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951)
- 2023(7009)
- 2022(5866)
- 2021(5159)
- 2020(4213)
- 2019(9124)
- 2018(8693)
- 2017(16261)
- 2016(8475)
- 2015(9434)
- 2014(9498)
- 2013(9637)
- 2012(9230)
- 2011(8789)
- 2010(9031)
- 2009(8459)
- 2008(8203)
- 2007(7307)
- 2006(6927)
- 2005(6556)
- 学科
- 济(66245)
- 经济(66210)
- 管理(23094)
- 地方(20619)
- 业(19045)
- 方法(18827)
- 数学(16317)
- 数学方法(16152)
- 企(15866)
- 企业(15866)
- 地方经济(14416)
- 中国(13414)
- 业经(12401)
- 学(11568)
- 农(10231)
- 环境(8793)
- 制(8510)
- 和(7738)
- 融(7469)
- 金融(7467)
- 发(7457)
- 经济学(7409)
- 农业(7345)
- 贸(7313)
- 贸易(7305)
- 财(7261)
- 体(6957)
- 易(6848)
- 产业(6695)
- 理论(6654)
- 机构
- 学院(136768)
- 大学(136351)
- 济(68894)
- 经济(67625)
- 研究(53896)
- 管理(49041)
- 理学(41664)
- 理学院(41094)
- 管理学(40410)
- 管理学院(40119)
- 中国(39788)
- 科学(31227)
- 京(28675)
- 所(27699)
- 财(27584)
- 研究所(25038)
- 中心(22803)
- 经济学(22725)
- 财经(21857)
- 江(21342)
- 经济学院(20087)
- 经(19675)
- 院(19406)
- 农(18720)
- 范(18672)
- 师范(18532)
- 北京(18234)
- 科学院(16764)
- 州(16755)
- 业大(16575)
- 基金
- 项目(87211)
- 科学(69454)
- 研究(64018)
- 基金(63283)
- 家(55413)
- 国家(55034)
- 科学基金(46890)
- 社会(43486)
- 社会科(41391)
- 社会科学(41380)
- 省(34111)
- 基金项目(32621)
- 划(28355)
- 教育(28035)
- 自然(27915)
- 自然科(27239)
- 自然科学(27232)
- 自然科学基金(26706)
- 资助(25675)
- 编号(24372)
- 发(21527)
- 重点(20561)
- 成果(19656)
- 国家社会(18902)
- 部(18771)
- 发展(18005)
- 课题(17988)
- 展(17755)
- 创(17547)
- 创新(16594)
共检索到2184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王玉清 朱文晖 张玉斌
21世纪初,长江三角洲(以下简称长三角)和珠江三角洲(以下简称珠三角)的内部一体化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其中它们内部不同地区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以及地方政府在其中的作用,尤其引人注目。本文将从竞合的角度,考察两大三角洲内部不同地方政府在形成本地区区域优势时的博弈关系。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裴平 黄余送
流动性过剩是当前中国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现象,并被普遍认为是近几年来我国面临通货膨胀压力的主要原因之一。但是,如何测度经济体中流动性过剩的严重程度,进而为"从紧的货币政策"提供依据,理论界和管理部门还存在较大争议。本文在借鉴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以最优货币供给规则为理论视角,提出了适度货币供给增长率概念和及其定值方法,并以该方法对1999—2007年的实际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经济体在1999年1月—1999年10月、2002年7月—2004年8月,以及2005年5月后的三个时间段出现了流动性过剩,货币供给增长过快是导致流动性过剩的主要原因。本文认为,控制货币供给的增长率,并且辅之以其它政...
关键词:
流动性过剩 适度货币供给增长率 测度方法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赵伟 张萃
本文以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两大区域空间作为空间维度,就中国区域间制造业结构趋同与趋异论题,进行了实证研究。从区域专业化与行业集中度两个视点切入对两大三角洲制造业同构与异构变化的分析揭示,目前两大三角洲的制造业结构已经走出了以往趋同阴影而朝着趋异演进;纵向比较考察揭示,1980年代以来两大三角洲制造业结构的趋同、趋异演进,大体上经历了由趋异而趋同再到趋异的三阶段路径,三个阶段的分野先后显现于1990年代初期和新旧世纪交替年份。进一步的研究显示,两大三角洲制造业结构的上述三阶段演进,大体上与这两大地区之区域经济"二重开放"路径模式差异变化阶段相吻合;实证检验在很大程度上也证明,在两个三角洲制造业...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阮君华
竞争与合作是长三角区域经济管理中两大主题。形成既竞争又合作的竞合机制,是长三角区域经济管理的现实发展需要。实现各种要素自由流动、各类主体自主行动是长三角竞合机制的前提基础。主体多元性、主体自主性、环境开放性、制度约束性是长三角竞合机制的基本内容。坚持市场引导、多方联动、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四大原则,是形成长三角竞合机制的基本保证。
关键词:
长三角 区域经济管理 竞合机制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一鸣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吴国新
本文在对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现状分析的基础上,从5个方面提出提升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竞争力,并结合国外的实例加以分析,对加快长江三角洲真正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第6大城市群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 国际竞争力 区域经济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谢守红 蔡海亚
构建了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2002-2011年长江三角洲区域物流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描述了两者的时空演变特征,并借助耦合协调度模型对两者的协调度进行了测度。结果表明,长江三角洲区域物流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均呈现上升趋势,两者的协调度有所上升,发现协调度的空间分布呈现显著的空间集聚性,空间集聚效益不断增强,但总体协调程度还不高,仍需进一步改善。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陈建军
本研究通过对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时间序列下的上海和周边区域间经济关系的起伏过程的分析,揭示出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内在动力。认为,所谓区域经济一体化,主要是由于区域内部各次区域间商品和要素流动密度不断增加而产生的区域整体化趋势增强的过程和状态,在这个过程中,由改革开放和区域经济发展内生出来的产品和要素的跨次区域流动是最主要的因素。产业集聚、产业转移、产业分工以及空间距离、要素流动网络和制度成本是影响要素流动并和其形成互动格局的主要解释变量。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是内生于经济发展和市场化进程,并与之形成互动,由此认为:推进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应该更多的依靠经济发展的主体:企业和民间力量,政府部门...
关键词:
区域经济 一体化 要素流动 产业分工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余构雄 江金波
文章引入生态位理论中的态势理论,构建了包括资源维、市场维、社会经济维和环境维4大维度34项变量的区域城市旅游生态位测评指标体系,对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区域城市旅游生态位进行测评,结合聚类分析,揭示了两大区域的空间网络差异、时间错位差异、扩充差异、泛化与特化差异,继而基于生态位理论深入探讨两大区域的深度合作问题,提出构建区域城市旅游发展互补空间、实现区域城市旅游发展互惠共生等区际合作措施。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汪清蓉 余构雄
区域旅游系统是一个由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构成的复杂的生态系统。区域旅游城市生态位的测量由旅游资源维、市场维、社会经济维和环境维4大维度32项变量构成。本文以珠江三角洲旅游城市生态位的测评为基础,结合聚类分析,将该区域旅游系统内的城市划分为三种类型,指出各类城市的优劣势及发展潜力。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余鹏翼 余鹏芳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跨行政区划的经济合作发展很快,区域互动发展已成为新世纪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之一。2003年,广东省政府提出泛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合作计划,得到其余省份的共识和支持。因此建立协调的泛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合作关系,谋求各地区经济的长期持续发展,是泛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选择。本文选取相似系数分析、聚类分析方法,分别分析产业结构对地区差距的影响、地区产业结构趋同等问题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
产业结构 区域经济 经济协调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石忆邵
论述了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的四大新趋向 ,即①从行政区经济到都市圈经济。行政区经济与都市圈经济在运行环境、运行机制、运行目标、运行方式、调控手段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别 ,都市圈经济发展模式更适应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需要 ;②从隔江单侧发展到跨江双侧协同发展。如上海、苏南和杭州 ,都在大力推进跨江发展战略 ;③从外向型经济或民营经济到两者融合的区域特色经济。经济国际化和民营化相互结合、外地资本和本地资本相互渗透已成为该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特色 ;④从权力型政府到服务型政府。如上海的“服务高地”、苏南的理性执政、浙江的“无为而治”等。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曹光杰
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优化经济结构,理顺经济关系,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根据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条件及主要的制约因素,制定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模式,实现基础设施一体化、产业一体化、市场一体化和制度一体化。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 区域经济 一体化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徐惠蓉
21世纪初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目标是率先实现区域现代化,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实现现代化的前提。发展旅游业在推动长江三角洲区域现代化中,体制障碍较小,有利于推动长江三角洲城市和区域经济现代化。以城市为中心,以2003年中国江、浙、沪旅游年为契机,抓住筹备2010年在上海举办“世博会”的机遇,共同构建区域道路和交通网络,充分利用各城市和区域现代化建设的成果,发展长江三角洲旅游业,提升长江三角洲整体旅游形象和旅游竞争力。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 旅游业 区域经济现代化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栾贵勤 杨凤华 张镛
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现状及其竞争优势 ,决定了该地区在我国未来经济发展中 ,将成为世界制造业转移的主要承接基地、我国重要的制度与技术创新中心、缩小我国地区差别的协调区域以及我国“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战略的前沿阵地。在这一形势下 ,对如何保证该地区能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 ,继续保持领先增长态势 ,文章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 战略地位 发展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