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97)
2023(6465)
2022(5170)
2021(4637)
2020(4072)
2019(8914)
2018(8736)
2017(17638)
2016(9280)
2015(10250)
2014(10064)
2013(10282)
2012(9099)
2011(7675)
2010(7909)
2009(7860)
2008(8343)
2007(7657)
2006(6994)
2005(6837)
作者
(25362)
(21395)
(20958)
(20024)
(13769)
(9952)
(9534)
(7994)
(7778)
(7762)
(7338)
(7248)
(7050)
(6763)
(6613)
(6329)
(6318)
(6100)
(6077)
(6042)
(5231)
(5218)
(5216)
(5002)
(4814)
(4776)
(4713)
(4602)
(4176)
(4095)
学科
(69466)
(67836)
企业(67836)
管理(50218)
(45221)
经济(45161)
(24516)
业经(23716)
(21873)
税收(20427)
(20255)
(19022)
财务(19017)
财务管理(19010)
方法(18501)
企业财务(18038)
(17262)
技术(14993)
农业(13325)
(12108)
企业经济(11785)
数学(11348)
数学方法(11312)
(11003)
(10982)
(10898)
经营(10651)
技术管理(10642)
(9803)
理论(9445)
机构
学院(139501)
大学(131276)
(62925)
经济(61974)
管理(61074)
理学(51923)
理学院(51576)
管理学(51263)
管理学院(51006)
(37499)
研究(37036)
中国(33122)
财经(27891)
(26249)
(25148)
(23380)
(21155)
财经大学(20068)
科学(19282)
商学(19054)
商学院(18904)
经济学(18326)
(18097)
(17817)
业大(16919)
经济管理(16845)
中心(16810)
经济学院(16704)
农业(16440)
北京(16338)
基金
项目(80891)
科学(66185)
研究(63064)
基金(60530)
(50198)
国家(49666)
科学基金(45719)
社会(42491)
社会科(40491)
社会科学(40480)
(32682)
基金项目(32188)
自然(28086)
自然科(27514)
自然科学(27506)
自然科学基金(27121)
(26707)
教育(26659)
编号(25677)
(25003)
资助(23736)
(21213)
成果(19739)
(19105)
创新(18735)
(17902)
(17819)
国家社会(17803)
(17439)
重点(17094)
期刊
(77380)
经济(77380)
研究(46584)
(34098)
管理(28423)
中国(24379)
(20789)
(16492)
(15485)
业经(15125)
科学(14712)
农业(14424)
技术(14149)
财经(13915)
税务(13743)
学报(13477)
(12277)
金融(12277)
(11981)
经济研究(11840)
财会(11473)
大学(11024)
学学(10792)
(10308)
技术经济(10165)
问题(9686)
会计(8996)
现代(8410)
商业(7925)
(7879)
共检索到2206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龚刚敏  
税利分流是针对第二步利改税后税利合一引起政府双重职能的混淆而提出的。要求企业税利分流,税后承包,税后还贷,自负盈亏。同时降低所得税,取消调节税。国家一方面作为行政管理者,凭借政治权力向企业征税,另一方面作为国营企业的所有者代表,凭借所有权要求企业上缴一部分税后利润。这个设想的提出,比起纯粹的承包制,产权关系更为明确,但仍然没有摆脱承包制实行过程中所遇到的两大难点:一是基数的核定。以前往往是以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晁钢令  
一、问题的提出在关于搞活国营大中型企业的讨论中,人们常把国营企业同中外合资企业进行比较。为什么在同一块土地上,同一个市场环境中,甚至是同一类企业,合资企业的经营效益会明显高于国营企业?引出的结论往往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周凯  
搞活国营大中型企业,是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也是我国经济理论研究中的热点问题。企业是从事经济活动的基本单位,是国民经济有机体的细胞,因此,企业活与不活,是一个牵涉到方方面面的综合性问题。而搞活企业则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本文着重从税收的角度,研究如何搞活国营大中型企业的有关问题。一、企业不活的税收原因目前,影响企业活力不足的税收原因,在税收种类、税收负担、税收征管等三大方面均有体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倪宏伟  唐士奇  
本文试想通过下述分析,使总行提出的“发挥优势,积极支持国营大中型企业发展”的信贷方针在内地中行具有一定的现实可操作性。(1)本币实力不及,外汇优势不优。据我们对S省国营大中型企业比较集中的M市19户有代表性的企业的调查,其1991年工业总产值为41亿元,平均每户2.19亿元;其全部流动资金贷款平均占用额为27.96亿元,平均每户1.47亿元;其技改贷款余额为2.19亿元,平均每户1153万元。不言而喻,国营大中型企业具有资金需求量大的特点。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曹迎泽  
一、国营大中型企业国际化的必要性(一) 国际经济形势和我国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发展共同要求我国国营大中型企业应走国际化的道路。自60年代下半期,企业国际化已不冉是西方发达国家特有的现象,而渐成为遍及世界的一股潮流。进入80年代后,尽管世界经济发展速度明显放慢,但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却大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路宝锐  张希儒  高景良  
(一)目前,国营大中型企业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其表现是:企业经济效益继续下滑,亏损增加;销售不畅,产品积压;固定资产老化现象严重;企业资金占用增加,负担加重;企业留利降低,发展后劲不足,新产品开发能力较差.这些困难和问题,既有宏观调控政策失当、外部环境不利等因素的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宋养琰  
深层原因之一:财产约束机制弱化 多年来,人们都在苦苦地思索着:我国的国营企业特别是大中型国营企业活力不大和效益不高的原因究竟何在呢?对于这个问题,如果从表象上看,可以说上许多条,诸如:经营管理不善;技术设备落后;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失衡;原材料紧缺;资金不足;税、券、费、摊派过重;市场疲软;分配不公;企业的短期行为;职工素质不高和主人翁地位不强、积极性不大;领导班子不和;如此等等。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秦玉珍  
(一) 必须从战略高度来认识搞好国营大中型企业的重要意义。进一步搞好国营大中型企业,不仅是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个政治问题。是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制度能否巩固的重大原则问题。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是国家物质财富和建设资金的主要创造者,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是整个国民经济运行的基础。而国营大中型企业尤其是我国以公有制为基础的国民经济的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邹鹤龄  杨仪厚  
国营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搞好国营大中型企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长远需要,关系列整个改革的成败。而增强国营大中型企业的活力,必须从深化企业内部改革和改善外部条件入手。从哲学观点上讲,就是加强内因与外因的共同作用。要搞好国营人中型企业,外部环境和条件是不可缺少的,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条件,企业要搞好是非常困难的。金融部门是企业生产经营资金的供给者,是企业发展的重要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龚浩成  
李鹏同志在中央工作会议上说,国营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我国现有独立核算的国营大中型工业企业占全国工业企业的2.5%,它们创造的工业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45.6%,上交国家的税利占60%以上。从经济上讲,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让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充分发挥出来,最重要的是体现国营大中型企业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王东京  
如何搞活国营大中型企业,是我国当前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主题之一。作者分别从产权角度、分配角度、市场角度和资金角度等多个侧面研究了搞活国营大中型企业、发挥其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问题。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宋立明  
从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到中央工作会议,党和国家把进一步搞好国营大中型企业的问题提到相当的高度加以认识和实践。这不仅有经济意义和政治意义,而且也有道德意义。“进一步搞好国营大中型企业”这个命题本身就蕴涵着丰富的道德内涵。一从全局看,经济效益差是我国经济一直未能很好解决的问题。这些年来,虽然我们一直讲经济工作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实际上这个目标并未完全达到,经济发展大体上是粗放的产值速度型。自觉或不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久达  祝恒健  
如何在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条件下,不断增强我国国营大中型企业的活力是目前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最近由国家体改委与经济日报评论部和理论部、《管理世界》杂志社、中央电台理论部及上海宝山钢铁总厂联合举办了《“宝钢杯”增强国营大中型企业活力征文》和研讨会。本文将其观点进行了归纳和研究,在此基础上研究各种观点、并对目前企业活力现状进行分析,以形成比较系统的看法。本文的主要观点是:企业活力具有鲜明的系统性,有其自身的构成体系和发展规律,应在国家宏观指导下,让企业自我生存、自我调节、自我发展,不能总是试图用行政手段把企业“搞活”;要在分析制约企业活力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企业活力分析系统和评价指标体系,科学评...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夏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使我国改革开放步入新的发展阶段。作为国家经济支柱的国营大中型企业,正从传统的管理体制中解放出来,以崭新的姿态融入国内经济大潮,迎接国际挑战。但大中型企业面对的是乡镇企业高速发展,三资企业成倍增长,私营企业后来居上的竞争态势。大中型企业要在竞争中独树一帜,必须解放思想,嫁接外资,探索多元化发展之路。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子平  杨洁  
小引对于有生命的事物来说,活与死都是生命存在的表现形态。活是生命存在的过程,死是生命的终结。无活亦无死,无死亦无活,两者相依、相反又相成。这不仅是抽象的哲学推理,更为自然界和社会中一切有生命的事物所证实。国营大中型企业是有生命的存在。其活与死的关系,同样可以用这个道理加以分析。当前,举国上下都在讨论如何搞“活”国营大中型企业的问题,既然需要“搞”而后才能“活”,那也就意味着存在某些“死”的现象。政府对企业统与管得太多为死;在市场风云面前无能为力为死;破产倒闭更是名副其实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