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64)
2023(9152)
2022(7741)
2021(7430)
2020(6358)
2019(14770)
2018(15242)
2017(28496)
2016(15413)
2015(17190)
2014(16790)
2013(16072)
2012(13848)
2011(12424)
2010(12949)
2009(12371)
2008(11983)
2007(10464)
2006(9421)
2005(8476)
作者
(39425)
(32465)
(32355)
(31089)
(20903)
(15169)
(14916)
(12500)
(12203)
(11665)
(11094)
(10992)
(10319)
(10250)
(9953)
(9810)
(9682)
(9663)
(9429)
(9279)
(8058)
(7926)
(7798)
(7399)
(7325)
(7321)
(7210)
(7198)
(6638)
(6346)
学科
管理(53616)
(52207)
经济(52141)
(45580)
(39077)
企业(39077)
方法(24589)
数学(20974)
数学方法(20422)
(18358)
(15646)
中国(14985)
(13485)
业经(13419)
理论(11846)
(10392)
银行(10390)
(10065)
财务(10006)
财务管理(9973)
(9891)
(9844)
(9844)
(9819)
贸易(9812)
工作(9810)
(9563)
(9486)
(9440)
技术(9417)
机构
学院(196894)
大学(195762)
管理(82522)
(75486)
经济(73435)
理学(68831)
理学院(68175)
管理学(66883)
管理学院(66467)
研究(59873)
中国(49518)
(41770)
(40545)
科学(34980)
(31367)
财经(29510)
中心(29128)
(28819)
(26716)
北京(26378)
(25923)
师范(25713)
研究所(25503)
(25442)
(24828)
业大(24652)
技术(22356)
(21966)
财经大学(21759)
经济学(21590)
基金
项目(126168)
科学(99632)
研究(97084)
基金(89718)
(76584)
国家(75957)
科学基金(66548)
社会(60258)
社会科(57178)
社会科学(57161)
(50031)
基金项目(46343)
教育(46171)
编号(42436)
自然(41921)
(41337)
自然科(41005)
自然科学(41000)
自然科学基金(40240)
资助(37059)
成果(35536)
课题(28534)
重点(27925)
(27112)
项目编号(27107)
(27048)
(26213)
创新(25203)
国家社会(24389)
(24227)
期刊
(90242)
经济(90242)
研究(59863)
中国(46038)
管理(34979)
(34516)
教育(28943)
学报(23949)
科学(23908)
(22125)
技术(20679)
(19954)
金融(19954)
大学(19334)
学学(17359)
图书(15950)
业经(15369)
经济研究(14645)
农业(14551)
财经(14386)
(12499)
书馆(11126)
图书馆(11126)
统计(10424)
问题(10131)
理论(9830)
(9819)
技术经济(9739)
(9491)
商业(9470)
共检索到3123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军  
人类社会工业化进程中发生的科学革命和启蒙运动促进了知识的迅速增长和广泛应用,从而为生产变革和社会变革奠定了基础。人们在追求知识严谨性的过程中形成的制度体系迫使工业社会的科学技术走上了摹仿的道路。与此同时,人们也按照这种科学精神去建构社会,并通过管理型政府去实现社会治理。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知识获取的成本变得极其低廉,知识的广泛共享已经不再是一件难事。然而,在工业社会的制度框架下,人们拥有越来越多的知识,却陷入到越来越大的困惑当中。随着人类社会后工业化进程的开启,基于知识共享之上的创造性科学技术正在兴起,它们对人类社会的生产、交往和思维方式的冲击激发了人们对政府模式变革的强烈呼吁,并且创造性科学技...
[期刊] 求索  [作者] 刘险峰  
以政府规制为主要特征的产业节能管理模式经历了计划管理、立法管理和综合管理三个发展阶段,促进了产业部门节能目标的实现,也面临着节能效率与经济效率难以同时提升的效率困境。政府规制模式中存在的管理目标冲突、管理行为冲突和政策工具冲突是产生效率困境的重要原因。多元治理模式以管理主体多元化、管理机制多维化、管理工具多样化和节能行为内生化为基本特征,是降低政府规制模式管理冲突风险和实现节能与经济双效率提升的创新型制度安排。
[期刊] 改革  [作者] 贾海薇  
改革开放30多年,广东省县乡政府管理模式不断变革,在探索中实践着治理理论的精神价值。在县乡区域管理的现实情境中,促进与制约县乡政府管理模式变革的动力与阻力反复博弈,使得广东省县乡政府走出了一条颇具特色的创新之路,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与政府转型方面积累了一些宝贵经验。虽然未来的变革仍然面临一系列的困境与难题,但是现有的路径会对未来产生深远影响,现有的经验会对全国的政府改革产生良好的启示作用。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苑莹  许章塬  杨培贤  陈燊  
健康管理服务行业依托健康而存在,中国政府及相关主管部门针对健康发布的政策,对健康管理服务行业产生重要影响。但作为新兴“互联网+”行业,存在各方面的发展阻碍。文章通过对“互联网+医疗”服务模式之下的健康管理服务做出分析与建议,从而助力于健康管理服务行业良好市场环境的营造,促进行业快速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程洪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刘宝存  张金明  
知识生产模式和以高深知识生产与应用为核心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存在着密切联系。以知识生产模式转型为分析视角探索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发展与变革,由此发现知识生产模式1背景下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以研究者为核心培养目标,培养过程以制度化学科为中心,培养主体仅限于大学内部,学术共同体决定培养质量标准。知识生产模式由模式1向模式2的转变引发了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变革,研究生培养目标强调应用属性,培养过程中跨学科特点突出,多部门协同培养研究生,利益相关者参与制定培养质量标准。知识生产模式3的出现再次引发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变革:研究生培养目标走向多元化;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渗透超学科教育理念;不同培养主体间注重合作与交流;公民社会参与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胡贵安  魏昌东  
物权法是确认、利用和保护财产权的基本民事法律,是实行市场经济与民主政治国家普遍制定的重要法律之一,在我国历史上第一次以民事基本法的形式将公民私人财产权利保护上升到与国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孙照辉  陈少武  
在院校研究的视野下,高等教育管理范式亟待变革。传统的行政管理和规制模式日愈僵化,而文化管理理念和实践的不断推演日益成为高校管理模式的突破和革新。当文化与管理杂糅创生为文化管理后,运用于高校管理领域时,将对高校结构的优化及其功能的再造提供难得的成长契机。在院校研究的观照下,我国高校文化管理模式将给高校管理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和创新。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张惠林  
保存本是传统书本位思想下的藏书管理及服务模式的产物。在传统图书馆向数字图书馆过渡时期 ,“重藏轻用”的管理与服务模式应彻底改变 ,提倡开放服务 ,走资源共享的道路 ,最大限度地发挥保存本的作用。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李家清  
本文简述了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共享以及信息服务的概况 ,并从五个方面论述了信息服务模式的变革 ,即信息集成服务、垂直信息服务、网络智能知识服务、信息推送服务和数字参考服务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王知津  谢丽娜  李赞梅  
本文以我国政府数字信息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基点,从知识管理的视角出发,明确了政府数字信息资源管理与知识管理的关系,并结合数字信息资源整合的理论基础,提出了基于知识管理的政府数字信息资源整合模式。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何绍华  王培林  
近年来我国知识管理研究形成热潮并拓展到图书情报领域,由此引起图书馆知识服务模式研究的热潮。国内的知识服务模式可分为数字化参考咨询服务、专业化用户信息系统服务及知识管理服务模式。然而,这些模式仍然无法解决图书馆用户大量流失的问题。在综合国内外学者研究和图书馆实践的基础上,笔者提出了面向知识管理的建立在3个维度、4种服务基础上的我国图书馆知识服务的综合模式。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林慧  
企业为了突破困境、改变现状,需要建立市场竞争优势导入深度营销模式,实现营销价值链各环节的有效协同。本文阐述了深度营销基本思想,分析了营销组织的困境,探讨性地提出了营销组织管理的变革模式。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毕翔  唐存琛  
突发公共事件舆情从潜伏期到平静期造成了远超事件本身的衍生效应。在事件趋于消散后的一段周期内,舆情仍对社会产生影响、构成风险。文章基于风险社会与公共政策分析理论,对后舆情时期的事件与公众态度趋向、社会风险因素进行分析,通过政务舆情事件例证政府行为变革的模式,论证了在后舆情时期应对社会风险做出的组织与管理改良、制度与决策调整等方面行为的必要性及其可引导并控制舆情反复的作用。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凌  
近年来,平台经济方兴未艾,电商等互联网企业大量涌现,商业形态发生了从形式到内容的颠覆性变化,这是中国经济转型的一个重要信号,标志着新经济的崛起,以及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的变革。平台经济的定价策略及其特殊性,在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的同时,也对传统的市场结构理论和反垄断规制实践带来冲击,使现行多重管制框架受到持续挑战。在未来,平台经济发展将整合原本碎片化的政府管制模式,以更大范围的市场开放和业态创新倒逼经济体制改革,在互联网时代重塑旨在鼓励创新与有效监管并重的新型政市互动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