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988)
- 2023(5773)
- 2022(4636)
- 2021(4467)
- 2020(3623)
- 2019(8336)
- 2018(8180)
- 2017(15222)
- 2016(8063)
- 2015(9176)
- 2014(9139)
- 2013(8934)
- 2012(7945)
- 2011(6989)
- 2010(7063)
- 2009(6668)
- 2008(6972)
- 2007(6729)
- 2006(6014)
- 2005(5033)
- 学科
- 管理(34530)
- 济(26431)
- 业(26317)
- 经济(26284)
- 企(25714)
- 企业(25714)
- 财(11968)
- 方法(10097)
- 业经(9997)
- 中国(9859)
- 农(8764)
- 理论(8501)
- 务(8234)
- 和(8214)
- 财务(8198)
- 财务管理(8181)
- 企业财务(7740)
- 制(7619)
- 策(6380)
- 划(6349)
- 地方(6318)
- 银(5661)
- 银行(5661)
- 数学(5429)
- 数学方法(5383)
- 农业(5365)
- 人事(5337)
- 人事管理(5336)
- 行(5237)
- 企业经济(5057)
- 机构
- 学院(104399)
- 大学(104044)
- 管理(44552)
- 济(38625)
- 经济(37471)
- 理学(35789)
- 理学院(35387)
- 管理学(35008)
- 管理学院(34746)
- 研究(31003)
- 中国(27151)
- 财(23107)
- 京(22576)
- 江(18103)
- 科学(16940)
- 财经(16587)
- 中心(16349)
- 经(14990)
- 州(14593)
- 范(14381)
- 师范(14294)
- 北京(14128)
- 所(13972)
- 财经大学(12347)
- 农(12294)
- 研究所(12037)
- 业大(11999)
- 省(11563)
- 院(11410)
- 商学(11301)
- 基金
- 项目(64143)
- 研究(52782)
- 科学(50889)
- 基金(45073)
- 家(37400)
- 国家(36975)
- 社会(34621)
- 科学基金(32849)
- 社会科(31500)
- 社会科学(31486)
- 省(25296)
- 教育(24837)
- 基金项目(23953)
- 编号(22993)
- 划(20813)
- 成果(19805)
- 自然(19162)
- 自然科(18684)
- 自然科学(18683)
- 自然科学基金(18364)
- 资助(16796)
- 课题(15926)
- 项目编号(14433)
- 部(14401)
- 重点(14131)
- 年(13752)
- 制(13749)
- 创(13600)
- 性(13567)
- 国家社会(13383)
共检索到176969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罗来武 雷蔚
本文从管理学视角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问题是建设能够促使社会和谐运行的机制。这种机制必须具有三种功能:其一,在事前,社会内部的结构与运行含有内在的稳定因素,能够预防诸多不和谐和不稳定事项的发生;其二,在事中,社会能够自我调节大部分不和谐现象与矛盾,即耗散结构理论所说的具有自组织功能;其三,在事后,当面对重大不和谐问题时,社会管理和调控部门能够有效地整合社会各部分和各种力量,发挥调节与矫治作用.使社会始终能够回到良好运行的状态或保持动态平衡。
关键词:
管理学 和谐社会 机制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叶文虎 万劲波
环境—社会系统的三元结构是指人、社会和自然三元,可持续发展取决于对这三元运动机制的协调。从环境—社会系统的视角看,可持续发展是指通过三种生产的和谐运行与环境—社会系统的稳定演进,获得"经济-社会-环境"整体的高效益。人类社会发展的两大基本矛盾是资源生产的矛盾和资源配置的矛盾,因此,建设和谐社会的关键在于:在争取"人-社会-自然"和谐演进的前提下,处理好人与社会、人与自然、自然与社会以及自然的、社会的方方面面的"关系"。
关键词:
环境—社会系统 三元结构 和谐社会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薛建鹏
党内民主是党基于自身的性质、任务和宗旨,依据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原则,对党的组织、体制和过程所作出的民主的制度规定以及由此所形成的党内政治生活,是民主政治的产物。实现民主是党的历史使命,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党内民主是实现人民民主的先导,是实现党内和谐的基础。构建和谐社会,必须积极发展党内民主,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以增进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
关键词:
党内民主 党的生命 和谐社会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冯文全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德育与社会的和谐共生。市场经济的本质奠定了二者和谐共生的客观前提,德育与社会和谐共生不仅具有历史必然性、可能性、静态性和动态性,而且由于市场经济的一般价值取向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殊价值取向,德育与社会的和谐共生还有着更加深刻的制度保障与经济伦理根源。为了实现德育与社会的和谐共生,必须进行德育观念、德育目标、德育内容与德育方法的全面创新。
关键词:
和谐社会 德育 和谐共生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刘博逸 夏洪胜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是党的执政理念和治国理念的一次重大飞跃。从信用的视角探索和谐社会的建设,拓展了“和谐”与“信用”的内涵,有利于加强信用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通过建立健全信用立法和信用管理,进一步完善政府、企业、个人等信用建设,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
关键词:
信用 和谐社会 建设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田建国
和谐社会视野中的和谐大学建设,更加注重教育的人文性、协调性、持续性、多样性。树立以人为本理念、崇尚学术理念、服务社会理念、持续发展理念、面向世界理念、引领社会理念。坚持人的协调发展,提升全面发展的认识能力,弘扬团结合作的优秀传统文化,创造和谐稳定的校园环境。
关键词:
和谐大学 以人为本 协调发展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汤美莲
建设和谐社会的目的是实现和谐消费,实现和谐消费的前提之一是经济和谐增长。经济和谐增长使人们的消费目标由温饱走向小康,消费方式由封闭走向开放。经济增长的不和谐也会导致消费的不和谐,建设和谐社会、实现和谐消费一定要保持经济的和谐增长。
关键词:
和谐社会 和谐经济 和谐消费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叶晓东
作为城市发展的一种全新理念,城市经营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受到城市管理者的高度重视并将其付诸于实践。如今.建设和谐社会已成为全国上下的共识,而和谐社会的核心和灵魂就在于以人为本!它要求我们把人民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人民在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当前为征地、旧城改造拆迁纠纷引发的农民、市民们集体上访等群体性事件,无疑与构建和谐社会要求极不相称,如得不到有效遏制,它必将化作一把高悬在和谐社会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随时都将砍掉社会的和谐。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茂祥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已成当前国际社会的共识。文章对如何提高企业社会责任综合管理水平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企业应积极树立社会责任意识,建立起完整的企业社会责任闭环管理体系。社会各界要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引导和推动企业加强社会责任工作。此外,在对和谐社会内涵介绍的基础上,探讨了企业社会责任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关系,阐述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在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及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关键词:
企业社会责任 管理 和谐社会 关系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尹世杰
“中消协”2007年的年主题是“消费和谐”,这一主题具有重要的意义。3月10日,湖南师大商学院和本刊编辑部在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联合举办了一次“消费和谐”的理论研讨会,50多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这里选登部分发言与论文。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徐兵
和谐社会的建设离不开高校人才的建设,这是中央对新时期高校学生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新课题,也是高校党团组织的中心任务。因此围绕这一任务,分析学生干部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对学生干部队伍的自身建设和制度建设的对策,这对于高校校园的和谐稳定,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和谐社会 学生干部 队伍建设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传江 董延芳
我国的乡城劳动力迁移呈现特殊的二阶段“中国路径”,导致发展经济学的命题和经典理论无法对此做出充分解释,特殊的乡城劳动力迁移现状使我们必须重视农民工的市民化。本文提出了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的度量方法,并利用2005年3月进行的武汉市进城农民工情况调查对此进行了实证,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加快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以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建议。
关键词:
乡城劳动力迁移 农民工市民化 市民化进程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铁明太
当前,统筹城乡发展对建设和谐社会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本文分析了当前统筹城乡发展进程当中所存在的矛盾,提出了围绕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统筹城乡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和谐社会 统筹 城乡发展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孙文
利益相关者理论是现代公司治理理论的核心,它涉及公司内部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和谐、公司与外部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和谐。构建和谐社会的本质就是协调好社会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和谐社会建设的关键在于通过正式的和非正式的制度建设协调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加强和改善公司治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此外,还要注意利益相关者之间存在的动态性和风险累积性特征。
关键词:
公司治理 和谐社会 利益相关者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