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79)
2023(9370)
2022(7833)
2021(7094)
2020(5611)
2019(12855)
2018(12506)
2017(23920)
2016(12768)
2015(14359)
2014(14404)
2013(14536)
2012(14127)
2011(13095)
2010(13505)
2009(12805)
2008(12534)
2007(11284)
2006(10684)
2005(9998)
作者
(38310)
(31951)
(31707)
(30158)
(20177)
(15117)
(14454)
(12289)
(12193)
(11517)
(10943)
(10582)
(10283)
(10107)
(9903)
(9732)
(9325)
(9195)
(9185)
(9128)
(8331)
(7818)
(7814)
(7327)
(7214)
(7203)
(7160)
(7062)
(6412)
(6260)
学科
(64822)
经济(64761)
(33989)
管理(32032)
中国(24349)
(23954)
(22321)
企业(22321)
地方(21652)
方法(19303)
数学(17097)
数学方法(16976)
农业(16521)
业经(16011)
(13123)
(13064)
(12904)
(12901)
银行(12894)
(12665)
(12111)
金融(12110)
(11884)
贸易(11868)
地方经济(11705)
(11428)
环境(10122)
发展(10040)
(10016)
(9877)
机构
学院(193763)
大学(191579)
(84549)
经济(82658)
研究(71786)
管理(69543)
理学(58048)
理学院(57274)
管理学(56447)
中国(56194)
管理学院(56074)
(42070)
科学(41171)
(40908)
(36373)
研究所(32231)
中心(31941)
财经(31146)
(31043)
(30585)
(28832)
师范(28618)
(27996)
北京(27530)
经济学(26096)
(25713)
(25305)
业大(25021)
农业(23551)
经济学院(23488)
基金
项目(117736)
科学(92911)
研究(90914)
基金(83589)
(71511)
国家(70834)
科学基金(59911)
社会(59123)
社会科(56070)
社会科学(56062)
(46907)
基金项目(44089)
教育(40584)
(39048)
编号(37691)
自然(34724)
自然科(33855)
自然科学(33848)
资助(33283)
自然科学基金(33185)
(32112)
成果(31837)
课题(27468)
重点(26628)
发展(26602)
(26157)
(25910)
国家社会(24384)
(24242)
(22857)
期刊
(106841)
经济(106841)
研究(66731)
中国(44567)
(32337)
(27791)
管理(26824)
科学(25894)
学报(25162)
(24005)
金融(24005)
教育(23430)
农业(22149)
大学(19901)
业经(19878)
学学(18523)
经济研究(16957)
技术(16561)
财经(15240)
问题(15151)
(13156)
(11867)
商业(10583)
国际(10460)
(10187)
现代(9821)
(9806)
技术经济(9691)
理论(9593)
经济问题(9564)
共检索到3163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刘洪彬  于桂娥  
乡村、农业发展的滞后性已成为我国城乡协调发展的制约因素,从集群的空间区位因素分析,城镇、乡村空间的集聚效应对其产业选择具有重要影响,据此可知,发展依托城镇网络体系的产业集群是破解城乡协调发展困局的重要途径。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高锡荣  徐璐璐  
利用效率、公平、效率公平协调度模型,测算了我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城乡信息化发展的效率、公平以及效率公平协调度。基于测算结果,将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城乡信息化发展水平,按照效率、公平、效率公平协调度等三项指标的高低,划分成高、较高、中等、较低、低等五种类型。效率公平协调度的分类结果显示,我国城乡信息化协调发展水平呈现出显著的空间差异,且这种空间差异在2007~2010年间保持高度稳定。从"效率—公平"组合的二维分类结果看,不同地区城乡信息化协调发展水平的差异具有不同的原因,我们可以据此制定不同的城乡信息化促进政策。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吴殿廷  王丽华  戎鑫  王金岩  姜晔  
平衡不等于协调,要跳出"平衡-不平衡"怪圈看协调;城乡是一个相互依存的地域系统,城乡协调发展的实质是该系统整体利益极大化与内部公平的统一。从协调发展内涵讨论入手,设计了基于效率-公平统一性的协调度评价模型,考察了1995-2005年各地区城乡协调发展的状态及其变化,预测了"十一五"末期的态势,提出了改进城乡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从长期变化看,效率和公平之间存在着"效率优先阶段、效率公平兼顾阶段、公平优先阶段"三阶段目标演替规律,我国目前整体上处在"效率公平兼顾阶段"。通过不同方案的模拟发现,协调度对提高农民收入反应灵敏,启示我们要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大力提高农村居民的人均收入水平。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晓琴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主要原因是东部地区地理和政策上的得天独厚的便利,如果任由这种情况发展下去,区域之间的差距会越来越大。因此我国经济全面发展的拦路虎和绊脚石就是区域经济的不协调,只有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现有的问题。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熙保  崔文俊  
从工农关系发展规律出发,分农业支持工业与工业反哺农业两个时期回顾了我国工农业关系演变的历程。尽管我国在城乡协调发展上取得辉煌的成绩,然而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主要体现为城乡生产要素交换不平等和城乡公共服务供给不均等。应对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必须同步推进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的改革,构建公平的城乡统一劳动力市场,保障农村金融资源支持农村发展,同时尽快实现政府职能从"经济建设型"到"公共服务型"的转变。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洪涛  
建立城乡流通产业一体化格局是理论和认识的重大突破,意味着我国旧的城乡关系向新型城乡关系的转变,通过对我国城乡流通体系模式的回顾与总结,研究存在的问题,探讨我国城乡流通体系协调发展的途径,本文对我国城乡流通体系进行系统研究,提出了城乡流通一体化的基本设想,在遵循城乡流通一体化基本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了推进城乡流通产业协调发展的基本路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周恩毅  胡罡  徐晓飞  
"空间"是人类进行社会经济活动的场所,是任何公共生活形式和权利动作的载体。空间在历史发展中产生,并随着历史的演变而重新结合和转化。空间结构是人类各种经济活动在特定经济区域内的空间分布状态及空间组合形式,是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产、自然条件、工程技术和建筑空间的综合反映。城镇与乡村作为区域经济系统的两大组成部分,两者共同协调发展,才能实现总体经济最优化和社会福利最大化,才能解决我国"三农"问题,促进城乡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葛红玲  杨德勇  
金融是现代经济发展的核心,金融协调发展是经济协调发展的前提保障。在二元经济和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城乡金融协调发展成为新时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全面分析城乡金融协调发展的背景和意义,阐释城乡金融协调发展的内涵和目标体系,初步构建城乡金融协调发展的分析框架,并就我国城乡金融协调发展的路径选择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朝华  
本文不仅提出北京城乡关系协调发展的主要目标,同时提出发展的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在此基础上,分析实现目标的可能对策选择。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成德宁  
城乡产业分工与协调发展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也是消除城乡差别、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有效途径。在我国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发展新阶段后,我国城乡产业需要重新进行发展定位,并在城乡间进行产业的迁移和布局调整,以突破"城市搞工业、农村搞农业"的旧格局,引导城市非农产业和资本进入农村地区,使农民和农村地区能够分享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巨大收益。这种城乡产业的迁移与调整应顺应产业组织演进和产业分工的新趋势,进行产业链层面的分工与重新布局,在城乡之间建立起一体化的产业体系,并最终形成我国产业体系与产业组织体系、城镇等级体系三者协调发展的局面。为此,在宏观层面需要政府推进制度创新和技...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姜晔  吴殿廷  杨欢  岳晓燕  
统筹城乡发展的目标是城乡协调发展,城乡关系随时间变化依次经历效率优先阶段、效率-公平兼顾阶段、公平优先阶段,协调发展的本质特征就是达到城乡效率与公平最大化。中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统筹城乡协调发展,需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区域的特征选择不同的发展模式。通过效率-公平协调度计算,以我国五个代表性区域为例,归纳出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不同类型,并分别对每种类型的城乡发展现状、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中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各类型城乡统筹的战略重点。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谭莹  
城乡协调发展是实现城乡统筹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农村生态休闲业对城乡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可通过产业互补,要素资源的流动,增加农村就业和农民收入,促进城乡生态平衡发展。我国生态休闲产业还处在初级阶段,存在包括休假制度未落实,基础设施落后,人才素质较差,资金短缺等多方面的问题。该文认为,需要从城乡协调的角度,规避工业发展污染的道路,营造好的投资环境,吸引各类资源,加强对农村生态休闲业开发。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魏后凯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获得了持续高速增长。1979—2008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8%。然而,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也带来了严重的城乡发展失衡问题。严重的城乡分割、典型的二元结构和城乡差距的持续扩大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徐宏  
统筹城乡发展,是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统筹城乡发展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城乡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中,统筹城乡产业发展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基础和重要内容。必须通过统筹工业与农业、城市工业与农村工业以及城乡服务业的发展,实现城乡产业的相互促进、良性循环,进而推动城乡经济社会的持续协调发展。 一、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的客观必要性 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就是指各级政府在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时,必须对城市和农村的相关产业统筹考虑,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格局,加强城乡产业之间的联系,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实现城乡产业相互融合、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阮云婷  徐彬  
文章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测度全国以及31个省(市、自治区)的城乡协调度,并与2005年城乡协调程度进行对比后发现,我国东部地区城乡协调程度一直领先于中西部地区,中部地区协调程度有所下降,西部地区协调程度逐渐上升。为了促进经济增长,必须提高城镇化程度,推动户籍改革,将政府的宏观调控和市场经济的基础作用相结合,重视“增长极”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牵引作用,更好地促进我国城乡的协调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