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014)
- 2023(17167)
- 2022(14229)
- 2021(13177)
- 2020(10899)
- 2019(24745)
- 2018(24523)
- 2017(46793)
- 2016(24845)
- 2015(28224)
- 2014(27960)
- 2013(28198)
- 2012(26244)
- 2011(24068)
- 2010(24690)
- 2009(23291)
- 2008(22971)
- 2007(20708)
- 2006(18858)
- 2005(17639)
- 学科
- 济(134363)
- 经济(134223)
- 业(95119)
- 管理(77509)
- 企(76030)
- 企业(76030)
- 方法(50689)
- 农(48829)
- 数学(41904)
- 数学方法(41347)
- 中国(36653)
- 业经(35307)
- 农业(32672)
- 财(31239)
- 地方(29351)
- 贸(25209)
- 贸易(25188)
- 易(24523)
- 制(24048)
- 学(20720)
- 技术(20715)
- 务(19572)
- 财务(19528)
- 财务管理(19500)
- 策(19360)
- 和(19067)
- 银(18665)
- 银行(18644)
- 理论(18485)
- 融(18398)
- 机构
- 学院(372265)
- 大学(365837)
- 济(174337)
- 经济(171355)
- 管理(144978)
- 研究(131102)
- 理学(123551)
- 理学院(122241)
- 管理学(120440)
- 管理学院(119733)
- 中国(105758)
- 京(78170)
- 财(76977)
- 科学(74176)
- 农(67150)
- 所(66246)
- 财经(60162)
- 研究所(59249)
- 中心(58906)
- 江(57791)
- 经(54611)
- 经济学(54113)
- 业大(52258)
- 农业(51066)
- 北京(50212)
- 经济学院(48566)
- 范(46274)
- 院(46205)
- 师范(45902)
- 州(45133)
- 基金
- 项目(234787)
- 科学(187777)
- 研究(175230)
- 基金(172894)
- 家(149021)
- 国家(147683)
- 科学基金(128070)
- 社会(116940)
- 社会科(110821)
- 社会科学(110794)
- 省(90962)
- 基金项目(89842)
- 自然(79051)
- 教育(78442)
- 自然科(77299)
- 自然科学(77283)
- 自然科学基金(75953)
- 划(74923)
- 资助(71406)
- 编号(70122)
- 成果(55743)
- 发(55613)
- 部(53261)
- 重点(52610)
- 创(50542)
- 国家社会(49381)
- 课题(48208)
- 创新(46715)
- 教育部(46071)
- 发展(46021)
- 期刊
- 济(208662)
- 经济(208662)
- 研究(117163)
- 中国(79591)
- 农(67214)
- 财(59883)
- 管理(58625)
- 科学(51738)
- 学报(49955)
- 农业(45324)
- 融(40806)
- 金融(40806)
- 大学(39964)
- 学学(37915)
- 业经(36352)
- 技术(35311)
- 教育(34575)
- 经济研究(33171)
- 财经(31146)
- 问题(27352)
- 经(27086)
- 业(24729)
- 贸(22975)
- 技术经济(22799)
- 世界(22395)
- 国际(20279)
- 统计(20209)
- 策(18332)
- 商业(17852)
- 经济问题(17781)
共检索到5895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蔡昉 王美艳
与经济发展的一般阶段划分相呼应,并且参照各国农业发展的共同规律,本文做出中国农业发展总体上已经完成解决食品供给问题和解决农民收入问题的阶段,正处在解决农业生产方式问题的第三个阶段的判断。本文揭示,一方面,由于土地经营规模的制约,农业出现了资本报酬递减现象,显现出作为一个产业缺乏自立性和竞争力;另一方面,以农业产业特殊论为代表的传统观念禁锢了农业发展的政策思路,使中国农业开始走向过度依赖补贴和保护的道路,农业发展新阶段的任务迟迟不能破题。本文尝试从理论上对不利于构建现代化农业生产方式的传统观念予以澄清,从经验上揭示中国农业因规模不经济而面临的困境,从政策上建议通过改革,破除土地制度和户籍制度等妨...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沈亨理 康晓光 张伟东
农业现代化是一个整体的目标集,包括产量、效益、环境等许多交互影响的目标。当前,中国的农业面临着人口压力,耕地减少,粮食不足,生态环境恶化,经济贫困等严峻形势。在这种条件下探讨如何走出困境,既是我们农业工作者遇到的难题,也是我们的责任。农业与许多产业有着密切的联系,就农业谈农业,或仅从技术等某一个侧面探讨农业的现代化,往往不易作出满意的回答。我们试图从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相互作用的层次上,对中国农业的持续发展和农业现代化进行解析。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沈亨理 康晓光 张伟东
本文从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相互作用的角度,对中国农业发展的总任务、总目标以及不同发展阶段的制约因素和发展目标进行了宏观分析,并从资源生态环境、产量、技术、经济几方面提出了产业现代化发展的调控意见.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蒲文彬
中国经济的发展已经达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此新阶段来探讨对中国农业的支持政策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尽管近年来,中国政府加大了对农业的支持力度,但从支持的量、结构以及方式上都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和缺陷。因而,本文在农业支持政策的目标、内容、重点、原则以及方式上进行了新的探索和思考。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课题组 张占斌
本研究基于对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变化的分析和判断,着眼于我国经济增长速度逐渐放缓和质量效益提高,从新挑战与新机遇、新特征与新趋势、新理念与新思维、新动力与新举措等视角,对中国经济新常态所涉及的若干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和阐释,内容包括:中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经济全方位优化升级、保持战略定力与平常心、全面深化改革等。提出,要依靠全面深化改革实现政府职能转变新常态、创新驱动发展新常态、产业迈向中高端新常态、消费扩大与升级新常态、新型城镇化建设新常态、区域协调与陆海统筹新常态、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常态、人民共享改革红利新常态。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任可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吴声怡
论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发展阶段及发展方向福建农业大学吴声怡以往我们对农业技术经济学科发展阶段的划分,比较含糊、缺乏科学性和明晰度。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原因在于,客观上,农业技术经济这门学科的发展道路比较曲折,时起时停时兴,界限难辩识。主观上,则是由于没...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张道根
经历20年改革开放和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中国经济增长发生了一系列深刻变化。长期困扰我们的“短缺经济”状态消失,中国步入相对过剩经济阶段,无疑是最醒目、最重大的变化,伴随着相对过剩经济阶段的到来,中国经济的背景与流程、体制与发展的主要矛盾,与短缺经济阶段相比已发生显著变化,发展战略与宏观政策面临一次大调整、新选择
关键词:
相对过剩经济,中国,挑战,选择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陈随军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革委 卢凤君
在借鉴经济发展国际比较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进一步研究,应用模糊数学的综合评判理论,构造出经济发展阶段的综合评判方法。用此方法不仅把模糊评判方法推广应用于时序研究中,而且也可解决经济发展阶段评判的定量化问题。
关键词:
经济发展 模糊评判 隶属函数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曹远征
2014年,中国经济表现出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下行压力加大。一季度GDP增长率延续了上年的下行态势,二季度虽略有反弹,但三季度又开始下行,四季度仍维持着这一状况,全年经济增长率为7.4%。如果将时间向前推,自2010年第二季度开始,中国经济就开始下行,至今已延续了18个季度,已超过以往任何一个经济周期的变动。与此相对应,PPI连续负增长达34个月,也已打破纪录,并且在短期内难以转正,这表明经济下行压力仍然存在,而且有可能进一步加重。
关键词:
中国经济 新常态 动力机制 结构转变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周海春
实践经验证明,经济发展不仅存在短期波动,而且中长期发展也不是一条直线上升的线性轨迹,而是存在拐点的曲线运动。当经济运行到中长期发展轨迹的拐点时,即意味着旧发展阶段的结束,新发展阶段的来临。本文试图建立一套指标体系来描述中国经济发展轨迹并利用实证分析寻找中国经济发展轨迹的拐点,以此判断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为制定中长期经济发展战略提供依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晓西
经济发展是指随着经济增长而出现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结构的变化。本文将经济发展研究分成收入、城市化、产业、消费和科技五个方面,运用多种参数指标,立足世界经济的未来与过去,得出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特点和规律。作者根据国内外关于一国经济发展阶段和中国发展阶段的现实,选择工业化和城市化作为核心指标,对比美国经济发展历程,得出我国经济发展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双中期’区间”的判断;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双中期’区间”最新时点的关键特征;概括出我国经济发展的双重性规律,提出了中国经济发展战略思路及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方行
本文认为土地制度、赋役制度和租佃制度的变革 ,使中国封建经济的运行呈现为以国家配置资源为主 ,地主配置资源为主 ,和农民配置资源为主的三个阶段 ,从而推动了社会经济特别是商品经济的发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柳卸林
随着知识经济的研究走向深入,有关中国知识经济发展阶段的问题成为人们关心的焦点,本文从知识经济指标的角度对这一问题作了分析。方法是建立知识经济的综合指标、产业指标。结论是在与美国进行比较下作出的。我们发现,中国在知识经济的发展中,还处在萌芽阶段。一、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