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67)
- 2023(8850)
- 2022(7473)
- 2021(6740)
- 2020(5398)
- 2019(12168)
- 2018(11968)
- 2017(22478)
- 2016(11912)
- 2015(13217)
- 2014(12704)
- 2013(12577)
- 2012(11949)
- 2011(10907)
- 2010(11263)
- 2009(10453)
- 2008(10459)
- 2007(9641)
- 2006(8842)
- 2005(8226)
- 学科
- 济(54394)
- 经济(54343)
- 业(47595)
- 管理(43450)
- 企(41524)
- 企业(41524)
- 中国(18847)
- 地方(18169)
- 技术(17627)
- 财(16229)
- 方法(16087)
- 业经(15316)
- 农(14760)
- 技术管理(12918)
- 数学(12896)
- 数学方法(12811)
- 务(11973)
- 财务(11957)
- 财务管理(11935)
- 企业财务(11580)
- 制(11539)
- 银(10607)
- 银行(10594)
- 农业(10550)
- 融(10508)
- 金融(10508)
- 行(10310)
- 地方经济(10275)
- 发(9819)
- 体(8299)
- 机构
- 学院(168884)
- 大学(164972)
- 济(71528)
- 经济(70096)
- 管理(67016)
- 研究(58456)
- 理学(56485)
- 理学院(55876)
- 管理学(55245)
- 管理学院(54895)
- 中国(46626)
- 京(35490)
- 财(34731)
- 科学(32783)
- 所(28931)
- 江(27466)
- 中心(26432)
- 财经(26199)
- 研究所(25460)
- 经(23631)
- 农(23486)
- 北京(23195)
- 州(22606)
- 范(22551)
- 师范(22349)
- 院(21227)
- 经济学(20542)
- 业大(20405)
- 商学(19555)
- 商学院(19367)
- 基金
- 项目(103895)
- 科学(83721)
- 研究(80793)
- 基金(73376)
- 家(62220)
- 国家(61586)
- 科学基金(54503)
- 社会(52357)
- 社会科(49762)
- 社会科学(49755)
- 省(43682)
- 基金项目(39097)
- 教育(36744)
- 划(35170)
- 自然(32963)
- 编号(32436)
- 自然科(32260)
- 自然科学(32256)
- 自然科学基金(31725)
- 发(28522)
- 创(28350)
- 资助(28262)
- 成果(26756)
- 创新(25373)
- 课题(23861)
- 发展(23643)
- 重点(23466)
- 展(23206)
- 部(22292)
- 业(21091)
共检索到2777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傅伟明
创新源点是来自于外部的市场力量和来自于内部的企业家精神,创新基点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积累的技术和市场知识,创新触点是聚焦企业发展问题,创新支点是培养和引进核心人才与研发人才,创新炸点乃是头脑风暴与开放协作。原始创新是最重要和最基础的创新,特别是企业的原始创新对经济发展动力转换有着决定性作用。目前我国企业与西方企业的差距就是鲜有产品创新,实质就是原始创新的不足。企业原始创新是指依靠自身的努力和探索,实现核心技术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傅伟明
创新源点是来自于外部的市场力量和来自于内部的企业家精神,创新基点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积累的技术和市场知识,创新触点是聚焦企业发展问题,创新支点是培养和引进核心人才与研发人才,创新炸点乃是头脑风暴与开放协作。原始创新是最重要和最基础的创新,特别是企业的原始创新对经济发展动力转换有着决定性作用。目前我国企业与西方企业的差距就是鲜有产品创新,实质就是原始创新的不足。企业原始创新是指依靠自身的努力和探索,实现核心技术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军 苏展波
当今世界技术竞争日益激烈。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相对落后,核心技术不断出现被"卡脖子"的情况。因此,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尤其是原始创新能力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美国、新加坡、日本为发展科技和推动原始创新,在国家立法、政策制定、人才培养、企业主体、文化传统、科技评估与社会环境等许多方面不断探索和积累经验,给我国提高原始创新能力、创建科技强国提供了重要启示。
关键词:
原始创新 国家创新体系 科技强国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黄羽翼 郭茜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创新程度最高的原始创新逐渐取代其他能力,成为区域间竞争的关键因素。在对原始创新概念辨析的基础上,文章从原创动力、原创主体、原创环境等剖析原始创新的工作路径,并依此构建区域原始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该评价体系包括原始创新环境支撑能力、原始创新主体创造能力、原始创新动力、原始创新产出能力四个二级指标,物质环境、制度环境、人文环境等10个三级指标及34个四级指标。
关键词:
原始创新 原始创新能力 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卞松保 柳卸林 吕萍
本文以中国从事原始创新研究工作的核心国家实验室,即220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国家实验室在原始创新中作用的量化分析模型。分别以发明专利产出和基础研究成果为被解释变量,对国家实验室在原始创新中的作用进行处理,对时间截面和连续序列的10个模型的数据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总体来看,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性质,即从事基础研究还是应用研究,对基础研究成果和发明专利产出均没有显著影响;国家重点实验室所属地区和主管部门的情况与此类似;而依托单位对基础研究成果和发明专利产出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表明依托于科研院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具有更好的基础研究成果和发明专利产出;此外,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年龄对基础研究成果和发明专利产出也具有正向影响,说明国家重点实验室成立的时间越长,对产出的积极影响越大。
关键词:
国家实验室 原始创新 基础研究 作用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柏洲 苏屹
在对国外关于原始创新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分析了如何使用国际常用的SNM管理工具对我国企业原始创新进行有效管理。通过分析指出,在SNM这种有效管理工具的作用下,原始创新的风险可以得到有效控制,进而提高企业原始创新中核心技术的研发成功率。
关键词:
企业 原始创新 SNM 管理工具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吴敬学 毛世平 王志丹
我国农业发展已进入由生产主导型传统农业向技术主导型现代农业转变的新阶段,对农业科技支撑提出了更加紧迫的要求。科技资源配置不合理、科研项目实施周期过短、成果评价机制不完善等不利因素制约了我国农业科技原始创新能力的提升。本文从明确农业科技原始创新的基础地位、优化配置科技资源、强化农业科学研究、加快完善科学评价体系、增强科技战略储备等五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战略性对策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海超 王昕怡
文章分析了高技术产业原始创新的影响因素,从原始创新源和原始创新主体角度出发,提出创新扩散路径、合作研发路径和群体分工路径三种高技术产业原始创新的实现路径,以期探索适合我国高技术产业实现原始创新的关键路径,提升高技术产业核心竞争能力。
关键词:
高技术产业 原始创新 影响因素 实现路径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邹承鲁,陈述彭,陈平原,金碚,刘大椿,柳冠中,沈德忠,蒋国华,金吾伦,李喜先
本刊在科学技术部办公厅调研室的指导下,就目前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原始创新”话题,举办了一次题为“自然、人文、社科三大领域聚焦原始创新”的座谈会。与会专家学者从各自领域对“原始创新”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剖析,其中不乏耐人寻味、切中肯綮的见解和观点。为了引起学术界更多地关注“原始创新”,我们将与会学者的发言进行了整理,刊载如下,以飨读者。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赵丽 梁静国 苏屹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成为企业创新的最重要基础资源之一。本文在对制约大型企业原始创新阻碍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知识管理的相关知识,从知识规范化、知识效用化、知识资本化、知识权力化和知识文化等几个角度,对知识管理如何解决大型企业原始创新问题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知识管理 大型企业 原始创新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薛亮 梅旭荣 王济民 汪飞杰 陆建中 吴敬学 聂凤英 沈银书 张雨 夏旭
2008年美国爆发金融危机后,欧债危机随后爆发,新兴经济体也受到严重冲击,世界经济增速放缓。历史经验表明,经济危机往往孕育着新的科技革命。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谁能在科技创新方面占据优势,谁就能够掌握发展的主动权,率先复苏并走向繁荣。而作为基础产业的农业和农业科技进步对中国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此,应充分抓住金融危机给农业科技发展带来的机遇,高度重视科技原始创新能力的培养,要做到遵循农业科研规律,优化配置农业基础科技资源,强化农业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研究,提升农业核心技术研发水平,加快完善科学评价体系,超前部署一批前瞻性科技专项,增强科技战略储备能力,抢占以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先进制造技...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曾经纬 李柏洲 宋鹏 王鑫
企业原始创新是解决科技“卡脖子”问题的重要手段,也是推动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举措。在TOE框架下,结合现阶段企业原始创新特点,提出分析企业原始创新绩效差异的整合性框架,并采用fs QCA方法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实现企业高原始创新的组态路径有5条,分别是技术与市场主导下的技术管理与原始创新氛围驱动型、技术与市场主导下依托政策的高管支持与技术管理驱动型、技术与市场主导下的原始创新氛围与政策驱动型、技术主导下依托政策的技术管理与组织因素驱动型以及市场主导下依托技术管理的原始创新氛围与高管支持驱动型;从企业高原始创新组态路径中发现,技术、组织和环境3个层面要素之间具有互补替代关系,可为处于不同场景下的企业获取高原始创新绩效提供有益参考;导致企业非高原始创新的组态路径有两条,且都包括非高技术能力、非高程度高管支持、非高市场导向和非高政策导向,表明技术、组织和环境层面要素的缺失导致企业原始创新绩效不高。结论可为驱动企业原始创新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杨卓尔 高山行 江旭
论文基于企业资源观,构建由资源冗余与资源柔性、企业原始创新、战略独特性以及企业竞争力构成的理论研究框架,深入探讨资源冗余和资源柔性对企业原始创新的作用机理,企业原始创新与企业竞争力之间的关系,以及战略独特性对原始创新与企业竞争力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通过303家中国企业的双份调研数据分析发现,资源冗余和资源柔性对企业原始创新均具有直接促进作用,两者的交互作用对原始创新具有积极影响;原始创新能够有效促进企业竞争力的提升,企业战略独特性正向调节原始创新对企业竞争力的作用。研究结果明确了资源冗余和资源柔性对企业原始创新的影响,丰富了原始创新促发机制的理论研究,有助于为企业通过加强对资源积累、整合和管理...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柏洲 苏屹
大型企业在原始创新过程中具有新陈代谢性、自组织性和突变特性,满足生命进化特征。根据这一特征采用超循环理论对大型企业进行仿生协同演化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从以下三方面可以保证大型企业原始创新的协同演进,促进大型企业提升原始创新能力:第一,建立良好的因特网络运行机制,保证产学研合作中形成超循环;第二,完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保证信息高效传递;第三,建立预警机制,控制突变率上限。
关键词:
大型企业 原始创新 超循环 协同演化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董媛媛 张寒松 赵刚
企业原始创新能力系统是一种典型的信息反馈系统,企业原始创新能力系统的形成与积累取决于组织内部资金和人员的存量和循环使用情况。本文应用层次分析法对影响企业原始创新能力的23个因素进行权重分析,从中选出权重较大的12个因素。从系统动力学的视角构建企业原始创新能力的系统模型,并对模型中的因果关系图进行分析,最后给出提高企业原始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系统动力学 企业 原始创新能力系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