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13)
2023(9966)
2022(8307)
2021(7803)
2020(6470)
2019(14736)
2018(14601)
2017(27184)
2016(14814)
2015(17043)
2014(17012)
2013(16629)
2012(15642)
2011(14459)
2010(14363)
2009(13671)
2008(13552)
2007(12230)
2006(10866)
2005(10231)
作者
(42495)
(35517)
(35387)
(33762)
(22564)
(16788)
(15978)
(13791)
(13490)
(12609)
(12287)
(11797)
(11572)
(11543)
(11359)
(10980)
(10485)
(10366)
(10111)
(10059)
(9100)
(8570)
(8565)
(8127)
(7932)
(7886)
(7864)
(7672)
(7154)
(7121)
学科
(60993)
经济(60893)
管理(45774)
(40509)
(34137)
企业(34137)
方法(23875)
中国(20855)
数学(20260)
数学方法(20119)
(18431)
(17393)
(15938)
(14504)
贸易(14495)
(14235)
业经(14067)
(13775)
(12667)
银行(12647)
(12217)
(11892)
(11671)
金融(11664)
体制(10501)
(9673)
(9661)
环境(9633)
财务(9626)
财务管理(9601)
机构
大学(217547)
学院(214513)
(98171)
经济(96369)
研究(81213)
管理(78832)
理学(66708)
理学院(65962)
管理学(65094)
管理学院(64678)
中国(64192)
(47420)
(47183)
科学(44423)
(40686)
财经(36586)
研究所(36528)
中心(35855)
(33363)
(33302)
(32026)
经济学(31674)
北京(30597)
(29380)
经济学院(28368)
业大(27835)
财经大学(27206)
(26954)
师范(26673)
农业(26041)
基金
项目(138173)
科学(110012)
研究(103942)
基金(102716)
(89667)
国家(89003)
科学基金(75648)
社会(68887)
社会科(65432)
社会科学(65422)
基金项目(52947)
(50200)
教育(47575)
自然(45861)
自然科(44831)
自然科学(44816)
自然科学基金(44068)
(43390)
资助(42322)
编号(40536)
成果(35252)
(32950)
重点(31710)
(31113)
国家社会(30096)
(29567)
课题(29221)
(28821)
中国(28711)
教育部(28659)
期刊
(110832)
经济(110832)
研究(70671)
中国(49495)
(37192)
管理(32540)
学报(32103)
(31297)
科学(30696)
大学(25289)
教育(24219)
学学(23672)
(23042)
金融(23042)
农业(21071)
财经(19504)
经济研究(18941)
技术(17739)
(16987)
业经(15419)
(14910)
问题(14796)
国际(13890)
世界(13683)
(12046)
技术经济(9977)
(9634)
理论(9579)
(9371)
论坛(9371)
共检索到3411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徐凯  高洁  
本文认为,反公地体制是造成"中国制造"国内比国外贵的根本原因。本文试图从反公地体制的视角对这一现象进行阐释,并从破解反公地体制出发,来寻求"中国制造"竞争优势的新源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辛永容  陈圻  
文章基于中国制造业劳动力成本与劳动生产率相关数据,通过ARIMA相关理论来构建劳动力成本、劳动生产率以及单位劳动成本的发展趋势模型ARIMA(p,d,q),利用所建模型预测中国制造业成本竞争优势在未来8年内的发展趋势,并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据此提出有利于中国制造业成本竞争优势的相关措施。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曲玥  都阳  
文章结合汇总数据和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微观数据,全面测算了中国制造业在面临工人工资上涨冲击时,其单位劳动力成本的变化。发现在2004年之前,总体上看劳动力生产率的提高化解了工资的上涨,单位劳动力成本始终下降。而在2004年后,非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轨迹开始分化,劳动密集型产业单位劳动力成本开始上升,而非劳动密集型产业单位劳动力成本依然下降。因此,中国制造业未来的竞争优势需依靠产业结构的转型和升级来带动。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张恒梅  王曼莹  
中国制造业做大做强需要在国际市场上构建新的竞争优势,而这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制造业服务化转型,制造业企业可通过向客户提供成套解决方案或集成服务获得价值增值进而提升竞争力。尽管我国先后出台了一些政策措施来降低制造业服务化市场准入门槛,但仍存在与制造业相配套的现代服务业创新能力不强、制造业产业价值链延伸度不足、服务在价值链的比重较低、难以协调个性化生产与规模化生产的效率、中低端制造业企业提供附加服务的动力不足、中小型制造企业缺乏持续发展动力等问题。为促进制造业服务化转型,应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确定制造业企业的转型方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张恒梅  王曼莹  
中国制造业做大做强需要在国际市场上构建新的竞争优势,而这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制造业服务化转型,制造业企业可通过向客户提供成套解决方案或集成服务获得价值增值进而提升竞争力。尽管我国先后出台了一些政策措施来降低制造业服务化市场准入门槛,但仍存在与制造业相配套的现代服务业创新能力不强、制造业产业价值链延伸度不足、服务在价值链的比重较低、难以协调个性化生产与规模化生产的效率、中低端制造业企业提供附加服务的动力不足、中小型制造企业缺乏持续发展动力等问题。为促进制造业服务化转型,应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确定制造业企业的转型方向;制造业应重构企业价值链、充分利用“互联网+制造业”为客户提供智能服务、重视终端消费者的个性化体验、采取多种服务方式并转变为集成服务的供应商。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倩男  
医药制造业是高技术产业,它的发展已成为21世纪重要的经济增长点。近年来中国医药制造业的竞争优势也在逐步提升之中。本文构建了产业竞争优势评价模型,对中国医药制造业竞争优势的演化阶段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医药制造业竞争优势基本上处于生产要素导向阶段,要提升中国医药制造业的竞争优势,必须实行跨越式发展和提高医药制造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胡大龙  
文章实证分析了1990~2011年德国的贸易和技术专业化,采用单位值方法来确定德国制造产品的竞争优势是源于价格还是质量。同时,文章也对德国出口部门的垂直专业化程度进行了估计,对德国、韩国、中国、日本以及美国的相应指标进行了计算,用以衡量全球价值链在提升德国制造业地位中所发挥的作用。结果显示,德国专业化生产中等技术产品,质量是德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取得成功的主要因素,而研发是德国制造业产品取得并保持竞争力的因素之一。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郑长娟  徐建中  
对现代制造企业而言,服务营销应贯彻全过程:在接受订货之前顾客服务也是必要的,并且必须把服务一直延续到产品安装、使用之后很长时间,以确保顾客在享受服务的每个环节都感到满意。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黄启斌  熊曦  宋婷婷  焦妍  
智能制造能力建设是制造型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既有研究较少从微观层面探讨智能化转型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因此,基于动态能力理论、信息处理理论,以2015—2021年沪深A股2261家制造型企业相关数据为初始样本,实证检验智能制造能力建设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智能制造能力显著提升制造型企业竞争优势,即智能制造能力水平越高,对于构建新竞争优势的促进作用越为明显;虽然企业智能制造能力建设有助于带来经济效益,但制造装备升级改造、数字化人才引进或商业模式变革等投入增加,使得智能化的绿色价值提升、经营成本降低、外部融资增多等积极影响未能在短期内对企业形成竞争优势呈现出促进态势;上述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张跃  王图展  刘莉  
当前我国各地区制造业份额发生了较大程度的增减变化,这种相对意义上的区域制造业转移表现出东出西进、就近转移和空间集聚等诸多特征。以往有关贸易和经济发展战略的学术争论往往把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对立起来,本文则从理论上指出两者是分别代表区域内相对优势、区域外绝对优势的互补关系。实证分析表明,显示性和潜在性比较优势对区域制造业转移均有影响,基于波特竞争优势理论的4个要素和2个变数也同样发挥作用,只是某些变量的估计结果在不同时期和不同细分行业中略有差异。本文不仅对比较优势、竞争优势非此即彼的理论争鸣提供了新的观点和经验证据,而且对各地区按照比较优势确定产业分工、增强行业竞争优势从而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具有实践启示意义。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钢  董敏杰  金碚  
本文对中国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的变化趋势及相互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产业的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并不是一对矛盾的概念。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一国产业比较优势取决于一国的要素禀赋;从实际数据可看出,虽然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较优势在下降,但目前中国最具比较优势的仍旧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从数据也可看出,中国比较优势最强的产业也是中国最具竞争优势的产业,中国产业竞争优势变化也与比较优势的变化高度相关。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葛宝山  王毅  于渤  吴伟伟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科技创新的主战场,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自18世纪中叶工业文明伊始,历史就一再证明,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就没有国家和民族的强盛。21世纪的中国要提升综合国力、保障国家安全、建设世界强国,必须大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创新是制造业发展的引擎,是结构调整优化和转变发展方式的不竭动力。经济新常态下,要形成经济增长新动力,塑造国际竞争新优势,重点、难点、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葛宝山  王毅  于渤  吴伟伟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科技创新的主战场,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自18世纪中叶工业文明伊始,历史就一再证明,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就没有国家和民族的强盛。21世纪的中国要提升综合国力、保障国家安全、建设世界强国,必须大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创新是制造业发展的引擎,是结构调整优化和转变发展方式的不竭动力。经济新常态下,要形成经济增长新动力,塑造国际竞争新优势,重点、难点、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谢卫红  王永健  成晓超  
为研究IT能力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机制,以制造柔性为中介变量,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来源于珠三角地区制造企业的381份调查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IT能力对制造柔性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制造柔性对企业竞争优势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此外,制造柔性在IT能力与竞争优势的关系起着显著的部分中介作用,并且IT能力通过制造柔性对竞争优势的影响效应占总效应的44.3%。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