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48)
2023(10179)
2022(8394)
2021(7997)
2020(6442)
2019(15382)
2018(15319)
2017(28603)
2016(15765)
2015(18085)
2014(18066)
2013(17731)
2012(16505)
2011(14801)
2010(15040)
2009(13895)
2008(14048)
2007(12540)
2006(10768)
2005(9580)
作者
(45504)
(38294)
(38192)
(36825)
(24135)
(18467)
(17458)
(15087)
(14281)
(13605)
(12978)
(12866)
(12180)
(12174)
(12048)
(12040)
(11894)
(11219)
(11177)
(11060)
(9681)
(9427)
(9331)
(8698)
(8667)
(8663)
(8656)
(8509)
(7719)
(7697)
学科
(63406)
经济(63335)
管理(39641)
(37937)
(29295)
企业(29295)
方法(27628)
数学(24262)
数学方法(24012)
(19795)
中国(17054)
地方(16023)
(14525)
业经(13757)
(13376)
农业(13142)
(12608)
贸易(12599)
(12160)
(11345)
理论(11293)
(10161)
环境(9502)
(9296)
银行(9275)
(9052)
金融(9049)
(8807)
(8763)
财务(8734)
机构
学院(223483)
大学(220713)
(86477)
经济(84304)
管理(81128)
研究(75486)
理学(69096)
理学院(68219)
管理学(66919)
管理学院(66506)
中国(56289)
科学(47923)
(46937)
(39324)
(39220)
(38500)
中心(35580)
(35439)
研究所(35055)
业大(34135)
(31726)
师范(31403)
财经(31105)
农业(30873)
北京(29734)
(28457)
(28004)
(27631)
技术(26330)
经济学(26314)
基金
项目(148132)
科学(114179)
研究(110522)
基金(102889)
(90077)
国家(89313)
科学基金(74818)
社会(66526)
社会科(62831)
社会科学(62807)
(59873)
基金项目(55036)
教育(52507)
(50525)
编号(47612)
自然(47580)
自然科(46334)
自然科学(46319)
自然科学基金(45433)
资助(41251)
成果(38987)
重点(34074)
课题(33826)
(33304)
(31975)
(31071)
创新(28996)
科研(28050)
大学(27996)
项目编号(27892)
期刊
(97734)
经济(97734)
研究(63386)
中国(46370)
(36158)
学报(34732)
科学(31721)
教育(31160)
(31112)
管理(27641)
大学(25867)
农业(24405)
学学(24092)
技术(22093)
(18867)
金融(18867)
业经(17090)
经济研究(15175)
财经(14849)
(13943)
问题(13405)
(12760)
图书(11958)
(11384)
技术经济(10782)
资源(10697)
(10567)
商业(10565)
职业(10407)
理论(10111)
共检索到3302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徐晓燕  徐海洋  
"开放式住区"意味着住区街道、公共空间等面向城市开放,与封闭式住区相比,其内部公共产品的空间属性产生了变化,这也引起居民在物权方面的担忧。从空间权益的角度解读开放式住区的实践途径具有现实意义。"大院"和"小区"是最典型的中国居住区模式,分析认为,它们是政府对城市基层单位的空间发展权让渡,形成了空间权益的内化现象。开放式住区则意味着地方政府对基层空间主导权的回收。在实践途径上,比较了财产权模式与中国模式的区别,提出加强政府对城市空间发展权的主张;并分别针对"新建住区"和"改造住区"讨论了实践中的主要问题和可行方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董黎晖  宋国防  赵璋  
从知识管理的视角出发,将企业开放式创新能力分解为发明能力、吸收能力、转换能力、连接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吸能力,指出通过吸收能力、转换能力和连接能力来带动发明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吸能力的提升是中小企业实施开放式创新的有效途径。从企业内部合作、外部网络化、由内而外和由外而内合作三个方面揭示了连接能力所包含的主要内容及提升方法;从管理、组织内部、组织间和先前拥有的知识等方面分析了影响吸收能力的前因及其提升方法;对转换能力提升过程中,如何进行知识的保留、选择和激活进行了研究。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雪  
印度急速膨胀的能源消费将印度推上了世界第四大能源消费国的位置。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最大程度采用低碳能源经济发展模式成为保障能源安全,实现多元化利用能源的有效手段之一。印度在其第十一个五年(2007-2012)计划中将印度定位为"培育一个低成本、高效率的能源市场体系",将着重扩大能源来源和提高能源生产效率定为基本目标。本文侧重对印度当前的低碳能源发展途径进行深入探究与解读,为我国的低碳能源发展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潘存德  
实践可持续发展旨在全球关注,局部行动.以此为依据,本文通过对空间系统的分析,从概念框架上提出了中国实践可持续发展应建立的空间系统,并阐述了如何通过这一空间系统实践中国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应尚军  杨冠武  
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减排问题日益受到世界各国关注,国内外学者围绕碳交易及其引发的碳排放权定价问题做了大量理论和实证分析。从定价的量化研究范式方面进行区分,可以将碳排放权定价途径分为解析途径和模拟途径两类。解析途径主要阐述了一般均衡、博弈均衡、影子价格等方面研究;模拟途径阐述了基于Agent(智能体)的研究成果,包括相互作用智能体人工社会(ASIA)模拟交易系统、全球碳交易模型,以及从供应链视角建立的碳排放权配额分配机制模型。通过对碳排放权定价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可知,两种途径呈逐渐融合的趋势,同时在配额分配机制模拟、CGE和ACF相结合的模型体系构建、Agent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等三方面还需深入研究。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应尚军  杨冠武  
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减排问题日益受到世界各国关注,国内外学者围绕碳交易及其引发的碳排放权定价问题做了大量理论和实证分析。从定价的量化研究范式方面进行区分,可以将碳排放权定价途径分为解析途径和模拟途径两类。解析途径主要阐述了一般均衡、博弈均衡、影子价格等方面研究;模拟途径阐述了基于Agent(智能体)的研究成果,包括相互作用智能体人工社会(ASIA)模拟交易系统、全球碳交易模型,以及从供应链视角建立的碳排放权配额分配机制模型。通过对碳排放权定价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可知,两种途径呈逐渐融合的趋势,同时在配额分
[期刊] 征信  [作者] 陈伟群  陈浩然  贺荣  
阐述我国个人信用信息权益保护现状,以衡阳市为例进行典型性分析。从基层央行的角度,结合工作实际,剖析内部管理、系统功能、风险意识三个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加大监管力度,提高信用信息保护的针对性和务实性;加强技防控制,提高信用信息保护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强化教育宣传,提高信用信息保护的系统性和长效性。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国民  
报告实体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变动,影响权益数额的变动,权益数额变动触发监管资本、资信评级、杠杆化以及去杠杆化、担保品价值的变动等,而这影响到报告实体对资产负债表的管理。文章分析了影响权益变动的渠道,以及危机中各渠道对权益影响的具体数额及比例,发现公允价值计价的变动对危机的作用,既不是中性的信息传递的"信使",也不是危机的最主要的根源。这有助于相关政策的制定以应对危机和其后会计制度的发展完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赵海军  
本文通过对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具体实践模式的阐述,指出了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主要途径;从教学团队、实训基地、教学模式等三个方面阐述了加强校企合作实践的途径,构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平台。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陈航  
面对我国目前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相对落后,学生的创业成功率不高等问题。在提出高职院校创业实践教育模式的教学涵义及重要性基础上,分析目前高职院校创业实践教育模式的现状问题,从而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构建我国高职院校创业实践教育模式的对策和途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黄玲侠  
教师实践性知识的重要性越来越得到教育界的普遍认可,获得和积累实践性知识成为职前教师在校期间的重要学习内容。获得必要的理论知识、大学期间专业教师的示范、案例教学、学会反思、注重见习实习的指导等,是职前教师生成实践性知识的主要途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淑丽  朱权  柳青松  张杰  
高等职业教育要实现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的根本任务,应以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模式改革为切入点,以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为途径。通过课堂理论教学、实训(验)指导教学和校企合作实践运用三个环节的教学改革与创新,对教师的实践认识、实践指导能力和实践运用能力予以强化,有利于教师实践能力的提高。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夏燕兰  
实践能力培养是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健全相应的制度并有效实施,是提升高职学生实践能力的根本途径。通过制订规章制度,健全人才培养工作的管理制度体系,构建多层次的、结构清晰的实践能力培养的管理与实施队伍;通过全面实施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工程和组织大学生竞赛活动,全面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促进学校专业建设与课程改革。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朱小萍  
以高职实践教学为研究对象,针对高职实践教学管理中管理力度薄弱,管理模式单调等问题,提出了加强实践教学管理的主要途径。主要包括:树立科学发展的教育教学管理理念,建立实践教学的组织管理机构,构建实践教学管理制度体系,建立独立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加强实践教学常规管理工作,采用现代化的实践教学管理手段,建立科学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等。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董刚  杨理连  
当前高职教育已进入内涵式发展的关键时期,其中课程体系改革、师资团队构建、产学研结合、国际交流合作、文化建设、办学体制机制创新等均是高职内涵发展模式的要素。高职内涵式发展应遵循课程体系改革特色化、师资建设配套化、产学研一体化、国际合作多样化、文化建设兼容化、办学体制机制制度化等基本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