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90)
2023(10515)
2022(8553)
2021(7606)
2020(6229)
2019(13786)
2018(13068)
2017(25068)
2016(12917)
2015(13786)
2014(13440)
2013(13250)
2012(12026)
2011(10919)
2010(10804)
2009(9954)
2008(9304)
2007(7962)
2006(7170)
2005(6191)
作者
(38539)
(32337)
(32321)
(30412)
(20492)
(15431)
(14412)
(12592)
(12180)
(11168)
(10972)
(10365)
(10301)
(9979)
(9799)
(9720)
(9642)
(9508)
(9231)
(9166)
(8088)
(7721)
(7715)
(7460)
(7346)
(7154)
(6846)
(6613)
(6468)
(6307)
学科
(74319)
经济(74235)
管理(39259)
(35143)
(28097)
企业(28097)
方法(24960)
数学(22234)
数学方法(22043)
地方(17576)
中国(15437)
(15343)
业经(14403)
(14336)
(13123)
地方经济(12420)
(11280)
贸易(11275)
(10790)
(10748)
环境(10342)
农业(10326)
(8966)
金融(8966)
产业(8847)
(8599)
财务(8576)
财务管理(8566)
(8480)
(8419)
机构
学院(190709)
大学(189197)
(91259)
经济(89836)
管理(72709)
研究(66627)
理学(63818)
理学院(63142)
管理学(62244)
管理学院(61914)
中国(48824)
科学(39522)
(38248)
(37294)
(34540)
(32961)
财经(31453)
研究所(30216)
业大(30112)
经济学(29851)
中心(29823)
(28724)
农业(27337)
经济学院(26771)
(26470)
(23503)
财经大学(23412)
北京(22768)
(21947)
师范(21632)
基金
项目(132392)
科学(105039)
基金(98984)
研究(91469)
(88149)
国家(87428)
科学基金(75047)
社会(63784)
社会科(60675)
社会科学(60658)
基金项目(52789)
(51311)
自然(48166)
自然科(47105)
自然科学(47091)
自然科学基金(46288)
(42883)
教育(40311)
资助(38619)
编号(33569)
重点(29834)
(29570)
(28893)
(28267)
国家社会(27775)
创新(26468)
科研(25468)
教育部(25029)
成果(25023)
人文(24881)
期刊
(102895)
经济(102895)
研究(56086)
学报(32918)
中国(31658)
(30628)
科学(28882)
(28641)
管理(26732)
大学(24802)
学学(24247)
农业(20292)
经济研究(19757)
业经(16421)
财经(16273)
(15926)
金融(15926)
技术(14450)
(14192)
问题(13019)
商业(11407)
技术经济(10802)
(10270)
(10117)
教育(9897)
世界(9044)
(9002)
统计(8905)
国际(8610)
科技(8595)
共检索到2731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赵庆功  
流通费用的畸高对整个社会的福利起到了非常不利的影响,并成为物价上涨的推手。通过对流通者利润最大化的分析表明,流通者的加入会干扰完全竞争市场中原有的瓦尔拉斯均衡,挤占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并造成社会剩余的净损失。如何在合宜范围压缩流通者剩余和减少社会净损失,是我国流通治理研究的重要内容。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冬芳  周扬明  
本文认为,当前中观条件下流通费用有居高不下的走向,流通不经济或交易不经济现象较为突出。文章提出,为降低流通费用,必须在中观制度安排下,走出制度与组织的悖论;从本质上去认识流通费用,对流通费用进行分解,分门别类作出具体、客观的评价,以理性地遏制流通费用的不断升高;下大力气对流通体制、经济组织进行科学的制度安排,治理或重新构建流通体制框架,加大宏观尤其是中观调控力度,降低流通费用,实现流通经济,避免流通不经济。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胡啟斌  周端明  
现代流通体系建设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任务,较高的流通费用影响了国内市场流通机制的正常运行。文章试图从流通角度出发来研究国内经济大循环的构建,一方面,通过对斯密定理的分析,理解流通费用是制约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因素;另一方面,流通费用降低要以马克思的流通费用理论为原理支撑。流通费用降低可以加快国内经济大循环,对此,应以技术创新助推以新基建和运输系统为核心的硬件建设、从政治高度抓牢以制度建设为导向的软件建设。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汪忠  朱昶阳  曾德明  肖敏  黄圆  
公益创投是一种新型的公益资本投入方式,其对象一般为初创期或中小型的公益组织。除了资金支持,它还强调管理和技术支持,通过与被投资者建立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达到促进能力建设和公益模式创新的目的。其实质是通过引发资源配置的调整,从而影响社会福利的变化。通过运用序数效用论等相关经济理论分析公益创投在不同情况下对社会福利的影响,从而总结出其中的影响因素———投入来源和资源配置合理程度。此外,公益创投在福利事业发展、收入再分配调节及就业机会创造等方面也引致社会福利。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鲁品越  
流通领域的劳动包括“生产性劳动”与“纯粹流通性劳动”。后者不仅没有创造劳动价值,反而耗费生产领域所生产的劳动价值,此即“流通费用”,它与西方经济学的“交易成本”概念相呼应。那种认为唯有创造价值的劳动才有意义以及耗费价值的活动全然没有意义的观点是错误的。劳动创造价值的目的是为了被使用与耗费,其中一部分必然耗费在经济系统内部的流通过程中,但其创造了社会经济运行与发展所需的“经济空间”。经济空间由科技文化创新等生产性劳动创造产生的条件,但由流通领域的交往性劳动实际营造。而驱动流通过程受到两种力量的推动,创造了两种经济空间—“建设性经济空间”和“破坏性经济空间”,其对立统一运动能够解释“诺思第二悖论”...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谢莉娟  王晓东  
流通费用过高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不良影响已经得到了广泛认识,但目前关注的焦点及政策指向都集中在物流方面。本文基于马克思关于流通费用构成的完整论述,将视野拓展到了商流活动中产生的费用,分析生产性流通费用与纯粹流通费用的现实表现和其背后的影响因素,强调批零商业运行对整体流通费用的影响。基于2006-2012年省级面板数据模型的经验分析表明,除了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以外,流通组织化程度、渠道批零结构和零售盈利模式都会对流通费用产生显著影响,并且在生产性流通费用、纯粹流通费用两大构成部分上有着不同的机制和表现。其政策意义在于:未来应当更加重视优化商流过程在降低流通费用方面的作用,采取积极措施引导流通业组织化发...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凯仁  王永刚  
区块链技术凭借其独特的技术架构和优秀的数据模式,具有去中心化、安全性高、数据透明可靠和信用监督成本低等优势。马克思流通费用理论系统阐述了资本主义生产中纯粹流通费用的存在对于资本循环和年剩余价值实现的重要意义。在区块链技术的支持下,市场交易可以通过自主化的去中心交易模式、自动化的契约模式以及社会化的信息共享、审计和金融领域创新等方式,提高商流、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的流通速度,从而有效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实现市场经济2.0跨越式发展。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蔡超  
资本增殖的逻辑要求不断降低社会总生产过程中的流通费用,因而流通技术发展表现出不断突破时空界限的"加速主义"趋向。数字平台在传统商业领域的应用和拓展,降低了经济链条中的各种流通费用,并成为新流通渠道和重要的基础设施,实现了一次"流通革命"。数字平台企业的相关营收来自从别处转移来的剩余价值,本质上属于纯粹流通费用的范畴。一些平台企业单纯依靠所有权垄断而索取"经济租"的行为,会推高社会总流通费用,侵蚀实体经济部门的利润。一些平台企业的强势地位重塑了价值链分工的市场秩序,给非平台企业、公众甚至社会带来了负外部性。要发挥数字平台对国民经济的正向服务作用,必须有针对性地对数字平台企业进行反垄断规制、经济性规制以及社会性规制。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马兴微  
本文研究我国商业创新贡献率与流通费用膨胀的关系,基于对我国商业创新特征分析,研究我国流通费用膨胀形成的原因与机制。结果表明:我国现阶段的商业技术水平约束了商业技术边界扩展的范围,产生流通费用膨胀;商业创新的跟踪式拷贝与业态过度竞争等,进一步降低商业创新贡献率,加剧了我国流通费用膨胀。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希  
国务院常务会议日前研究确定了降低流通费用的十项政策措施,剑指我国流通环节费用高企顽疾,含金量十足。尽管目前我国基本建立起了覆盖城乡的流通网络,但长期以来"重生产、轻流通"的传统观念,造成我国流通领域的发展依然滞后于国际水平。中国商业联合会的资料显示,自2005年以来,我国物流总成本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一直保持在18%左右,而西方发达国家同类指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徐婷婷  周国栋  
流通费用与交易费用分别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的核心范畴,二者在理论、概念性质、作用影响等方面拥有其各自特定的理论与实践价值,同时存在一定的逻辑关联。本文以理论研究基础为切入点,分别阐述了流通费用与交易费用在各自领域的概念及构成体系,并将两者之间的交叉融合进行深入分析,进而提出降低流通和交易这两种非生产性成本的新途径。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荣森  刘志红  
流通费用与交易费用分别是马克思经典理论和新制度经济学的重要范畴,二者在理论层面既存在一定的逻辑关联,同时又在理论假设、构成与功能等多方面存在显著的区别,即交易费用不是流通费用的现代翻版,而是各自拥有其特定的理论与实践价值。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客观上需要在传承流通费用理论的同时,比较借鉴交易费用理论,并且将二者进行有机融合。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徐婷婷  周国栋  
流通费用与交易费用分别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的核心范畴,二者在理论、概念性质、作用影响等方面拥有其各自特定的理论与实践价值,同时存在一定的逻辑关联。本文以理论研究基础为切入点,分别阐述了流通费用与交易费用在各自领域的概念及构成体系,并将两者之间的交叉融合进行深入分析,进而提出降低流通和交易这两种非生产性成本的新途径。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魏宇杰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商业利润的论述中提出了一个"真正的困难",即纯粹商业流通费用补偿形式的问题,并指出这一费用会作为一个形成名义价值的要素加入商品的出售价格,由此提出了"名义价值"的概念。名义价值本质上是价值,是为商品形式的转化而付出的必需费用,最终要从总价值和总剩余价值中扣除;但又不是在价值层次,而是在价格层次对商品价值的"名义"追加,通过价格与价值的差额实现纯粹流通费用在所有消费者之间的平均分担,是纯粹流通费用实现的历史形式。因而,名义价值是一种形式规定,以"加价"的补偿形式实现了纯粹流通费用作为价值的本质存在。这一价值表现为商品价值实现的界限,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逐渐被扬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