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164)
2023(10121)
2022(8259)
2021(7687)
2020(6106)
2019(13709)
2018(13500)
2017(24910)
2016(12908)
2015(14056)
2014(14108)
2013(13293)
2012(12116)
2011(10777)
2010(10909)
2009(10003)
2008(9710)
2007(9141)
2006(8000)
2005(6671)
作者
(34798)
(28927)
(28699)
(27274)
(18240)
(13673)
(13086)
(11125)
(11109)
(10322)
(9728)
(9667)
(9424)
(9053)
(9003)
(8743)
(8518)
(8468)
(8268)
(8173)
(7147)
(6915)
(6875)
(6812)
(6535)
(6486)
(6454)
(6243)
(5977)
(5819)
学科
管理(44294)
(43159)
经济(43001)
(40463)
(37348)
企业(37348)
中国(16421)
技术(15951)
方法(14855)
业经(14658)
(14527)
(13718)
(12866)
理论(12103)
技术管理(11826)
地方(10468)
(10135)
(9982)
数学(9665)
(9631)
(9590)
数学方法(9571)
银行(9571)
(9227)
农业(8971)
(8785)
金融(8778)
教育(8644)
(8150)
(8043)
机构
学院(172406)
大学(170517)
管理(67606)
(65519)
经济(63927)
理学(57562)
理学院(56951)
研究(56815)
管理学(56144)
管理学院(55782)
中国(44092)
(35593)
(33677)
科学(32905)
(28060)
中心(27517)
(26406)
(25964)
财经(25616)
(23652)
研究所(23632)
师范(23404)
业大(23266)
(23192)
(22227)
北京(21949)
(21577)
技术(20486)
农业(19647)
经济学(19362)
基金
项目(117118)
科学(93708)
研究(92413)
基金(82838)
(71433)
国家(70698)
科学基金(61697)
社会(60459)
社会科(56132)
社会科学(56115)
(48355)
基金项目(43878)
教育(43078)
(39754)
编号(38135)
自然(36752)
自然科(35947)
自然科学(35936)
自然科学基金(35361)
成果(32283)
(30525)
资助(30197)
课题(27791)
创新(27408)
重点(26434)
(25443)
(25354)
(24544)
国家社会(24468)
项目编号(23972)
期刊
(79050)
经济(79050)
研究(53422)
中国(44743)
教育(29989)
管理(28365)
(27347)
学报(25256)
(25015)
科学(23927)
大学(20215)
学学(18443)
(17778)
金融(17778)
技术(16830)
农业(16490)
业经(14355)
财经(12935)
经济研究(12006)
(11276)
科技(10959)
图书(10422)
(9612)
论坛(9612)
职业(9519)
问题(9415)
(8620)
(8288)
技术经济(8267)
现代(7931)
共检索到2709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陈新年  
我国现阶段信用缺失矛盾突出、生产要素跨区域流动加速、创新加快等特点给社会治理带来新挑战,社会治理方式亟需调整和转变。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作为社会治理的重要手段和支撑,为社会治理开创了新模式。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应着力打破"信息孤岛";注重发挥市场机制作用,落实"放管服"改革;坚持独立第三方信用评价,体现社会治理的公平性、公正性和有效性;发挥信用行业协会作用,推动社会治理共建共享。
[期刊] 征信  [作者] 张远  
社会信用体系是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必然的选择。尤其我国现阶段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叠加期,社会治理面临着诸多难点,亟须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应树立法治思维,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技术,强化信用监管,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培育信用文化等,以加快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推动社会治理创新。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黄斯琪  麦勇  晏景瑞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对企业社会责任脱耦问题是否具有治理效应?现有研究鲜有关注。利用中国社会信用体系改革试点政策,并采用2010—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考察了社会信用体系改革试点对企业社会责任脱耦的影响。研究表明,社会信用体系改革试点能显著改善企业社会责任脱耦问题。进一步研究发现,社会信用体系改革试点可以增强地区信任水平、提升企业信息透明度和抑制管理者短视,从而可改善企业社会责任脱耦问题。异质性分析表明,在内部治理质量低的企业和处于社会责任敏感行业中的企业,社会信用体系改革试点对企业社会责任脱耦问题的治理作用更显著。经济后果分析发现,社会信用体系改革试点改善了企业的社会责任脱耦问题,降低了企业的财务风险,有助于提升企业价值。因此,要继续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向纵深推进,完善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制度;要强化对管理者短视行为的约束,以更高的道德取向引导管理者注重企业可持续发展。
[期刊] 征信  [作者] 徐诺金  
如何解决农民贷款难问题,怎样帮助农村贫困户脱贫致富,如何对新形势下的农民进行有效的社会管理和引导,是当今我国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三大突出问题。通过加快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组建征信共享平台,创新信贷服务模式,创新信用评价模式,利用财政金融手段帮助农民发展生产,积极引导农民创业是一条有效的途径。
[期刊] 征信  [作者] 王军富  
中央提出的"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案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帮助企业降低成本",而信用成本不仅是构成企业成本的重要部分,更是影响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主要因素。加强和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有效降低企业的信用成本,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重要举措。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视角,分析研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与信用成本的相互关系,以及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降低信用成本的博弈机制,对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降低信用成本、提高经济效率等问题提出一些建议和思考。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陈鸿宇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数字时代的加速到来,将推动生产生活方式发生前所未有的变革,并深刻改变我国城市社会的治理体系。2017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海代表团审议时提出,要"走出一条符合超大城市特点和规律的社会治理的新路子",并着重强调"要强化智能化管理,提高城市管理标准,更多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城市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管理水平。"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手段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大城市可以变得更聪明。从信息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是建设智慧城市的必由之路,前景广阔。
[期刊] 征信  [作者] 梁晓娟  
住房保障体系作为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不仅能够解决中低收入家庭的基本居住问题,而且可以保障国家的稳定和社会公平。公众对保障性住房领域的担忧,呼唤尽快建立严格的保障性住房信用体系。因此,应完善信用法律和制度,建立多层次信用体系,搭建信息平台,推进保障性住房领域的信用体系建设。
[期刊] 征信  [作者] 曹吉平  高宏业  
在社会信用体系中,征信充分发挥了解决信息不对称、防范信贷风险、促进信用交易规模扩大、提高政府部门行政效能、维护经济持续增长和金融稳定等核心作用。近年来,河北省以健全完善征信体系为核心,充分发挥征信体系的基础作用,进一步推动社会各领域、各部门信用体系建设,积极优化金融生态环境,提高全社会信用水平,探索出一条依托征信系统推进地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新模式。
[期刊] 征信  [作者] 邵延进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及公众信用意识的普遍提升,征信已逐渐成为社会热点和全民话题,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被纳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框架之中,并成为金融法治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将面临更严峻的形势和更艰巨的任务。近年来,作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征信体系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在发展中也逐渐显露出一些矛盾和问题。认清形势,正视问题,寻找应对措施和手段,在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努力使征信体系更规范发展是今后人民银行工作的重要任务。
[期刊] 征信  [作者] 邵延进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及公众信用意识的普遍提升,征信已逐渐成为社会热点和全民话题,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被纳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框架之中,并成为金融法治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将面临更严峻的形势和更艰巨的任务。近年来,作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征信体系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在发展中也逐渐显露出一些矛盾和问题。认清形势,正视问题,寻找应对措施和手段,在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努力使征信体系更规范发展是今后人民银行工作的重要任务。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谭燕芝   易萌   李云仲   唐文娟  
创业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石。以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为准自然实验,结合2009—2019年284个城市的样本数据,构建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考察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创业效应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显著提升了地区创业活跃度。机制检验结果表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通过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促进地区人才集聚和提高区域创新水平来促进创业。异质性分析表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创业效应在市场一体化程度较低地区和法治水平较高地区表现得更为显著;就行业类型而言,服务业特别是消费性服务业的创业效应更加明显。本文从非正式制度视角研究社会信用对地区创业的促进作用,为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和促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实现路径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经验启示。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岳意定  胡愈  金发奇  
我国信用体系的建设严重滞后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育的进程。法律法规的不完善、信用数据分割、企业信用管理未开展,制约了我国信用体系建设的发展。必须建立完善的信用法律法规、规范信用数据的采集和使用、培育信用中介机构、引导信用需求、开展企业信用管理。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林平  
失信和缺信是信用体系建设中亟待解决的两个性质不同的问题,其根源在于经济金融转轨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成本收益不对称和增信机制不健全。本文对信用体系的总体框架进行了设计,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杜金富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一项覆盖全社会的诚信系统工程。它以法律法规为依据,以信用活动的参与者为主体,以信用活动者的信用记录为基础,旨在规范信用数据的收集和使用,形成激励守信、惩戒失信的机制。社会信用体系
[期刊] 征信  [作者] 吴晶妹  
社会信用体系是以信用为基础进行社会资源配置的创新制度安排。信用已经成为一种生产要素,这体现了一种社会公平。作为社会资源配置的新依据,信用资本比实体资本来得更直接,有时甚至可以一票否决。信用资源的有效利用与合理配置需要信用监管体系与市场机制共同作用。信用提高了现代生活的质量与效率,建立并发挥社会信用体系的作用已经成为现代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必不可少的内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