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975)
2023(11539)
2022(9957)
2021(9345)
2020(7451)
2019(17191)
2018(16803)
2017(31708)
2016(16971)
2015(18475)
2014(18210)
2013(18019)
2012(16800)
2011(15012)
2010(15315)
2009(13988)
2008(13572)
2007(12239)
2006(11133)
2005(9942)
作者
(46331)
(39176)
(38567)
(36785)
(25032)
(18674)
(17517)
(14873)
(14841)
(13983)
(13235)
(13045)
(12596)
(12284)
(12261)
(12063)
(11603)
(11286)
(11189)
(11118)
(9579)
(9370)
(9255)
(8979)
(8686)
(8662)
(8622)
(8490)
(7706)
(7611)
学科
(68170)
经济(68110)
管理(52121)
(51263)
(41865)
企业(41865)
地方(23849)
中国(22361)
方法(21899)
(20963)
数学(18597)
数学方法(18308)
技术(18039)
业经(16670)
(14883)
农业(14454)
(13162)
(12937)
技术管理(12525)
环境(11787)
(11689)
地方经济(11425)
(11333)
贸易(11321)
(11215)
(10829)
理论(10585)
(9855)
银行(9847)
(9517)
机构
学院(232104)
大学(227788)
(95115)
经济(92777)
管理(90885)
研究(80951)
理学(77329)
理学院(76318)
管理学(75128)
管理学院(74620)
中国(61368)
(49420)
科学(48347)
(43188)
(38842)
中心(37893)
(37677)
研究所(35027)
(33845)
师范(33585)
财经(33041)
(32439)
(32216)
北京(31112)
(30558)
业大(30322)
(29702)
经济学(27675)
师范大学(26938)
(25233)
基金
项目(156550)
科学(125444)
研究(118385)
基金(112144)
(96612)
国家(95778)
科学基金(83970)
社会(75701)
社会科(71808)
社会科学(71793)
(62966)
基金项目(60537)
教育(53836)
自然(53498)
(52677)
自然科(52292)
自然科学(52282)
自然科学基金(51311)
编号(47675)
资助(43293)
成果(38369)
(37415)
(36179)
重点(35305)
课题(34930)
创新(34039)
(33463)
国家社会(30681)
发展(29624)
(29589)
期刊
(113223)
经济(113223)
研究(73182)
中国(51822)
管理(37731)
(32203)
科学(30780)
(29844)
教育(29184)
学报(27670)
(23265)
金融(23265)
技术(23053)
大学(21737)
农业(20156)
学学(20081)
业经(18872)
经济研究(16633)
问题(15834)
财经(15367)
资源(13466)
科技(13435)
(13378)
(13142)
现代(12287)
技术经济(11916)
(11904)
论坛(11904)
(11688)
(11323)
共检索到3626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沈政  申翔  
基于"重振"的目的,对泰州古文化发源的三河地区进行了城市复兴设计研究,与普通的城市设计不同,本研究重点在于提供形象的复兴设计方法,首先提出整体层面和重要功能空间的分级复兴策略体系,搭建复兴的理论孵化平台,再通过具体的示范性规划操作,在总体方案设计的指引下,对包括居住复兴、商业复兴、滨水旅游空间建设等重点功能空间复兴进行模式化研究,由虚到实,避免复兴理论的空泛化,最大程度地保障了在物质空间层次的价值空间再创造得以实现的可能性。最后对策略和实践的契合点提出一些启示建议。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王加祥  王文捷  
[期刊] 生态经济(学术版)  [作者] 蔡曈  徐惠  郭丽丽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农用地被征收和征用为建设用地,因此征地的补偿对广大农民来说就显得至关重要。虽然国家已经取消了征地补偿的最高标准,并逐步推广了同地同价的征地区片综合地价,但与市场价格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本文通过理论与实证研究建立征地区片单元的单元分值与样点地价的关系模型,测算不同级别的区片价格,与现行标准的征地区片价进行比较,验证了目前的征地区片价是扭曲的,由此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奚蕾  
农民工市民化可以说是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然而在原农村居民向城市居民转化的过程中由于户籍制度、价值观念、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影响存在着诸多障碍。本文对农民工市民化的概念及理论基础进行简要梳理,并以泰州市为例,分析了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市民化过程及障碍,提出城市化进程中消除农民工市民化障碍的对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可石  刘吉祥  肖龙珠  
近年来我国旅游小镇建设如火如荼,然而快速发展的背后却隐藏着发展同质化,"千镇一面",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原有空间肌理和传统特色文化被忽视甚至被践踏等严重问题。现阶段的旅游小镇发展策略是不可持续的。在城市设计中,价值观的确立应属于"顶层设计"的范畴。人文主义是众多学科的固有本源和应有之义,在城市学科领域,人文主义是一种强调城镇发展应以人为本,并着重历史文脉、特色文化的保护以及可持续利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观。文章以西藏鲁朗旅游小镇城市设计项目为例,从整体生态格局的营造、历史文脉的探寻与继承、公共开放空间系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可石  刘吉祥  肖龙珠  
近年来我国旅游小镇建设如火如荼,然而快速发展的背后却隐藏着发展同质化,"千镇一面",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原有空间肌理和传统特色文化被忽视甚至被践踏等严重问题。现阶段的旅游小镇发展策略是不可持续的。在城市设计中,价值观的确立应属于"顶层设计"的范畴。人文主义是众多学科的固有本源和应有之义,在城市学科领域,人文主义是一种强调城镇发展应以人为本,并着重历史文脉、特色文化的保护以及可持续利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观。文章以西藏鲁朗旅游小镇城市设计项目为例,从整体生态格局的营造、历史文脉的探寻与继承、公共开放空间系统的塑造以及促进共同参与四个层面论述了人文主义视角下的旅游小镇的可持续城市设计策略,以期为同类型城市设计提供启迪。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爱军,谈志浩,陆春锋,张一飞  
以江苏省无锡市和泰州市为例,采用人口、经济、社会和居住环境因素因子所构成的综合指数测度城市化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综合指数法不仅能科学准确地测度城市化发展水平,而且可深入细致地揭示城市化所面临的薄弱环节和限制因素,从而明确促进城市化发展应采取的对策和措施。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徐承彦  
科学地选择适合实际的产业发展战略,坚持第二产业优先发展,第三产业发展与第二产业发展相适应,对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胡海婧  潘林元  
文章通过对江苏省泰州市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现状的调查,认为企业的科技创新全社会支持不够、科技合作缺少长远的运作、企业主与科技人员创新的动力不足等是制约泰州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发展的主要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文章结合企业科技创新的影响因素,提出了建议:立足基层一线,创新激励机制;加强科技人员的引进、培训;发挥政府部门的引导作用,在政策与财力上,加大对有效中介机构的支持;分担企业科技创新风险;加强政府对企业的扶持。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樊宝洪  王荣  
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一个需要长期付出努力的过程。本文以江苏省泰州市为例,剖析了当前新农村建设面临的主要困难,指出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遵循“三农”特点和发展规律,坚持分类指导、差别发展的原则,树立“科学发展首先是发展、人力资本是农村第一资本和依法治农依法兴农”的理念,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培植和开发农村人力资本,加强农村法治建设。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立和  王蕾  张婉  
本文通过对江苏省泰州市目前环境重点难点问题进行剖析,在此基础上,有针对地提出主要对策,认为积极做好水污染防治、加强水环境保护、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大环保投入力度、加速发展生态工业、推进环境治理机制创新是其有效实施环境治理的关键举措。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姜洋  陈宇琳  张元龄  谢佳  
近年来中国许多城市自行车交通环境日益恶化,出行比例持续下滑。本文在文献、访谈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对哥本哈根半个世纪以来机动化挑战下城市自行车交通复兴发展策略进行系统梳理,总结出积极制定自行车交通政策、坚持城市TOD紧凑开发与有机更新、限制小汽车交通发展、完善自行车系统自身建设和养护、开展自行车交通评估与反馈,重视自行车形象提升与特色宣传6个方面的措施。以期为当前中国城市的自行车交通复兴之路提供有益的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