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129)
- 2023(2961)
- 2022(2579)
- 2021(2465)
- 2020(2114)
- 2019(4942)
- 2018(4912)
- 2017(8927)
- 2016(5097)
- 2015(5531)
- 2014(5239)
- 2013(4957)
- 2012(4850)
- 2011(4365)
- 2010(4496)
- 2009(4011)
- 2008(4071)
- 2007(3516)
- 2006(3312)
- 2005(2971)
- 学科
- 济(20343)
- 经济(20319)
- 管理(11384)
- 业(10617)
- 方法(9287)
- 企(7912)
- 企业(7912)
- 数学(7909)
- 数学方法(7772)
- 学(5724)
- 中国(5411)
- 农(5142)
- 财(4821)
- 业经(4479)
- 农业(3658)
- 贸(3658)
- 贸易(3656)
- 易(3541)
- 融(3530)
- 金融(3529)
- 地方(3325)
- 银(3222)
- 银行(3205)
- 理论(3190)
- 制(3145)
- 行(3074)
- 和(3022)
- 产业(2720)
- 环境(2663)
- 信息(2602)
- 机构
- 大学(73782)
- 学院(70117)
- 研究(27883)
- 济(27741)
- 经济(27226)
- 管理(24500)
- 理学(21197)
- 理学院(20866)
- 管理学(20293)
- 中国(20202)
- 管理学院(20163)
- 科学(18366)
- 京(16550)
- 所(15062)
- 农(14412)
- 研究所(14004)
- 财(13145)
- 中心(12287)
- 农业(11532)
- 业大(11389)
- 范(10948)
- 江(10846)
- 师范(10834)
- 财经(10610)
- 北京(10275)
- 院(9937)
- 经(9770)
- 经济学(9167)
- 师范大学(9083)
- 科学院(8418)
- 基金
- 项目(49417)
- 科学(38963)
- 基金(36989)
- 研究(34560)
- 家(33649)
- 国家(33410)
- 科学基金(27585)
- 社会(22009)
- 社会科(20904)
- 社会科学(20895)
- 基金项目(19376)
- 自然(18103)
- 省(17863)
- 自然科(17716)
- 自然科学(17708)
- 自然科学基金(17382)
- 划(16258)
- 教育(15764)
- 资助(14781)
- 编号(13477)
- 成果(12019)
- 重点(11728)
- 部(11231)
- 发(10369)
- 创(10044)
- 科研(9889)
- 国家社会(9776)
- 计划(9594)
- 创新(9470)
- 教育部(9417)
共检索到1060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欣荣 罗小燕
大数据将万物数据化并将世界透明化,于是习惯于隐藏起来的人性突然被彻底暴露于大庭广众之中,由此引发了诸多伦理问题。传统的伦理学从消极伦理观出发,认为大数据给人类带来了隐私、公平与安全等问题,于是开出了阻止和治理的药方,试图用旧伦理规制大数据。但从积极伦理观来看,大数据及其透明世界也可能给我们带来真诚、平等、自由、安全和个性等人性的本真回归。大数据革命的历史车轮无法阻挡,只能坚持数据开放,提升数据能力,缩小数据鸿沟,并且改变隐私观念,重建伦理体系,追求有限自由,以积极的伦理态度拥抱大数据时代。
关键词:
大数据 透明世界 积极伦理 伦理重建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游向前
在市场经济中,竞争是必然的现象,但竞争必须有序,必须讲究诚信,竞争规则是以个人自律和诚信为基础,道德约束和法律规范是保证企业诚信的重要手段。麦德龙的“透明发票”现象尽管是企业诚信的个案,但却反映了市场经济的普遍要求。
关键词:
企业诚信 透明发票 麦德龙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戚万学 谢娟
教育大数据是由数据主体、数据客体、教育活动和教育数据四个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教育大数据的伦理诉求具体表征为主观上的自我保护需要和客观上的社会保障需要,明确伦理诉求是治理伦理风险的前提条件。教育大数据的伦理诉求是数据主体和数据客体等结构要素对伦理价值的共同追求,即数据主体以"有用无害"为表征的内生性诉求,数据主体以"责任担当"为表征的外发性诉求,数据客体以"数据权利"为表征的内生性诉求,数据客体以"制度保障"为表征的外发性诉求。四个方面的内涵表征相互关联,形成从低到高的伦理诉求层级。教育大数据伦理诉求的最终实现有赖于教育大数据伦理共同体的建立和维系,即以伦理精神共同体促进共识性伦理信念的形成,以伦理交往共同体打破沟通壁垒、明确责任担当,以行业规范共同体实现数据权利的制度保障,以伦理文化共同体增强大数据技术与教育人文的共通。
关键词:
教育大数据 伦理共同体 伦理诉求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张蕊
4月15日,财政部对外公开其2016年部门预算,同时拉开了2016年中央部门预算公开的大幕。今年报送全国人大审议的中央一级预算单位的部门预算共计100个,4月15日开始这些"部门账本"将陆续亮相,接受社会监督。相比于往年,今年中央部门预算公开时间提前,公开内容也更加丰富和细化。各中央部门继续向社会公开8张预算表,包括部门收支总表、部门收入总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曹鑫茹 郭辉
环境伦理学自诞生以来,一直以构建客观的自然价值和自然权利为主要任务,忽略了作为道德行为主体的人。面对这种人未到场的环境伦理学现状,学者们开始从美德视角研究环境伦理学。积极心理学是一种研究人类的积极力量和美德的心理学思潮,对伦理学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通过借鉴积极心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环境美德伦理强调发挥环境保护中的积极因素,特别是积极的人格品质,从而鼓励和影响人对环境的友好行为。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 美德 环境伦理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康飞 曲庆 张涵
探讨了伦理领导对下属建言行为的作用机制问题。基于情绪反馈理论视角,认为伦理领导会通过激发下属的积极情绪进而促进其建言行为。并且,下属的性别会在上述关系中起到调节作用。通过两阶段的研究设计,收集了245份有效样本。实证分析结果支持了本文的假设,发现伦理领导只对女性下属的积极情绪有影响且促进其建言行为,而对男性下属的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
伦理领导 积极情绪 建言行为 下属性别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梁宇
科研数据伦理是科研伦理和数据伦理的交叉融合,既是数据伦理的一个新的领域,也是科研伦理的组成部分,它对研究人员的科研数据行为具有重要意义。相较于小数据时代,大数据时代的科研数据伦理遭遇的知情同意与数据隐私、数据主体身份危机、科研数据歧视与偏见和共享不信任等伦理难题更为突出。为规范研究人员的科研数据行为,文章提出要从“IRRI”原则的明确、积极健康科研文化的培育、法律监管制度的完善、统一协调组织的建立等方面对其加强规制。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释放出数据生产要素的科研价值,推动实现高水平、高质量的科技自立自强。
关键词:
大数据 科研数据 数据伦理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梁宇 郑易平
大数据技术在给人类带来福祉的同时,也导致信息污染、信息异化和信息鸿沟等问题不断涌现,信息隐私、信息安全面临更大挑战。文章在分析大数据时代信息伦理问题成因的基础上,认为治理大数据信息伦理问题要从倡导大数据信息伦理的规范原则、建立和健全法律、借助技术手段、提高用户的个人信息保护意识、信息行为主体的道德教育等五个方面进行。研究大数据时代信息伦理问题与治理,能够促进大数据时代信息伦理的健康发展,推动大数据技术的科学合理利用。
关键词:
大数据 信息伦理 问题 治理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SULA C A 赵柯然 真溱 汤珊红
传统上,机构研究主要受到两方面因素的限制:(1)物理方面,如难以招募到有代表性的参与者;(2)道德方面,如对参加者可能造成的危害及对弱势群体的保护。(一)伦理框架应对这些问题,我们借用依隆大学PERCS提出的教学模块——"田野调查伦理"。尽管各种与人相关的调研都会存在以下问题,在此我们重点关注大数据带来的一些特殊问题。(二)大数据提出的新问题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张燕南 赵中建
大数据为学习和教育的变革提供了优质化反馈、个性化定制和精准化概率预测,同时也存在隐私泄露侵害尊严、过往数据束缚个体发展、数据主导决策禁锢学业进步等伦理威胁。在大数据的教育应用过程中推动自主性原则、善意性原则、公正性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等伦理原则的建立和健全,有助于规避伦理风险、权衡预期受益与潜在威胁、平衡各参与方的利益关系、推动人类价值与技术发展的和谐共进。
关键词:
教育 大数据 伦理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三女牙 杨宗凯 李卿
教育数据伦理是对教育数据产生、采集、存储和分析利用过程中所应秉持的道德信念和行为规范的理性审视。教育数据伦理以价值构建与认同为根本挑战,以利益机制设计为主要抓手,蕴含时序性和情境化的动态性。明确教育数据的价值定位,界定教育主体的数据权利,厘清教育数据的教育效用,是教育数据伦理面临的基本问题。对教育数据伦理的研究,从传统伦理学视角,须推进道德自律、法律法规与监管;从技术视角,应从教育服务的各个环节进行伦理渗透,避免技术异化;从教育视角,要提升教育管理者和教师的教育数据素养。
关键词:
大数据 教育伦理 数据素养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周涛
一个以大数据为原材料,以人工智能为引擎的新科技时代的到来不可阻挡。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在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如个人隐私、数据独裁、新型智能生命等让人担忧的问题。回顾了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伦理研究的背景、意义和现状,着重从中立性、时效性、导向性三个方面介绍大数据于人工智能发展带来的具体伦理挑战。续篇将介绍边界问题、隐私问题和责权问题,并简述当前有效的应对策略以及未来开放性的政策和技术问题。
关键词:
大数据 人工智能 伦理 算法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本刊评论员
党的十九大强调预算制度要"全面规范透明"。2017年国务院廉政工作会议明确要求,要着力打造阳光财政,所有使用财政资金的部门,全部都要公开预决算,让群众找得到、看得懂、能监督。2018年中央部门预算已于4月13日集中向社会公开。随着我国预决算公开制度建设不断完善,目前已基本确立预决算公开的制度框架。按照谁制作、谁公开原则,各级财政部门、各部门负责本地区、本部门预决算公开工作。除涉密信息外,政府预决算由财政部门公开,部门预决算由各部门公开。此外,财政部门公开各类财税政策和财税制
关键词:
预决算 部门预算 财政部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金生鈜
公民是积极参与公共实践、具有公共理性、承担公共伦理义务、促进公共福祉的道德主体,其根本特征是具有公共认同、公共理性、公共风范等构成的公共精神。政治是公民合作的实践体系,其目的是追求公共福祉,政治通过法治与制度实践,提升公民技能;教育通过学校生活形式,培育公民的公共精神。教育培养伦理型公民,才能把人的健全发展与社会的良好建构统合起来。当代教育需要走出对个人谋取市场化利益的工具性职能训练,在制度、目标、内容、结构的全方位改革中转向公民精神的培育。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妍 何晓伟
大数据的出现引发了一场大变革。国家战略储备应充分发挥其在大数据应用方面的优势,开展大数据应用,为提高储备科学化决策水平提供支撑。结合储备发展现状,当前,首先要解决如何通过加强标准化研究,统一规范和规则,实现大数据应用对基础设施建设和数据采集的要求。以推动战略储备流程标准化作为切入点,推动战略储备信息化建设。
关键词:
大数据 国家战略储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