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56)
- 2023(10420)
- 2022(8823)
- 2021(8408)
- 2020(7076)
- 2019(16262)
- 2018(16745)
- 2017(30269)
- 2016(17344)
- 2015(19474)
- 2014(20084)
- 2013(19304)
- 2012(17846)
- 2011(16122)
- 2010(16715)
- 2009(15975)
- 2008(16642)
- 2007(15398)
- 2006(14171)
- 2005(13025)
- 学科
- 管理(61956)
- 济(57457)
- 经济(57358)
- 业(49140)
- 企(44854)
- 企业(44854)
- 财(23272)
- 制(21525)
- 方法(18936)
- 中国(18737)
- 农(16636)
- 业经(15844)
- 学(14748)
- 务(14628)
- 财务(14570)
- 财务管理(14519)
- 体(14305)
- 数学(14062)
- 企业财务(13713)
- 数学方法(13705)
- 理论(13703)
- 银(13009)
- 银行(12990)
- 行(12229)
- 体制(11947)
- 地方(11702)
- 划(11408)
- 融(10988)
- 金融(10985)
- 策(10974)
- 机构
- 大学(234164)
- 学院(233876)
- 管理(85255)
- 济(84578)
- 经济(81989)
- 研究(79982)
- 理学(68670)
- 理学院(67748)
- 中国(66619)
- 管理学(66414)
- 管理学院(65921)
- 京(53551)
- 财(49875)
- 科学(48132)
- 江(42062)
- 所(41216)
- 中心(38186)
- 农(37024)
- 研究所(35905)
- 财经(35541)
- 北京(34430)
- 州(33157)
- 范(32994)
- 师范(32657)
- 经(31826)
- 业大(31704)
- 省(30141)
- 院(29752)
- 农业(28489)
- 技术(28046)
- 基金
- 项目(137530)
- 科学(106065)
- 研究(105626)
- 基金(95070)
- 家(82339)
- 国家(81529)
- 科学基金(69020)
- 社会(63008)
- 社会科(59209)
- 社会科学(59191)
- 省(54671)
- 教育(50950)
- 基金项目(49153)
- 划(46145)
- 编号(45709)
- 自然(43589)
- 自然科(42450)
- 自然科学(42440)
- 自然科学基金(41667)
- 成果(40486)
- 资助(38877)
- 课题(33785)
- 重点(31382)
- 制(30331)
- 部(30247)
- 发(28518)
- 性(28006)
- 创(27929)
- 年(27790)
- 项目编号(27556)
- 期刊
- 济(114356)
- 经济(114356)
- 研究(77839)
- 中国(68401)
- 财(45442)
- 教育(40749)
- 管理(38717)
- 学报(35390)
- 农(34786)
- 科学(32901)
- 大学(27576)
- 融(26351)
- 金融(26351)
- 学学(24690)
- 技术(23638)
- 农业(22455)
- 财经(18710)
- 业经(17666)
- 图书(16441)
- 经(16244)
- 经济研究(15407)
- 问题(13788)
- 业(13408)
- 会计(13084)
- 财会(12916)
- 书馆(12409)
- 图书馆(12409)
- 职业(12292)
- 版(12252)
- 现代(11683)
共检索到4040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单皓
深圳近年在二次开发机制创新中使用了面向土地权益主体的发展控制政策,疏解了土地集中储备环节出现的障碍,但是与既有土地使用权和规划制度产生矛盾,也影响土地利用管理规则的稳定性。如何解决其中的矛盾对于创新成果的制度性转变非常关键。在国有土地使用权制度下,随着土地权益从集中向个体转移,土地利用管理将面临新的要求。以此为背景,探讨了规划对土地利用改变全过程进行规划控制的意义和理论上的可能性,以及相应规划权力与机制的调整。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单皓
深圳近年在二次开发机制创新中使用了面向土地权益主体的发展控制政策,疏解了土地集中储备环节出现的障碍,但是与既有土地使用权和规划制度产生矛盾,也影响土地利用管理规则的稳定性。如何解决其中的矛盾对于创新成果的制度性转变非常关键。在国有土地使用权制度下,随着土地权益从集中向个体转移,土地利用管理将面临新的要求。以此为背景,探讨了规划对土地利用改变全过程进行规划控制的意义和理论上的可能性,以及相应规划权力与机制的调整。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陈怡芳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对于未来一个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走向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谋划,部署深化各领域改革。其中,土地管理制度的改革,必将对我国未来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产生深远影响。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严金明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若干重大问题,其中涉及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内容归纳起来主要包括五大方面:一是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二是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三是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四是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五是赋予农民更多土地财产权利。为了更好地落实全会决定,必须消除现行制度性障碍,进一步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瞿志印 陈江强
文章认为我国农村制度存在的缺陷主要有限制土地流转、集体所有者主体缺位、土地承包权仍是动态的、农户使用土地没有物权、城乡土地制度不统一等,并对应地提出了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管理制度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土地制度改革 城乡统一 关键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周诚
与年轻的中国土地管理事业相依相随,《中国土地》走过20个年头。这20年,应唤起我们对历史和未来深深的思考。过去的20年,一幕幕惊天动地的变革,将土地的活力唤醒,曾经贫瘠饥饿的中国土地富饶起来了,美丽起来了。谁创造了这一切,谁是变革的发起者?走进20年,你会发现,答案不是哪个人,而是伟大的改革开放事业,激发了人们对美好未来的热望,催生出一股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的力量。于是,冲破旧体制“禁区”的理论勇气和实践需要形成了强大的合力,有了上海、深圳土地有偿使用的大胆实践,而在非沿海城市中,最早开征土地使用费的是辽宁省抚顺市,开征起因是主管副市长听了中央党校易之教授关于社会主义地租仍然存在、城市土地理应有...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叶剑平
根据统计数据,2014年我国的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4.77%,有将近7.5亿人生活在城镇。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我国正处于城镇化的加速发展阶段。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强调,"城镇化是解决城乡差距的根本途径,也是最大的内需所在。"但在现行的土地管理制度下,土地资源的利用无论是在规模还是效率上,都难以与城镇化发展的质量相匹配,土地制度改革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所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胡存智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若干重大问题进行了研究部署,绘就了全面深化改革的路线图,发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动员令。土地制度是决定经济社会全局的基础性制度,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特别是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是当前面临的重大课题,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良悦
中国土地利用管理上存在着制度上的矛盾,导致土地管理制度的困境,形成改革意愿与实际结果的严重偏差。农地非农化和土地开发中利益结构的扭曲是其主要症结,诱使了农地的快速消失和土地的粗放利用。利益结构的调整是消除土地利用管理困境的基本思路,财产税的全面实施与土地发展权的确认是其解决的主要工具。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马克伟
论我国土地管理制度的改革原国家土地管理局副局长马克伟我国土地管理制度,从80年代初以来,在三次政府机构的改革中,从无到有,逐步发展,已初步建成了一个基本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土地管理制度。首先在1982年国务院机构改革中,从基本不管,到责成部门管...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万茂
从介绍中国土地管理制度的现状,包括已经建立的有关土地管理的各项制度及其功能定位着手,论述现行土地管理制度执行效果及其存在问题并分析成因,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土地管理制度的改革取向和发展趋势提出个人的见解、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
中国 土地管理 制度 改革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高洁 廖长林
英、美、法等国实施的土地发展权制度在不改变土地所有权归属的前提下,将土地发展权独立分离出来,通过土地发展权的市场交易来实现城乡规划和土地用途管制,并以此来平衡不同用途管制之间的土地各方的利益关系,较好地保护了耕地和农民的土地权益,合理配置了土地资源,为我国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文章认为,我国应开展土地发展权制度试点,按照土地作为农民集体的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宪法原则,保障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把土地发展权制度作为实施城乡规划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的有效途径。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姜海 陈乐宾 孙欣
在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和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背景下,如何完善现行土地利用计划管理制度成为热议问题。本文在总体评价当前土地利用计划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分析了新发展格局下土地利用计划管理的新定位,提出了相关完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吴燕
土地利用规划是国土资源管理各项工作开展的引领者,也是体现土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思路的最直接载体,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思路和实施管理方式,影响着城市土地开发利用的总体思路和施策理念。上海市现行土地利用规划获批以来,土地管理面临的资源环境紧约束、国土生态空间保护压力大、土地利用方式转型等多重挑战的形势越来越严峻。为此,上海市以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为契机,将推进国土资源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优化土地要素配置、优化用地结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吴燕
土地利用规划是国土资源管理各项工作开展的引领者,也是体现土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思路的最直接载体,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思路和实施管理方式,影响着城市土地开发利用的总体思路和施策理念。上海市现行土地利用规划获批以来,土地管理面临的资源环境紧约束、国土生态空间保护压力大、土地利用方式转型等多重挑战的形势越来越严峻。为此,上海市以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为契机,将推进国土资源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优化土地要素配置、优化用地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