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59)
- 2023(10580)
- 2022(9148)
- 2021(8628)
- 2020(7306)
- 2019(17225)
- 2018(16779)
- 2017(32399)
- 2016(17343)
- 2015(20102)
- 2014(19927)
- 2013(20030)
- 2012(18831)
- 2011(17064)
- 2010(16876)
- 2009(15966)
- 2008(16044)
- 2007(14369)
- 2006(12492)
- 2005(11122)
- 学科
- 济(77722)
- 经济(77544)
- 管理(50397)
- 业(46842)
- 企(38354)
- 企业(38354)
- 方法(37603)
- 数学(32023)
- 数学方法(31805)
- 中国(23085)
- 农(21329)
- 财(20301)
- 贸(16899)
- 贸易(16893)
- 易(16522)
- 业经(16172)
- 学(15565)
- 环境(15033)
- 制(14381)
- 和(13642)
- 农业(13453)
- 地方(12855)
- 务(12340)
- 财务(12319)
- 财务管理(12289)
- 银(11776)
- 银行(11756)
- 企业财务(11667)
- 理论(11553)
- 划(11499)
- 机构
- 大学(260560)
- 学院(256889)
- 济(115841)
- 经济(113810)
- 管理(98845)
- 研究(90235)
- 理学(85479)
- 理学院(84528)
- 管理学(83301)
- 管理学院(82818)
- 中国(69472)
- 京(54814)
- 科学(52545)
- 财(52150)
- 所(45484)
- 财经(42208)
- 农(41357)
- 研究所(41346)
- 中心(41012)
- 经(38478)
- 经济学(37487)
- 江(36348)
- 业大(35788)
- 北京(34939)
- 经济学院(34018)
- 范(33587)
- 师范(33329)
- 农业(32557)
- 院(31678)
- 财经大学(31461)
- 基金
- 项目(169599)
- 科学(134657)
- 基金(126417)
- 研究(125202)
- 家(109640)
- 国家(108762)
- 科学基金(92929)
- 社会(84108)
- 社会科(78877)
- 社会科学(78851)
- 基金项目(66544)
- 省(62419)
- 自然(57625)
- 教育(56846)
- 自然科(56284)
- 自然科学(56264)
- 自然科学基金(55317)
- 划(53886)
- 资助(51683)
- 编号(49484)
- 成果(40964)
- 部(39991)
- 重点(38315)
- 发(36564)
- 国家社会(35754)
- 创(34986)
- 教育部(34726)
- 课题(33374)
- 人文(33336)
- 科研(32937)
- 期刊
- 济(124139)
- 经济(124139)
- 研究(77114)
- 中国(48115)
- 财(41241)
- 学报(38823)
- 农(37451)
- 科学(36791)
- 管理(33717)
- 大学(29606)
- 学学(27772)
- 农业(25405)
- 教育(23635)
- 融(22184)
- 金融(22184)
- 财经(21836)
- 经济研究(21168)
- 技术(19895)
- 经(18868)
- 业经(18522)
- 问题(17220)
- 贸(15924)
- 业(14388)
- 世界(13975)
- 国际(13574)
- 技术经济(13444)
- 统计(12284)
- 版(12146)
- 图书(11928)
- 资源(11555)
共检索到3778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夏志红
社会排斥是近年来社会学研究中的重要概念,本文在对社会排斥内涵进行简要述评的基础上,探讨将这一独特视角用于公众环境权益诠释的可能性,并具体分析中国公众在环境权益实现过程中所面临的社会文化排斥、社会体制排斥、自我认同排斥等社会排斥现象及其三者之间的关系。公众在环境权益实现中所遇到的社会排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由消极排斥到积极排斥再到消极排斥的作用与反作用过程;二是自为排斥与自在排斥相互交错融合的过程。消除各种社会排斥的可行对策是:建立公众参与环境制度,促进环境NGO发展,强化环保执法能力,推动环保机制从政府主导型向社会制衡型转变。
关键词:
社会排斥 公众 环境权益 环境问题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周毕芬
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权益缺失严重,源于失地农民受到的社会排斥,包括结构性排斥和功能性排斥两个方面。一方面,户籍制度、社会阶层、社会文化产生了不合理的社会结构,对失地农民进行排斥;另一方面,由于失地农民自身人力资本水平偏低和社会资本存量不足,导致受到功能性排斥。要保障失地农民的权益,必须从制度改革、文化建设、职业技能培训、创业扶持等方面入手,努力消除失地农民受到的社会排斥。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宋生瑛
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应以农民平等享有社会保障权益为依据。目前,我国农民社会保障权益的缺失是不争的事实,造成的原因有多种,既有经济因素也有土地政策、人口结构与政治因素等。本文通过对各种因素的解读与分析,得出农民社会保障权益缺失的根源是政治因素,是农村组织弱化、农民利益表决权的阻塞、政治决策不公平及路径依赖等导致。
关键词:
农民 社会保障权益 经济条件 政治因素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宋延玲
由于土地产权的法律界定不清、现行征地制度不完善、农民观念陈旧和素质较低等因素,致使失地农民权益受到了严重损害。因此,要从根本上保障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必须建立相关法律法规,完善失地农民征地补偿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进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
农民权益 原因 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浩
基于社会排斥视角,本文对失地农民的社会权益现状进行了介绍,并分析了制约失地农民保障权益的内外部因素,最后从制度改革、文化建设等方面入手来保障失地农民的权益,努力消除失地农民面临的社会排斥。
关键词:
社会排斥 失地农民 权益保障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杜旭宇
从理论上讲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 ,农民问题的实质又是农民的权益问题 ;权益问题能否解决或解决好 ,关系到整个“三农”问题能否解决或解决好。从实践中看 ,农民权益得不到保障、实际权益缺失又是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因此 ,正视农民权益缺失的现状 ,寻找其原因 ,并采取行之有效的对策措施是当务之急。
关键词:
农民权益缺失 原因 保护 对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林涛
文章认为农民权益的缺失主要表现在经济、政治和社会三方面,现实中的农民权<公民权,集中表现为农民的财产权和发展权,人们必须正确认识"农民权益"的科学内涵;今后保护农民权益的总路径是彻底扭转农民"得<失"的状况,基本路径是"不取",根本路径是"多予"。
关键词:
农民权益 缺失 保障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王臻荣 赵辉
中国非政府组织外部环境缺失的成因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历史原因,即中国古代社会所形成的等级制纵向社会结构;二是现实原因,即当代中国社会形成的政府主导型纵向社会结构和缺少必要的制度保障。因此,要建设有助于中国非政府组织发展的外部环境,就要在借鉴西方建立的多元制衡型横向社会结构的同时,立足中国国情,从转变社会结构、完善相关制度、培养中等收入阶层等三个方面入手开展有关的探索。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马隽
失地农民寻求就业时面对着社会关系网排斥、制度排斥、经济排斥等,社会排斥既影响和限制农民权益,也有损社会公正,进而危及社会的整体利益。所以在世界范围内,反对社会排斥是消除歧视、消除贫困、消除偏见和各种障碍,进而维护社会公正、公平、安全的重要方式。现阶段,我国正在推进城镇化进程,失地农民的数量会不断提高,他们面对的社会排斥问题会更加突出和严峻。降低社会排斥、解决失地农民就业问题,具有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意义。
关键词:
社会排斥 失地农民 就业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孙晓伟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伴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环境问题的严峻性也越来越突出。企业是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者,这是企业典型的负外部性行为。由于环境资源的公共物品属性和企业典型的经济理性,使得企业并不会有效内化环境污染所带来的外部成本。这是企业环境责任缺失的表现,也是市场失灵的结果。这需要政府的介入,实施环境规制。但政府并非是完美的,在环境规制过程中出现企业与政府的互动和政府行为的外部性等现象,这也是地方放政府"经济理性"的表现。其互动结果使得企业与地方政府之间形成所谓的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素君 郑小兰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尹凤婷 赵秋杭
随着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民企职工权益被侵犯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民营企业职工合法权益的保护问题越来越突出。对其原因,笔者认为,应从制度缺失、劳动力供求市场不成熟造成的结构性伤害、劳资关系主体不成熟、政府管理缺位、法律失去事实有效性、契约意识缺乏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为民营企业职工权益保障制度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民营企业 权益保障 结构性伤害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国英 汪阔朋
从农民工的就业权益出发,阐述了我国农民工的就业现状及问题,同时从地方性政策歧视、农民工本身文化素质较低、企业隐性的不安全成本以及特定区域内其主流文化的排他性方面分析了制约农民工就业的主要原因,认为要从确立公平的制度保障、提供有效的培训保障和建立多元化的社会服务保障等方面来构筑农民工的就业权益保障体系。
关键词:
农民工 权益 保障制度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杜旭宇
目前我国农民的土地、劳动力、国有资产、收入以及其他资源资产的权益严重缺失。导致这种缺失的原因在于农民财产权界定不够完整和清晰、农民财产非资本化、财产权配置不平等以及分配体制不合理等。保障农民的财产权益需从上述诸方面着手。
关键词:
农民 财产权益 缺失 原因 保障 措施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付晓灵
本文分析了法制不健全、产权不明晰、政府过度管制和市场机制不健全等影响投标人信用缺失的制度根源,为政府的管理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