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90)
2023(10767)
2022(9341)
2021(8874)
2020(7800)
2019(18291)
2018(18357)
2017(34991)
2016(19093)
2015(21835)
2014(21830)
2013(21006)
2012(19167)
2011(16947)
2010(16603)
2009(15307)
2008(15007)
2007(13544)
2006(11116)
2005(9674)
作者
(52625)
(44419)
(44263)
(42229)
(28047)
(21377)
(20468)
(17480)
(16803)
(15646)
(15071)
(14788)
(13952)
(13920)
(13779)
(13500)
(13414)
(13217)
(12895)
(12769)
(11017)
(10688)
(10673)
(10263)
(10032)
(9953)
(9938)
(9589)
(9048)
(8925)
学科
(75275)
经济(75203)
管理(52835)
(50844)
(41037)
企业(41037)
方法(39460)
数学(35502)
数学方法(35060)
(20911)
(18920)
中国(17873)
地方(15526)
业经(15253)
(15010)
(14171)
贸易(14167)
农业(14137)
(13722)
(12497)
财务(12452)
财务管理(12418)
(12318)
理论(11994)
企业财务(11760)
(11345)
技术(10936)
环境(10474)
(10002)
银行(9975)
机构
大学(265491)
学院(262021)
管理(105234)
(104136)
经济(102000)
理学(91766)
理学院(90764)
管理学(88977)
管理学院(88481)
研究(80623)
中国(60388)
(56478)
科学(51019)
(45938)
(44301)
业大(41733)
中心(40340)
(39111)
(38646)
财经(37581)
研究所(35959)
(35140)
农业(34893)
北京(34893)
师范(34761)
(34236)
经济学(31698)
(31010)
(29107)
经济学院(28936)
基金
项目(183301)
科学(144730)
基金(133520)
研究(132424)
(115638)
国家(114718)
科学基金(100135)
社会(83387)
社会科(79042)
社会科学(79018)
(71880)
基金项目(71840)
自然(66620)
自然科(65142)
自然科学(65119)
自然科学基金(63960)
教育(62891)
(60910)
编号(54726)
资助(54408)
成果(43880)
重点(40746)
(40667)
(38557)
(38515)
课题(36733)
科研(36084)
创新(35944)
大学(35458)
教育部(35134)
期刊
(104689)
经济(104689)
研究(69018)
中国(48528)
学报(41782)
(37946)
科学(37391)
(37039)
管理(35298)
大学(32240)
教育(30147)
学学(29589)
农业(25791)
技术(24042)
(20030)
金融(20030)
财经(18035)
业经(17707)
图书(17019)
经济研究(16543)
(15453)
问题(14477)
(14182)
统计(13262)
(13228)
技术经济(13082)
理论(12927)
(12106)
实践(11913)
(11913)
共检索到3691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吴晓  王凌瑾  宁昱西  何彦  
面对网络时代下人类信息传递和社交方式的革命性突破,文章以南京市高校师生的新浪微博用户作为抽样源群体,但在研究思路上又不局限于该师生样本,而是以各样本为原点来分别串联、圈定和分析其跨区域的网络社交关系;继而以"社交网络+地理网络"作为贯穿性主题词和关键指标,按"总体把握"和"师生比较"两个层面展开高校的网络社交特征与时空规律探讨,进而通过"社交关系+社交频率"组合形成的网络关联度对其地理网络进行分析,并与"南京总体微博用户"的地理网络特征和规律的相关研究成果(同样以南京市为基点)进行比较,得出高校社交网络在空间规模上聚集度高、等级差异明显,在关联强度上局限性大、不均衡性强等差异性特征,并剖析得出高校社交网络机制形成的地域植根性、社会经济发展差异性,以及高校群体特有的教育资源(学术前沿)空间分布、群体自身特殊性等动因。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臧国全  孔小换  张凯亮  于政杰  
[目的/意义]社交网络用户自我披露对以用户生成内容为业务基础的社交网络具有战略意义,而用户生成内容的数量和质量取决于用户自我披露意愿。因此,研究社交网络用户自我披露意愿及其影响因素,为社交网络平台制定隐私政策、提升用户自我披露水平提供参考,促进社交网络平台的健康快速发展。[方法/过程]参考已有研究框架,构建社交网络用户自我披露意愿的研究模型。选择新浪微博作为社交网络平台代表,采用Python爬虫方法获取用户微博数据,据此分析用户自我披露意愿。[结果/结论]微博内容的语义、位置标签和数据权限均影响用户自我披露意愿,隐藏位置标签和设置数据权限等操作会显著提高用户自我披露意愿。社交网络用户自我披露意愿是一种个人特质,受性别、年龄、学历等人口统计学因素影响。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臧国全  董文馨  
[目的/意义]探讨隐私无助的形成机理,为社交平台完善隐私政策与保护用户个人信息安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过程]基于习得性无助理论,构建隐私无助的形成机理模型,通过问卷调查获取数据,运用结构方程对模型进行求解。[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认知型隐私无助导致情绪型隐私无助,进而形成动机缺失型隐私无助,构成隐私无助逻辑链条中三种形态;产生要素方面,隐私行为的感知成本和隐私不作为的感知收益直接导致隐私无助,先前经历通过感知脆弱性间接导致隐私无助,自我掌控能力阻碍隐私无助的形成。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宋恩梅  左慧慧  
本文以新浪微博"时尚"标签下的用户作为研究样本,基于样本用户间以及整个新浪微博用户间的关注关系分别构建了"相互关注"网络与"共同关注"网络,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揭示了微博中该标签领域的权威人物及网络成员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对比分析了"相互关注"和"共同关注"的网络属性差异以及差异产生的原因。此外,本文还分析了表征人气的粉丝数、博文转发数、博文评论数这三个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及其与社会网络分析指标的相关性,对微博核心用户的确定问题进行了讨论。
[期刊] 情报科学  [作者] 霍明奎  朱莉  刘升  
【目的/意义】移动社交网站深入到了每个人的生活,人类的网络化生存方式全面开启。考虑个体用户参与动机,在把握用户隐私顾虑和信任基础上,从优化用户感知、提升用户参与度角度来设计和运营网站,可以有效提升用户粘性和参与强度。【方法/过程】本文在构建了用户信任、隐私顾虑对移动社交网络参与动机和参与度影响模型基础上,收集调查问卷所获数据,应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对提出的研究假设及其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信任与隐私顾虑、隐私顾虑与参与动机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信任与参与动机、参与动机与参与强度之间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阳玉堃  
图书馆的公众形象对图书馆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在公众话语权释放的社交网络时代,研究新环境中图书馆公众形象有助于图书馆形象管理。使用火车头采集器采集2017年1月至6月以"图书馆"为关键词的中文微博记录,经数据清洗处理后,使用Python、ROST CM6进行文本内容分析,对基础设施形象、馆员形象、管理形象、文化形象、馆藏资源形象、馆舍及位置形象、服务形象进行形象感知及情感倾向感知。研究表明:社交网络用户对图书馆形象主要持积极态度,而对不同形象的感知各有侧重。最后基于此对社交网络中的图书馆形象进行讨论,提出形象管理的有关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思静  刘峥  赵程程  赵袁军  
微营销渠道是微营销广告信息从发送者传向接收者经过的整个路径。由于社交网络媒体存在大量的冗余信息,采用微营销渠道将营销广告准确传递给用户变得越来越困难。为了黏住企业社交平台关注者并将他们转化为消费者,本文构建微营销渠道模型,并结合用户的社交网络信息,对模型进行优化。同时,采用算例分析验证优化后模型的优越性,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微营销渠道模型能够在三个月内,将公司的客户流失率从10%降到8%,并将公司的营销利润提高27%。
[期刊] 预测  [作者] 李朝阳  付晓改  李建标  
社交平台是构建社会关系的桥梁,也为资金的筹集提供了新渠道。本文根据新浪微公益平台上的项目信息,基于社会资本理论视角,考察了社交网络情境下社会资本对资金筹集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本文将社会资本细分为结构社会资本和关系社会资本,采用筹资者社交好友数量衡量其结构社会资本,曾经捐助过项目的数量衡量其关系社会资本。研究结果表明结构社会资本和关系社会资本对项目资金筹集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社会互动对资金筹集同样具有显著影响;研究还发现关系社会资本、社会互动分别在结构社会资本与资金筹集之间起着中介作用。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小兰  章成志  
[目的/意义]及时且准确地从微博数中发现突发事件信息并跟踪突发事件事态发展。[方法/过程]当前多数学者采用话题检测与跟踪技术来实现,这极易忽视微博用户网络中的社区结构特性。以新浪H7N9突发事件中用户关系网络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微博用户关系网络的社区结构特性,然后根据寻找到的社区结构有针对性地追踪典型群体所讨论的话题及其话题演化发展。[结果/结论]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对未来跟踪话题时减少检测突发事件的时空开销与提高突发事件监管的准确度有一定的意义。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王晰巍  邢云菲  赵丹  李嘉兴  
[目的/意义]研究移动互联网络环境下舆情信息传播路径和传播规律,为相关部门加强社会舆情信息监管提供参考。[方法/过程]在理论研究层面,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法,从点度中心性、中间中心性和接近中心性3个属性出发,对移动端和非移动端雾霾网络舆情信息传播进行对比分析;在应用研究层面,以新浪微博中雾霾话题信息为例,采用Java编程方式接入新浪网API开放平台获取新浪微博数据,使用Gephi软件及数理统计分析工具绘制有关图表。[结果/结论]揭示了移动环境下网络舆情信息传播特点,验证了社会网络分析法在移动环境下网络舆情信息传播研究中的有效性,并为移动环境下网络舆情信息传播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为实践层面移动...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王晰巍 邢云菲 赵丹 李嘉兴  
[目的/意义]研究移动互联网络环境下舆情信息传播路径和传播规律,为相关部门加强社会舆情信息监管提供参考。[方法/过程]在理论研究层面,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法,从点度中心性、中间中心性和接近中心性 3个属性出发,对移动端和非移动端雾霾网络舆情信息传播进行对比分析;在应用研究层面,以新浪微博中雾霾话题信息为例,采用 Java编程方式接入新浪网 API开放平台获取新浪微博数据,使用 Gephi软件及数理统计分析工具绘制有关图表。[结果/结论]揭示了移动环境下网络舆情信息传播特点,验证了社会网络分析法在移动环境下网络舆情信息传播研究中的有效性,并为移动环境下网络舆情信息传播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为实践...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江若尘  陆煊  
基于企业传播的视角,以新浪微博为研究样本,将企业创造内容型网络口碑的内容、关键影响者纳入同一模型,考察各因素对传播效果影响的相对作用强度。结果发现:第一,消费者对企业营销信息消费行为的改变,新媒体平台"社交属性"的逐渐弱化,使得参与传播的关键影响者成为企业创造内容型(FCG)网络口碑传播效果的决定性因素。第二,由于存在扩散门槛,关键影响者对传播效果的贡献度呈非线性递增趋势。从关键影响者类型分析,涉猎多领域知识的市场行家的影响更为显著。网络口碑的内容方面,高价值属性的信息传播效果最佳,这源于消费者使用新媒体主要为满足搜索、获取高价值信息的需求,而非社交需要。第三,与"用户创造内容"不同,"企业创...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刘兰  李晓娟  
网络和智能终端等技术的飞速发展,使高校图书馆所处的信息环境和用户信息行为发生了重大变革,以图书馆建筑和图书馆网站为阵地的被动式服务已不能满足用户需求。本文以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为例,通过介绍开展基于新浪微博的图书馆营销与参考咨询的背景和目标,以及经过一年多的实践达到的效果和经验,探索高校图书馆借助社交网络开展嵌入用户网络社区的高校图书馆营销和参考咨询服务模式。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马海群  王今  
文章首先对已有关于开放数据安全问题的研究进行综述,将其划分为数据安全的法律政策、技术和策略意识三个研究方面,基于此分类将微博作为数据来源进行检索,对相关主题的微博文本数据进行编码分类,并引入神经网络方法建立数据安全相关话题的分类系统,验证该分类及系统的可靠性,从而提高在微博平台进行数据安全相关话题舆情研究的检索质量和效率,及时有效地掌握公众对于数据安全话题的动态。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波  甄峰  
信息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丰富了人们的交流方式,也逐步影响人们的社交网络。本文通过分析新浪微博用户在网络社区中与本地人/外地人、熟人/陌生人的交流差异,探讨空间距离与社会距离在网络社会空间中的作用。在问卷调研中,结合新浪微博用户的网络"痕迹",较为可靠的获取南京成年人微博用户与本地人/外地人、熟人/陌生人在网络社区中的交流差异。研究表明:1在网络社区中,相较于外地人与陌生人,受访者更倾向与本地人以及熟人交流,网络社区中空间距离与关系距离的作用仍然存在;2受访者在网络社区中与本地人/外地人、熟人/陌生人的交流差异受社会经济属性、居住环境、微博使用频繁程度影响;3虽然理论上网络社区使得用户能够克服距离阻力,延伸其关系网络,但空间距离与关系距离的存在使得实际生活中的社会关系网络仍然扎根于用户在网络社区中的交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