管理学(33886)
- 管理学院(33639)
- 中国(30511)
- 京(25448)
- 财(23771)
- 科学(22485)
- 所(20483)
- 江(19866)
- 范(18852)
- 师范(18748)
- 中心(18508)
- 研究所(18054)
- 财经(17193)
- 北京(16752)
- 农(16444)
- 经(15535)
- 院(15478)
- 州(15452)
- 师范大学(14605)
- 教育(14495)
- 业大(14485)
- 经济学(12654)
- 基金
- 项目(67558)
- 研究(55763)
- 科学(52737)
- 基金(46103)
- 家(38093)
- 国家(37693)
- 科学基金(32310)
- 社会(32293)
- 社会科(30448)
- 社会科学(30440)
- 教育(28617)
- 省(26750)
- 编号(25048)
- 成果(23833)
- 基金项目(23100)
- 划(22752)
- 自然(19940)
- 资助(19689)
- 自然科(19438)
- 自然科学(19431)
- 自然科学基金(19100)
- 课题(18735)
- 年(15902)
- 部(15662)
- 项目编号(15345)
- 性(15234)
- 重点(15108)
- 发(14502)
- 大学(14303)
- 创(14110)
共检索到1924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王立科
战后60多年来,英国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特别是在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英国高等教育实现了从精英向大众的转变,目前正快速向普及化迈进。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入学机会不公的现象,改革招生政策,实现高等教育机会平等一直是这一时期的主旋律。招生政策变革经历了三个阶段,代表性的政策文件分别是《罗宾斯报告》、《迪英尔报告》和《2004年高等教育法》,变革的焦点集中在入学途径、入学公平和财政资助。
关键词:
英国 高校招生政策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陈莉
美国精英大学积极倡导并主动探索招生与人才培养模式变革,在多方力量博弈中推动高等教育肯定性行动计划的发展,促进了社会公平。在这一过程中美国精英大学形成了"杂食主义"精英教育观念,创新发展以多元化为资源的入学后教育,提高了教育质量。美国精英大学参与肯定性行动计划的经验对我国重点大学执行面向农村和贫困地区专项招生政策的启示是:对社会弱势群体的补偿性招生既是推动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也可以成为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动力和资源,大学教育的自主创新是实现精英教育与社会公平相互促进的有效途径。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徐来群
哈佛大学的无障碍招生政策是一个政策组合,主要包括"两不一需"的录取资助政策、待审程序政策和高度量化和高度个性化政策等。实施这些政策组合的目的是使所有符合条件的申请者都能无障碍地进入哈佛大学。无障碍招生政策对我国大学的招生特别是单独招生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哈佛大学 无障碍 精英 招生政策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张雷生
"招生专员制"为改变当前韩国教育存在的应试教育、课外辅导教育盛行等弊端,扩大学校招生自主权、拓展学生潜能、选拔优秀人才提供了可能性。"招生专员制"的推广实施,对中小学阶段教育教学方向和内容的调整也产生了影响,并推动了新生入学后学生事务管理工作模式的改变。"招生专员制"改革的重点为:强化过程环节监控;提升制度公信力;保障专职招生人员的稳定性和专业性;减少或杜绝大学招生录取中各种人为因素的干扰。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姜华 方水凤 李海雄
美国精英高校的招生制度十分复杂,与我国招生制度差异甚大。从招生标准上看,非常多元而且有层次之分,从录取方式上看有提前录取与常规录取。提前录取既受到精英高校的青睐,也受到学者的批评。精英高校招生行为受其价值取向的指导,通过多样化的招生评价标准和二元化的录取方式选拔具有学术潜质、领导能力、挑战精神并充分利用资源的申请人,为社会培养精英。美国精英高校的招生是多方主体博弈的过程,在各方激烈的竞争中,有些问题开始出现,例如:教育不公平、招生标准的负面导向作用。这些都促使美国精英高校不断尝试改进招生制度。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谌姿
高等教育后大众化时期,高中后学生求学目的的开放化、高等学校培养目标的多元化、社会单位用人需求的多样化呼唤高等学校招生改革。我国高等学校招生制度面临高考标准、管理体制、录取机制、改革程序、监督评价等诸多困境,亟需建立分类考试、分类招生的高招模式,推行考、招、管三权分立的管理体制,构建高校为主、多方参与的录取机制,规划循序渐进、分层推进的改革步骤,共建公开透明、多元评价的监督体系。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后大众化 招生制度 分类招生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魏玉亭 宋向楠 高长完
"一考定终身"的高考特征助长了课外辅导市场的繁荣,更衍生了学生和家庭负担过重等一系列深层次问题。因此,韩国教育部不断深化高校入学制度改革,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多元化评价学生。在此过程中,政府还持续优化制度、人力、实践和意识驱动策略,基于此,以"学生簿综合招生"为主的自主招生制度逐步得到推广。尽管该政策推行后暴露出教育公平问题依旧堪忧、大学获得"伪自主权"、学生和家长负担依然沉重等问题,但是此项政策有利于优化高校招生制度体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宋佳
2013年10月31日至11月1日,"高等学校招生政策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此次会议由国际教育学院联盟主办,联盟轮值主席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委托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承办。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教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郑若玲
入学机会公平一直是美国高校招生改革的热点,2006年美国高校乃至政治领域进行的三项影响较大的改革均致力于此。本文主要介绍了美国政府在高教入学机会平等方面进行的改革:一是取消提前招生计划。二是密西根州对废除《平权法案》的所谓"2号提案"进行表决。三是一些一流大学为吸引更多优秀的低收入家庭子女入学而进行的以奖学金取代贷款的改革。
关键词:
高等教育机会 高校招生政策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刘瑞明 焦豪 石阳 毛宇
中国的高等院校招生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明显的"本地偏好",为解决由此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教育部在2008年出台了一项强力的"均等化"政策,要求"部属高校"将本地招生比例逐步降低至30%以下。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准实验"来观察中国高校中存在的本地偏好及其后果。本文首次利用中国2005—2015年1189所高等院校的面板数据和双重差分方法,分析"均等化"对高校生源质量的政策效应。研究发现:"均等化"使得"部属高校"的招生分数大幅提升,有力地推动了所在高校的生源质量,并且,这种生源质量提升效应在本省和外省均显著存在。进一步的机制检验表明,"均等化"政策实施后,部属高校调整了招生策略,将更多的招生指标分配给了外地省份,尤其是那些高分省份,从而产生了"双重结构优化效应"。在进行大量的稳健性检验后,上述结论依然成立。这意味着,"均等化"政策带来了明显的招生名额优化配置效应。根据本文的发现,中国的高等院校"均等化"是保障未来教育质量提升和教育机会公平的一个重要举措。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龙根 张榕
在对我国高校自主招生的元政策、政策发展历程和实践解读的基础上,从高校办学自主权的角度出发,分析自主招生中自主选拔录取政策的执行现状、问题及其执行偏差的原因,借鉴国外自主招生经验,对改进我国高校自主招生的理念和策略进行多元思考。
关键词:
高校 自主招生 招生政策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荀振芳 汪庆华
自主选拔录取作为一种场域,在我国呈现了一种精英角逐的典型特征。一方面,自主招生表现为对学业成绩突出、综合素质优秀的精英人才的选拔,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也呈现出受众群体城市化、优势家庭阶层传递的显著事实,表现为对"精英"的选拔出现了异化与制度偏好。本研究以北京某高校为例,对自主招生场域的"精英化"表征进行了揭示与剖析,并对其导致的教育公平问题以及自主招生制度的探索与改革进行了深入思考。
关键词:
自主招生 精英 场域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夏人青
英国的国际教育在战后经历了三个发展时期,每个时期英国的国际教育政策都具有明确的战略发展重心,其基本趋势是从扩大政治影响转向教育服务贸易。2004年英国再次制定未来十年的国际教育发展战略。
关键词:
英国 国际教育 政策 服务贸易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焦扣云 章建华
随着我国民办高等教育迅猛发展,生源竞争已日趋白热化,生源问题成为了各民办高校生存的关键问题。面临生源危机,各民办高校均把招生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如何面对挑战,在新时期摸索一套适合现代民办高校办学实际的招生模式,是当前各民办高校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关键词:
民办高校 招生现状 对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孙伟
高校招生评价制度包括招生政策、选拔形式、入学考试、招生方式等方面。本文试就英国、美国的高校招生评价制度的基本内容和制度特点进行分析、比较研究,并从中得出对我国高校招生评价制度改革与完善的启示之处。
关键词:
高校 招生评价制度 英国 美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