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40)
2023(7535)
2022(5907)
2021(5824)
2020(4653)
2019(10420)
2018(10059)
2017(17352)
2016(10351)
2015(11749)
2014(11655)
2013(10397)
2012(9455)
2011(8699)
2010(9252)
2009(8560)
2008(7313)
2007(7043)
2006(6556)
2005(6062)
作者
(23264)
(18989)
(18837)
(18288)
(11980)
(9098)
(9082)
(7682)
(7087)
(7036)
(6465)
(6383)
(6081)
(5998)
(5855)
(5806)
(5668)
(5664)
(5428)
(5425)
(5092)
(4495)
(4491)
(4477)
(4453)
(4322)
(4318)
(4211)
(3897)
(3879)
学科
(26417)
经济(26265)
中国(25777)
(24516)
金融(24515)
(21854)
教育(21792)
(21427)
银行(21427)
(20909)
管理(19865)
(18162)
企业(18162)
理论(13219)
(11594)
中国金融(10889)
(10650)
业经(9927)
(9848)
方法(9445)
教学(8382)
地方(8351)
农业(8306)
(6967)
财务(6950)
财务管理(6941)
(6841)
企业财务(6697)
(6174)
数学(6164)
机构
大学(129339)
学院(121630)
研究(44642)
(42367)
经济(41053)
管理(36949)
中国(33957)
教育(32341)
理学(30894)
理学院(30375)
管理学(29637)
管理学院(29360)
(28685)
师范(28584)
(28374)
师范大学(23636)
(23362)
科学(22684)
中心(21476)
(20479)
(20331)
北京(19340)
研究所(18252)
财经(18111)
(16853)
职业(16600)
(16381)
(15872)
(15704)
技术(15611)
基金
项目(73285)
研究(67242)
科学(59478)
基金(48358)
社会(42211)
教育(40192)
(38727)
社会科(38597)
社会科学(38584)
国家(38086)
科学基金(32668)
编号(31324)
(30707)
成果(29966)
(27301)
课题(25625)
基金项目(24037)
(22714)
规划(19533)
项目编号(19314)
(19081)
资助(18807)
(18207)
重点(18136)
(17556)
大学(17393)
教育部(17219)
(16876)
(16370)
(16216)
期刊
教育(58223)
研究(55125)
(48970)
经济(48970)
中国(40107)
(27005)
金融(27005)
(18469)
(15050)
学报(14583)
大学(14483)
职业(13559)
技术(13434)
管理(13179)
科学(12818)
学学(10493)
财经(9804)
农业(9410)
高等(8520)
(8465)
技术教育(8311)
职业技术(8311)
职业技术教育(8311)
经济研究(7744)
业经(7734)
(7662)
论坛(7662)
高等教育(7416)
(7195)
图书(7098)
共检索到2140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梁莉菁  廖德伟  罗晓娟  
大学通识教育是传统社会博雅教育的现代对应物,被寄予了非常美好的愿景,为培养理想人格和科研学术研究打下更宽广深厚的基础,但是在教育实践中却收效甚微。本文从社会融入的功能角度分析这一困境,认为博雅教育在传统社会之所以采用正式教育的形式,有其阶层基础,而历史发展到现当代,这一阶层的一部分消亡了,另一部分也演变成专业化的自食其力的知识分子阶层,为适应这样的社会阶层分布,现代教育的主要形式就必然走专业教育模式,而通识教育应是有益的补充形式。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建平  
通过纵向剖析通识教育的概念、课程设置、目标以及通识课程的地位等问题以及横向比较国内外著名大学的通识教育实施情况,对通识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并对通识教育概念的认知、课程地位、课程设置、课程建设、课程内容及教学方式等方面的改革提出了切实的建议。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治国  
行业特色大学具有与综合性大学不同的特点。目前,在进行通识教育的过程中,行业特色大学出现了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的"专门化"倾向明显、人文素质类的通识课程师资缺乏等问题。行业特色大学可以从明确通识教育理念、建构适应学校特点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进一步提升通识教育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教学水平、进行通识教育的"协作式"教学模式改革四个方面强化通识教育。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佩  
实现土地和人口的城镇化,需要社区教育引领失地农民融入社会。但是目前失地农民社区存在着组织建设落后、工作人员专业水平偏低以及服务内容狭窄等问题,为此要加强社区建设,为开展社区教育提供良好的平台;发展社区教育,为失地农民融入社会服务以及引导失地农民积极参与社区教育,提高融入社会的能力。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蒲波  邱延峻  许军华  
大学实行通识教育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趋势。通过文献回顾和分析,阐述行业特色型大学的概念及特征:依附行业发展,凸显行业学科,拥有行业教师,培养行业人才;剖析行业特色型大学开展通识教育的困境:通识教育理念模糊,通识课程教师缺乏,学科结构布局失衡,学生基础知识单一;并提出行业特色型大学开展通识教育的出路:树立校本的通识教育理念,加强通识课程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发展,注重拓宽学生的基础知识。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孟卫青  黄崴  
通识教育嵌入到中国大学教育体系中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系统性工程,缺乏有利于通识教育实施的制度安排一直是通识教育受阻的关键所在。目前,大学实施通识教育的主要制度性约束因素包括实体性的专业教育制度、零散式的学分管理制度、缺乏科际整合的分布选修制度和纵向分隔式的课程衔接制度。通识教育从普及走向深化的过程中,我国大学要从模仿移植走向本土构建,树立本科通识教育的理念,以建设一套独具特色的校本基础课程体系为核心,探寻一条适合中国大学体制环境的通识教育实施之路。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鲁明亮  马丽娟  
通识教育是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相融合的教育,其改变了传统专业与学科对知识的分割,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和素质的全面提升。以五年制高职物理课堂教学改革为例,将通识教育与职业院校物理学科教学相结合,将"科学""技术""社会"领域的通识引入课堂,以更好地服务于职业院校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谭伟  孙娜娜  
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体系及金融支持情况"小农户+合作社"模式带动了农户分享规模经营效益。一是农业生产成本大幅降低。二是带动农户优化种植结构。三是带动小农户增收力度较大。"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带动了农户分享产业链效益,这种模式让农户参与到农业产业链条中,实现收益最大化,依托对俄地缘优势,小农户"走出去"发展现代农业。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支持小农户发展。针对小农户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金融部门创新推出活体畜禽抵押贷款业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韩益凤  
通识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起源于古希腊的自由精神,是现代大学对古典自由教育的继承和发展。然而,伴随"平庸时代"功利主义对大学教育的冲击,通识教育越来越多的强调实用知识,并表现出一种对研究理念的妥协和让步。最终,通识教育舍弃了传统自由教育理念中对理性自由、人生意义的探讨与追求,逐渐走向平庸。人文学科的式微与自由精神的缺失不得不说是现代大学通识教育所面临的严肃问题。回归自由,关注对人生意义的追求是现代大学通识教育的应有之意,超越通识教育并走向自由高等教育是现代大学教育理念转型的关键。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张亮  
经过20多年的积极探索,我国在通识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具体实践方面都取得了重要进展。国内教育界已对通识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达成了高度共识,然而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我国通识教育在整体上仍处于探索期,尚未形成一套公认的通识教育模式,在理论研究和具体实践中也暴露出了许多问题。本文认为,只有从中国语境出发,以本土化为原则,建构一套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符合的通识教育理念、培养目标、课程体系以及制度规范,才能切实有效地推动我国通识教育的深入发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牟小刚  
通识教育既是一流大学建设的内在要求,又是一流学科建设的关键支撑。优化通识教育是"双一流"建设的核心问题之一,关键在于厘清传统通识教育的困境,探索在新时期下通识教育的出路。当前,我国的通识教育存在着四重困境:能力困境、认知困境、规划困境和培养陷阱困境。建立持续教育的培养体系、树立正确的通识教育理念、采用多样科学的通识教育方法、筹措个性化培养的教学实践是打破传统通识教育四重困境的有效途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杨海洋  
在开展通识教育的实践中,专科性院校存在着比综合性大学更大的挑战。西南财经大学通过厘清培养财经人才所需要的通识教育目标,明确了财经类高校开展通识教育的理念。针对财经类高校学科门类不全、专业教育过于强化、师资力量缺乏、通识类课程质量低下、师生认知偏差等问题,西南财经大学采取了建立专门的通识教育学院、培育人文学科、优化设置通识核心课程、规范课程标准和教学规范、设立川渝地区通识教育联盟等措施,为财经类院校开展通识教育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崔乃文  
现行中国研究型大学通识教育改革的路径选择深受美国模式的影响,其表现是以经典文本教育作为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共识,以文理学院和书院作为通识教育的组织与制度支持。然而,经典文本教育与专业教育经由长期实践所形成的认知和思维相冲突;文理学院要么被同化为精英专业学院,要么无法获得大学组织的制度环境支持;书院制改革则其象征意义大于实质意义。造成这些困境的原因在于通识教育改革的路径选择与制度化的本土大学体系相冲突,应在专业教育的框架内探寻二者的契合机制,从而形成通识教育的中国模式。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恒亮  
通识教育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于上个世纪的40年代才开始引入我国,通识教育的作用一直受到高校的重视。随着互联网和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过于精细的专业划分已经打破了知识的完整性,导致大学生知识面的狭窄,以至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变革。当前我国高校通识教育尽管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也面临不少困境,这需要教师通过不
关键词: 通识教育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郭立场  陈吉  
改革开放背景下成长起来的新生代农民工逐渐成为外出农民工的主体,却依然面临着制度供给、政治参与、文化认同及素质提升等方面的重重障碍,被排斥在城市边缘;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正逐步在演变为城市内部新的二元结构。新形势下,促进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入,需要为他们创造一个公平、公正的社会制度环境,加强他们的组织化程度,提高他们的技能水平,强化他们的社会支持网络,逐步将他们纳入教育、医疗、住房等社会保障体系,使其充分享有"同城待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