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463)
2023(8071)
2022(6694)
2021(6199)
2020(4853)
2019(11303)
2018(10997)
2017(20536)
2016(10749)
2015(12322)
2014(12121)
2013(12277)
2012(12047)
2011(11402)
2010(11397)
2009(10390)
2008(10295)
2007(9005)
2006(8324)
2005(7927)
作者
(31576)
(26374)
(26214)
(24848)
(16924)
(12565)
(11816)
(10262)
(10224)
(9323)
(9272)
(8730)
(8609)
(8499)
(8399)
(8149)
(7909)
(7620)
(7505)
(7224)
(6862)
(6428)
(6325)
(6050)
(5986)
(5909)
(5786)
(5724)
(5344)
(5320)
学科
(58817)
经济(58767)
(25938)
管理(25241)
中国(22525)
方法(18252)
地方(17788)
(17707)
企业(17707)
数学(16356)
数学方法(16294)
(16061)
(13399)
贸易(13385)
(13017)
业经(12354)
(11158)
农业(10932)
(10608)
银行(10600)
(10543)
金融(10543)
(10489)
地方经济(10382)
(9844)
环境(9533)
(9001)
(8747)
技术(8648)
发展(8403)
机构
大学(159749)
学院(159680)
(79164)
经济(77920)
研究(67018)
管理(56239)
中国(52908)
理学(46802)
理学院(46179)
管理学(45694)
管理学院(45377)
科学(36990)
(36288)
(34177)
(33674)
研究所(30790)
中心(28686)
财经(26138)
经济学(25952)
(25671)
北京(24441)
(23959)
(23906)
(23622)
经济学院(23277)
(22756)
师范(22571)
科学院(20895)
农业(19732)
业大(19585)
基金
项目(100074)
科学(79915)
研究(76446)
基金(73374)
(63924)
国家(63404)
科学基金(53358)
社会(51452)
社会科(48961)
社会科学(48955)
基金项目(37410)
(36537)
教育(33579)
(31662)
自然(30629)
资助(30476)
自然科(29927)
自然科学(29920)
自然科学基金(29400)
编号(29311)
(28704)
成果(24600)
发展(24100)
(23694)
(23450)
重点(23173)
国家社会(22636)
中国(22618)
课题(21718)
(20830)
期刊
(94561)
经济(94561)
研究(57449)
中国(39044)
(25597)
管理(23269)
(23036)
科学(22796)
学报(21664)
(19646)
金融(19646)
教育(18579)
农业(18142)
大学(17008)
经济研究(16684)
学学(15766)
业经(14863)
财经(13574)
技术(13521)
问题(12682)
(12414)
世界(11949)
(11949)
国际(11623)
(10431)
技术经济(8486)
经济问题(8026)
(7759)
论坛(7759)
资源(7644)
共检索到2658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盖文启  王缉慈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向东  孙建军  洪雁平  
美国的硅谷 ,使我们看到了我国高新区发展过程中 ,在人才、投融资渠道、规划、管理体制和立法等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已严重影响和制约了我国高新区的持续、稳定发展 ,亟待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具体有效措施是 :( 1)出台加强吸引和留住人才的政策措施 ;( 2 )理顺投资融资体系 ,建立与完善风险资本退出机制 ;( 3)统一规划高新区 ,普及重大贡献技术 ,提升传统产业 ;( 4 )健全完备的法规保障 ,以法治区。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卫红  魏巍  
本文针对广东高新区与美国硅谷在发展背景、创新能力、投融资体制、企业制度、服务体系、创新文化等六方面的发展与管理模式进行比较,总结出硅谷的成功经验主要在于密集的大学与高技术人才、健全的风险投资体系、强大的小企业衍生能力、创新的个性文化环境等。广东高新区与硅谷的差距在于,创新资源短缺、风险投资机制不全、企业制度与管理模式不善、创新文化氛围不浓等,对广东高新区的发展提出了五点建议。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李晓锋  
主要通过对硅谷、新竹、班加罗尔三个知名高新区发展模式的分析和比较,识别出这些园区的关键成功要素以及成功异同,发现政府、地区主管部门推动、合作互动、错位发展等相关因素起着决定性作用,随后提出了天津市市级高新区发展模式的相关建议与对策。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代瑞红  和金生  张自强  
经过20年的发展,我国高新区已经取得了一定成就,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生力军、国家创造税收的重要来源,但同时也存在着功能错位、机制落后、协同度低和创新不足等问题。文章从问题出发,探索了基于产业集群的高新区发展模式,分析了高新区集群发展的条件,提出了高新区集群培育和发展的措施。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戒辉  
产业集群与高新区发展密不可分,产业集群可以优化高新区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分工合作和提高高新区影响力与竞争力;高新区的发展又为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南宁高新区面临着产业集群机制、产学研合作机制、风险投资机制不完善,融资渠道有限和有效公共技术服务能力不足等问题,其产业集群建设应该明确产业集群发展目标,扩大集群范围与效应;完善优势产业链和产业体系;完善产学研合作机制,增强区域创新网络功能;健全风险投资机制,拓宽企业筹资渠道。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徐代明  
高新区与城市的协调互动发展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城市发展离不开高新区的引领和带动,高新区发展需以城市的基础条件为依托。文章认为,高新区应实施工业振兴战略,壮大特色优势产业推进城市产业结构升级;聚集和整合创新资源,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园区与城市的协同发展。高新区所在地方政府应加强城市环境建设和优化高新区发展规划,为高新区发展提供良好环境,促进城市与高新区的良性互动发展。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沙德春  
硅谷指数是一种反映硅谷地区发展状况,分析硅谷经济成长与社区发展情况,突出挑战,从而为领导层和决策者提供分析基础的年度报告。本文基于对硅谷指数与中国国家高新区评价指标体系的对比研究,发现两者在设计理念、指标内容、体系结构、制定主体以及指标功能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硅谷指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灵活应变"的结构体系、"社会组织"为主的制定主体等对中国国家高新区评级指标体系建构乃至国家高新区的发展形成一定的启发意义。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王卫红  
美国硅谷在产生发展背景、智力资源与创新效率、投融资体制、管理模式、服务体系、创新文化环境等方面都存在着许多竞争优势与经验。硅谷的成功主要在于密集的大学与高技术人才、健全的风险投资与服务体系、强大的中小企业衍生能力、良好的创新文化环境等。广东高新区的差距在于,创新资源短缺、风险投资机制不健全、管理模式不完善、孵化功能与社会科技服务体系不发达、创新文化氛围不浓等,广东高新区应采取对策,发挥优势,突出特色。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左伟  
发展创客空间是推进大众创新创业、实施创新驱动战略、适应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要途径。国家高新区积累了发展创客空间的诸多优势而且进行了先行先试的探索。文章认为,国家高新区推进创客空间发展重点是要树立与创客空间相适应的创新理念;明确创客空间定位,创新创客空间组织形态;完善机制体制,整合社会力量参与创客空间建设;推进创新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建设。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凌捷  
促进中国经济发展新动能转换是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然途径和重要内容。国家高新区的历史定位和发展优势决定其是推动中国经济发展新动能转换的重要力量,突出体现在创新发展引擎、优势产业支撑、科技体制保障等方面。国家高新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新动能转换,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增强国家高新区培育经济发展新动力的内核力量;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强化国家高新区推动经济发展新动能的产业支持;构建国家高新区共同体联盟,增强中国经济发展新动能的空间支撑力。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江文清  
美国硅谷高新企业集群成功发展的经验 ,一是非正式的社会关系网 ;二是既合作又竞争的企业关系 ;三是独特的硅谷文化 ,即鼓励冒风险 ,善待失败 ,紧密合作 ;四是大学、科研机构与企业的密切合作。我国高新企业集群发展应很好地借鉴其成功发展的经验 ,针对自身存在的问题 ,采取具体的相应对策 :( 1)在高新区内建立以企业为导向的相互依存的产业体系 ;( 2 )发挥政府的推动和引导作用 ;( 3 )建立区内企业之间的人文关系网络和培育区域创新文化氛围 ;( 4 )进一步完善“产学研”合作机制 ,提高高新企业集群的技术创新能力。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甘春华  张炳申  
桂林国家高新区要在二次创业中奋起直追,必须调整过去的发展方式,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本文通过分析我国高新区的主要发展模式以及桂林国家高新区的发展特点,认为以密集的智力资源为基础的模式是适合其发展的模式。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欧光军  孙骞  王茜  
作为地方实施经济发展方式向创新型经济转型载体存在的高新区,走集群化道路是其内生发展的依据和方向,其集群化水平决定了高新区集约化发展程度。本文结合定量分析工具设计了测度评价高新区集群化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湖北省内高新区集群化程度进行实证测评,得出湖北省内高新区在集群化水平因子和发展因子都比较低下的基本实情;提出了围绕主导产业进行定位招商,优化产业链,走内生发展道路,以及加大社会资本建设步伐,促进园区协同创新;最后,根据集群化综合评分将湖北高新区划分为三个发展梯队,根据不同梯队的集群化状况提出了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周元,王维才  
以我国高新区为对象,在实证分析和资料调研的基础上,借鉴国外相关理论,研究了我国高新区阶段发展的过程、模式、规律、各阶段的演进、相关要素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建立了我国高新区阶段发展的理论框架及其分析模型。然后,利用上述理论框架和分析模型研究了我国高新区在"产业主导"阶段向"创新突破"阶段转移(即"二次创业")的各种要素,建立了针对高新区在这一阶段转换的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