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05)
2023(9228)
2022(7733)
2021(7331)
2020(5863)
2019(13634)
2018(13807)
2017(25993)
2016(14956)
2015(16942)
2014(17110)
2013(16677)
2012(16316)
2011(15148)
2010(15752)
2009(14650)
2008(14357)
2007(13292)
2006(12488)
2005(11712)
作者
(42023)
(34558)
(34294)
(33064)
(21954)
(16466)
(16009)
(13461)
(13291)
(12664)
(11781)
(11440)
(11244)
(11182)
(10833)
(10760)
(10295)
(10179)
(10120)
(10012)
(9337)
(8567)
(8374)
(8021)
(7952)
(7864)
(7825)
(7816)
(7004)
(6906)
学科
(64987)
经济(64830)
管理(33137)
(32694)
中国(28614)
(24460)
企业(24460)
方法(21611)
教育(20451)
(19894)
地方(19627)
数学(17169)
数学方法(17023)
业经(15939)
(14699)
(14040)
(13289)
(13059)
银行(13043)
理论(13034)
(12889)
农业(12764)
(12748)
(12088)
金融(12087)
(11420)
贸易(11406)
地方经济(11291)
(11006)
(10862)
机构
大学(215540)
学院(212851)
(87274)
经济(85198)
研究(81577)
管理(71465)
理学(59316)
中国(58931)
理学院(58467)
管理学(57499)
管理学院(57063)
(48907)
科学(45992)
(43536)
(41671)
(39223)
师范(38962)
研究所(36956)
(35091)
中心(34974)
教育(33925)
北京(33081)
财经(32986)
师范大学(31605)
(31456)
(29677)
(28852)
(28286)
经济学(27157)
业大(25688)
基金
项目(123064)
研究(100724)
科学(97520)
基金(83990)
(70714)
国家(69902)
社会(63556)
社会科(58970)
社会科学(58952)
科学基金(58334)
教育(52509)
(49784)
编号(44193)
基金项目(43162)
(43099)
成果(39958)
资助(34468)
课题(34405)
(33373)
自然(32451)
自然科(31589)
自然科学(31581)
自然科学基金(31026)
(29184)
重点(29172)
(28526)
发展(27713)
(27215)
(26631)
规划(26342)
期刊
(110086)
经济(110086)
研究(82964)
中国(55803)
教育(55326)
(30964)
(30586)
管理(28090)
学报(27735)
科学(26804)
(25048)
金融(25048)
大学(22760)
技术(21014)
农业(20841)
学学(19618)
业经(18985)
经济研究(17862)
财经(17026)
问题(14995)
(14783)
职业(13457)
(12027)
(11486)
论坛(11486)
(11041)
商业(10602)
图书(10375)
国际(10266)
理论(9999)
共检索到3582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强薇  
随着社会转型,我国高等教育结构逐渐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亟待加以改革。本文主要分析高等教育层级结构、区域结构等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建议,以更好地服务于当前高等教育发展。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高桂娟  
我国需要根据研究生教育规模的变化,及时进行结构的调整。鉴于研究生教育的特殊性,优化科类结构应成为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战略选择。科类结构调整应以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为基本依据,主要体现于两个方面:研究生教育科类结构的调整要与科技发展相适应;研究生教育科类结构的调整要与产业结构发展相协调。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刘焕彬  
现代社会经济和科技的高速发展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传统的高等教育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如何培养出更多具有创业精神和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如何把科研成果尽快地转化为生产力,作者指出,作为高校必须融入社会发展的大循环,采取切实的措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调整和优化学科结构和教师队伍结构,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只有这样,高等教育才能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詹德赫亚拉·B·G·提拉克  
根据对亚太国家和地区的调查数据 ,评价了一些已被广泛认可的假设 ,同时也论述了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认为亚太地区发展中国家的高等教育应有相应的优先发展权。文章还对亚太地区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和公共政策 (其中也包括关于高等教育和私立高等教育的筹资政策 )作了评价 ,强调必须增加对高等教育的公共投资 ,反对过分依赖成本回收措施和私立高等教育。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年智英  
2014年11月召开的ICDE高等教育领导者会议强调,获得并成功实现开放、在线的灵活学习是解决当前发展面临的挑战和21世纪社会需求的根本道路。在此次会议上,国际开放与远程教育协会主席Tian Belawati教授指出:"在解决不平等、失业等问题,特别是年轻人的类似问题时,国家发展目标的进程和新的使命都需要开放教育、依靠技术改善学习,充分利用开放教育资源、在线灵活的混合式学习,对各个层面的教育设计、开发、部署和传播等进行研究和创新。"UNESCO教育部门代表Mariana Patru女士对此表示认同:"运用数字技术的潜能来构建全纳的、更相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程晋宽  覃红霞  
2004年11月8日至10日,由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与苏州大学教育学院联合主办的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在苏州举行。会议围绕当前我国社会发展与高等教育改革密切相关的若干重大问题,从理论和实践上展开了深入的探讨。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陈国维  
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教育基本规律的体现。基于这一基本理论 ,从经济发展水平、人口的数量与结构到教育发展基础 ,都对确定高等教育发展目标起了重要作用。翔实的数据 ,更对河南省高等教育发展与河南的经济发展状况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可以看出 ,高等教育滞后于经济发展 ,因此 ,必须用改革和创新的思路 ,大力发展高等教育 ,以实现河南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的跨越。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吕祥  
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东、中、西部区域差异由来已久。改革开放后这种发展中的不平衡更显突出, 它制约着中国高等教育的整体水平的提高。高等教育的东、中、西部差距要缩小, 整体水平要提高, 区域间发展要协调, 本文据此提出了相应的指导思想、发展战略、具体对策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一季度,各地各部门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加快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发展,着力夯实基本民生网底功能,不断完善社会领域产业发展环境,取得新进展和成效。下一步,要继续牢牢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保基本、打基础、重创新、增活力为主线,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高建新  
目前,我国高职教育面临着新的社会形势。因此,要大力发展高职教育,要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搞好专业建设和课程设置,深化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有效途径和运行机制,加大高职教育的投入力度,不断深化高职教育改革,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以适应新世纪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9月17日到山东大学考察,并向全校师生员工和海内外校友祝贺建校110周年。她强调,要认真贯彻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和在清华百年校庆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连莲  许明  
20世纪90年代以来,英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出现了新的动向,一个区域性发展的议程进入了英国高等教育领域,政府鼓励大学与地方、区域展开互动,大学也重新燃起了服务地方、区域的热情。本文拟对英国高等教育政策调整的背景与动因、大学与区域互动的具体进展、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走向等进行梳理与阐述。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燕  李国杰  黄晓娟  王华升  
分析了国外农业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在为农村社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总结了其中积累的丰富经验,集中探讨了农业发达国家在培养农业科技人才、提升农民科技素质、促进农业科研成果创新与推广、农业信息化建设和远程教育等方面的经验与启示,以期为中国高等教育科技服务新农村建设提供有效借鉴。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姜昕  
成人高等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和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需求不断变化,人们的终身教育意识更加强烈,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性更加凸显。这也要求成人高等教育师资需要更高层次,教育内容需要更加丰富,教育形式需要更加灵活,教育主体需要更加多样。通过分析我国成人高等教育的师资结构、专业结构、主体结构和区域结构等结构因素,提出应从通过制度创新建立高水平教师队伍、建立知识动态更新和学历提升机制、建立多元化成人高等教育社会参与机制、建立区域性成人高等教育资源均衡机制等方面进一步调整和优化成人高等教育结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