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87)
2023(6611)
2022(5627)
2021(5346)
2020(4277)
2019(9811)
2018(9154)
2017(17408)
2016(10158)
2015(11678)
2014(11673)
2013(10879)
2012(10396)
2011(8960)
2010(9631)
2009(8497)
2008(8621)
2007(7903)
2006(7283)
2005(6815)
作者
(25683)
(21175)
(20854)
(20466)
(13918)
(9997)
(9679)
(8255)
(8070)
(7997)
(7069)
(7047)
(6961)
(6959)
(6928)
(6564)
(6353)
(6325)
(6148)
(6043)
(5521)
(5163)
(5162)
(4912)
(4903)
(4891)
(4888)
(4776)
(4231)
(4225)
学科
管理(33941)
(33366)
经济(33327)
(31880)
(28188)
企业(28188)
(13360)
中国(11503)
(11467)
(10853)
方法(10480)
(9689)
业经(9044)
(8925)
财务(8908)
财务管理(8893)
企业财务(8534)
理论(8305)
数学(8087)
数学方法(7929)
地方(7581)
技术(7393)
(7355)
银行(7355)
(7270)
农业(7126)
(6980)
(6901)
贸易(6893)
(6753)
机构
学院(138668)
大学(127572)
(53898)
经济(52539)
管理(50251)
研究(45130)
理学(41878)
理学院(41446)
管理学(40896)
管理学院(40600)
中国(35739)
(29818)
(27440)
科学(23601)
(23561)
财经(22055)
(21490)
职业(21040)
中心(20827)
技术(20499)
(19914)
(19079)
师范(18979)
(18864)
研究所(18715)
北京(17452)
(16758)
(16727)
财经大学(15953)
经济学(15574)
基金
项目(80959)
研究(68850)
科学(64760)
基金(55437)
(45994)
国家(45502)
社会(41344)
科学基金(39570)
社会科(39003)
社会科学(38992)
教育(35112)
(33736)
编号(31650)
基金项目(27868)
(27618)
成果(27053)
课题(23981)
自然(23048)
资助(22942)
自然科(22470)
自然科学(22467)
自然科学基金(22080)
(20594)
(19338)
重点(19115)
(18589)
项目编号(18547)
(18085)
规划(17825)
(17532)
期刊
(66851)
经济(66851)
研究(44769)
中国(33912)
教育(28257)
(24302)
管理(20976)
(16954)
金融(16954)
(15920)
技术(15788)
科学(15054)
学报(14125)
职业(12900)
大学(12058)
财经(11069)
学学(11034)
业经(10770)
农业(10657)
经济研究(10610)
(9546)
(9389)
论坛(9389)
问题(8199)
技术教育(8175)
职业技术(8175)
职业技术教育(8175)
(7886)
国际(6978)
现代(6741)
共检索到2226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盖馥  
优质校建设是适应产业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高职院校提质增效的内在需求。高职院校内部治理结构既是优质校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其重要的标准与保障。和国家示范高职院校建设相比,优质高职院校建设具有时代特征,高职院校内部治理观也发生了重要的转变,主要表现在:治理理念由工具性走向人本性、由封闭性走向开放性;治理主体由一元化走向多元化;治理内容由碎片化走向系统化;治理机构由条块分割走向协同一体;治理手段日趋现代化;治理形态由科层式转向平行网格式;治理目标与结果由人治向善治转变。优质校建设时期,高职院校要顺应这种历史变化,从完善现代职业院校内部制度体系、理顺主体关系、实施校院二级管理模式、加强执行与监督等方面推进内部治理水平的现代化。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孙爱芹  
反思示范高职院校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重遴选过程而忽视绩效评估,重视硬件建设而轻视软件建设,重视少数学生培养而忽视多数学生利益以及教师参与、扩散效应有限等问题。提出在当前优质高职院校建设过程中,必须要构建以绩效评估为基础的经费资助体系,突出以软件建设为重心的验收标准,构建惠及全体学生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以教师为主导的治理机制,打造以优质高职院校为核心的区域集团化办学网络,以加强优质高职院校建设的引领带动作用,提升优质高职院校建设的质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孙建  
针对高职院校内部治理结构存在结构封闭、行政权力泛化、学术权力弱化、民主参与虚化的问题,文章提出构建开放多元的治理结构和分权制衡的权力体系的高职院校内部治理结构改革策略,并根据高等教育法要求和高职院校内部治理实际,提出构建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的决策咨询体系、党委领导下的决策体系、校长负责下的行政体系、教授引领下的治学体系和民主参与下的监督体系等具体改革举措。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孙超  
文章阐述了高校管理与高校治理的区别,明确了高校外部治理、内部治理以及内部治理体系、内部治理能力等相关概念的内涵,概述了高校内部治理的主要模式并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给出了提升高校内部治理能力的若干举措。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胡瑛琳   陆艺  
随着经济业务的增加,高职院校专门设置审计部门处理学校内部审计各类业务,包括:财务类审计、工程类审计、经济责任审计、专项审计等,由于校内审计资源供给不足,引入社会机构外包审计业务成为趋势。文章以W学院为例探讨审计业务外包的可行性,分析了审计外包的工作流程。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晶晶  邹吉权  
在职业教育提质培优建设的背景下,提升内部治理水平是当前高职院校治理的重要命题。运用扎根理论,以25所“双高计划”建设单位为样本,基于质量年度报告并采用三级编码方法,对院校治理的改革发展现状进行深入研究,总结其建设的成功经验和存在问题,并从善治、自治、法制、长治四个维度提出高职院校内部治理能力提升策略,旨在为我国高职院校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提供借鉴参考。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陈强  朱志海  
全国近二百所高职院校的国家示范性(骨干)建设项目相继完成后高等职业教育迎来了"后示范"建设时期。在"后示范"建设时期,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高职院校应不断拓展办学思路,依托行业企业资源优势,深化校企深度融合,积极开展多渠道、多方式双师教师培养,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水平,打造一支理论知识水平高、实践技术能力强的混编型"双主体"教学团队。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啸宇  
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是构建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改革举措,需要从理论上对这一制度进行系统的研究。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的内部治理体系、治理目标和治理依据出现了内涵的嬗变,但参与式治理理论、产权激励理论和均衡博弈理论则为其提供了理论依据,使这一嬗变本身具有了合理性。面对这一创新举措需要对实践进路重新规划,应当从调解制度供求关系、确立主体间性的交往关系、探索"院为实体"的改革路径三方面进行,以实现这一改革举措在理论及实践中的意义与优势。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黄茂勇  
在经济全球化与信息科技时代,高职院校治理系统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由于外部生态系统的经济与社会关系网络问责和内部生态系统的自组织分权参与诉求,传统的院校线性治理模式无法对高职院校外部生态更迭给出即时性信息回馈与系统性解决方案,迫切需要引入新的院校治理范式,即组织内部营销治理范式。内部营销理论与高职院校治理变革在内核上具有高度契合性,具有把握院校治理本质与引领治理变革动向的价值,能够揭示高职院校治理变革过程中混沌与复杂现象的生成机理及规律。组织内部营销强调教师乃高职院校多重困境的"最佳解决方案",高度重视教师在院校发展和治理中的地位,通过建制高效的内部治理通路和建构统合性人力资源策略,激发教师参与院校治理的动力。技术进路层面,高职院校通过为教师群体实施教育训练、凝聚沟通、管理支持、激励鼓舞和参与授权等内部营销策略,有助于提升高职院校竞争力、达成院校治理变革目标。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韩春燕  曹毅  张小国  李丽丽  
流程管理是现代组织管理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得到了普遍的运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流程管理和高职院校治理在战略目标、价值导向、管理要素和管理过程等方面都存在高度的内在统一性和契合性。聚焦高职院校从"管理"迈向"治理"的转型问题,将流程管理的思路、方法导入高职院校治理,促进院校治理的流程化、标准化、信息化、法制化、现代化,不断提升高职院校的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为中国特色高水平职业学校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徐黎明  
本文梳理了内部专业评估制度的内涵,分析了内部专业评估与外部专业评估的区别,从评估主体的多元化、评估关注的全过程性、评估方法的多样性的角度分析了内部专业评估的特点,并提出了重视质量意识和责任意识的培养来培育质量文化、以内部专业评估制度为基础完善学院制度体系、建立内设专业评估机构和建设专业评估专家队伍的建设策略。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崔清源  傅伟  
随着高职教育的大发展以及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加之高职院校规模的扩张,有关高职院校内部治理结构方面的研究成为了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者一个共同关注的课题。高职院校内部治理结构研究的理论对于推动我国高职教育改革与现代高职教育制度建设具有积极的意义。文章从内涵发展观视野出发,对高职院校内部治理结构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内部治理理论的意义进行了分析,描述了目前高职院校内部治理结构研究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高职院校内部治理结构理论与实践方面存在的问题,最终提出了基于内涵发展观的高职院校内部治理结构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蓝洁  
以100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为研究样本,通过网络调查统计其内部治理组织架构现状,从数据中归纳出5种内部治理组织架构模式,并对校企合作、国际交流、质量管理、创新创业和院校研究等5种专门性支持机构在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中的设置情况及特殊样本进行分析。模式与数据分析结果认为,高职院校内部治理组织架构改革不宜简单地做"减法"或"加法",应探索构建适合于自身特点和区域需求的内部治理组织架构,才能为不断提高院校办学质量、提升核心竞争力提供组织和制度保障。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斯杰  
随着百所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进入"收官"阶段,示范校的建设过程与建设成果起到了对全国千余所高职院校的"百舸争流带动千帆竞渡"的作用。在总结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的基础上,对示范后高职院校的发展问题进行了思考,提出"内外结合、重点发展、整体提高、建立机制、构建体系"是示范性建设下一阶段高职院校发展的重要策略。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强  
从职业院校内部治理能力概念界定入手,对职业院校内部治理能力不足进行分析,提出职业院校内部治理能力提升标准是决策能力的民主科学化、执行能力的公开法治化、监督能力的严格规范化和评价能力的客观标准化,要通过完善"党委领导、校长办学、教授治学、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内部治理结构,提升职业院校内部治理能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