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18)
- 2023(9874)
- 2022(8478)
- 2021(7932)
- 2020(6787)
- 2019(16082)
- 2018(15409)
- 2017(28981)
- 2016(15583)
- 2015(18138)
- 2014(17908)
- 2013(18031)
- 2012(16983)
- 2011(15492)
- 2010(15481)
- 2009(14566)
- 2008(14753)
- 2007(13213)
- 2006(11259)
- 2005(10243)
- 学科
- 济(71840)
- 经济(71765)
- 业(39431)
- 管理(38657)
- 方法(34073)
- 数学(30838)
- 数学方法(30581)
- 企(29652)
- 企业(29652)
- 中国(23234)
- 农(19654)
- 贸(15888)
- 贸易(15880)
- 财(15847)
- 易(15508)
- 学(13851)
- 业经(13356)
- 制(13034)
- 农业(12972)
- 地方(12585)
- 银(11218)
- 银行(11193)
- 融(11068)
- 金融(11065)
- 行(10772)
- 和(10277)
- 环境(10034)
- 发(9098)
- 理论(8707)
- 务(8695)
- 机构
- 大学(236358)
- 学院(231476)
- 济(105991)
- 经济(104116)
- 研究(86968)
- 管理(85981)
- 理学(74023)
- 理学院(73115)
- 管理学(71892)
- 管理学院(71424)
- 中国(66055)
- 科学(51238)
- 京(51108)
- 财(46121)
- 所(44665)
- 研究所(40802)
- 农(39920)
- 中心(38963)
- 财经(37254)
- 经济学(34874)
- 经(34073)
- 业大(33286)
- 北京(33031)
- 江(32708)
- 经济学院(31669)
- 农业(31636)
- 范(31035)
- 师范(30748)
- 院(30467)
- 财经大学(27780)
- 基金
- 项目(153708)
- 科学(121261)
- 基金(114058)
- 研究(111655)
- 家(100947)
- 国家(99817)
- 科学基金(83864)
- 社会(73111)
- 社会科(69393)
- 社会科学(69371)
- 基金项目(59554)
- 省(56419)
- 自然(52296)
- 自然科(51097)
- 自然科学(51078)
- 教育(50933)
- 自然科学基金(50204)
- 划(49143)
- 资助(47553)
- 编号(43386)
- 成果(36184)
- 部(35995)
- 重点(35274)
- 发(33863)
- 国家社会(31930)
- 创(31459)
- 教育部(30893)
- 中国(30746)
- 课题(30311)
- 创新(29571)
共检索到3459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扈新强 赵玉峰
通过分析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探讨中国流动人口家庭化状况,从流动模式、过程和结果3个方面对流动人口家庭化的概念、类型进行重新界定,按照家庭化程度将流动人口家庭划分为离散型家庭和聚合型家庭。研究发现,当前中国流动人口家庭呈现出从离散化向聚合化演进的趋势;流动模式从单一性转向多元化,呈现以家庭式流动为主的特征;流动过程遵循"夫妻一方先行""夫妻共同先行""其他成员先行"3种流动序列以及以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为主的"分""合"路径;流动结果整体呈现出"聚合多、离散少"的家庭化状态。深入考察流动人口家庭化程度,有助于把握流动人口家庭基本状况,为推进流动人口市民化目标实现提供参考信息。
关键词:
流动人口 家庭化 离散 聚合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陈贤寿,孙丽华
流动人口家庭化是流动人口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特点,这一特点将给城市化和城市管理带来诸多不良影响,是一个严重的社会经济问题,应引起各级领导和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崇维祥 杨书胜
文章基于2012年江浙沪流动人口调查数据,使用Binary Logistic Regression模型,从家庭中劳动者个体、家庭和社会三个层面考察影响流动人口家庭化迁移的因素。在32 975个样本的基础之上,研究发现,人口流动呈现明显的家庭化特征,劳动者个人特征、家庭因素和社会结构要素等都对家庭化迁移的发生具有显著的影响。在劳动力个体因素中,女性,年龄小,教育程度较低,居留时间长,拥有自我决策行动能力的雇主和自营劳动者更倾向于发生家庭化迁移;在家庭影响因素中,婚姻关系和孩子的数量都会正向地影响家庭化迁移行
关键词:
流动人口 家庭化迁移 影响因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国正 艾小青 李晨曦
文章基于国家计生委2013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运用Oaxaca-Blinder分解方法,研究结果显示:(1)女性的就业率和求职率都明显低于男性,"迁而不工"现象比较普遍,其主要原因是家庭的束缚;(2)人力资本禀赋、就业分布及劳动付出等并不是导致男女收入差距的主要原因;(3)男女收入差距的70%左右是由于性别歧视及其他不可观测的因素决定的。因此,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完善法律制度保护女性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加大农村地区教育投入和高考招生的政策倾斜,可以从根本上减少"显性"和"隐形"的性别歧视。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国正 艾小青 李晨曦
文章基于国家计生委2013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运用Oaxaca-Blinder分解方法,研究结果显示:(1)女性的就业率和求职率都明显低于男性,"迁而不工"现象比较普遍,其主要原因是家庭的束缚;(2)人力资本禀赋、就业分布及劳动付出等并不是导致男女收入差距的主要原因;(3)男女收入差距的70%左右是由于性别歧视及其他不可观测的因素决定的。因此,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完善法律制度保护女性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加大农村地区教育投入和高考招生的政策倾斜,可以从根本上减少"显性"和"隐形"的性别歧视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范纯琍
经典的人力资本理论将迁移视为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形成因素。人口流动家庭化已经成为人口流动的显著特点之一。文章利用2011年全国流动人口监测数据,研究家庭化流动人口的城市融入状况,就人力资本对家庭化流动人口城市融入各维度的影响做了分析和解读,提出应关注家庭化流动人口的生存和工作环境,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促进其人力资本积累和作用的有效发挥。
关键词:
家庭化流动人口 人力资本 城市融入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盛亦男
家庭化迁居已成为我国未来人口流动的主要趋势。文章利用2010年流动人口监测数据,分析当前我国流动人口家庭化迁居的现状,对家庭化迁居的概念、类型进行重新界定。按照家庭迁居程度的差异,将流动家庭划分为已完成迁居和未完成迁居的家庭。数据分析表明,家庭的经济水平、家庭户规模和结构等因素,使家庭在迁居方式与进程方面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在家庭分批迁居的过程中,不同批次迁居的成员呈现出家庭内成员身份、人力资本存量、迁居时间间隔等方面的选择性特征。文章认为对人口流动家庭化迁居现象应采取"支持"型的政策导向,并为建立流动家庭管理服务体系提出政策意见,即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建立覆盖家庭生命周期、家庭类型的流动家庭服务体系。
关键词:
流动人口 家庭化迁居 迁居行为 政策导向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欢 席鹏辉
在理论分析户籍管制对流动人口家庭迁移完整性影响的基础上,本文利用213个城市面板数据与2016年流动人口监测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户籍管制抑制了低技能、流动时间较短与新生代流动人口的家庭完整迁移,这种负向影响在跨省迁移中表现得更为突出;而搭载在户籍制度上的教育、医疗等社会福利则是其抑制流动人口家庭迁移完整性的主要影响因素。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上述结论依然成立。基于实证发现,剥离依附于户籍制度上的"隐性"社会福利供给,有利于促进流动人口家庭迁移,增加城市劳动力的供给规模;而破除户籍制度约束的关键举措仍是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即建立"以人为主体"的转移支付制度与社会福利供给机制。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高庆旭
1985年4月20日北京市对居民家庭内流动人口情况进行了第一次抽样调查。调查样本用多阶段整群抽取的方法,在市区八个行政区内各街道按比例抽取一定数目的居委会,对这些居委会的所有居民家庭进行调查。共抽取28个街道的70个居委会,合计有居民家庭 32,271户,占市区总户数24%。调查实施工作由各区培训的调查员携带《北京市居民调查问卷》登门询问户主,将回答结果予以记录。对收回的合格调查登记汇总统计,共获得2396户居民家庭内3553个来自外省和远郊的寄住人口的资料。现根据调查结果,对寄住人口的基本情况做一初步分析。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马骍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户籍制度逐渐放开,人口流动越来越活跃,在流动人口规模日益增长的过程中流动人口结构也渐渐地发生了一些变化,流动人口性别结构渐渐趋于均衡,女性流动人口渐渐加入了流动人口行列,但是在此过程中许多"流而不工"的现象并没有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基于2014年云南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利用单变量描述统计分析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不同迁移模式中的流动女性就业机会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流动人口家庭化迁移对女性就业具有明显的阻碍作用,单身女性就业概率最高,半家庭式流动女性就业概率居中,举
关键词:
家庭化迁移 女性流动人口 就业概率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谭静 陈盼佳
居民消费率上升是目前我国宏观结构调整需要关注的重要背景,而我国不同居民群体间消费水平存在结构性差异。当前流动人口已成为我国城市发展中重要的人口群体,其消费储蓄行为显著影响城市经济发展,并与城市劳动力市场直接联系。本文从城市内劳动力市场二元分割角度出发,探讨了职业属性对流动人口家庭储蓄行为的影响及其机制。利用2014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OLS和两阶段最小二乘法估计结果显示,蓝领流动人口家庭在流入地储蓄率显著更高,结论通过稳健性检验。利用并行多重中介效应模型,研究进一步验证了职业属性通过在城市劳动力市场上的不稳定性、支出增加的风险性和社会融合程度三方面机制影响家庭储蓄行为。
关键词:
流动人口 消费储蓄行为 蓝领工作者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蒋晓敏 周战强 张博尧
在解决绝对贫困问题之后,相对贫困成为我国当前乃至未来较长时间内需要解决的重点议题。本文基于北京大学金融研究中心发布的数字普惠金融数据、中山大学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及中国城市统计数据,分析了数字普惠金融对流动人口家庭相对贫困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显著提高了流动人口家庭相对贫困的概率,这一影响是通过减少流动人口家庭在本地的社会参与实现的。家庭人力资本水平低、社会保险缺乏加深了数字普惠金融对流动人口家庭相对贫困的影响。此外,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户籍、流入东部地区、金融监管较弱地区流动人口家庭相对贫困的影响较大。为缓解数字普惠金融带来的流动人口家庭相对贫困,应加强金融市场监管,营造健康安全的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环境;努力缩小数字鸿沟,提升流动人口的知识技能水平;深化社会保险制度改革,提高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险参与度。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艾小青 昌佳琦 李国正
伴随出口乏力、投资过剩等问题日益突出,中国经济发展转向消费驱动模式。以往研究主要聚焦于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研究,较少关注高达2.4亿流动人口群体。文章基于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综合运用分位点法、OLS回归和IV工具变量法,研究发现:流动人口定居意愿对消费具有正向效应,具有长期定居意愿的流动人口家庭消费比其他群体高41.5%;随着收入阶层的上升,定居意愿对家庭消费的拉动作用更大,结合区域或转户视角,结论仍然成立。研究认为,政府可以通过户籍改革、增加城市公共服务供给、提升流动人口就业能力等措施提高流动人口收入水平和定居意愿,进而促进中国流动人口整体消费水平。
关键词:
流动人口 定居意愿 收入 家庭消费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周战强 韩冬雅
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城乡经济水平的差距和户籍制度的松动,导致了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以2014年全国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动态监测调查数据为样本,对外群歧视与流动人口家庭收入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外群歧视对于流动人口的家庭收入有着显著负向的影响,并随着家庭收入分布水平的提高,这种影响越来越明显。另外,到东部城市就业、跨省流动或者在一级劳动力市场工作的流动人口受到外群歧视的影响更大,收入下降更多。
关键词:
外群歧视 流动人口 收入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孙文凯 李晓迪 王乙杰
流动人口在城市的社会融合是健康城市化的重要内容,并且其本身也产生众多经济影响。文章利用2014年国家卫计委"流动人口社会融合与心理健康专题调查"的调查数据,分析流动人口不同的本地城市人身份认同对其家庭消费水平、家庭消费结构的影响。由于身份认同受到很多因素影响,具有内生性,因此我们在OLS基准回归之外,采用流动人口"本地话掌握水平"及"流出地土地面积"作为工具变量处理可能的内生性问题。我们也进行了替代变量的稳健性检验以及各种异质性检验。我们发现流动人口不同的身份认同程度对家庭消费水平、家庭消费结构有显著影响:更认同本地城市人身份的流动群体消费更高、恩格尔系数更低。同时,身份认同的消费影响在不同群体间存在一定异质性:这种效应对于年长的流动人口以及农村户籍流动人口更显著,这些异质性发现也符合预期。文章也进行了影响的可能机制检验,发现认可本地人身份的流动人口更倾向于在本地买房、长期工作生活和落户,减少在老家购房和生活的可能。研究结果对认识身份认同经济影响有一定学术价值;同时,文章的政策含义是,促进流动人口本地身份认同可以促进城市消费活力和居民生活质量。
关键词:
流动人口 身份认同 消费 工具变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